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语言的修辞特色

《红楼梦》角色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可以准确显示角色的状态,个性特征,并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魅力。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林黛玉的语言可谓是颇具特色,作者通过不同修辞手法,展现其不同性格特点,既做到紧贴人物典型形象,又能对揭示小说主题,推

  引言

  《红楼梦》一般认为是清人曹雪芹所作,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风格质朴自然,富有哲理、情趣。
  《红楼梦》在文学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包括多方面原因,但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红楼梦》涉及人物众多,上至贵妃亲王,下至平民百姓,但作者笔下每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使读者仅凭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1]而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与作者熟练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密不可分。
  对于《红楼梦》语言中修辞手法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双关、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比如,李颖慧《<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修辞特色》是以林黛玉、王熙凤、刘姥姥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反语、双关和用典修辞手法,孔昭琪的《<红楼梦>的寓意双关》则主要在第八回、第三十回和第四十二回中,分析宝、黛、钗三人对话中的寓意双关。而单独对某一个人物语言中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的较少,并且林黛玉的语言在小说众多人物之中独具特色,特别是双关、用典、比喻、夸张四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塑造林黛玉的形象特点,而且在预示人物命运、结局,展现人物心理,表达情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撰写本论文过程中,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类、总结基础上,按照双关、用典、比喻、夸张这四种修辞手法,对林黛玉语言进行筛选整理,并结合相关知识、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其语言的修辞特色。

  第一章巧用双关,揭示人物命运

  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林黛玉尖酸刻薄,有一个刀子嘴,经常用双关语来旁敲侧击。在对林黛玉语言中的双关语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出自她口中的双关语除了一语双关,讥讽他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预示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为探寻宝黛爱情悲剧提供了重要线索。

  1.1双关含义及其作用

  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面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2]双关的本质特点是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同时兼指两种事物或同时说明两重意思。[3]在双关语所表达的两种意思中,往往内面意思才是语句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在文章中使用双关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风趣幽默,委婉含蓄。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语言多双关语,对这些双关语分析后不难发现,林黛玉运用双关语嘲讽的对象,主要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这些双关语出现的原因大多是贾宝玉多情,使林黛玉产生醋意,林黛玉巧妙运用双关修辞手法,既能够讽刺对方,又可以不失贵族小姐身份。但作者安排这些双关语更重要的作用是预示金玉良缘最终会战胜木石前盟,表现出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1.2双关修辞手法的举例

  ①“哎呦,我来的不巧了!”[4]
  选自第八回,因薛宝钗旧疾复发,贾宝玉前去探望,恰巧林黛玉同来探望薛宝钗。黛玉虽然不知道宝玉、宝钗刚刚交换、赏鉴完象征着所谓“金玉良缘”的通灵宝玉和金锁,但她料定他们二人在此时此地必然有亲密的表现,所以这“我来的不巧了”的双关语实际上是有的放矢,恰到好处。[5]这句话运用双关修辞手法,既能巧妙传达出林黛玉对金玉良缘说法的嫉妒心理,也展现出宝黛爱情道路上的冲突,为二人悲剧命运瞒下伏笔。
  ②“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6]
  这句话同样选自第八回,薛姨妈留宝、黛二人吃茶,因薛宝钗成功劝阻贾宝玉吃冷酒,使一旁的林黛玉再次产生了醋意和嫉妒,利用丫鬟雪雁给自己送手炉之事奚落贾宝玉,这句话看似是林黛玉数落丫鬟雪雁,把自己主子的话当耳旁风,反倒对他人百依百从,实则是讽刺贾宝玉对薛宝钗言听计用,对于自己的苦口婆心却全然不顾,同时也嫉妒薛宝钗对贾宝玉献殷勤。这里运用双关修辞手法,既准确传达出对贾宝玉多情的不满和薛宝钗献殷勤的嫉妒,也自然表现出林黛玉爱吃醋、尖酸刻薄的形象特点,同时,也预示宝黛爱情坎坷,结局凄凉。
  ③“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7]
  选自第二十回,贾宝玉、薛宝钗同去贾母处看望史湘云,因林黛玉询问贾宝玉刚才在何处,贾宝玉如实回答在薛宝钗家,从而引发宝黛二人争吵。这句双关语一方面是指争吵时林黛玉一句气话,另一方面也暗指自己死了,正好成全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个人,迎合金玉良缘之说。更重要的是预示林黛玉命运的凄惨,在第十三回,父亲林如海病逝,林黛玉当前处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境地,孤身寄居外祖母家,且贾母年事已高,林黛玉对贾宝玉用情至深,而贾宝玉则是个多情之人,又流传金玉良缘之说,使林黛玉处境艰难。
  ④“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8]
  选自第二十回,史湘云因咬舌,被林黛玉嘲笑。林黛玉口中的“爱哥哥爱哥哥的”,既是模仿湘云,对她发音不准的嘲讽,同时又因为湘云与宝玉的亲昵关系,因此又暗含了一丝嫉妒之意。[9]
  ⑤“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10]
  选自第二十二回,贾母为薛宝钗办寿辰,薛宝钗在酒席上点《山门》这出戏,令贾宝玉不解,薛宝钗为贾宝玉解惑,林黛玉见贾宝玉对薛宝钗称赞不已,引发其嫉妒之心。因此,贾宝玉对薛宝钗的逢迎之态被林黛玉嘲讽为“妆疯”。这里的“你”指称的非常明显,就是把矛头指向了宝玉,而《妆疯》这里是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戏,实际上是指宝玉的疯癫。[11]因薛宝钗解说那北曲《点绛唇》是出自于《山门》,此时正处于点戏阶段,故《山门》这出戏还没开始。这句双关语既是取自戏名“妆疯”,谐音“装疯”,讽刺宝玉、宝钗二人,符合当时情境,幽默而不尴尬。而贾宝玉在第九十四回因通灵宝玉丢失而疯癫,这句话起到了预示的作用。
  ⑥“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12]
  选自第二十八回,林黛玉生气后要回贾母处吃饭,贾宝玉不但没有陪同,而且对她态度冷漠,致使宝黛二人发生争执,在贾宝玉被旁人叫走后,林黛玉说出这句话。这句双关语,不仅只是林黛玉的一句气话,还预示着林黛玉死亡的命运。脂砚斋评此句为:“何苦来,余不忍听。”[13]看似幽默俏皮的争吵,却流露出凄怆之感。
  ⑦“他在别的上面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14]
  选自第二十九回,贾母奉元妃之命,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祈福,张道士送贺礼,贾母对贺礼中金麒麟感觉似曾相识,薛宝钗回答道,史湘云有一个金麒麟。这句双关语带有明显讽刺意味,表面上讥讽薛宝钗对饰品留心,实则嘲笑薛宝钗金锁比通灵之事,暗示金玉良缘中,“金”有可能是金麒麟。
  ⑧“你看着人家赶蚊子分上,也该去走走。”[15]
  选自自第三十六回,薛姨妈过生日,林黛玉劝说贾宝玉前去祝寿。这句话看似是劝说贾宝玉,其实是林黛玉取笑薛宝钗,替袭人照顾贾宝玉午睡,并帮助袭人完成针线活。薛宝钗这些举动,以及林黛玉这句双关语预示了:贾宝玉和薛宝钗最终喜结良缘,宝黛爱情的伤感结局。
  ⑨“古来知音人能有几个?”[16]
  选自第八十九回,宝黛二人闲谈古琴,宝玉提及那日黛玉琴音末了转韵之事,黛玉解释琴音即心音,因而宝玉感叹,自己不是知音人,听不懂琴声。林黛玉这句话是双关语,看似是顺着贾宝玉的话脱口而出,知音人难觅,实则想表达贾宝玉才是知己。但作者用这句话提示读者,林黛玉的知音人并不是贾宝玉而是妙玉,而妙玉听完琴声后神色大变,预示林黛玉结局凄惨。
  ⑩“不怕,早完了早好。”[17]
  选自第八十九回,这句话表面上是指林黛玉写经,暗示林黛玉自己命数。近日,贾宝玉因惧怕贾政问及学业,对林黛玉有些生疏,林黛玉因此多疑,又听见丫鬟们讨论贾宝玉娶亲,更是心灰意冷,泪流满面,借写经之事表明心意,一是给亲近之人留个念想,二是表达自己希望能早些解脱,不必每日小心谨慎,忧虑多思。
  ⑪“可不是,我这就是回去的时候儿了。”[18]
  选自第九十六回,林黛玉再次听到贾宝玉娶亲之事,如同晴天霹雳,贾宝玉因通灵宝玉丢失,形同木人,二人见面只是痴笑。林黛玉这句话看似是说给丫鬟们听,表明自己要回去休息,实则说给贾宝玉听,得知娶亲消息属实,万念俱灰,暗示自己将要消香玉损。
  通过以上对林黛玉语言中双关语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双关语大多与贾宝玉和薛宝钗有关,能够体现出林黛玉敏感多疑,尖酸刻薄的特点,也展现了林黛玉爱情道路上种种矛盾冲突,预示林黛玉孤独凄凉,一生还泪的命运。

  第二章善于用典,暗示人物结局

  《红楼梦》中典故使用频率较高,其技巧熟练而巧妙,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在小说中,林黛玉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歌赋,用典修辞手法在她的语言中经常出现,不仅可以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其悲剧结局起到暗示作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1用典含义及其作用

  “为了一定的修辞目的,在自己的言语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现成话,这种修辞手法就是用典。”[19]作者在《红楼梦》中引用大量典故,丰富主题,突出人物性格,使文章内涵有趣。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语言多引用典故,通过用典修辞手法,使林黛玉更符合贵族小姐身份,突出其贯通古今,机智幽默的形象特点。在宝黛爱情悲剧中,作者通过林黛玉的用典语句,巧妙暗示了小说中众多青年男女的悲剧结局。

  2.2用典修辞手法的举例

  ①“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20]
  选自第九回,贾宝玉如愿,和秦钟一同入私塾,临行前,与林黛玉告别。这句话引用“蟾宫折桂”典故,郄诜因善于对策,受到晋武帝重用,自称“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又相传蟾宫有桂树,所以为“蟾宫折桂”,这个典故出自《晋书•郤诜传》,后用来比喻科举及第。林黛玉知道,贾宝玉着急去私塾,并不是想发奋图强、考取功名,而是急于见玩伴秦钟。在高鹗续写《红楼梦》中,贾宝玉考中举人,在这句话中林黛玉引用“蟾宫折桂”,有暗示贾宝玉结局之意。
  ②“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21]
  选自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二人如痴如醉。林黛玉这句话出自《西厢记》,“苗而不秀”和“银样镴枪头”都用来比喻华而不实,外强中干,“苗而不秀”中“苗”指庄家长苗,“秀”指庄稼吐穗开花,原出自《论语•子罕》。林黛玉这句话引用《西厢记》中典故,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击贾宝玉调戏自己,同时也挖苦贾宝玉胆小怕事。贾宝玉被众人寄予众望,认为他可以重振家业,但从这两个典故可以看出,贾宝玉虚有其表的本性,暗含贾府衰败之意。
  ③“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22]
  选自第三十七回,贾府姐妹结社吟诗,林黛玉提议各取别号,探春自称“蕉下客”,被林黛玉打趣。林黛玉在这句话中,把词语进行巧妙曲解,只是运用表层意思,将探春视做那只蕉下之鹿,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林黛玉引用蕉鹿典故,出自于《列子•周穆王》,后人常用来比喻世事变幻。这也说明林黛玉与众多姐妹嬉笑调侃,温馨愉快时光,只能作为彼此一段美好的回忆,有暗示探春远嫁,远离亲人的痛苦结局。
  ④“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23]
  选自第四十回,贾母邀请刘姥姥游赏大观园,因贾宝玉不喜池中荷叶凋零景象,欲命人将枯萎荷叶拔去。这句话中引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诗描绘一幅秋亭夜雨图,以寄托思友之情。从一方面来说,“枯”象征死亡,“残”是剩下、将尽的意思,还有一丝生机,林黛玉将诗中“枯”字改为“残”字,暗示自己虽然久病缠身,但因痴情贾宝玉,枯木逢春,看似口误,实则另有深意。李商隐的诗里说,要把残破的荷叶留下,听秋雨打在上面的声音。黛玉在提醒宝玉,人不要只懂得欣赏春天、夏天,也要懂得欣赏秋天的凄凉,因为繁华与幸福不见得会永久。[24]作者借李商隐这句诗,无疑是在暗示贾府富贵生活终将结束,宝黛二人美好爱情幻想也终将破灭。
  ⑤“‘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25]
  选自自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旧疾复发,薛宝钗前来探望,二人畅叙幽情。句中引用典故“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出自《论语•颜渊》,常比喻事势所至,无力回天。这句话表面是说黛玉认为自己的病没有希望,实际上是她认为自己的抗争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弱小无力。[26]
  ⑥“耿耿秋灯秋夜长”“残漏声催秋雨急”[27]
  这两句诗出自《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模仿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所作,其中“耿耿秋灯秋夜长”,“耿耿”借用了南朝谢朓的《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诗:“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以及《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28]这首诗主要描写林黛玉夜听秋雨,孤枕难眠,愁思涌上心头,营造一种凄苦、悲凉、忧愁气氛。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29]
  ⑦“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30]
  选自自第四十五回,贾宝玉夜探林黛玉,因夜深雨急,须早些返回,林黛玉对贾宝玉关怀备至。这句话中引用典故“剖腹藏珠”,出自于《资治通鉴》,常比喻惜物伤身,轻重倒置。林黛玉引用这个典故,突出她重人轻物理念,也表达出仕途富贵之类乃身外之物,内心幸福快乐,精神自由,才应该是人生所求。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暗寓贾宝玉了却凡尘,出家做和尚的结局。
  ⑧“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31]
  选自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着魔,林黛玉耐心教导。这句话引用典故“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意思为教导别人不知疲倦。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并没有因为香菱身份卑微,对香菱嘲笑歧视,而是对她悉心教导,鼓励支持,同情爱护,因为香菱与自己身处同样境遇,心中有执念,有追求,这同样暗示二人结局亦有相同之处。
  ⑨“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32]
  选自第五十一回,薛宝琴作怀古绝句十首,众人看后,薛宝钗认为前八首有据可考,而后两首无考,提议另作两首,林黛玉对其进行反驳。这句话中引用典故“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顽固执拗,不知变通。薛宝钗心怀远大志向,气度非凡,林黛玉嘲笑薛宝钗循规蹈矩,其实暗指薛宝钗被传统礼教束缚,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悲剧结局。
  ⑩“真是‘虎狠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33]
  选自第七十三回,贾迎春乳母因赌博,偷取贾迎春饰品典当,被丫鬟绣橘揭发,针对此事处理时,贾惜春表现出懦弱行为,林黛玉为其懦弱感到可悲。这句话引用南朝梁武帝崇佛误国典故,晚年萧衍因笃信佛法,不理朝政,当叛军攻入皇宫内,萧衍仍皈依佛教,空谈因果。林黛玉借此典故,讽刺贾惜春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是对其性格特征最好概括,也借此预示她婚后生活的不幸。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可算的上是一位才女,因此她的语言中多用典修辞手法符合其形象特点,作者用典故来暗指门阀士族衰亡结局,暗示贾家众多青年的悲剧结局。典故多样,特点鲜明,手法娴熟自然。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语言的修辞特色

  第三章妙用比喻,表现人物心理

  比喻用在文学作品中,能够以形传神,给人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从形似中,得到神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34]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仅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特点,在以事物比喻人物时,还可以巧妙反映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小说人物的情绪。

  3.1比喻含义及其作用

  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即用乙事物来揭示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35]比喻一般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善于根据事物不同特色,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景象生动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变抽象为具体,形象概括了事物特点,突出其随机应变,幽默风趣的形象,同时也展现其丰富的心理活动。

  3.2比喻修辞手法的举例

  ①“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36]
  选自出自第十九回,贾宝玉晌午探望林黛玉,二人共卧谈笑。贾宝玉想与林黛玉共枕,遭到拒绝,林黛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贾宝玉比作天魔星,意思是将贾宝玉视为冤家,认为贾宝玉带给自己麻烦。从这句玩笑话可以看出,宝黛二人对话温馨且甜蜜,林黛玉对贾宝玉情意绵绵。
  ②“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37]
  选自第二十八回,薛宝钗褪红麝串子,因其身形丰腴,一时褪下困难,贾宝玉看出神,林黛玉看到此景后,急中生智,模仿大雁,将手帕甩在贾宝玉脸上。林黛玉本是刀子嘴,她表面是说天上有一只叫唤的“呆雁”实则是在挖苦宝玉出神的样子“就像一只呆雁”又傻又呆,可笑可气。[38]一是贾宝玉痴看薛宝钗,二是金玉良缘之说的流传,因此林黛玉对薛宝钗的妒忌心理在这个例子中很好的反映出来。
  ③“当时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39]
  选自第四十一回,刘姥姥借酒兴,随音乐舞蹈,为众人饮酒助兴。林黛玉把刘姥姥比作野兽,生动形象展现出,刘姥姥兴高采烈,随兴而舞,滑稽可笑的样子。在这句话中引用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典故,出自《尚书•舜典》,意为音乐和谐之声,使百兽感动,随乐起舞,古时常借喻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又因刘姥姥曾自比为牛,所以林黛玉这句话兼用比喻和用典,幽默风趣,取笑刘姥姥百兽还未起舞,自己先手舞足蹈,沉醉其中。这个例子反映出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嘲笑刘姥姥孤陋寡闻,粗俗鄙陋的心理。
  ④“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40]
  选自第四十二回,因贾母要求,惜春要画大观园,向李纨告假,李纨召集众人商量假期。林黛玉把刘姥姥比喻成“母蝗虫”,嘲笑她老土乡气,手舞足蹈,大吃大嚼的情态。[41]蝗虫大多是人们所厌恶之物,林黛玉用此物比喻刘姥姥,从侧面体现出林黛玉对刘姥姥厌烦心理。
  ⑤“那里来的一个渔翁!”“带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里扮的渔婆了。”[42]
  这两句话选自第四十五回,林黛玉见贾宝玉身着箬笠蓑衣,样式特别,不由自主打趣贾宝玉,把贾宝玉比喻为渔翁,生动形象描绘出,贾宝玉头戴箬笠,身披蓑衣,脚穿木屐样子。当贾宝玉表示要送林黛玉一套时,被其拒绝,无意中将自己比喻为渔婆,表明自己若是身穿这一身装扮,样子会像渔婆。林黛玉这句话,不仅生动形象概括了贾宝玉衣着特点,还巧妙暗示自己希望和贾宝玉成为夫妻关系的心思。
  ⑥“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43]
  选自第四十九回,李纨邀请众人赏雪作诗,众人各自打扮,因为史湘云装扮奇特,引得众人围观。林黛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史湘云比作孙行者,是对其穿着打扮进行概括,生动形象描绘出,史湘云女扮男装,满身貂皮鹿绒,像一只毛茸茸的猴子。凸显出史湘云,有男子气概,性格爽朗,纯真率性形象特点,侧面也表达出林黛玉对史湘云的喜爱之情。
  ⑦“这倒不是道家玄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出其不备之妙策也。”[44]
  选自第七十三回,贾迎春乳母因赌博获罪,引出其典当贾迎春首饰之事,贾探春出头为贾迎春讨公道。林黛玉这句话兼用比喻和用典修辞手法,引用“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典故,出自《孙子•九地》,常比喻行动出其不意,此处引用典故是夸赞贾探春办事练达,聪明能干。此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贾探春比作遇险逃脱时的兔子,生动形象描绘出,贾探春在处理事情方面,敏捷迅速,出人意料,也表露出林黛玉对贾探春的夸赞之情。
  ⑧“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45]
  选自第八十二回,贾宝玉上学后,袭人百无聊赖,往事涌上心头,想起晴雯、香菱、尤二姐凄惨结局,不免担心自己前途,于是探林黛玉口风。林黛玉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正妻比作东风,把侍妾比作西风,生动形象描绘出,古代家庭中妻妾之间微妙关系,表示妻妾之间总会有一方为强势,一方为弱势。在这个例子中,林黛玉深知袭人话中有话,故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侧面反映出她对袭人存有戒备心理。
  林黛玉语言中的比喻生动形象,精准贴切,为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心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章精于夸张,表达情感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更是大量地采用夸张手法,全书120回所用夸张达200例以上,真是琳琅满目,俯拾即是。[46]作者借助林黛玉语言中的夸张修辞手法,不仅塑造了其真实直率的性格特点,而且抒发其爱恨感情。

  4.1夸张含义及其作用

  说话上张皇夸大过于客观的事实处,名叫夸张辞[47]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可以让事物某个特点更突出,虽看似不真实,却胜似真实。林黛玉语言中善于运用夸张修辞手法,不论评价诗词歌赋,还是打趣嘲笑他人,都突出其直率真诚,锋芒毕露的性格特点,显示出她对某些事情的态度,从中也能够反映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

  4.2夸张修辞手法的举例

  ①“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48]
  选自第三十四回,因林黛玉见薛宝钗有哭泣之状,故有嫉妒之意,将此事误解,认为与贾宝玉挨打有关。故用夸张修辞手法,讽刺薛宝钗伤心流泪之举,这句话属于数量上夸张,“两缸”表示数量之多。通过这句话反映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直口快,看似安慰薛宝钗保重身体,实则讽刺薛宝钗对贾宝玉献殷勤,表现出对薛宝钗不满之情。
  ②“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49]
  选自第三十八回,史湘云办海棠诗社,薛宝钗为其出谋划策,邀请贾母等人赏桂食蟹,而后公子小姐们做菊花诗,林黛玉拔得头筹,因贾宝玉诗性未尽,做螃蟹诗,被林黛玉嘲笑。林黛玉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讽刺贾宝玉螃蟹诗,质量不高,像首打油诗,“一百首”是数量上夸张,用来形容数量之多。宝、黛、钗三人暗自较劲,互不服输,表现林黛玉欲以一首螃蟹诗一决高下。
  ③“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50]
  选自第四十二回,因贾母要求贾惜春画大观园,故向诗社社长李纨请假,李纨邀请众人拟定假期时间,林黛玉借此打趣贾惜春。在这句话中,“两年”是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用来形容时间之长,在此处展现出林黛玉俏皮可爱,伶牙俐齿特点。
  ④“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51]
  选自第五十一回,众人对薛宝琴十首怀古绝句评价,因最后两首诗引用了《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戏文,薛宝钗认为这些属于淫词艳曲,不应出自贵族小姐之口,还需另作两首。而林黛玉持相反意见,为突出人尽皆知这个事实,巧妙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说出“三岁孩子也知道”这句话,批评薛宝钗过于拘谨、刻板,从随后众人反应中得知,大家对此事心知肚明,暗自默许。林黛玉如此做法既保护薛宝琴,避免尴尬局面,又表现出对薛宝琴喜爱之情,也展现其坦诚率真的一面。
  夸张修辞手法不仅利于感情的表达,也能反映出人物特点,在小说中对于主题的揭示,暗示褒贬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结语

  通过对林黛玉语言中四种不同修辞手法的分析,展现出林黛玉不同的性格特点,对刻画林黛玉形象发挥了点睛的作用,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情抒发、命运结局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体现林黛玉任性敏感特点,而且揭示了其悲剧命运。
  在《红楼梦》中,通过分析大量出自林黛玉的双关语,可以发现这些双关语多与贾宝玉有关,表面上符合当时对话情境,实则讽刺贾宝玉多情,并且林黛玉使用双关语时总是不留余地,任性而言,常令人处于尴尬境地。所以,通过林黛玉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判断其具有尖酸刻薄,爱吃醋,耍性子的性格特点,而且从例句中不难看出,林黛玉深受金玉良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也揭示其命运悲剧。
  2.用典修辞手法既呈现出林黛玉才华横溢的形象,又对其他人物的结局起到暗示作用。
  通过对林黛玉语言中用典语句的分析,体现出林黛玉是一位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贵族小姐,其引用典故的出处,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多样,从性质来看,有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四书五经,也有在当时被称为禁书的《牡丹亭》,从内容来看,有历史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有诗词歌赋,如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从时间来看,自春秋时期《诗经》到元代杂剧《西厢记》。例句中用典的对象有贾宝玉、刘姥姥等人,作者借此通过典故既展现其形象,又巧妙预示其结局,不留痕迹。
  3.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准确,体现林黛玉幽默风趣的特点,也便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林黛玉语言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中,涉及对象较多,有村妇刘姥姥,贾宝玉,史湘云等。比如,刘姥姥在大观园吃喝玩乐时种种情形,使林黛玉迅速联想到蝗虫,将刘姥姥比喻为母蝗虫,逗得众人发笑。薛宝钗白皙手臂把贾宝玉看呆,林黛玉迅速由贾宝玉那副痴傻模样,联想到呆雁的形象,幽默化解当时尴尬场面。同时也表现出林黛玉对刘姥姥鄙弃心理,以及对薛宝钗嫉妒心理。
  4.作者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林黛玉真实直率形象特点,也借此表达其对某些事物的态度、情感。
  作者在林黛玉语言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不仅有利于其情绪、情感的抒发,而且可以体现出林黛玉直率真实的一面。比如,在评价贾宝玉螃蟹诗时,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示出对贾宝玉所作的螃蟹诗不屑一顾,想以螃蟹诗再分胜负,因而展现其锋芒毕露的性格,但随后林黛玉烧毁自己所作螃蟹诗,传递出对贾宝玉诗作的夸赞之情。

  注释

  [1]李颖慧:《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修辞特色,文学教育(上),2013年第11期。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202页。
  [3]费云霞:浅析《红楼梦》语言含蓄美的生成——基于修辞视角,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4](清)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5]孔昭琪:《红楼梦》的寓意双关,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9]刘池:《红楼梦》双关研究,扬州大学,2011年。
  [11]宋春凤:《红楼梦》中讽刺性话语的语用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3]曹雪芹:红楼梦脂汇本,岳麓书社,2011年出版。
  [19]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4]蒋勋:《蒋勋说红楼梦》,中信出版社,2017年出版。
  [26]刘琮、韩亚楠:《红楼梦》用典作用探析,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第2期。
  [28]李珊:试论《红楼梦》的用典方式及作用,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4期。
  [29]李楠解译,(清)曹雪芹著:红楼梦诗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2016年10月出版。
  [34]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35]谭学纯等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出版。
  [38]刘琮:《红楼梦》比喻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
  [41]岑泽丽:《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个性化语言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
  [46]向莉:论《红楼梦》夸张的作用及特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47]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104页。

  参考文献

  (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清)曹雪芹.红楼梦脂汇本[M].长沙:岳麓书社,2011.
  岑泽丽.《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个性化语言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9).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费云霞.浅析《红楼梦》语言含蓄美的生成——基于修辞视角[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蒋勋.《蒋勋说红楼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孔昭琪.《红楼梦》的寓意双关[J].泰安师专学报,2001(01).
  李楠解译,(清)曹雪芹著.红楼梦诗词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2016.10.
  李珊.试论《红楼梦》的用典方式及作用[J].中华文化论坛,2011(04).
  李颖慧.《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修辞特色[J].文学教育(上),2013(11).
  刘池.《红楼梦》双关研究[C].扬州大学,2011.
  刘琮.《红楼梦》比喻研究[C].河北大学,2010.
  刘琮、韩亚楠.《红楼梦》用典作用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2).
  罗积勇.《用典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宋春凤.《红楼梦》中讽刺性话语的语用研究[C].曲阜师范大学,2012.
  谭学纯等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向莉.论《红楼梦》夸张的作用及特色[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05).

  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给予我巨大的启迪和鞭策。不论是选题指导,还是细节修改,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值此,向老师表示诚挚谢意!同时,还要对文学院所有老师们表示由衷感谢,你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在我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大学时代是我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十分感谢母校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5416.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