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课题中必不可缺的内容。行政监督体系建设与完善对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洁廉政,提高行政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将以行政监督体系相关理论作为切入点

  第1章绪论

  xxx同志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老虎”“拍苍蝇”惩治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形势下依然有少数行政人员抱有侥幸心理。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工作缺乏积极性。xxxxxxx强调:“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1]由此可知,无论是从理论还是现实层面进行监督体系建设研究,都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理论意义;第一、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学科当中一项基本内容。通过探讨和分析行政监督的现状,从理论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十分重视监督问题。但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结合行政监督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依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现实意义;第一、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对于政府的监督应该完善,行xxx力的运行应接受各种主体和形式的监督。第二、监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规范官员的各种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行政效率。第三、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有利于形成科学有效系统的监督机制,配合反腐倡廉工作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保证国家机器正常平稳运行。于此同时,还是确保人民政府遵循人民意见,更加高效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2]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公共利益。
  西方的行政监督制度的起源,可以最早回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近现代以来,关于行政监督的理论研究以美国最为系统和先进。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这本书当中对于权力的运行如何进行有效制约,提出开创性观点。他认为要规范行政人员的选举程序,明确他们的各自职责。此外,要注意不断运用外在力量对行政过程进行监督。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中强调公共舆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他的监督思想注重研究公共舆论对公共管理过程的影响。汉密尔顿则主张一种利益与动机的平衡机制,来保障权力处于均势。确立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立体分权模式。即国会两院制、赋予总统较大权力和加强司法独立。罗伯特达尔的双边控制论认为必须充分重视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赋予它们充分的参政议xxx力。对整个的议事日程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为了防止政府产垄断行为的发生,威廉尼斯卡宁提出自己的构想。由于行政部门权力过大导致对信息的垄断,使得立法机构无法对预算和开支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多个行政部门在一个服务领域内竞争,这样可以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通过竞争还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将降低成本,以及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将表现不好的行政部门淘汰出局。
  当前西方国家学者的行政监督思想主要是从西方社会实际情况出发,他们的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一定的经验。注重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注重优化政府职能,重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等。这些措施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
  对于行政监督体系方面的研究,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重心集中在完善监督体系和加强思想建设上。王长江认为,要加强监督制度体系设计,打破各种监督形式之间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紧密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打破常规和局限性重视监督效果而不是过程。王振民认为,应该注重法律的效力和作用对权力进行制约。我们应该用法律来限制和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在法律的笼子里,使权力可以真正为大众礼仪服务。颜晓峰认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纪律意识,严格规范规章制度。加强行政监督工作需要同时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做好组织工作、加强政治教育、工作要符合原则和程序、要紧密团结这是前提与保障。同时更要注重公私分明、情法分明切不可混为一谈。李君如认为,树立好法治意识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前提与基础。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这是建立法治国家的灵魂所在。王东明认为,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加快建设良好的政风氛围,工作要坚持爱岗敬业、真抓实干、认真调研遵纪守法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本文首先从行政监督体系建设现状出发,认识到当前的行政监督存在监督形式化倾向、各种监督力量缺乏协调性、监督效果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其次根据存在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认识到这主要是由于内部监督体制不规范、外部监督体系不完、善法律监督不力等所造成的。最后根据其存在的原因和问题进一步提出加强法律监督体系执行力、规范内部监督体系构建、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健全等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本文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运用报刊、图书馆、网络等方式查阅中外关于行政监督理论研究的相关资料,从中借鉴了关于监督的理论和方法;第二、案例分析法主要通过分析关于监督的具体案例,从中找出当前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研究当前制约行政监督发挥实际作用的原因,并将进一步提出如何加强行政监督体系科学性、系统性完善性的具体措施。

  第2章行政监督体系的理论基础

  要想构建好行政监督体系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行政监督体系包含含义、特征与功能、基本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等多方面内容。充分了解这些理论有利于为后来的原因分析和措施提出打下坚实基础。

  2.1行政监督体系的特征与功能

  行政监督制度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保障人民民主的重要机制。想要建设行政监督体系首先我们要对其含义有所了解,该部分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及行政监督体系两部分内容。
  2.1.1行政监督体系的涵义
  行政监督属于法治行政的范畴,狭义上来看“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检查、督促和纠偏。”[3];)
  行政监督体系是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否坚持依法行政所进行的评估、检查、督促及纠正的活动。[4]
  2.1.2行政监督体系的特征
  第一、监督主体多样化。不只是包括政府自身监督,还有人大及司法机关、监察委员会、各政党、以及舆论的监督。
  第二、监督范围广、内容全。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经济建设、政治行为、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权力的行使都受到监督。
  第三、监督体系统一、高效。党是领导一切的,在XXX伟大领导下统筹规划有机协调各种监督力量。促使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互统一、共同发挥作用。
  2.1.3行政监督体系的功能
  第一、从政治与行政角度上看。可以通过运用各种法规、规章和纪律来监督行
  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及纠正,从而有利于抑制腐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塑造廉洁高效政府;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和办事效率;有利于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与人民保持良好的关系。
  第二、从社会经济角度上看。采取多元化的监督制度和监督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平稳运行创造良好了环境氛围;有利于走出监督不力的困境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稳定。
  第三、从思想文化角度上看。通过运用行政法律、法规、纪律和规章,建立科学、系统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素养,构建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促进行政文化体系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对行政的科学管理和控制。

  2.2行政监督体系的内容

  行政监督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概括而言,行政监督体系主要有党政监督、政府自我监督、监察委员会监督、立法及司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五方面构成。
  2.2.1政党监督
  政党监督是指各民主政党依法所进行的各种监督活动。从形式上来看既包含中国xxxx的监督又包含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在我国要始终坚持XXX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在监督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好民主党派监督的积极性。
  2.2.2政府自我监督
  政府自我监督分为一般职能监督和专门职能监督两种。一般职能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以及各级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专门职能监督是指专门的行政监督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它包括行政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5];)
  2.2.3监察委员会监督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门机关,又可以根据其权力行使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种类型。根据监察法要求监察委员会权力行使范围不仅只对公务员、还可以对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进行监督。促使其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督促其做到爱岗敬业。不断加强廉政建设,以维护法律尊严。
  2.2.4立法及司法监督
  司法监督是指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在我国,国家司法机关仅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的国家机关,它们在国家司法活动中,由人大通过法律授权对政府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监督。[6];)
  2.2.5社会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媒体监督是指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和手段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给予曝光,进行批评提出建议促使其履行好自身职能。
  公众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检举和投诉,以督促行政机关以及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

  2.3行政监督的相关理论

  可以分为当代中国的行政监督理论以及西方的行政监督理论两部分内容。具体来看,我国行政监督思想发端于苏联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经由xxxx、xxxx的老一辈革命家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完善,以及xxxxxxx的高瞻远瞩而形成。西方则包括“主权在民”理论、法治论、分权制衡理论等内容。
  2.3.1当代中国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监督理论。主要有必须始终坚持俄xxxx领导,创建严格的党内监督制度;为了使监督体制形成更好的效果,提出将各种监督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更要重视发挥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量。
  xxxx、xxxx的监督理论。此时期监督理论的系统性进一步提升,如:注重各民主党派之间的的相互监督;摆脱党政不分现状,党要发挥对行政机关进行全局性监督作用;倡导各种监督机构、监督力量的有机结合;同时重视对领导干部的重点监督,以防出现权力滥用现象,还强调要不断完善人民监督的方法措施。
  xxx的监督理论。要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XXX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要强化巡视监督,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要抓住“关键少数”,
  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7]
  2.3.2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
  法治论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他们非常强调法治监督的力量反对专制。讲求个人意志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而到了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将法治与民主自由相结合,这主要是从自然法角度出发而得出的。这时期更加注重公共权力行使的合理范围、程序正当和防止权力滥用以及如何治理等环节。注重保障人民利益,强调政务公开、依法行政、保障司法严肃性。
  分权制衡理论。该理论起源于洛克提出根据权力的性质把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同时、孟德斯鸠指出要想使权力规范必须进行分权,“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行xxx、司法权、立法权三种。”汉密尔顿对权力分制作出进一步阐述。他提出:“要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同时要设计出一种平衡机制,使彼此在权力对比上处于均势。”
  “主权在民”理论。莫耐认为一切权力都是属于人民的,君主必须满足人民利益,他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洛克提出人民赋予议会行使权力,如果政府侵犯了人民的权益,人民有权收回自己的权力,甚至实行暴力;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能转让他人、也不能被别人所代表,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

  本章小结

  本章对行政监督体系的相关理论做出介绍,行政监督体系的内容包含政党、监察委员会、政协、人大、司法机关、舆论等方式。由本章可知监督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运用各种途径,对权力主体运行进行规范的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在XXX领导下,监督方式多样、监督范围广泛、监督目的明确、并且法律监督外部以及内部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行政监督制度的作用在政治与行政、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可以体现出来。行政监督的主要理论有我国和西方两部分。以上内容突出行政监督的必要性,为建设和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提升行政监督实效性奠定了基础。

  第3章行政监督体系的发展现状

  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建立,是以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状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就其现状来看,它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也有欠缺和不足之处。

  3.1行政监督体系建设的成效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监督工作取得了远足的进步。例如:创立了社会公示制度、民主听证制度、创建了国家和地方监察委员会。对行政部门存在等各种问题。不断加大处罚和纠正力度,有效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1.1确立了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是为保障公共利益而设置的制度,具体来看是由政府部门公开涉及公众利益的相关事项,选出的公民代表在知情其相关内容后提出建议,并监督决策的实施和运作。使得法律赋予公民的知情权得以实现。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监督,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结合具体案例来看:陕西省2017年这对公示制度,专门优化制定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将政务公开与绩效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不只是注重评估形式的优化,更加注重评估的结果;近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用信息化、科技化的手段来管理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以账务来说,加大了平台监管力度。大家只需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很多的相关信息,如资金的发放标准、如何办理业务、如何进行审批、资金的运用情况等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并且不满意的话可以马上投诉。以上两个案例都充分体现了社会公示制度的重要作用。
  3.1.2完善了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是指由政府部门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公告对某一事件举行听证会。听证会有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民众代表等组成,与会人员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听证制度的开展主要是针对相关事件进行决策和方案论证倾听公众意见,以方便方案的实施。社会听证制度的作用体现在多方面。从公民角度看有利于公民获取相关信息,体现人民主体地位,积极献言建策。从决策者角度看有利于更好的做出决策,协调各方利益,保障决策科学合理规范。
  1993年,深圳最先实行了价格审价制度,这是在中国开创了社会听证机制的历史先河。现在涉及到民众切身利益的事件都会开展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证会论证方案。例如,2015年8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了关于水价是否上涨的专门听证会,在听取了相关部门报告后,与会代表进行发言表决最终通过了水价上涨方案。与会代表的建议为政府定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2015年9月,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举行了冬季供暖价格听证会,旨在降低供暖价格。参与听证会27名代表包括供暖方、消费者、专家和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根据听证法要求,2018年4月昆明市相关的机构召开了关于地铁运营管理工作的听证会。旨在听取民意、决策利民。
  3.1.3建立了国家监察体制
  2016年xxx审时度势从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首先在北京和浙江等省份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和实践积累监察委员会构建的经验。各级监察机关由上级监察机关任命并只对上级监察机关和同级人大负责。[8]这有利于监察委员会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独立行使监督权力。2018年3月17日,成立了国家监察委员会。进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有利于有效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败体制;有利于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9]

  3.2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政监督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从监督的程序上来看偏重于事件发生后的纠错。同时,各监督机构之间又缺乏有机联系,存在缺陷使得监督效果不好、协调性差和民主监督存在形式化倾向等问题。
  3.2.1监督过程缺乏有效性
  第一、监督工作缺乏程序监督和全面监督。完整监督程序应包括三方面,事件
  发生前、事件发生时以及事件发生后。它们对于监督工作的衡量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现实中监督工作偏重于事后监督。对于某一问题和事件发生前的监督往
  往不到位。往往等到事情已经发生造成恶劣影响后才进行处置。忽略了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快速处理,这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第三、结合监督具体内容来看,偏重于对违法的腐败行为的监督,而忽视了对工作质量的监督,缺乏量化标准。使得许多公务员养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习惯。长久以往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政府的良好形象都会受到影响。
  3.2.2监督体系缺乏协调性
  造成当前行政监督机构缺乏协调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1、各监督机构未形成统一的沟通机制。主要存在各机构之间协调工作安排不合理,遇到某一事件时往往只管自己分内的事。监督权力缺乏协调性就导致了监督工作难以开展,监督的实际效果差、缺乏监督合力。
  第2、各监督力量分配不合理。权力机关、监察委员会、政府内部、司法监督与社会监督之间的力量对比不合理的、监督工作不连贯、缺乏合理规划,导致没有真正形成监督的合力。由于分散监管导致监督不到位,监督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监督机构受到党和政府的双重领导,导致其在工作中难以独立性的完成行政监督工作,行政执行效率低下。[10]因此要优化职能管辖,加强党对监督机构的直接领导,这是形成有效约束的关键和保证。
  3.2.3民主监督形式化倾向
  第一、民众监督的意识和能力有限。当前民众对于监督工作的热情十分高涨,但是由于某些民众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所限,不能很好地为民主监督建言献策。因此,在完善各种监督制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公民监督能力的培养。
  第二、理论与实际监督效果反差大。当前民主监督活动缺乏实质性的、常态化的、公开透明的监督。制定的各种监督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实际作用。制约了行政监督约束力和执行力的发挥。
  第三、民众进行监督渠道不畅通。各种监督形式只是简单地罗列显现,而监督效果到底如何却缺少关注。监督工作往往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没有发挥出民主监督应有的作用。要做好民主监督的调查和反馈工作。

  3.3行政监督体系问题的成因

  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手段较为单一,大都采取事后监督的方式。[11]结合现实考虑,相关的监督法律体系还不太完善,内部的监督体系尚不规范以及外部监督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行xxx力的扩张和被滥用。
  3.3.1行政监督法律体系不完善
  第1、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较低。现有法律体系内关于行政监督的要求不具体、灵活性大。导致了监督工作开展的随意性、盲目性,监督效果差。
  第2、行政监督的法律不具体。往往泛泛而谈导致监督无章法可循,不能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准确纠错,导致监督工作往往存在滞后性,缺乏合理性。
  第三、监督机构设置缺乏法律支持。从法理上来看监督是要法律为前提和保障,监督活动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但现实情况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各监督机构之间联系不紧密,监督效率低下,问题众多。
  3.3.2行政内部监督体系不规范
  第一、上下级之间互相监督制度不完备。具体来看由于上下级之间有密切的利益联系,使得监督工作往往流于形式,缺少对具体行为的监督。且由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作祟,怕影响关系使得监督缺乏真实性,致使监督效果不理想。
  第二、对监督机构自身约束不够。监督部门过于注重监督其他机构而缺乏自我监督的意识、不能严格的对监督机构自身作出检查,就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违背了监督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三、缺少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设计。有的领导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部门“一把手”权力过大,拥有着对整个部门的“生杀大权”。部门内部人员碍于情面不敢于提出真实的建议或意见,这就致使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工作困难。
  3.3.3行政外部监督体系不合理
  第一、从实际效果上来看,人大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威未得到充分保障,社会群众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还非常欠缺有形式化倾向。
  第二、监督主体分散,未形成监督合力。监督形式复杂,没有发挥出整体作用。没有统一有效的监督体系聚合力。使得监督力量存在分散游离的情况。各个监督机构只顾着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进行监督,难以充分发挥监督体系的全方位作用。
  第三、监督的意识单薄,缺乏主体意识。思想认知不够,监督工作缺乏执行力。造成了监督成本高、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行政监督体系的发展现状,其中包括行政监督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首先、通过本章论述可以得出当前监督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立了社会公示制度,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完善了社会听证制度等。其次、通过具体分析可以认识到,现阶段仍存在监督缺乏独立性、形式主义倾向、体制缺乏完备性以及监督过程透明度低的突出问题。这对于行xxx力予以有效监督带来了一定挑战。最后、本文深入剖析了导致当前问题的原因所在,主要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内部监督体制不具体,外部监督体制不健全。由此将引出下一章内容,将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措施,来使监督体系更加完备和健全。

  第4章建设行政监督体系的对策

  行政监督制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发展民主政治。针对当前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完备相关法律制度,其次、还要不断完善内外监督体系。多管齐下建立适度分权、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最后、任何监督行为都需要依法进行[12]不断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使各种监督制度形成强大合力。

  4.1完善行政监督法律体系

  行政监督首先应该是一种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监督职能的行使必须有合法的方式和程序。要加强法律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监督和公共服务工作的监督,以确保政府依法行政。行政监督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因此要不断加强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还应依据法律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责任。法治是现代社会主要的治国理政的方式,法治监督是法治的保障。[13]
  4.1.1建立和完善各种行政法规
  第一、进一步完善监督立法工作,结合实际需要尽快完善有关监督的法律体系。注重监督过程、监督程序的法治性建设,制定监督程序法,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手段等内容;重点关注遏制腐败方面、推进政务公开方面法律建设。有关监督的法律应该做到明确、具体、规范。做到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二、进一步优化行政自由裁量权。可将自由裁量权行使尽可能划分出多个层级,明确每一个层级的具体执行标准、行使的条件、依据、额度标准、价值判断等。在行使裁量权作出行政决定时,规定行政人员需要说明使用的事实和理由,做好相关的备案工作,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前往往存在监督职责不清的问题,不仅是各部门之间,更重要是每个拥有职权的行政人员监督责任不明确。现在应将监督权力具体落实到每个监督执法人员手中,明确各自职责;严格执法把关,明确执法标准和范围,建立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坚持科学管理。完善执法监督及时纠正监督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监督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行政监督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4.1.2形成统一行政监督规范
  第一、明确行政监督主体规范,监督机构编制要规范设置与所承担的行政监督工作相适应。要把握组织架构建设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注重体现科学性和民主性,必须坚持规律性和及时性。确保机构编制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需要。
  第二、明确岗位职责权限构建权力责任清单。明确本部门行xxx力的权力依据、工作流程。并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社会各界意见,作为制定权力清单的重要依据。
  第三、完善行政监督工作的程序。不能只注重事后纠错,要不断加强对已出台监督程序的审查工作。对与法律规章不符的,与现实不相适应的,不兼顾整体利益的。及时处理和进行改正,从本质上形成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监督体系。
  4.1.3提高监督法规的执行力
  第1、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的可行性。监管条例的内容和要点应明确界定为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三个层次,其中执法监督和守法监督是关键。第二、要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监督手段。包括群众举报、暗访、信访、市长信箱、公开暴光等方式,做到对行政人员严格要求。第三、加强政治纪律教育督导检查。通过深入调查、走访群众、组织谈话、知识测试、汇报思想等手段,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提高他们遵守和执行政治纪律的自觉性。
  通过对孙政才等高级官员xxxx受贿依法查处,对祁连山环境污染案监督立案,立案调查“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可以看出行政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正在不断加强。

  4.2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建设

  行政内部监督机制的改革应立足实际国情,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人员专业素质,协调好内部监督工作,应该认识到行政机关做好自我检查是做好监督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大执法检查和调研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监督工作质量。
  4.2.1提高公务人员职业素养
  第一、提高选人用人标准,保证行政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品质。要建立科学的行政人员选拔机制。选拔中笔试内容要分层次、有特点、注重综合选拔。可分为综合知识、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三部分:面试内容可以通过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注重考察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加入思想品德评价。
  第二、加强行政人员的专门业务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专业培训来提升行政人员的办事水平、工作能力;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能一味的只注重办事效率,更要注重工作的质量,以符合行政管理实践需要。
  第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行政人员的思想认识。提高素质水平、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断进取向上,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可以通过专门的干部培训班或者大学进修,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要惩罚各种违法行为。如中央的严打措施使民众了解政府的反腐决心,塑造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4.2.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第一、全面推进以信息公示、信息监管为核心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我们应该把行政与法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严格管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公务员队伍。监督工作不能只靠思想教育和道德约束。还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约束机制,从根源上有效地遏制腐败。
  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强化行xxx力动态管理。构建权力责任清单、充分利用好利用舆论途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自觉接受社会大众监督,进行科学评价、定期汇总评分结果,作为对窗口人员考核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三、不断优化和完善评价工作。制定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来看。注重对考核内容的具体量化,优化考察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体系要具体明确易于操作;评价结果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考核结果要与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相结合,这样可以对考核工作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4.2.3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第1、改变当前政府机构庞杂效率低下的现状。政府把握好宏观大政方针即可。即做好经济调节工作、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的力度、提升社会管理的水平等职责。在行政审批方面要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流程方便群众,最好做到跑一趟即可办好所有审批项目的效果。不要过多干预微观层面运行。
  第2、优化政府组织框架。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决策水平,建立起行xxx和监督权相互协调的工作方法;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把控好组织编制管理,促进编制工作合理安排配置。
  第三、加强对重点行政部门和岗位的监管。实行权力分化,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过于集中;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与平衡,形成相互制约又协调的权力结构;将重点行xxx力科学分解到多个人员中。

  4.3健全外部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行政监督制度的研究,更要立足于实际的国情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研究,在完善内部监督措施的同时,更要从外部探寻如何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性、提高监督效率,使监督体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3.1加强XXX监督力度
  加强政XXX监督力度。执政党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执政XXX权力。[14]要在XXX领导下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督体系。要坚持XXX统一指挥,各地方、部门、行业都处于监督之下。同时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第1、XXX组织和各级党员要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继承和发扬XXX优良传统作风,加快推进从严治党方针。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道德觉悟、政治觉悟;同时要要自觉接受监督,强化纪律观念,贯彻落实中央各项要求。要加强XXX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坚决抵制腐败行为。
  第2、要加强政策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都是利于民众的,而存在在下级政府执行政策过程中出了问题。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关注的焦点在于中央所要求的各项举措是否落实到位,同时要做好反馈和改进工作。征求人民建议看人民群众是否从中真正受益。
  第3、加强XXX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检查。贯彻XXX政治生活原则,贯彻民主集中制和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遵纪守法、勤政廉洁。建立起责任制度以方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解决;对领导干部生活以及工作做好监察。重视群众意见,对提出的意见迅速改正。
  第四、要加强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的力度。党员违反XXX政治纪律的组织,应当严肃对待、严肃批评教育,要关注广大党员干部的履职情况、思想状况以及是否以党规党章严格要求自己。把这些因素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应当受到相关部门的调查和监督。
  4.3.2进一步加强监察委员会监督
  第1、要坚决服从XXX领导和指挥。不仅要对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还要对其他公职人员履行职责情况,权力使用情况,是否廉洁从政,品德操守进行检查监督。
  第2、要坚持监察工作的系统性。不仅要进行常规监督、还要对是否xxxx受贿、是否存在职务犯罪、徇私舞弊展开调查。严肃党章党规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政策。
  第三、注重与其他机关工作的协调性。监督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确定监督责任,追究范围和形式。对涉及犯罪的依法移送检察院进行审查公诉,向审查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4.3.3加强人大及司法机关的监督
  不断优化人大以及司法监督,提高监督效力。这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利益。具体来看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1、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人大、司法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由此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从其本质特征上来看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机构。”[15]牢牢把握和行使好人民所赋予的行xxx。
  第二、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由于监督的程序、过程、内容繁杂。应不断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加强法制建设和信访工作,开展对人大干部教育培训。此外,应建立专门的法律资询机构,从法律层面做出保障以走出人大司法监督不力的困境。
  第三、发挥司法机关的监督作用。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检察监督应当谨守一定的界限。[16]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方式密切配合做好行政诉讼案件的审查和办理工作,同时人民法院做好案件的诉讼和判决工作:在对待职务犯罪方面要严惩不贷,检察院和法院要做好配合,履行好自身职责。
  4.3.4发挥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作用
  媒体与公民监督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在监督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主要特征是:首先、它自身独有的开放性和普遍性,为监督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有利于促进司法公平公正和遏制腐败行为。最后,成为汇集民意、反应民心的重要渠道,使得监督大众化。
  第1、注重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注意讲究方式与方法,把握好时机以便更好地发挥监督实效。注重舆论监督方式的多样化建设,做好信访的接待工作;对于舆论事件要有预警措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倾听民众意见,接受合理建议。
  第二、媒体与公众监督,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公众监督要有大局观、全局性、责任感。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这是引导新闻舆论、正确实施舆论监督的关键;[17]媒体和公众监督也要突出重点,加强对反腐方面的监督,形成好的风气。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
  第三、要全面以及深入加强公众监督。首先发挥公众的监督主题意识,履行好监督职责正确看待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要深入调查,理性分析寻求解决措施。最后、要充分重视公民的意见去发现解决问题。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提出了解决当前行政监督问题的具体举措,以及完善行政监督体系的措施。首先、法律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形成统一的监督规范,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其次、要不断加强内部监督体系的建设。对行政人员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能力,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优化政府机构和职能配置。最后、优化外部监督环境。提高政党、监察委员会、人大和司法部门、媒体和公众的监督效力。可以看出,通过以上几种监督力量的明确分工、广泛监督、优势互补,逐步解决当前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提高行政监督实效,[18]从而保障监督效力更好地规范权力的运行,提高行政效率。
  结论
  行政监督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本文通过对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不断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建设,对于促进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提高行政监督工作的水平和效力;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提高行政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行政监督体系建设存在严重的问题。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确立了社会公示制度、完善了社会听证制度和建立了国家监察体制等诸方面。但是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较,依然存在监督机构缺乏协调性、监督体系缺乏有效性和民主监督形式化倾向等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复杂多样性,解决则任重而道远。
  第二,行政监督体系问题的成因非常复杂。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造成行政监督体系问题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就其基本方面而言,主要是行政监督法律体系不系统、行政内部监督体系不规范和行政外部监督体系不合理三个方面。
  第三,必须大力加强行政监督体系的建设。针对监督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问题的成因,本文提出了加强行政监督体系的建设的具体建议。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如内部、外部和法律等提出针对性建议,使行政监督体系发挥更科学、更有效的作用。监督体制的建设任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积极献言建策。
  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优化行政监督体系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的途径和主张;而在具体的对策上:首先、强调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其次、监察委员会作为最高的监察机关更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保障其地位,最后、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重视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为增强研究的专业性,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行政监督体系建设和完善对是提高行政人员办事效率,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和保障人民民主的重要机制。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对于行政监督体系研究还较为肤浅,所以还有待以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xxx.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XXX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N].光明日报,2017.10.19(04).
  [2]韩宁,田博.新时期我国加强与完善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3):69-73.
  [3]尹俊玲.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及其不力的原因分析[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2):117.
  [4]于维力,叶子鹏.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基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J].南方论刊,2016(5):15.
  [5]吴祖谋.法学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113.
  [6]郭小聪.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9.
  [7]xxx.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2.
  [8]陈洋庚.强化行政监察建设廉洁政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2-157.
  [9]马怀德.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1):15-18.
  [10]王鲁佳,张莹莹.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50.
  [11]杨龙翔,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分析与改良对策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9):127.
  [12]陈铸福.行政监督模式的现状与制度创新[J].新西部,2017(2):55.
  [13]应松年.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6):40.
  [14]徐行,杨鹏飞.党际监督的反腐功效及提升路径的思考[J].理论学刊,2016(4):45-59.
  [15]焦杰.论民众监督司法审判的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13(17):151-152.
  [16]刘畅,肖泽晟.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边界[J].行政法学研究,2017(1):37.
  [17]赵月,唐冰开.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218.
  [18]沈国华.大数据时代下的行政监督[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6(2):47.
  [19]彭安澜.浅谈新常态下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建设[J].管理观察,2016(4):4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0633.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1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