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

  第一章绪论

  对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本章将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1.1研究背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河北省总面积18.88万平方公里,共有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4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95个县,6个自治县,共有1970个乡镇,50201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数量约为7185.4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河北总人口的54.4%,增长1.4%。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用于粮食播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XXXxxxx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按照以xxx同志为核心的xxxx对河北发展特别是针对河北省“三农”问题和农村农民脱贫问题提出的一系列批示,按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对本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认真解决三农问题,XXXxxxx以来,河北省各条战线尤其是农业,有了较大进步。农业水利设施、农用道路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不可否认,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融资渠道不够宽泛、农民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等问题。本文以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显示情况为出发点,参考国内外研究范例以及先进经验,综合分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尽一份力。

  1.2研究意义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的根本,本文对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揭示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变化规律,以及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多样性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农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多样性需求,可以一定程度上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行为和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因素等,为相关部门在今后进一步制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增强河北省农业竞争力,探寻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国外研究动态
  Adam.Smith(1766)在《国富论》中强调,国家资本应当优先投入农业当中。John Maynard Keyres(1988)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鼓励政府机关用大规模建设公共设施的方法来刺激民间投资、增加就业,激活民间资本。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显示,基础设施是社会中的先行资本。P.Satish(2007)提出为农业提供足量的、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William.Fox与Sanela.Porea(2011)也表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投向农业生产,从而使现有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Kessides(2014)认为基础设施的不均等会导致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拉大,而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促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Bnisw anger H(1989)提出一项对58个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模式大致相同,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和农业增长成正相关关系。Du Junnan和Yan Jianxing(2016)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是农业基础设施。为能够有效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当从投资的主体出发,提高政府预算投资。Binswanger.和S.Khandker等(1993)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能够带来比人口增长更加快速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Fan,S,和Hazalle等(2000)发现由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带来的生产率提窩能够有效降低农村贫困程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较早,因而较为成熟,这些方面的落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很大的挑战,阻碍了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化发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多考虑农民诉求,着力解决农民最想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民进行农业活动的时候影响最为直接,因而应当作为重点来抓;现阶段,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应是政府,在接下来的计划中,要逐步培养民间投资成长为投资主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在生产前,生产中,后期建设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忽视,要有效维护和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新农村建设将有条不紊地保证;从实事求是,适应当地情况,同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新时期、新农村、新特点的引领作用,把我省农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也立根据本国的国情,不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并提出了部分相应的农业发展模式。
  国外的优秀经验,为我们解决我国我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提供了先例,从中提取到适合我省的道路,取长补短,对本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认真解决三农问题,为我省农业更进一步而努力。
  1.3.2国内相关动态研究
  国内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陈厚骥(1991)指出,在人们看来,农业基础设施是指必须投入到生物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物质交换和再循环过程中的材料和社会,这些物质和社会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经济再生产。有机条件的总称。陈文科,林鹤春认为,农业基础设施是指用于生产前,生产,后期生产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农业生产公共要素的总和。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黄志勇认为制度体系的不完整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薛梅(2016)认为,科学规划步骤不齐,相应措施不同步是原因之一。没有长期的设计计划,也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成后,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业发展要求。郑义芳(2017)认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总量不足,规划不足,承担能力不平衡,维护不善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性和分散管理的影响;二是长期二元供应体系;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不合理的影响;四是农民参与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徐静波(2011)认为,信贷资金,公司资本,民间投资等社会资金难以流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社会闲置资金。这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风险高且收益低,资本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的特点,资本的盈利能力决定了私人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很少或没有盈利能力的农业基础设施中,投因为资风险很高。

  1.4研究内容

  地域不同,使得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各异,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方面、建设的重点方面、观点的不同,使得各地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不同的努力重点。因此,出于河北省的地域特征及各类因素的考虑,本文研究的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倾向于农田水利设施、农业道路交通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资料设施等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设施。

  1.5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查看、参考、遴选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在对河北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到更加系统的观点。
  问卷调查法。通过网上发放问卷以及实地发放问卷共计100份,选取了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农民群众,这样得到的数据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对每个题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进而可以得出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信息。
  实地考察法。利用节假日对秦皇岛市的昌黎县、石家庄市的赵县、张家口市的蔚县以及邢台市的宁晋县进行实地考察,与农民进行访谈,拜访当地农业和财政部门,将当地的现状进行统一收集整理。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2.1农业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2.1.1农业基础设施的内涵
  农业基础设施是从属于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是指必须投入到生物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物质交换和再循环过程中的材料和社会,这些物质和社会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经济再生产。有机条件的总称。农业基础设施是指用于生产前,生产,后期生产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农业生产公共要素的总和。随着第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持续进步,农业基础设施的构成和构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一些发达国家将农业基础设施的含义和范围扩大到广泛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系统,包括直接参与农业食品生产服务和间接参与生产农业食品生产服务的所有公共信息和技术条件的总体系统农产品。随着经济活动的协调性不断提升,一体化和社会化明显加快,再加上基础设施的固有完整性,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关联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专家指出构成农业基础设施整体系统功能的正是是这种相互交集,渗透和整合。
  2.1.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
  (1)非私有性。它带来的服务和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共享性。从这个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不分城乡。它的核心力量和目标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和便利都是有益的。它们不是任何个人独有的,能不同程度地为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提供便利。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分散,数量庞大,农业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对农民的影响不均衡。在用户数量较多且用户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智能用户的收入多于分散用户或更少居民。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是一种致力于农业生产的公共产品,因此它还必须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以及它们在施工和维护中的效率。
  (2)非排他性。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性,也就是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为它不是私人所有,是政府对社会的投资。投资区域内所有居民都可以使用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都是公共设施,受益群体都是使用这些基础设施的农民。因此,农业基础设施是具有非排他性的。(3)不可计量性。以上两点是基础设施的两个核心特征。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是公共产品。水利设施和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是长期的,其他社会成本复杂,难以衡量。另一方面,农户在选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由于中国农户数量多,分布不均,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农民的需求和公众偏好不能充分满足,在信息传递和接受方面统计工作量巨大,存在重大障碍。因此,不可计量性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4)收益周期长。耕地无疑是农业不可缺少的。就其在全球的面积比例而言,这种资源相对较少。虽然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农作物生产也是季节性的,但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表明农业生产是周期性的。由于某些动植物生长的特殊性和外部环境影响,其回报有很多不确定性。当自然灾害发生的动物或病虫害爆发时,农业生产回报的周期将会延长。在农业基础设施中,大部分是智力型河流水库,从投入资金,人力物力,大规模投资,农业抗灾等风险的长周期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回归时间。因此,它变得相对较长,这极大地限制了该地区的资源流动。
  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同,农村基础设备具有较强的非商业性,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它也有大量的劳力获得,平均资金量低,技术水平。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通用性,非排他性,不可测性和长周期时间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有助于我们了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的薄弱环节,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深化农业现代化农业。为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2.2公共产品相关理论

  2.2.1公共产品
  其最精确的含义是萨缪尔森提出的,这意味着这样的产品:所有这些物品的流通不会导致其他人享受同样的资源。换句话说,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对于前者的属性,这意味着当公众从这些产品中获得收入时,其他人仍然可以从中获得相同的收益。对于后一种属性,这意味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成本增加,也就是说,流通频率不会影响边际成本。
  2.2.2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供给分析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分析。在激励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示,组织通过适当的额外激励或惩罚来引导,调节和维护内部成员的行为,从而确保整体或个人更高的效率来实现目标。李成伟(2011)解释了公共产品供给与激励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基于人们对产品的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喜好,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大众汽车制定相应的项目来制定消费者的需求。“供应组合涵盖了客户对个人物品的特殊表现,对其进行投资,制造物品的计划以及监控过程。”这是对这一领域的激励分析。
  2.2.3帕累托最优理论
  这一理论阐述了资源配置中最优化的情况,即在任何情况下资源分配都不会对任何一方造成任何损失。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实现。从公共产品配置的角度来看,帕累托最优理论要求公共物品需要达到极度的公平性,使公共服务能够惠及所有人,并在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前提下为他们带来同样的利益。这种难度的安排基本上难以实现,但帕累托可用于提高公共产品资源的距离和优化配置。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公共产品的最佳利用和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章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河北省各方面迅猛发展,尤其是XXXxxxx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xxxx对河北关怀备至,河北省按照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改革,对全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交通道路、水利和能源等建设,对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整体推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成绩骄人。

  3.1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入人力,财力建设了大量各类小型农业水利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河北省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防洪,供水,灌溉,灌溉等方面的投入,并且还促进了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确保了大多数受自然灾害影响的人民的生活保障。近年来,省政府按照xxxx关于农村工作的指示,加大了政府财政投入,加强管理措施,创新改革体系,严格执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截止到2017年,河北省拥有水库1065座,水库总库容量206.4亿立方米,排除涝灾土地1641200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187900公顷,逐步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奋斗目标。在水利设施方面,河北省集合全省各地筹措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积极引导群众和社会资金参与,2016年末,调查地区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数量87.84万眼,排灌站数量1.98万个,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数量1.12万个,2016年末,全省灌溉耕地面积6193.68万亩,其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面积902.88万亩;灌溉用水主要水源中,使用地下水的户和农业生产单位占88.32%,使用地表水的户和农业生产单位占11.68%,千方百计地増加灌概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保证。

  3.2农业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发展现状

  河北省处于华北平原中部,位于渤海、太行山、燕山、黄河之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陆地面积18.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87公里,河北属于温带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36毫米,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全国的七分之一和九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XXXxxxx以来,河北省在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中付出了较大努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物种运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xxxXXXXXX思想为统领,抓住渤海经济带崛起的机遇,京津冀经济区加大投入规模。道路,水路,铁路,民航,港口,管道建设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综合交通体系框架。5年来,共完成投资2435亿元,港口,公路,铁路综合水位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6年底,有火车站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9.73%,码头占0.87%。高速公路出入口21.93%。乡村道路占99.99%,村内主要道路占83.41%,有路灯。村委会与最偏远的自然村和居民点之间的距离主要在5公里以内,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3农业机械化生产资料设施发展现状

  作为粮食作物和其他农产品的出产的主要省份,河北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河北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有春小麦,大米,高粱,荞麦和荞麦。河北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向日葵,马铃薯,甜菜和烟草。“十二五”以来,河北省把机械化作为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主要投资于农业生产,从财政和管理两个方面加以推进,尽快在全省粮食生产农户中推广机械化。扩大后,它创造了一台收集“河北速度”的食品机器。“河北速度”一两年没有发展起来。这不仅仅是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这是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快速持续发展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现在十几年,联合收割机加速发展,五年内连续增长6%以上,连续四年连续增长。年增长率超过10%。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了五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截至2016年底,有拖拉机1902,400台,中耕机59,600台,旋耕机23.26万台,收割机7.55万台,播种机28.34万台,灌溉和灌溉机械800,170台。

  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4.1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季也比较集中,但同时也有山区,丘陵和平原。因此,河北省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家预测的大范围降雨与河北省的旱涝情况主要不同。河北省的降水模式难以把握。由于河北省特殊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的规律难以思考。因此,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虽然到2016年中,全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达275亿元。共完成水利工程6.04万个。灌溉面积1137万亩,经过改造和逐步完善,灌溉面积5.31亿亩。优化和节水。但河北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根据“十二五”规划,河北省已建成150多个乡镇(镇)和1.64万个村庄,道路硬化已在4.2万公里的道路和桥梁上进行了道路硬化,农村道路存在安全隐患。这一转变使得全省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推进路网模式改造取得了新进展。在客运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全国乡镇(镇)和已建村的客车率也分别达到98%和91%。农村客运车辆达到36万辆,开通线路数超过9.3万条。绝大多数农民可以在家中轻松搭乘公共汽车。该省将农村客运线路与城市公交线路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车运行平稳,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覆盖率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了交通网络结构。交通运输在解决全省“三农”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全省道路交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道路运输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不能满足全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河北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支持和规范财政,政策和管理方面,使玉米和小麦机械化迅速兴起。尽管如此,河北省仍然存在资金不足,机械化需求分配不均衡,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够开放的问题。

  4.2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主要原因作出陈述: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近年来河北省在农业机械化投入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中央政府对农业采购的补贴增加了一倍,但河北省近年来在这方面投入不足。这个比率还是比较低的。这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的购买力。财务支出主要用于购置机械设备和机械设备,推广和培训投入相对较低。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机械设备的推广。河北省各级地方财政支出呈现平稳态势。与2015年相比,农业财政支出增加了四倍。然而,虽然支农支出虽然逐步增加,但增幅较低,较2015年翻了两番。似乎政府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财政支出。实际情况确实是支农支出的发展。不成比例。河北基本农田水利设施财务支出失衡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维修,进而影响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道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并不完善。尽管河北省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公路覆盖率已达近5000公里,贯穿全国100多个县市。但是,必须承认道路覆盖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路网结构不合理。虽然有许多干线,但它们不与分支线协调。由于技术,资金,劳动力成因等导致道路网络覆盖率差的原因,支线数量相对较少且不完善,同时道路网络建设发展缓慢。当公路干线紧张,支线发展不完善时,会导致运输压力过大。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不完善,运输和物流运输效率低下,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交通发展水平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城乡发展难以协调。
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
  运输能力不足。河北省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城镇化进程迅速。能源和城乡居民生活所需的生产和生活物资需求持续增长。但道路建设速度缓慢,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逐步加大了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但根据中国的高速公路大修周期,农村公路现在已经经历了4-5次大修。但是,目前河北省公路养护费投入很低。一些县,市政府领导一直在追求政绩的建设,只考虑了干线建设,忽视了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导致了农村公路设施落后,甚至一些地区。由于多年来维护不善,曾经建成的道路被遗弃。另外,农村道路建设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低,抗压能力差。如果维护很差,道路破坏的速度将非常快。因此,在建设新路的同时,河北省还要考虑完善养路系统,深入开展养护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的财富创造更大的价值。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畅通,清洁的农村交通环境。从基本面出发,要改进和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四,机械动力不平衡。近年来,大中型拖拉机的数量与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的发展差距很大。近年来,河北经济发展迅速,但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大中型化工设备还未发展壮大。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小型手扶拖拉机设备一般年龄大,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较高,中型拖拉机的生产效率较低,不能很好地完成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作用,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农业生产的提高。
  第五,农村体制结构滞后。河北省农业发展不平衡。受小农经济历史因素影响,农户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相对封闭。虽然使用大中型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效率,但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农民收入无力进行大中型机械设备的采购和维护。因此,有必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分散农民结合,共同管理生产。这不仅使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机械投资,而且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双赢。

  第五章加快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

  5.1转变意识明确责任

  要改变基础设施的落后性,就必须转变自身观念,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发展农业的首位,从根源解决问题。了解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有当代价值和对未来有利的事业。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工程”,作为实际问题为农民。为做好农民“人的思想工程”的把握,作为长期的基础工作往往是不懈的。各级政府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前位,认真规划,做好项目实施、管理指导、监督检查、检查验收等工作,解决长期决策问题。责任要清,防止在施工方面争执较多。

  5.2调整财政资金分配比重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河北省要加大农业投入,完善资金运作机制。将资金用于可以直接惠及农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建立农业,水利,道路交通和化学化工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相关支出,资金使用,统筹规划,集中生产。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小型灌溉蓄水设备建设。同时,引进生态节水灌溉种植模式,加大污水处理和雨水收集力度。在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水利工程将重点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公路交通干道的建设速度,同时完善直线的完整性和覆盖范围。实行路网模式,全面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同时要提高业务建设水平,稳步把握建设质量。我们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要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5.3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投资总量

  为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有必要筹集资金和增加投资。⑴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发展资金和水利,扶贫等专项资金体系。政府提供贷款担保,利息补贴和项目资金,动员财政资金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力量资本向农村农业集中。⑵以受众为主导,多方协作积极鼓励引导农民成为中坚力量;⑶寻求多途径融资,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⑷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产权,设立奖励和补贴;投资成本,缩短投资周期,提高投资效率和投资效果;⑸根据项目属性,分类指导。对于农村交通,水利等重点项目,政府投资应以此为主;要探索农村供水,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政府主导型,农民型,部门合作,社会救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等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多来源,多阶段,多元化的建设之路。

  5.4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对各级政府投入的大部分投入有一个关键区别,从城乡的特点出发,可以得到支持。对偏远,人口稀少,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来说,投入明显不足。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协调。这是实现偏远落后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过去,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一种物理管理和设备管理。这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新的业务管理体系:(1)河北省财政和集体投资基础设施,如水库,水电站,水渠、防护林带等,在确保安全有效的运行和有效性在有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多途径承包。本地企业或农民可以承包转制为企业,实行企业管理和商业化经营,企业也可以收取服务费力争通过人民币竞争机制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服务收费不宜过高,亏损应由政府补贴。(2)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以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股票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产权可以根据企业原则明确界定和运作。(3)建立以价值管理为基础,以物理管理为辅助的非营运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基于社会福利,可以是免费或低成本的服务,投资和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和税收负担。

  结论

  现代化是消除贫困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河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顺利实施。目前,河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较广,投资期限较长,回报率在短期内不明显,但具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农民作为使用主体,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评价是令人担忧的,在各方协调下,确实解决了很多农民的困难,但在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物质支持方面仍不到位,农业灌溉、农业用电、农用交通设施等等是农民最希望尽快解决的方面,通信服务下乡力度有待加强。农业知识普及、包括新育种、新农药、新灌溉措施等存在着较大漏洞,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方面的落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很大的挑战,阻碍了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化发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多考虑农民诉求,着力解决农民最想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民进行农业活动的时候影响最为直接,因而应当作为重点来抓;现阶段,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应是政府,在接下来的计划中,要逐步培养民间投资成长为投资主体。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在生产前,生产中,后期建设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忽视,要有效维护和管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新农村建设将有条不紊地保证;从实事求是,适应当地情况,同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新时期、新农村、新特点的引领作用,把我省农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早日实现对我省农民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曹万鹏.河北省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7.
  [2]熊伟,李南云.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6,(2).
  [3]张楠楠.基于信息化视角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9.
  [5]刘娜娜.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18).
  [6]张新仕.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7,(4).
  [7]郭鸿雁.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J].南方农机,2016(8).
  [8]陈恒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J].中国财政,2016,6.
  [9]周兰花.浅析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果菜,2017,10.
  [10]曹文明.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4.
  [1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规划纲要》
  [12]刘伦武.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财经科学,2006,(10).
  [13]李宏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14]刘石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
  [1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4一285.
  [16]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2.13
  [17]林毅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农业[J].经济问题,2000,(7):2-3.
  [18]魏新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构成的地区差异[JJ.上海经济研究,2002,(12):20-2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0612.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1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