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对初中生 感恩品质的影响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不同国家人民所崇尚和鼓励发扬的优秀品德。从古至今,感恩被人们视为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在现阶段,伴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日益兴起,感恩也开始日益备受人们的关注,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点。
依据往年的相关研究表明

  1问题提出

  1.1研究背景

  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感恩是我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文化积淀精髓,是需要我们传承的传统美德,也是需要齐心协力去弘扬的优秀人格品质。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感恩”一词源于《三国志》中“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飨粥相继。士民感恩之。”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也有带“感戴恩德”观念的“观遂虎奋,感恩输力”,受恩与施恩的良言警句也源自魏源的“居功之行,人不功其行;求报之惠,人不报其惠。”放眼世界,“感恩”(gratitude)是个舶来词,它的源头和拉丁文“gratia”有关,本意是指恩惠、仁慈,以及令人愉悦的,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是出自哲学家Seneca的《论利益》,而该词在西方与基督教的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息息相关,通过查阅西方牛津字典,我们得知其中给出“感恩”的诠释是“乐于把得到有益的感激呈现出来并回馈给他人”,这里向世人所阐述的双向关系,即施恩人与受惠人之间的关系,也正是现如今大多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和展现的。现阶段,对于感恩(有文献中命名为“感戴”)的概念定义,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还未形成一致的认知。纵观古今中外,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感恩的考虑与认知。当今世界,相关研究者提出情感特质是感恩的核心存在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考虑,我们也称其为感恩倾向或感激倾向,这种观点得到多数研究者的认同。McCullough和Emmons(2002)提出了感恩的内涵,其中指出感恩是个体在接受到施恩者所给予的恩惠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即时情绪体验,这其中包含了愉悦与感激的感受等等。2006年学者张桂权在自己研究之后认为感恩是一种心理行为和情感,而这种情感对于周围是友善的,并期望给予相关回报行为,其中这些因素可划分为主体性存在与非主体性存在,前者指个人和群体或团体,后者包括自然物和人工物”;李志强(2008)认为感恩是一种心理品格,他提出个体在识恩、记恩、谢恩以及报恩,甚至施恩的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情绪和情感便是感恩。蒲清平(2011)指出感恩是一种社会认知过程,具体指个体从外界事物(包括自然与社会等等)提供自身的恩惠中产生了一种认知,这种认知也使个体的积极社会认知过程得到进一步的发生和体验,例如个体的感恩意识、感恩情绪及感恩行为。虽然国内学者和西方学者对感恩概念的界定不同,不过都肯定了感恩的积极意义。关于儿童青少年感恩发展特点,20世纪30年代Baumgarten-Tramer便做了相关研究(Baumgar-ten-Tramer,1938),自此开启了有关感恩的科学研究。而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却并未对感恩加以关注并予以重视。时间前行,发展不止。直至近年,积极心理学思潮日益兴起,作为古往今来被人们所推崇的传统美德和高尚品质,感恩开始日益备受关注,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总的来说,感恩的研究对象主要以成年人为主,大学生占了相当大部分,对初中生感恩的关注较少;感恩教育的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导之恩、感谢他人奉献之恩、感谢社会关爱之恩和感谢自然哺育之恩;其相关研究主要是在提及人格、主观幸福感、亲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上。
  感恩,这个词历史悠久,然而当提及感恩心理品质时,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当匮乏。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近年来积极心理学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成为关注热点。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日益发展与成熟,世界各国的很多学者纷纷开始对感恩进行研究,作为积极品质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感恩是有其自身价值的,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关于感恩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研究方向,我国有关感恩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全国各高校,同样地,随着感恩品质应运而生,有关感恩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对象大多集中在全国各高校,中学阶段的感恩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同时,在有关感恩的实证研究方面,以初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资料记录也相对欠缺。综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在重物质追求轻精神培养的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影响下,以中学生为代表性群体的青少年感恩品质状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知恩、感恩以及报恩和回馈的思想意识等方面,该问题所导致的一些不良后果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现阶段,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感恩意识不足、感恩观念缺失等现象已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本研究结合接受与实现疗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对初中生进行团体辅导,来实践证明对他们的感恩品质是否产生良性影响。同时,对于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与提升,本研究立足科学的理论基础,尝试去探索一种新型的、易于操作的心理辅导教育模式,同时期望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群体的感恩品质,争取做到立足基础而又开拓创新,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贡献出新的正能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的相关实证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立足理论角度来看,第三代行为治疗理论包含接受与实现疗法在内,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较高的评价与一致的积极认可。现阶段,国外对接受与实现疗法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都存在大量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相关成果。而在我国国内,从该疗法引入国内后,时至今天,依然相对缺乏针对该理论疗法实证研究的实践与进一步认识,实际研究尚处在初期起步阶段。虽然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理论的分析介绍,实证、实践研究相对国外而言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初中生群体中开展ACT团体心理辅导训练,一方面有利于检验接受与实现疗法的理论与内涵,另一方面对推广接受与实现疗法与开展相关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支持。
  1.2.2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相关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初中生的整体感恩水平,为如何提高初中生感恩品质提供了相关策略及具体的方法,另外本次研究能够为初中阶段同学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其次,本研究运用ACT的相关理论,结合团体辅导的方式开展心理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旨在探索并尝试开发具体而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案,有助于接受与实现疗法的进一步实践探索。最后,研究通过有效的ACT团体辅导方式在真实对象中的应用,证明了这种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另外笔者的本次实践和研究也为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3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研究内容
  在开展论述之前笔者首先对芜湖市某初级中学开展了关于初中生感恩品质的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广泛而有效地调查研究,从而进行相关分析,然后对于那些此方面品质不高的学生采取ACT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主动介入,而在本次活动之后笔者又对这些接受心理干预同学的感恩品质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表明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模式有效地改善了研究对象的感恩品质状况,而通过本次研究也验证了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于提高同学们的感恩情怀和品质有明显的效果。
  1.3.2研究创新点
  国内虽然已对感恩展开过多种研究,但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综合以往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已有的相关研究多数是关于感恩的质性方面的探究,而感恩的实证研究层次则相对匮乏。尽管确有关于感恩的实证研究一一陆续问世,这其中立足现状调查及其相关因素的科研成果占据大半比例,在感恩的相关干预研究领域成果屈指可数。鉴于此,本研究以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石,对此展开新的探索,以服务学生群体为主要目标,以期在今后的感恩教育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这是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研究引入了国外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经验性行为疗法,即接受与实现疗法(ACT),运用ACT理论与团体辅导实践结合的方法,将其适用于中国对象,完成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实证研究,这是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1.4研究方法

  笔者在开展本次研究时运用了下面几种方法展开研究工作: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法等,在本文的起始阶段首先大范围的搜集有关感恩的资料和书籍为自己后续的研究做好铺垫,系统介绍了初中生感恩品质的现状以及感恩品质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自然实验法对初中生的感恩情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其进行量化处理,然后再根据前面的测评工作所得出的评判结果,将那些此方面情感较弱的同学组建成实验组,借助了接受与实现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针对实验组研究对象开展了相关心理干预活动,再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研究,针对初中生的感恩实际情感水平,然后运用规划好的A CT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来对实验组的同学们进行适时的干预性研究,依据研究结果来证明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通过对参与实验研究的初中生成员进行相关访谈,从而进一步了解并证实ACT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效果。

  2文献综述

  2.1接受与实现疗法(ACT)概述

  在开始正式的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何为ACT,它是Ac ceptance an d Commitment The rapy的首字母缩写,中文名为接受与实现疗法,现阶段作为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经验性行为疗法,它是一种基于功能情景主义(Functional Contextualism)和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的行为疗法,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治疗师Steven C.Hayes开创了该疗法,自此开启了接受与实现疗法的发展创新之路,而这种疗法最初称为理解的距离(Comprehensive Distancing),到上个世纪90年代由Steven C.Hayes正式提出,对比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接受与实现疗法主要围绕导致心理僵化(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的六大基本过程,以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焦点,其重点在于帮助个体提升有关激发自身痛苦、消极情绪等内心感受的接受意识,规避回避行为的发生频率,引导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灵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换言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满足个体活在当下的体验,使个体行为发生一定的改变或保持努力去实践的持久性,从而达到规定的价值观目标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并有效提升生活水准。有关研究发现,单纯的认知内容的干预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并没有实现既定的理想目标,同时在现代主义和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情景主义假设以及实用主义的心理治疗思想。在这种前提下,第三代行为疗法因运而生,并形成了三大治疗理论。三大治疗理论包括:MBCT(它的英文全称为M in dfulness B as ed Cogn it ive The rapy即正念认知疗法)及DBT(它的英文全称为Dial ect ical Beh avio ral Ther apy即辩证行为疗法以及在本篇论文当中所采用的ACT即接受与实现疗法(它的英文全程为: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其中接受与实现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充分体现了接受、价值观、认知解离、正念等科学的指导思想,相比其他常规的辅导方式,通过平衡接纳、正念接受程序和改变程序的积极刺激下,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心理灵活性,从过程治疗与效果治疗的角度看,其独树一帜的咨询模式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黄明明,2015)。
  从接受与实现疗法兴起至今,国外关于该疗法的研究此起彼伏硕果累累,国内关于此疗法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后续研究实证。关于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的专业名称界定,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们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例如方双虎、王维娜等(2011)翻译为接受与实现疗法,王淑娟、张婍、祝卓宏等(2012)界定为接纳与承诺疗法,赵文、王惠玲等(2013)描述为接受与承诺疗法。尽管在名称上存在细微差别,但是对于ACT理论的阐述与理解的实质是相同的。因研究者中,笔者的导师使用了“接受与实现疗法”这一名称,因此,本着尊师与崇敬的原则,本研究中会继续沿用这个翻译作为ACT的中文名称。
  2.1.1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从上面的阐述我们已知道A CT是英语Ac cep tance and Com mitm ent T her apy的缩写,其翻译成中文为接受与实现疗法,发展至今接受与实现疗法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经验性行为疗法。追根溯源,接受与实现疗法源自于传统的行为疗法,同时也是公认的行为疗法第三波浪潮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艾克森(Eysenck)早在1964年便将行为疗法定义为“根据当代学习理论的准则,试图有效地改变人类的行为和情绪”。从艾克森的“当代学习理论”概念形成以来,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只要“当代学习理论”继续在当前盛行(例如关系框架理论),那么ACT就必定是历史悠久的行为疗法的一部分。立足于该定义,接受与实现疗法成为了行为主义疗法阵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总的来看,历史上,一共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行为疗法才日益成熟起来。20世纪50年代是行为疗法兴起的起始阶段,也是当时一种传统的行为治疗方法,该疗法符合将理论、行为改变技术与科学实际相关联的原则,它和传统的临床应用紧密相关,如对抗条件反射模式与系统脱敏法。行为疗法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上提高了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心理治疗技术,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当时还未经证实的精神分析理论,成就显著,意义重大。行为疗法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原则和应用的启蒙者,该阶段的主要进步成果是操作心理学和认知疗法。其中,操作心理学的研究始于斯金纳关于强化原则的基础实证研究,而作为第二发展阶段中更受人们欢迎的发展部分,在针对增强抑郁症疗效等其他各类临床问题时,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缩写为CBT)充分展现了其积极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干预手段。,以往的机械论假设被弱化,同时受到后现代主义和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而实用主义和情境主义假设的心理治疗思想也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行为疗法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即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的第三代行为疗法出现了,于是,自此成就了三大治疗理论,分别是:A CT疗法它的英语全名为:Acce ptan ce and Com mit ment Th era py,翻译成中文为接受与实现疗法及DB T其英语全名为:Di alec tial Be ha vior Therapy翻译成中文叫做辩证行为疗法以及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其中接受与实现疗法追根溯源到美国,是由该国内华达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even C.H ayes等人所创立,是第三个发展时期最具特色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通过正念、接受、认知解离、价值观等为指导内容,以正念接受程序、平衡接纳与改变程序为媒介,从而提高心理灵活性,历史也证明了,接受与实现疗法在实际效果治疗以及过程治疗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系框架理论,英文表述为Relational Frame Theory,简称RFT,它是接受与实现疗法的理论基础,从某个意义上而言,它也是一种有关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功能依景理论,是ACT独有的一种模式,RFT运用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帮助人们理解语言和认知的过程。因仅有的一些有关RFT的研究目的是把RFT应用于心理治疗,所以关系框架论的研究范围比ACT广泛得多。同时,ACT的实际操作往往也是RFT的实际运用。综合而论,RFT本身包括三大特征,分别是:双向性、传递性和刺激功能的转换。在该三种特性确定的情况下,并由此产生了某种特别的关系之时,关系框架理论便出现了。同时,RFT包含不同类型的关系反应,其对各类关系的反应具体体现包括:(1)相互推衍。主要是指个体在某情景下学习到刺激间存在某一方向的联系,便能够在相同的情景中进行反向推导,即关系具有双向性;(2)联合推衍。表明三个或多个刺激间的关系能够通过两个或多个关系的连接从而相互推断、演变实现,即关系具有传递性;(3)刺激功能的转换。主要指关系网路中事物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事物作用的改变(王淑娟、祝卓宏等2012)。换言之,在某个情景中体验到某个情绪,个体作出相应的主观评价与行为反应,那么,当出现同样的情景时,个体首选的会是与之前一样的应对方式,即相互推衍;如果出现类似情形,个体可能在潜意识里依旧出现了前期习得的相同应对方式,即联合推衍;而这一行为方式出现以后,可能会反作用于情境,并产生其他作用与影响,即刺激功能的转换。这三大特征中,关系框架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性特征便是刺激功能的转换。
  关于人类痛苦的根源问题方面,接受与实现疗法将问题的根源归纳在语言上,主要采用的隐喻技术便是关系框架理论有关语言方面的观点。在关系框架理论的启发下,接受与实现疗法中促进理解的重要方法出现了,即隐喻技术,它是以个体的语言关系为出发点,将思维意识进行客观化,并使个体思维内容与客观刺激间的关系清晰化,从而帮助来访者更好地去领悟问题,并去探寻原因所在。
  2.1.2心理病理模型
  2006年Hayes等人研究提出了ACT/RFT的心理病理模型,即六边形的中心,而在其中,针对传统意义上的心理病理过程的模式,接受与实现疗法具有重大突破意义,以六边形模型呈现了导致人类心理问题的基本过程,这六大基本过程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出现心理僵化(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该六大过程交互作用,形成直观的六边形模型,导致病理心理的六大核心过程包括:
  概念化的过去与恐惧化的将来、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依恋于概念化自我、缺乏明确的价值观以及无效行动、冲动或持续回避。具体病理过程如下:
  (1)概念化过去与恐惧化未来的主导(dominance of the conceptualized past and feared future)。该过程也是一种限定性的自我认知,个体受经验性回避的影响,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形成多重消极情绪体验,使其和语言建构的过去或未来相融合,从而脱离了直接活在当下的真实经验,导致被过去的想法和行动所左右。
  (2)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该过程主要指个体迷失在语言信息的阻碍和过去的主观评价中,纠缠在自身的念头里,不能运用现在的有效信息来指导行为,导致自身实际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
  (3)经验性回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该过程是“经验性接纳”的反面,指人们尝试抗拒或消除那些不想要的个体经验,例如想法、记忆和感受。而当个体尝试摆脱自身想逃避的个人体验时,往往结果是无效的,并伴随着失败的重现以及不愉快体验的增加。
  (4)依恋于概念化自我(attachment to the conceptualized self):概念化自我即内容自我(self-as-content),也称之为描述性自我(self-as-description),它与过程自我、观察的自我一起组成了完整的自我认知体系。个体通过描述和评价自我的言语内容便意味着概念化的自我,结合关系框架理论,个体在对过去的自我总结和对未来的期望性评判中深受其影响,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而依恋概念化的自我也使个体心理僵化程度加深。
  (5)缺乏明确的价值观(lack of values clarity):该过程中人们受其过去经验主观驱使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被其他言语和评价所左右,容易与无用的想法融合,限制了个体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从而迷失甚至忘记了自我价值,缺失了自我行动向导,缺失了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生活的使命感。
  (6)无效行动、冲动或持续回避(inaction,impulsivity,or avoidant persistence):该过程使个体的行为模式受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的影响,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冲突和矛盾,偏离了有意义有价值的现实生活。
  2.1.3接受与实现疗法的心理灵活性模型
  接受与实现疗法的目标在于提高个体的心理灵活性,从某个意义上而言,这个目标可通过在改变与坚持某种行为之间保持灵活性,并尽可能多地与此时此刻相联结来实现,从而获得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Hayes,Luoma,Bond,Masuda,&Lillis,2006)。上文提及过,历史证明,给人们带来痛苦的是源于语言的过程,然而人们又不可能取消语言功能,因此,在接受与实现疗法的帮助下,通过有针对性地控制相关语言和情景的错误联结过程,以此来达到改变其功能的目标。依照这个目标,接受与实现疗法中存在提高心理灵活性的6个关键过程,六个关键过程对于提升原有语言发展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Harris,2009;Hayes et al.,2006),具体过程如下:
  (1)接纳(acceptance):主要是指引导个体以积极、理性而客观的态度去悦纳、接受过去以及当下的一切,是对经验性回避的有效对抗。即将过去痛苦的、消极的情绪等视为客观存在并去观察,不再抗拒、逃避,并以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当下,是与逃避经验相反的存在。
  (2)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指将主观评价、言语描述视为文字符号这样的客观事物,减少词语含义的影响,使个体自我从过去的经验和记忆中脱离,逐渐削弱语义对行为的消极控制。认知解离也成为认知去融合。
  (3)体验当下(being present):该过程与正念疗法都强调对于当下的关注和感受。要求个体根据此时此刻的情景,以价值观为出发点,灵活地管理自身行为。这是一种以非评价的形式去感受当下的过程。
  (4)以己为景(self-as-context):在个体过度依赖概念化自我的情境下,行为受到过去经验的束缚,无法灵活的应对周围环境,忽略此时此刻内心最直接的感受。接受与实现疗法以隐喻、正念技术等方法来帮助个体实现以己为景的自我观察,摆脱概念化自我的束缚,降低言语、主观意识对个体的评价,开始关注当下的自我,避免出现消极自我,甚至可能让个体领略超越自我的感觉。以己为景也称作情景化自我。
  (5)价值观(values):接受与实现疗法将价值观当作结果的观点允许人们在拥抱当下的同时,能够以既定的目标为导向,朝着未来前行,即价值观处在当下,从某个意义而言,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既是生活的结果,也是生活的过程,它与个体的行为紧密相连,在日常一切有目的有意义的行动中体现着(方双虎等,2011)。
  (6)承诺行动(committed action):主要是让个体从无益处的规则和言语事件中获得解离,体验当下,接受以当下的情景而引发的心理与认知反应,并以价值观为导向,积极行动。承诺行动是接纳并改变策略的充分表现,为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目标中做出恰当的选择,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价值观的行为体现(Hayes,1999;方双虎等,2011)。
  心理灵活性下,接受与实现疗法具有实用性与有效性,在实际运用中,可突破原有模式,灵活选择,随机切入,依据不同的核心过程,接受与实现疗法在实际操作中大致可划分为三种风格与两大过程。其中ACT的三大风格包括:接纳和认知解离的开放风格,体验当下和以己为景的中心化风格以及价值观和承诺行动的投入风格;两个过程是指接纳、认知解离、关注当下、以己为景的正念与接纳过程与承诺与行为改变过程。ACT的三种风格贯穿在两大过程中,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多元化的ACT操作方法。
  2.1.4接受与实现疗法的基本特征
  前文所提及了接受与实现疗法干预的6大关键过程,该过程每个部分均以不同的方式彼此连接,并且实际操作中也包含各自的技术指导。ACT在实际治疗上,治疗对象年龄段参差不齐,包括儿童也有成年人,治疗范围广泛,因此Hayes提倡心理治疗师应立足于每个过程的基础原理,灵活运用不同案例中的指导技术去治疗。当不同的版本会出现在同一个过程会中时,只要它们能达到既定的目标,都是被允许的。在ACT临床治疗师方面,为防止治疗中的僵化与集中,ACT团体不再对其进行认证(Hayes,2005)。在治疗流程上,ACT并没有像CBT那样的结构化(Hofmann&Asmundson,2008)。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ACT的六大关键过程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结又互相促进,因此,六大关键过程在实际运用中是不分先后顺序的,即没有严格的顺序规定(Hayes,2005)。区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解决问题方法,接受与实现疗法提供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是新颖别致的,所以如前文所提及,不同于传统的直接说教方式,接受与实现疗法侧重于通过练习或实验去进行直接体验。除此之外,接受与实现疗法采用了各种隐喻的办法,来实现和帮助来访者理解诸多技术的具体技巧与其原理。

  2.2感恩概述

  感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日益兴起,世界各国诸多学者纷纷开始对感恩进行研究,感恩自身存在特殊价值,在积极品质中,感恩成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是值得世人深入学习与研究的。关于感恩的概念内涵,研究显示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目前为止,有关感恩的概念,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第一,感恩是一种美德。该观点中感恩与道德紧密相关,是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美好品德;第二,感恩是一种心境。该观点强调了感恩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心境存在,往往能为人所意识;第三,感恩是一种情感特质。该观点指出在感恩情绪的引导下,个体去认知和回应他人恩惠的行为特质,而这种特质又包含4个维度,即强度、频度、广度与密度;第四,感恩是一种情绪体验。该观点提出在人们感受到某种有意义或有价值的恩惠下,产生的一种即时性情绪即是感恩,并且感恩情绪不是仅仅限定在人际环境中,在非人际环境(如大自然、植物、动物)中,人们也会体验到感恩情绪(张利燕、候小花,2010)。
  总体来看,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而依据Rosenberg提出的情绪理论,感恩从本质上来说便是一种情感。科学而言,从个体的情绪状态、情感特质以及心境状态等维度来探究个体情感时,感恩可被划分为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两种水平,具体包括:一种称作状态感恩(state emotion),是与特定的情景有关的,表现为即时、冲动、外显的主观体验,展现出个体在接受某种恩惠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或心境状态;另一种名为特质感恩(trait feeling),一方面这包含了特定个体预期体会到感恩情绪,另一方面也是个体感受到感恩情绪的一种可能性存在,具有相对持久与稳定的特性,是个体内隐的主观感受,具有跨情境性,具体体现在领会感恩情绪的方向上。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区别在于,特质感恩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作为一种情绪体验,状态感恩包含短暂性和不稳定性两大特征,与特定的情境密切相关,但是在某种状态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2.1感恩的理论研究
  根据已有的国外相关研究,现阶段感恩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包括感恩的认知评估理论、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以及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等等,这些理论虽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不足,有待后续的改进与提高。在我国,有关感恩的研究起步阶段较晚,相对于已有研究,一方面不仅在实证研究上缺少支持,另一方面相关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本土化研究体系。
  国内外在针对感恩的界定具有相似之处,即使理论上各自的侧重点有所差异。这种不谋而同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首先,在认知方面,个体从内心深处感知到他人给予的无私行为对自身的帮助和恩惠,并产生认可的积极心态;其次,在情绪情感上,感恩作为一种正向情绪,使个体在感受到温暖、快乐、感激等积极的内在体验同时唤起回馈的内心状态;最后,感恩的行动方面,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实事求是,如感恩的对象、情境等不同,感恩行动中便随之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有关感恩,综合现阶段存在的实证研究,其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四大理论成果,分别是:认知情绪理论、情绪体验理论、拓宽建构理论与道德情感理论。
  (1)认知情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海德,Clore,Collins,Lazarus和Ortony等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作为一种共情能力,感恩是因受恩者意识到施恩者有意为自己提供了帮助需求,并因此形成了愉悦、幸福等情绪情感,而后受恩者对施恩者自发产生回报心理和报恩行为。总的来说,感恩包含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情绪情感层次和实践层次,而个体能否直接获得感恩体验取决于其共情能力的直接影响程度。拉扎勒斯(Lazarus,1994),指出个体的感恩意识具有感激与赏识的双重特性,他提出“感恩作为一种移情能力,它促使了人类对利他主义的欣赏与认同。”换言之,在个体体验到他人的有意帮助下,便会由此产生感激的情感。
  (2)情感体验论的代表人物是Rosenberg和MeCullough。罗森伯(Rosenberg,1998)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特质、情绪与心境。”而这种特质是某人在一种特定情感状态下发生的阈限值,在具有高感恩特质时,个体体验到的感恩情绪阈限值低;情绪是个体自发感知到接收到外界给予的某种恩惠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激情感。在此基础上麦卡洛(MeCullough,2003)提出感恩是“在个体能自发意识并识别他人在积极体验下给予自身帮助,并由此带来恩惠,之后对此产生感激之情并作出相应的反应的倾向。”
  (3)拓宽建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L.Fredrickson。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为:积极情绪能够提升个体资源,促进个体瞬间知行能力的发展,同时削弱个体消极情绪倾向。Fredrickson(1998)指出:感恩可促进个体思维模式发展,使个体作出利他行为并由此建构心理与社会资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通常情况下,感恩的个体会通过亲社会行为去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感恩会激发的这种亲社会行为,同时促进个体的社会联系,这便是社会资源。除此之外,Fredrickson(2001)还进行了一项拓展心智的策略研究,该研究通过激发被试尝试着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认知的扩展,情绪能够让被试产生一种螺旋上升的持续性的幸福感。从上所知,拓宽建构理论中指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向情绪,可在短期内拓展我们的认知范围,由此一方面有助于拓宽人际沟通渠道,另一方面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都存在积极意义与价值。
  (4)麦卡洛(MeCullough)是道德情感理论的代表人物,麦卡洛等人(MeCullough,2001)提出:“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感恩意识源于人类的良心和良知。由此形成感恩的三种道德功能,即道德测景计、道德动机、道德强化剂。”
  三者的内涵分别是:在任意感恩情境中,受恩者能更好地体验感恩;在受恩者体会到感恩情感的同时激发其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感恩强化施恩者的善行。
  2.2.2感恩原因的研究
  现阶段,根据已有的研究显示感恩的起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Emmons&Shelton 2005)(1)感恩是自我实现者的核心特征,通常,自我实现者会表现出重复地感激行为特征;(2)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作为个体积极情绪,感恩情绪是通过个体在感恩中积极的主客观经验来实现的;(3)由于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自身会获得相应的积极结果与知觉。
  葛林(2007)当代中小学感恩教育之探析中提出,当代青少年感恩品质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父母教养观的偏执及自身地位的缺失,社会原因方面,感恩理念的评价与宣传工作相对匮乏也是导致当代青少年感恩品质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
  魏晓华(2008)在中国人的报恩心理研究中提及,感恩包括了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种驱动力。其中,外部动力指文化的熏陶、教育的影响以及期望获得更多帮助的动机,而内部动力则指不平衡状态与感激的情感。
  李建兰(2009)在当代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中对导致青少年群体中感恩意识不足的现象进行了研讨,指出导致青少年感恩水平低下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失策、家庭教育失当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剧等等。
  江丽丽(2010)在初中生感恩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中提及,独生子女在感恩父母和感恩他人的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从独生子女的角度来看,独生子女承载着父母对他们最热切的期盼与厚望,父母通常倾注了很多心血去关爱他们,而作为家中的唯一“独苗”,他们也往往能切身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无私的关爱,从而也会更加真实领悟到父母在自己人生成长历程中的积极意义与非凡价值,在这种现实的切身体验中,独生子女对父母更加理解,感恩之情得到有力地改善与提升。在感恩他人这一维度上的差异方面,则提出导致独生子女感恩他人水平比非独生子女的明显高的原因在于人际敏感性上的差异。在独生子女相对缺少兄弟姐妹之间的沟通和关爱。由于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以及他人的协助,所以他们接受过他人帮助后,对这些关爱和恩惠会更敏感、更重视,他人的恩惠对其更容易造成影响,持续时间也会更长。实践证明,该影响时效的长远性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独生子女在接受他人恩惠时倍感珍惜,记忆犹新。
  2.2.3感恩的测量工具
  很久以前人们就试图用一种手段和方法来将人的情感进行量化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工作,而如今应用较多的是2002年学者McC ullo ugh所创立起来的G Q6即单维感恩量表,它的英语全称是:Grat it ude Qu esti onnaire 6,在对个体的感恩品质研究上,该量表创造性地整理出“强度、频度、密度和广度”四个维度来一一探索和分析,主要用来测量感恩倾向。通过以往的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从多维度角度而言,国内学者马云献和扈岩(2004)在Mc Cullouh的层面的理论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感恩量表。该量表中,感恩被分为四个维度,包括:深度、频率、密度和广度。以往相关研究证明,此量表拟合度达标,信度与效度良好,符合统计学原理规范,可在中学生群体中运用。Adler和Fagley(2005)编制的AS,该量表包括八个分量表,分别是:关注“拥有”、敬畏感、宗教仪式、当前时刻、自我/社会比较、致谢、失去/逆境和感激他人。赵国祥和陈欣(2006)编制了初中生感恩量表,按内容将感恩划分为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和道义取向三个维度,共18个项目,该问卷作为量表符合统计学规范,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被运用到初中生群体中,作为测量初中生感恩品质的有效测量工具;从感恩的心理过程来看,国内学者夏英(2006)、梁勤儒等(2006)认为感恩主要包括认知(知恩)、情感(感恩)、行动,回馈社会(报恩)、最高境(施恩不图报);从感恩的内容角度来看,葛琳(2007)认为感恩内容包括个体所受的父母之恩、教师之恩、国家之恩以及天地自然之恩。江丽丽(2010)将初中生感恩范围划分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导之恩、感谢他人帮助之恩和感谢大自然的赠之恩。
  2.2.4初中生感恩现状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有关感恩的研究几乎覆盖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在感恩的研究方面,包括了单纯的理论分析也涉及到量化性质研究。主要体现在分析了当今XXX背景下,青少年与大学生群体的感恩品质现状及其仍旧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探究了感恩对个体成长以及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在针对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上进行相关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日益被人们所遗忘。现阶段的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多只懂享受物质、性格冷漠、自私、任性,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通常会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和呵护,难免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因而思想观念有待提高。学校教育中,目前来看,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同时,学校对初中生的感恩教育方面缺乏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多由政治老师担任感恩教育执行者,而在学校班级中,通过课堂上“填鸭式”的向学生教授“感恩”,而检验学生是否在感恩的品质上有所提升的办法也仅仅是以考试的片面形式。这便使感恩教育在初中生群体中变得流于形式,感恩成了一种单纯的理论说教,并未转化成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初中生的感恩状况主要表现在感恩意识上缺乏、感恩行为上欠缺,尤其是独生子女感恩现状不容乐观。
  按照研究对象的划分来看,目前有关感恩的教育研究涉及幼儿、小学生、中学生、青少年、中职生以及大学生,然而这些研究对各年龄阶段的关注程度依然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相关文献分析,现阶段,在涉及感恩品质的研究方面,研究对象以大学生居多,对高中生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但是涉及到初中生的感恩品质的研究却十分匮乏,这也为本研究选取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提供了必要性参考价值。

  2.3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2.3.1团体心理辅导概念界定
  团体心理辅导,即团体辅导(grouping counseling),是心理辅导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团体辅导,从某个意义上而言,即是在团体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能够积极提高个体心理品质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实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团体辅导的内涵,众说纷纭,目前没有一致的定义。钟志农(2007)在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中提出团体辅导是建立在一定的团体情境上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常由一名或若干名团体领导者组建并带领,且团体领导者具有合格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团体成员会经历了一系列的专业培训,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与协助下获得有效信息,鼓励团体成员共同探究、讨论、实际操作练习,以此来帮助团体成员解决共同的发展性问题或共有的心理不适应问题。许若兰等(2009)指出,在团体情境下,团体辅导是为个体及他人提供相关心理学辅导和帮助的一项重要手段,该过程立足于提升团体中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性,让团体中的每位个体在自我认知、观察和学习的熏陶中改善个体的人际关系,并鼓励个体习得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提升个体适应能力,增强个体助人行为。
  2.3.2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
  迄今为止,对于团体辅导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包括:团体辅导的起源阶段、团体辅导的发展阶段以及团体辅导的现状阶段。纵观古今中外,欧美地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发源地,团体辅导在西方最早起源于美国。普拉特(H.Partt)于1905年将该方法应用于肺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之中,开创了团体治疗的先河。20世纪20年代,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利诺(J.L.Morne)首创了团体咨询的辅导方法,该方法以现实生活为基本模式,此后不断发展完善,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心理剧。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们心理问题显著增加,二战后,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才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现阶段,因该辅导方法具有高效性和经济性,在人本主义思潮之后,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如潜能训练、成功训练、压力管理等等。
  2.3.3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团体辅导式教学,是一门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课程形式,值得大力提倡。当心理辅导人员不足,条件相对缺乏的时候,通过普及团体辅导课的方法,可以相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纵观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团体辅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满足学生情感发展的需求,团体辅导式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在开展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之时,团体辅导也是一种兼具实用和实效的形式。
  何少颖和程灵(2003)在心理训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中的对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进行了心理测验,研究指出“在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及个性特征三个方面,学生都有显而易见的变化。在自评报告会上,很多学生反馈了自己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发现自身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比以过去,心情更加舒适了。”
  李明睿(2004)表示团体辅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包括:团体辅导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拓展学生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可满足学生情感发展的需求;通过团体辅导,学生能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灵活运用,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有益于他们将知识转化为适合自身的思想与实践行为;团体辅导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师生之间得以双向互动,形成良好的沟通模式,富有多元趣味性与双向互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总体而言,团体辅导是符合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一种积极教育形式,一方面团体辅导是面向广大心理正常的学生,涉及范围广,在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积极健康心态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方面,能够发挥预防与治疗的双重功能;另一方面,团体辅导打破了个案辅导时咨询人数的局限性,为个案咨询奠定了必要基础,同时团体辅导可满足广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当今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团体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空缺,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可贵的心理援助,成为现阶段比较受青睐的一种教育方式,具有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研究思路

  3.1研究假设

  假设一:通过ACT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可以提升初中生的感恩品质。
  假设二:通过心理辅导,能够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态,塑造健全人格。

  3.2研究方法

  前文我们已经阐述过本次的研究工作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而具体有下列几种方法:访谈法及自然实验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另外还有文献分析法。
  (1)文献分析法
  笔者利用多种渠道来搜集各种文献资料,从中获得有关于ACT及感恩品质以及两者之间研究的相关国内外文献,总结得出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创新点作为对以往研究的补充。同时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有效文献来掌握接受与实现疗法的基础知识,为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査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严格的程序设计出的调查问卷,以书面的形式,采用一套标准化的题目,对个体心理及行为进行调研,并有序收集数据资料的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赵国祥和陈欣(2006)编制的《初中生感恩问卷》,收集数据,以了解被试的感恩品质水平。
  (3)自然实验法
  该方法是充分运用自然环境然后以建立一种特定的情景来调节一些变量的变化,从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筛选出72名感恩水平较低下的初中生作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班36人。对实验组进行了实验处理,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按照预先的规划我们将在一个星期当中开展1次此类实验,而一次活动的时间将达到2小时最后本次研究结束将开展8次此活动,为了对比试验效果,将不会对对照组的同学组织进行此类的活动。
  (4)访谈法
  访谈法指运用口头交流的手段来收集被试的基本资料。本研究自编访谈问卷,在实验开始前对筛选感恩实验组被试成员进行了交谈,了解他们的感恩总体水平、具体情况以及改变意愿,在团体辅导后续中对实验组被试成员再次进行访谈,从而了解他们的改变情况。

  3.3研究对象

  通过初中生感恩量表的测量之后,对学校初中部的各个学生的感恩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感恩水平得分在70分以下的学生,并对是否愿意参加本次团辅进行了询问和邀约。本次研究对象中,共邀请到74名学生,其中实验组作为实验组成员,包括男生16名,女生20名。余下36名学生为对照组成员,包括男生14名,女生22名。实验组成员将会接受ACT团体心理辅导,而对照组不参与本次辅导,作为本次团辅是否有效的参照对象。

  3.4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赵国祥和陈欣(2006)编制的《初中生感恩问卷》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的现状进行测量。该测量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对被试学生进行了有关感恩的提问,其中,问卷将每道题目的相应分数设置为程度依次提升的五个级别,依次是:完全不符合、不符合、有点符合、符合、完全符合。该问卷运用了李克特式5点计分的评分准则,即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有点符合”,4=“符合”,5=“非常符合”,且均以正向计分,共由18道题目组成,包含了人物取向、事物取向以及道义取向三个维度,感恩得分是各维度分数之和,分数越高,则被试的初中生感恩水平越高。作为初中生感恩教育中的测量工具,该感恩问卷口碑较好,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多次实证研究表明,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2,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准则,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直观地反映被试群体的感恩品质水平。

  3.5研究步骤

  本次研究将分为下列几个步骤展开工作:
  (1)选定被试。通过《初中生感恩问卷》和预访谈筛选出被试成员,并把被试成员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团体,采用初中生感恩问卷来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同学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数据分别统计汇总,从而以此来证明两组同学之间在感恩品质程度在团体辅导活动前无明显差异。
  (2)我们将在一个星期当中开展1次此活动,而一次活动的时间将持续2小时最后本次研究结束将共开展8次此活动,为了对比试验效果,将不会对对照组的同学组织进行此类的活动。
  (3)实施后测。在本次研究活动结束之后用初中生感恩问卷对实验和对照组成员进行后测,整理并统计数据。并对实验组被试成员进行质性访谈。
  (4)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试,发放问卷,以检验团体辅导结果是否有长久的持续性。
  (5)数据分析。在本次研究的最后将用专门的分析软件(SPSS),对整个过程中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比成员参与团辅前后的实际表现,从而进一步检测本次ACT活动的有效性。

  3.6统计方法

  在本次研究的最后将用专门的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实验组前后及最终所统计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4.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方案

  4.1团体辅导基本情况

  (1)领导者
  团体活动由一名领导者带领,为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业专业研究生。
  (2)地点与时间
  本次ACT计划自2016年的10月份初期开展活动,而结束时期定于16年年底。在这段时间当中每星期开展一次,而一次将持续2小时,共进行了八次团体辅导。地点在芜湖市方村学校的团体辅导班级教室。
  (3)具体实施
  本次研究所开展的团体辅导活动,将建立在ACT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并系统的规划和具体实施,为了验证团体辅导实际效果,在团体辅导后期实施相关定性分析。

  4.2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

  ACT的目标是提高个体心理灵活性,从某个意义而言,ACT是帮助我们开拓丰富、充实且有价值的生活,同时接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
  ACT疗法的实践是通过下列6个彼此之间存在作用和联系的过程实现的,涵盖:充分的认识到事实、对知识充分理解并调整自己与之相融、拥抱当下及制定自己的目标并实现它以及以己为景另外还有明确价值(Ha yes,Strosahl,Bunting,Twohig&Wilson,2004)。从过程来看,这也是一种核心式的心理病理学干预策略。接受与实现疗法的这六大过程没有独立的存在,都是通过一系列重要的方式相互联接相互作用的。由于它们同属一个领域,用一个专业术语表示为“心理灵活性”。而该方法的这几个核心过程,同时可有机结合成3个功能性单元,称作“ACT灵活三角”,包括开放、活在当下以及做重要的事。其中开放是指个体关于分离想法和感受的解离与接纳的过程,利用该想法与感受去观察本来面目,并为之腾出空间,从而允许它们自行来去;以己为景与接触当下都涉及非言语经验或此时此刻的言语,这便是“活在当下”;最后在明确价值和承诺行为都涉及到有效地使用言语情况下,促进了提升生活质量的行动,便是“做重要的事”。通过以上所述,总而言之,心理灵活性从某个意义而言,便是一种“活在当下、开放、做重要的事”能力。接受与实现疗法尤其独有的特征,即该干预可从任意阶段开始进入人的心理空间,也能通过任意的顺序进行干预研究。下面是此六大核心过程的具体介绍。

  (1)接受现实

  “接受”通常是一个被人们误会的概念。由于接受并不仅仅意味着来访者需要喜欢那些让他们感到痛苦的事物和想法(比如参加相亲聚会)。所以,接受意味着乐意去体验某人正全身心投入的事物。(Luoma et al,2006)ACT治疗师需要告诉来访者,使他们学会接受在人生的行程中产生的的不可避免的负性情绪,并且让他们乐意去体验这些情绪而不是回避。了解了来访者的过去和他所想要的,才有可能了解某些情绪(如悲伤和担心)为何产生。倘若要在实际中达到接受现实,必定要弄清经验回避是什么。当一个人常常陷入对过去经历的后悔泥潭中而无法走出来的时候,便意味着体验并进入到了被称之为经验性回避的一种心理状态(该理论由学者Wilson和Hayes在1994年所提出)。而有专家指出这种心理状态发生在生活当中的很多方面,而且有时候它是悄悄发生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比如一个女孩,由于童年时喜欢涂鸦而遭到自己母亲的责骂,那么,这个女孩在长大成人之后,很可能便不会去接触与画画有关的事业。其实对女孩而言,画画这件事本身是没有错误的,然而事实是,当生活中女孩在接触到和画画相关联的事物时,她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的痛苦经历体验,这种经验使她不想再次受到责罚。
  这便是一种经验性回避,发生在个体由于后悔过去发生的事,同时试图去逃避它,不而不是去正面应对(Hayes&Smith,2005;p.38)。另一方面,来访者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将学会不再因自身那些无法改变的问题而自责,不再沦陷于过去无法更改经历的后悔情感之中,而会在他们自己抉择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前行,带着自己的情绪和体验,与那些困难作斗争。

  (2)认知去融合

  第二个核心过程是认知去融合,也称作认知解离。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减少语言和认知所带来的额外影响。(Hayes,2012),这就是混融。“混融”是语言的产物,当思想偏执时,人们很容易陷入自我堕落的行为当中而无法走出来(Hayes et al.,1999,p72-74)。认知融合通常发生在人们思想偏执的时候,这时他们坚定地认为想法并不仅仅是想法,而是事实。(如:个体认为“没有人喜欢我”的思想观念不仅仅只是自身的想法,还极有可能便是事实,所以他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时,总是通过一个“没有人喜欢我”的透镜来看待他人。甚至在与喜欢自己的人交往时也会出现回避行为。)这可能会使人们纯粹对语言的内容本身作出反应而不是事件本身。很多时候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受到一些评价性的语句的影响。而是要对个体产生认知的机制作出探索,并且意识到自己想法的错误,(Harris,2009),这样来访者即使遇到了环境中的各种突发因素,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价值观而自由地行动,脱离混融的语言的控制。

  (3)拥抱当下

  当下是我们此时此刻正在体验的事物或状态。(Harris,2009,P.8)。Wilson和DuFrene认为人们有时候并不愿意去体验当下(2012):“我们往往会不经意间担忧将来发生的事情,或是常常陷入对过去错误的反思旋涡中。未雨绸缪是好的,总结过去也是好的,但这些往往都耗去了我们太多的精力,而让我们忘记了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他们认为担心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或者后悔过去发生的事是阻止个体体验当下的因素。当我们试着与“当下”亲密接触时,我们也就学会了“拥抱当下”,学会接受它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比如那些悲伤或开心的想法、引起焦虑的事件,等等),并且意识到那些想法、情绪和感觉只不过是无尽的时间中一些个人的经历罢了。所以当我们关心自己的情感和躯体感觉时,我们同时也会注意到那个时刻正在体验到的经历。从“拥抱当下”的角度来看,即使一个人正体验着不愉快的经历,他也能根据自己所一直相信的价值观小心行事。拥抱当下的方法包括:对意愿的练习、对注意力的训练。比如冥想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4)承诺行为

  这是ACT最核心的步骤。它是一种服务于所奉行的价值观的行为。来访者以使自己生活步入正轨为目标,并为此做出了重大改变,这便是一种承诺行为。这些行为也许是来访者以前所回避的行为或是新近学习的技能。为了达到人生目标,来访者作出改变,实施了那些他们以前不愿意实施的行为。认知去融合和接受现实也融入在这个过程中。(Hayes et al.,2012)在这个环节中,来访者并非漫无目的地去制定目标,或是随心所欲地去承诺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行为。治疗者通过观察来访者,并且充分尊重来访者的意愿,结合他自身的情况,共同商讨出他们觉得可行的目标,承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达到的行为。来访者也可以通过对他人和自身的观察作出决定。一旦他们认为自己确立了具体可行的目标,就会朝着它努力奋斗,实施相应的行为。

  (5)以己为景

  人们往往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比如“我很漂亮”或“我很失败”。人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些消极想法,但这种做法往往只关注语言的定义而忽视了语言所存在的背景(Wilson&DuFrene,2008)。这些行为可以被看做是基于安全感的求生本能,有时可以被我们察觉,有时以我们不知道的形式默默发生。ACT文化提到存在三种审视自我的方式:以自我为内容,以自我为进程和以自我为背景。(J.W.Hummelen.2007)其中,个人的语言描述和评价包含在自我为内容中(如:某来访者也许会这样描述自己:26岁,作家,酷爱小动物,存在焦虑症,人际交往能力低下。)。以自我为进程是通常情况下人们能够注意到的一种持续性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自我感与自我意识(如:“现在我正感到悲伤”或“现在我正胃痛”)。以己为景即以自我为背景或观察的自我,是对自我的超越感。当来访者从外部视角构建出一个观察自身的视角,便体现了观察自我的行为,这时他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而不带有任何主观性有众多专家指出存在这种心理障碍的,他们更愿意去体验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以己为景的目的不是进行言语上的评价,而是让人们体验到实实在在的经验。以己为景没有一定的形式或言语内容,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方法。这样来访者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完善自我发展,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思想如何与语言融合,如何看待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治疗者可以教给他们更注重自己的躯体感觉。这个过程之后,来访者往往会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自己。

  (6)明确价值

  价值观是对整体结果的综合分析之后所选择的人生方向以及对它的解释。(Hayes et al.,1999)“向一个方向行进”或“迈向指南针所指的方向”这样的隐喻常常用于描绘价值观。通常,价值观能增进人们去获得消极想法以及情绪的意愿,并使其经常相伴而生的痛苦显得尊贵而庄重。价值实现的体现可能很细微、不易察觉,例如学会做一道菜,帮助陌生人,尝试着对他人微笑,耐心地开导朋友,变得更加乐观开朗等等。两个重要的概念是选择和决定(Hayes,etal.,2012)。治疗师要让来访者明白,由于他们对日常事件不同的解读会产生不同的选择,而决定的权利在于自己。价值观能增强人们获得消极想法和情绪的意愿,ACT的观点是在迈向实现价值观之路时,消极想法、情绪和感觉经常会相应而生。虽然将焦点集中于价值观,人们在体验人生的美好和幸福时也会体验到悲伤和痛苦,但一味地回避这些不可避免的消极体验和情绪,将会导致生命感的受限和快乐丧失。价值观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概念,无错对之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治疗师应该做的,是训练来访者“接受现实”、“认知去融合”和“承诺行为”。当完成这些核心的过程之后,个体更加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能够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接受自己正在经历的事物。在承诺了未来的目标同时决定付诸行动的情况下,这便是个体明确了自身的价值观的体现。因而,个体最重要的是确立合适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上提高自己,完善生活。

  4.3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中的团体辅导方案以初中生为目标群体,围绕初中生群体的感恩品质循序渐进展开,立足于接受与实现疗法的理论原理,同时运用了一些必要的辅导技术,如:隐喻、故事、冥想、正念等,期望达到增强团辅对象感恩的心理弹性,进而总体提高团辅对象成员的感恩水平。总体规划中,本研究团体辅导方案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团辅初始阶段(第一次团辅):该阶段主要通过初期的团辅热身活动,促进成员建立彼此了解与信任的基本关系,同时介绍本次团辅活动的主旨和目的,建立一定的团体规范,鼓励团辅成员积极参与进来,努力改变,用心感受,为后续活动做好必要准备。
  第二部分:团辅过渡阶段(第二至三次团辅):该阶段为团体发展时期,在该阶段主要基于接受与实现疗法原理,介绍团辅相关主题活动并开展相关热身活动,营造和谐且良好的环境空间,引导并鼓励参与其中的成员都能够对ACT的核心内容理解并接受,接纳自我、认知解离、以我为景并关注当下。
  第三部分:团辅工作阶段(第4~7次团辅):此阶段各种工作都开始转入正规并愈发熟悉,一方面用规划的ACT活动,使得同学们增强对主题自我接纳的心理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在接受与实现疗法中的学习与体验,要求成员围绕主题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完成并与其他成员分享体会,及时检测并反馈团辅的干预效果。
  第四部分:团辅结束阶段(第八次团辅):该阶段是团辅的最终阶段,主要对本次团辅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记录团辅成员的目标完成情况,邀请成员对本次团辅活动进行相关感受、意见的反馈,回顾团辅活动过程并给出相关反思和反馈,鼓励成员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我。

  4.4团体辅导方案具体内容

  具体的辅导方案将紧密结合ACT的6大组成部分:充分并正确地认识到事实、对知识充分理解并调整自己与之相融、拥抱当下及制定自己可行性目标并努力实现它以及以己为景另外还有明确价值。
  
1 A CT 法团 体辅 导内 容安排
  次序 单元
名称
 元目   要活 
团 体起 始阶 段 1 相互认识和了解 1.同一小组的同学们间相互人系和了解使关系更加密切;
2.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阐述出来;
3.构建团体日常规范;
4.推动团体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1.自我介绍
2.松鼠与大树
3.带着微笑上路
4.你来演我来猜
5.成长三部曲
团体起始过渡阶段 2 接受现实 1.通过团体辅导,让成员们更加了解自己,接受现实;
2.引导成员学会反思自自身的思想行为习惯。
1.暖身活动:乌鸦与乌龟
2.练习:需要接受什么?每个成员在白纸上写下对自己的反思: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思考哪些缺点可以改进,哪些缺点难以改变。自己应该怎么去接受。
3.练习:积极心态头脑风暴: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比如某次考试没有及格),成员之间探讨应该以怎样的乐观心态来面对,调整自己的心态。
 
3 认知去融合 1.促进团体融洽、开放的气氛;
2.通过体验与练习,理解什么是认知融合以及如何进行认知缓解。
1.暖身活动:知识竞答
2.搜集并汇报感恩的名言警句,分享感恩故事。
3.记录自己的感恩:让每个成员在纸上写下自己对感恩的认识与体会(比如: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良性感恩循环)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些是他们的想法还是事实?让组内的其他成员发表对这句话的看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可能也是他人的感悟与思考。
工作阶段 4 拥抱当下 1通过团体辅导,让成员们更加了解自己,接受现实,更多地探讨自己的内在;
2. 引导成员学会反思自自身的思想行为模式。
1.暖身活动:马兰花开
2.葡萄干练习
3.体验此刻:成员在纸上写下自己最近自己在过去未能懂得在得到他人帮助后而及时感激的后悔事情。之后反思自己可以从过去吸取哪些教训,现在可以做什么来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之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理解把握当下最为重要。
5 承诺行为 1.通过团体辅导,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2.承诺未来的行为。
1.暖身活动:超越障碍
2.设定目标四栏表:给每位成员发放表格。表格分为四栏,内容分别是价值领域、短期目标、价值行动、长期目标。让成员们认真仔细地填好表格并互相交流思考。
3.识别障碍:给每位成员发放表格。表格分为四栏,内容分别是目标、行动、内部障碍、外部障碍。让成员们认真仔细地填好表格并互相交流思考。
4.公开承诺从身边小事做起。
6 以己为景 1.通过团体辅导,让成员理解什么是以己为景;
2.通过团体辅导,让成员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
1.优点轰炸:以一个成员为中心,其他成员谈谈对他的印象以及发现的他的优点。对每个成员都进行这样一次优点轰炸。
2.探讨三种自我感。
3.优势取舍:每个成员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五个优点。然后让他们按照重要与否的顺序,逐一删除这些优点,只留下一条。成员们交流删去这些优点的理由,以及删除时的感受。
4.冥想放松训练。
7 树立价值观 1.促进成员认识价值观的重要性,重塑积极价值观;
2.帮助团体成员重新认知学习习得和相关经验;
3.鼓励成员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可行规划,强化实践行动的勇气
1.暖身活动:解开千千结
2.练习:一生的成就:让成员们回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做过哪些感恩的事,有哪些事情值得自己引以为豪。完成这些事有怎样的感受和体会。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并分享感受与经验。
3.价值观陈述:成员们回顾团体辅导的历程,分享自己掌握了ACT的哪些知识,有哪些感想和收获。确立价值观:表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么。
结束阶段 8 心怀感恩,拥抱明天 1.共同回顾团体辅导精彩过程,交流心得体会;
2.总结团辅活动成果与收获,鼓励成员继续付诸实践;
3.互赠礼物表达感谢,分享彼此祝福。
1.礼物大派送
2.节目表演
3.感恩卡片祝福
4.给自己的一封信

  5.研究结果

  5.1被试基本情况分析

  被试基本情况分布表(n=72)
 
5-2被试人口学特征分布情况
人口学特征 类别 实验组 对照组 总数
性别 16 22 36
20 14 36
年级 七年级 16 8 24
八年级 16 12 28
九年级 4 16 20
是否独生 独生 16 14 30
非独生 20 22 42
教养方式 专制型 6 4 10
民主型 27 30 57
放任型 3 2 5
 

  5.2团体辅导活动的量化研究

  5.2.1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5-3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比较
  实验组 对照组 t值 p值
PRCS 34.25±2.36 35.90±1.47 -0.39 0.62
  表5-3呈现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成员在感恩问卷上得分的前测差异比较。依据数据统计与分析,从感恩问卷中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及道义取向这三个维度得分的情况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性非常小,即p>0.0 5。而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明了两组之间在介入ACT治疗之前在感恩情感方面处于相同的水平上。
  5.2.2两组后测差异比较
 
5-4  两组后测比较
  实验组 对照组 t值 p值
PR CS 38.65±5.27 33.82±2.31 3.53 0 .002
  当完成针对实验组同学所开展的8次ACT活动之后,笔者对两组同学的感恩品质水平进行了再次的测量,而本次结果如表5-4所示,相互间差异明显,p<0.05。并且实验组的感恩品质水平普遍高于对照组的水平。这说明相对于没有接受ACT团体辅导的对照组,实验组的感恩品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5.2.3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5-5  实验组前后测比较
  实验组前测 实验组后测 t值 p值
PRCS 34.25±2.36 38.65±5.27 -2.37 0 .00 6**
  笔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对实验组中的同学参加辅导前后的感恩数据,最后发现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不同(p<0.0 1)。参加完辅导的实验组同学在感恩水平上明显超过其此前测得的数据,表明辅导对于提升同学们的感恩水平有效。
  5.2.4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5-6    照组前  后测比  
  对  照组前  测 对  照组后  测 t  值 p  值
PR  CS 35.90±1.47 33.82±2.31 1.02 0.41
  笔者将本次研究活动之前的对照组所采集的数据和之后从该组同学中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图5-6所示,该结果表明对照组前后测的总分差异不明显(p>0.0 5),也就是说没有接受任何辅导的对照组同学的感恩品质水平并未随吋间的改变而出现变化。
  5.2.5实验组追踪与前、后测差异比较
  
7    验组追  踪与实  验组前  测比较
  前测 追踪 t值 p值
PRCS 34.25±2.36 35.10±0.69 -9.27 0.000***
8  实验组追踪与实验组后测比较
  后测 追踪 t值 p值
PRCS 38.65±5.27 35.10±0.69 -2.16 0.05
  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的同学们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转变为可以量化的数据,再和此前所采集的2次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表5-7和表5-8为最后的对比结果,从该结果我们发现这次采集的数据与第一次即辅导前所测得的数据差异明显(p<0.001)但是却与第二次即辅导结束之后测得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 5)。从此点上就可以表明开展完心理辅导之后效果能够长期持续。
  5.2.6实验组追踪与前、后测在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9   验组前  测和后  测三个维  度比较
  前测 后测 t值 p值
人物取向 28.02±2.44 30.94±3.38 -2.79 0.07*
事物取向 22.05±2.26 24.45±2.46 -2.31 0.02*
道义取向 25.37±2.43 27.77±2.14 -2.27 0.03*
10实验组前测和终测三个维度比较
  前测 终测 t值 p值
人物取向 28.02±2.44 31±2.16 -4.39 0.000*
事物取向 22.05±2.26 25±2.31 -4.72 0.000*
道义取向 25.37±2.43 28±2.36 -4.08 0.000*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感恩测试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道义取向及事物取向以及人物取向,而笔者又深入的对3次调查测试卷中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表5-9与表5-1 0为最后的对比结果,第一次(前测)的检测数据和后两次(后测和终测)的检测数据在这三个方面上都差异明显(p<0.0 5)。
  综上所述,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从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及道义取向三个方面对初中生感恩品质水平有所提高,并具有良好的持续性效果。

  5.3实验讨论

  本研究中共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同质性团体,实验组经过了8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而不对对对照组同学进行任何的干预,该次研究开始和结束之后都分别对两组同学进行了感恩水平的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同学在本次活动之后感恩水平有明显的增强,3种主要的维度(道义取向及事物取向以及人物取向)方面得分均有提高,基本达到中等感恩水平,而对照组成员无显著变化。表明这种辅导方式一方面提升了初中生对于感恩品质的理解与感受,使他们能真正体味到人与人之间彼此互帮互助的无私性和高尚性,另一方面将会更加理解父母及老师以及社会和自然对自己的恩惠,以及对他人的帮助给予较好的回报的积极心态,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在生活中做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
  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活动推行后,实验组同学的感恩得分显著超过对照组同学在感恩情感方面的分数水平。通过科学有序地实施团体辅导的教育方法,初中生群体的感恩认知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使其感恩回馈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团体辅导的方法保证了提高个体及群体感恩品质的有效性,是一种良好的感恩教育实现方法。
  在实验结束30天后,再次对对实验组的同学进行感恩水平调查。发现他们的感恩水平仍然很高,因此认为这次辅导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心理引导作用,他们已经把这种正确的观念和态度运用到了日常生活和现实环境中,采取了有效的实际行动,并成为自身一种行为习惯。因而,这充分表明感恩团体辅导不但效果良好,而且有着很好的持续性。

  5.4团体辅导后效果分析

  (1)团体辅导成员彼此更加信任友好,接纳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团体辅导领导者观察发现,在最初的团辅活动开展时,很多成员比较放不开,沉默居多,尽量避免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和交流,或者只是看着领导者而不是周围的同伴。在团辅前期的一些心声流露环节可发现他们对自己存在不自信,对自身很多特征都不满意,太过在意自己的某些缺点,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人际新引力。通过领导者和其他一些成员的一些鼓励,他们慢慢可以放开自我,说话声音提高,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且不会避开眼神交流。在团辅后期,成员们基本上都消除了紧张情绪,在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语言更加流畅,笑容也增多。特别是在团辅活动中优点式轰炸的益处得到充分体现,成员通过该活动拥有了积极有效的全新认知,能够体会并感受到他人眼中另一个正面而美好的自我形象。对比研究前后的质性访谈结果,也发现实验组的被试对自己的一些负面评价消失了。他们都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相信自己,更加欣赏当前状态的自己。他们都表示这次团体辅导给了他们很大的收获,使他们学习到了如何来体验当下,接受现实,从而明确自己的价值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团体成员感恩品质的提升
  开始进行团体辅导的时候,成员之间并不熟悉。在很多活动中他们都表现地很拘谨,尤其表现在异性之间的交流不多,团体辅导活动的气氛也不是很活跃。但随着一些热身活动的有序开展,如松鼠和大树、乌鸦和乌龟、成长三部曲,这些趣味性的活动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团体辅导的积极性。经过几次分享性的活动,成员之间也变得更熟悉,他们发现大家都存在着相似的共同问题,更愿意共同讨论。例如,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有一个名为“同舟共济”的游戏环节,游戏规定游戏参与者需将有限的报纸看作当游戏进行中在落水之时唯一的一艘救生艇,参与者需根据小组划分组成自己的队伍,并想办法让尽可能多的组员站在报纸上来获救。开始时成员之间放不开,未能很好地互帮互助,而在后续的团辅活动中,组员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大家互帮互助,营造了互帮互助,愿意分享的团队和谐氛围。在团体辅导分享你我感恩故事的环节中,团体辅导氛围明显改善,成员之间关系更加密切,更加愿意与其他成员分享他们对感恩的经历和切身感受。在整个团体辅导结束后,团辅成员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表示愿意在今后的日子了,保持合作友好的联系,互帮互助,懂得感谢他人对自己给予的帮助。这都是本次团体辅导成员感恩水平提升的表现。

  5.5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研究总结

  回顾ACT团体辅导的全过程,总体来说,本次ACT团体辅导成功地帮助了参与活动的初中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团辅中的实验数据测量以及团辅后期的访谈,都比较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参与团辅的学生们感恩品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是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起到了一定效果的有力证明。
  本研究开展期间,从理论传授到团辅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总结,都和接受与实现疗法紧紧相连,有机结合了其理论和实践的科学知识,虚心接受了前人的宝贵经验结合实际科学地开展团辅活动。本文在进行团辅活动前,通过学习大量的团体辅导准备事宜与进行培训工作,尤其是对于接受与实现疗法辅导者的筛选和培训上,都选取了具备帮助学生的辅导意愿,同时对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有足够兴趣的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他们也积极主动地配合了辅导者工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团体辅导工作的有序开展,推动了团辅活动的有效进程。虽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难免不会遇到突发事件,但辅导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到随机应变,沉着应对和适当处理,这也是对辅导者的实践能力考验,是符合接受与实现疗法辅导者职责与义务的。立足实情,依据该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可有效地应对初中学校初中生感恩品质水平较低下的问题。
  设计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的方案的全过程是按照分阶段、分层次的方法进行的,做到了循序渐进,符合参与团辅活动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征。在经历了最初阶段的紧张与陌生感之后,团辅整个团队能够依据活动的深入开展而逐渐彼此熟悉,成员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这表明整个团辅活动的内容得到了成员的信任与认可,对于他们有效地认知感恩、心怀感恩,提升感恩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从参与团辅活动的被试成员角度来看,他们对于接受与实现疗法的组织者和辅导者的工作都做到了积极配合与支持,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在团辅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他们对感恩品质有了全新的了解与认知,一方面,通过接受与实现疗法团辅提升其自我接纳与认知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他们用感恩的情感去与自己身边的环境和人交流相处,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团辅活动后期的反馈中,许多学生都表示非常喜欢这种辅导与沟通的课堂学习模式,该团体辅导活动也得到了学生相应的积极回应,肯定了团辅活动对其自身发展带来了益处。
  对于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的的辅导者而言,通过积极实践,认真投入本次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活动中,对其自身的交际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有了极大地锻炼和提升,尤其是研究者开展了心理沟通方面的辅导教学,这使得其自身得以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按活动实际情况做到理论有机联系实际、随机应变、端正态度、提升文化涵养与精神境界。在结构化团辅活动中,采用被试初中生群体易于接受的角色扮演、隐喻等形式来巩固并提升辅导效果,根据团辅中出现的各异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辅导者自身的辅导方式。举例说明,当遇到团辅参与者中性格较腼腆、内向的学生时,团体辅导者一方面要进行合情合理的劝导,另一方面应适时地分配其与较活泼的团体成员之间参与互动暖身游戏等,从而确保团体辅导活动的全员参与度,推动了团体辅导活动的有效进程。在团辅活动的课后访谈中得到了被试组员的积极反馈,这也有力证明了本次接受与实现疗法团辅活动的开展是有效的,是有价值的有意义实践活动。参与了本次活动的成员中,不论是接受与实现疗法的团辅辅导者还是接受与实现疗法团辅受助者,都能够经过本次实践活动,在感恩中收获了成长与进步,提升自我接纳能力,增强学习与生活信心,提高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感悟能力,这也是接受与实现疗法心理辅导活动带给参与双方的积极影响。

  6.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是对现阶段初中生感恩水平偏低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以芜湖市初中生为案例样本进行了感恩量表的测量,依据测量的结果分析,提出了ACT团体辅导的干预方案,依据研究数据结果显示,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能够促进初中生感恩品质水平的提升;
  (2)通过积极而有效的心理介入和辅导,可使接受辅导的同学在感恩情感方面显著的增强,从而更好地培育初中生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帮助初中生塑造健全人格。
  6.2研究不足与启示
  本文的研究有一定意义上的创新,由于研究时间较短,且所测人群样本不足,因此研究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针对研究中的不足之处,需要通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得以改进:
  其一,依据研究对象,需要对研究样本进一步增加,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安排下,因本文的研究中只选取了某中学的初中部学生进行研究,不排除其他地区的初中生存在测量结果有所差异的情况,所以应进一步拓展研究样本的数量,才能更好地验证该方案的普适性。
  其二,通过本次团体辅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反思了团体辅导中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尚未成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待今后努力发展并提高。在研究中主要通过采用ACT团体辅导的理论结合实践来开展与组织各项辅导活动,因年龄小,资质不足,在组织活动与开展团辅的实践中存在一些纰漏,这需要研究者自身在后续研究中考虑周全,不偏不倚,进一步促进团体辅导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更好地确保其科学性与有效性;
  其三,研究方法偏传统,缺乏多元化多层次性,有待进一步完善。科学上而言,一般在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需要针对个别特例进行个案研究与分析,而本文中偏于团体辅导的形式,并未深入探讨合理的个案研究,是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改进及弥补的内容。
  依据本研究中对于感恩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实践总结,我国在针对初中生的感恩教育方面还是相对匮乏的,而且由于现阶段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体系还比较薄弱,通过ACT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弥补这方面的现实缺陷,因而,从某个角度来说,笔者撰写的本篇文章,从实践方面丰富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首先,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都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思想教育,缺乏了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沟通方式,很多初中生知恩、感恩、报恩意识现状不容乐观,感恩观念缺失、感恩行为欠缺等心理问题尚未得到重大关注,同时中学院校也缺乏类似的心理辅导体系来改善该问题。本研究中所提出的由ACT团体辅导心理来构建干预模式,能够立足初中生所处的实际学习及生活环境,以使初中生乐于接受感恩教育来化解心理问题,这不仅比专门构建的心理咨询机构更具有实效性,同时也能在同级学校中得到推广,为顺利实施奠定可靠基础。
  其次,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而言,ACT团体辅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初中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行为模式与行为特征上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按普通的心理咨询模式,研究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与精力开展沟通与教育干预,而ACT团体辅导模式能基于其熟知的同学或朋友来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该方法在解决感恩观念不足的问题上具有实用性。
  最后,本文在进行ACT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中,对活动方案有所创新,通过现阶段初中生所主要接触的社会生活事件进行了相关设计,从而避免了纯粹意义上的说教与填鸭式灌输教育,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团辅氛围中重新认识感恩,体会感恩的真谛,实践感恩带来的正能量,从而实现自身感恩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Emmons,R.A.&McCullough,M.E.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liy lif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84:377-389.
  [2]Emmons,R.A.,&Shelton,C.M.(2005).Gratitude and the 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In C.R.Synder&S.J.Lopez(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pp.459-471).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Fredrickson,B.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200-319.
  [4]Fredrickson,B.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Amercan Psychologist.2001(56):218-226.
  [5]Hayes,S.C.,Strosahl,K.D.,&Wilson,K.G.(1999).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 behavior change.Encyclopedia of Psychotherapy,9(1),1–8.
  [5]Komter A E.Gratitude and gift exchange J.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195-212.
  [6]Lazarus,R.S&Lazarus,B.N.Passion and reason:Making sense of our emotion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56
  [7]Mc Cullough M E,Emmons R A.Tsang J.A.(2002).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2:112-127.
  [8]Rosenberg,E.L.Levels of analysi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ffect[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247-270.
  [9]Steven c.hayes Jason-B.-Luoma-Frank-W.-Bond-Akihiko-Masuda-Jason-Lillis.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Model,processes and outcomes.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6,44(1):1-25.
  [10]Twohig Michael-P..Introduction:The Basics of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12,19(4):499-507.
  [11]巴赫,莫兰(美)著,方双虎等(译).接受与实现疗法理论与实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12]富尔顿纳多夫俄论情感及其发展学前教育.1946(1),55-80.
  [13]方双燕,童欢欢.团体辅导提高初中生自信心水平的实证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
  [14]葛琳,当代中小学感恩教育之探析,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何少颖,程灵.团体辅导在心理训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福建教育学院报,2003(1).
  [16]黄明明,接纳承诺疗法.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4):44-48.
  [17]江丽丽,初中生感恩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19]刘希庆,基于接纳承诺疗法分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应对策略.枣庄学院学报,2016,2(1).
  [20]刘秀华,张杰.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践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6(11).
  [21]李子飞,初中生感恩原因、现状及干预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22]李志强,大学生感恩品质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
  [23]李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4]李明睿,论团体辅导的特点与设计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
  [25]李艳玲,高昌红.初中生感恩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的中介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5,9,(3).
  [26]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00.
  [27]梅方青,接受与实现疗法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公众演讲焦虑的干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4.
  [28]蒲清平,徐爽(2011).感恩心理及行为的认知机制.学术论坛,(245).
  [29]罗斯·哈里斯,祝卓宏,曹慧等译.ACT就这么简单,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0]宋理玲.团体辅导改善初中生同伴关系实验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1]盛亚萍.感恩教育对初中生感恩品质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2]王惠玲,刘伟芳,陶嵘.接受和承诺疗法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四川精神卫生,2014(1):13-15.
  [33]王淑娟,张婍,祝卓宏.关系框架理论:接纳与承诺治疗的理论基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1):877-880.
  [34]王敬国,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在高校艺术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艺术探索,2015.12.
  [35]王建平,喻承甫,曾毅茵,叶婷等.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3).
  [36]魏晓华.中国人的报恩心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7]许若兰等,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情绪调适及灾后心理援助中的应用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0-94.
  [38]俞冬梅.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及思考.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9]杨慧.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一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改善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0]曾祥龙,刘翔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11(7),1020-1026.
  [41]周婧,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干预研究.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3.
  [4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3]张桂权(2006).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当代教育论坛,30.
  [44]张建兴,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理念.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
  [45]张婍,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377-381.
  [46]张利燕,候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33(2):393-395.
  [47]张佳佳,张大均.初中生想象性角色扮演团体辅导方案设计.教育心理,2015(4).
  [48]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6-7.
  [49]赵国祥,陈欣.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6):1300-302.
  [50]赵文,周雅,刘翔平,冉俐雯.接受与承诺疗法干预抑郁的效果追踪.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53-15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5619.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1年12月24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