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生活艺术,我们经常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于幼儿而言,音乐同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幼儿期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生命进程的第一个加速期,这一时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顺序性、连续性、阶段性等特点。紧紧把握住这一关键节点,对个体

  一、引言

  (一)研究缘由

  个体在成长阶段中,心理发展速度不一样,有时发展迅速,有时发展缓慢。心理学所言的“敏感期”、“关键期”、“临界期”,是指对于幼儿成长影响非常重要的关键阶段。音乐作为艺术花园中一朵特殊的美丽花朵,始终充当着人类表达感情与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音乐在幼儿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欣赏中获得最基本的鉴赏和品评音乐的能力。与此同时,音乐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使之乐于去探索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从而开阔幼儿的视野。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这句话深刻的揭示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4.2,第13页]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针对艺术教育的目标提出: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喜爱情感,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在活动中大胆展现自我。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自己真正学会感受美和表达美。由此可见,审美与表达成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尽管我国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然而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让幼儿的想象力、审美情趣得以提升,反而使幼儿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其中就有不少幼儿园走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过分注重幼儿背书、写字的教育,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部分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偏低,加之社会舆论导向使得幼儿园音乐欣赏流于形式。正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明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探索有效的改进举措。

  (二)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通过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美学等文献的收集整理,对现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存在问题进行理论探析,从而探索有效的改进举措,并为本次研究提供支持。
  2.研究的实践意义
  现阶段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存在缺陷的有效梳理,明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提出建议方法及策略。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幼儿音乐欣赏教育研究工作开始较早,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就出现在音乐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当中。专门的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研究方面成熟于二十世纪,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将音乐教育同民间音乐相结合,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观点。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强调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不教他们看乐谱或任何乐理知识,而是让幼儿处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聆听音乐。德国教育家奥尔夫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最终提出“原本性音乐教学”,认为音乐只是教学的手段,教育人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音乐教育主要不是让儿童学会什么,而是挖掘儿童生来俱有的艺术潜能。在奥尔夫原本性教学思想指导下,幼儿音乐欣赏教学重新建构自身的教学体系,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2.国内研究现状
  当下国内对幼儿音乐欣赏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非常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她强调基本教学活动是欣赏教学实践的基础。根据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做出恰当的指导,这是音乐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之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运用查找相关书籍,期刊杂志和查阅网络电子资源等方式方法,对研究所需资料进行整理,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2.访谈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渭南市三所幼儿园教师及园长进行访谈记录,进而分析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具体情形,为研究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积累翔实可靠的依据和资料。

初探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二、概念界定

  (一)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人们在听音乐的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品评、理解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主要通过“听”来进行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体验,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音乐作品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感觉音乐内容。

  (二)幼儿音乐欣赏

  幼儿音乐欣赏是幼儿感知、理解、体验音乐作品的一个实践过程,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幼儿音乐审美情趣,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作用

  1.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发明创造固然需要想象力,但是发明过程要把想象转换成实际的设计,还需要验证、推演、计算等等,此时就需要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不同,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学好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前提条件,而且是处理好生活中事物的基础。”[2]提供按一定变化规律穿插特定听觉信息的音乐(如打击乐器的声音),能够有效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儿童听到特定听觉信息时做规定动作是这一类音乐游戏的基本方法。由于这些特定听觉信息是在一定规律下变化穿插的,所以儿童动作的准确性是要通过多次感受才能达到。动作从不准确到准确,就是一个发现规律和掌握规律的过程,能够有效训练逻辑思维。另外,通过“画音乐”环节,把听觉信息用记号记录下来,让孩子用语言表述音乐中特定信息的分布规律,有助于归纳、分类的逻辑思维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15页]
  2.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
  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提倡理工生学习艺术,这样才能有想象力和创新力。xxxx前副xxxx李岚清也曾经说过,孩子们学音乐,有助于在他们的大脑里形成创新机制。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使幼儿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充满好奇,促使幼儿主动地去探索。
  3.有利于道德情感的发展
  音乐欣赏有助于完善个体道德品质。研究发现,接受过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的幼儿,他们的EQ和IQ都明显比未接受过的幼儿高。幼儿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丰富情绪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去发现事物的美,真正区分事物的是非善恶,塑造积极面对生活的阳光心态。
  4.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
  音乐欣赏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到自我成功、自我肯定等积极的情绪。在活动中,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将自我完全的展现出来,排除各种因恐慌、焦躁不安等引起的消极情绪,塑造幼儿良好个性。
  5.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发展
  任何集体活动都是在相应的规则中有秩序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也不例外。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活动规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能够及时帮助幼儿与音乐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要教导幼儿处理好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关系。只有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身感受过音乐欣赏课堂,才能使幼儿真正意识上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在生活中接纳、宽容、尊重对方,学会与人分享。当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没获得合作意识的培养,则在其长大的过程中孤独感和自卑感会时刻陪伴着他。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凡是接受过良好音乐欣赏教育的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学习中都比一般幼儿显示出更强的毅力、更高的目的性和更好的自制力。

  三、现今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导向存在误区

  1.当前兴趣班日益增多的社会现象
  素质教育是什么?不少人完全模棱两可,以自己的理解去界定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意义,错误的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包括琴、棋、书、画等,从而衍生出众多的兴趣班、特长班,也由此出现了各种幼儿教育乱收费现象。在当今眼花缭乱的教育市场中,各种培训机构、辅导班花样繁多,家长很难做出抉择。多数家长认为:宁可多报,不能少报,只有这样自己的孩子才能尽早成材。家长会不惜花费巨额金钱和精力去送孩子到兴趣班学习。很多培训机构抓住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心理,对儿童进行重复机械式的灌输,要求幼儿将音乐机械复制到脑海中。这种机械式复制属于典型的应试音乐教育,它不仅没有丰富幼儿的情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正常的身心发展。
  2.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尤其快速发展的城市,竞争压力随处可见,升学、考试是幼儿将要承担的压力,家长们很难不为孩子提早做出打算。然而艺术教育的本身并不是学到某项技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音乐家”。尽管部分家长也赞同,但还是有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子女在将来多一门“技能”傍身而去选择兴趣班。所以在这样的初衷背景下,幼儿音乐教育难以不受竞争压力的波及。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人们往往更看重幼儿歌唱的音准、动作的标准、打击乐的整齐划一。不少教师表示自己也清楚这样的教学方式问题较多。机械重复的训练不止幼儿不喜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也被打压,但是家长和社会对“成效”的关注迫使教师不得不如此教学。

  (二)幼儿园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

  1.幼儿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偏低
  众多开设幼教专业的高等本科学院,为了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表面上打着实践型应用人才的旗号,但还是以理论知识课程为主,系统的应用型课程所占比例依然较低。另外,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的是基础文化课程,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技能培训,不能有效的满足幼儿音乐教育的需要。
  2.音乐欣赏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偏移
  很多幼儿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主要关注的是教学成果,强调如何快速高效地让幼儿掌握音乐技能,不注重幼儿的内心活动。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一遍又一遍的要求幼儿重复练习,要求幼儿必须学会某个歌曲,然后以完成情况好坏对幼儿进行评价与奖惩。在这样的音乐教育环境下,幼儿仅仅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意思表达着音乐,尽管幼儿看似在音乐技能方面有显著的提高,但这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所在,对幼儿音乐能力方面的发展也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3.幼儿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随着近些年幼儿园数量的日益增加,幼教岗位出现了很多空缺。为了满足幼儿园建设师资队伍的需求,幼儿园聘请大量应届毕业生。立足于笔者研究的渭南市三所幼儿园来看,幼教总人数达到103人,其中30周岁以下的幼儿教师占了80%的比例。快速扩张的幼教队伍培训已经成为幼儿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在与幼儿园园长的访谈中,园长就用人标准进行了简要回答。目前幼儿园用人优先考虑那些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对于刚毕业的幼教工作者,三所幼儿园的园长一致认为:“新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切入点,缺乏完善的教学方法。”在与某所私立幼儿园园长的访谈中,她提到:“招聘的几位刚毕业的幼教工作者什么都不会,还要手把手先把他们教会”。事实上,新教师的学历都是本科,但没有教学经验,理论和实践脱离严重。
  同时,在现今开设幼教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中,以理论知识课程为主要,开设的技能课程非常少,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训练,并没有深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另外,因为幼儿园教育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的范畴,大多数幼儿园不能得到国家财政支持,为此部分私立幼儿园聘请一些待遇较低但是缺乏专业知识的幼教工作者,导致了新幼教工作者的适应期大大增加。新任教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认识不充分,并且缺乏老教师的指导,只能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积累和总结经验,导致教学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使得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很难有效开展。
  4.背离幼儿全面发展的办园理念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幼儿园也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目前,特色办园模式吸引了大批幼儿园园长的关注,然而在建立幼儿园初期就创办特色教学模式,常常是徒有其名,是幼儿园变相盈利的渠道。在与三所幼儿园园长的访谈中笔者发现,现今相当多打着“音乐教育”旗号的幼儿园,也只是给幼儿教授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培训幼儿的基础技能,而所谓的特色办园模式也只是比一般幼儿园多开了几节音乐课,并没有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缺乏实效性。这样的“特色”音乐教学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主体性,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得整个幼儿园教学变得功利化,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家长的音乐教育理念滞后

  1.忽视幼儿的早期音乐教育
  陈鹤琴提出“儿童生活音乐化”,认为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越早开始越好。然而多数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并没有树立起“早期音乐教育”这一观念。再者,当前市场上的一些关于识字、认图方面的早教书籍较多,而很少有关于儿童音乐教育的音像制品,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集中在识字认图方面。也正是如此,幼儿的早期音乐智能开发错过了关键时期,从而增加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难度。
  2.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方式
  近三十年中国的国民GDP飞速提高,大多数老百姓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对孩子的教育也逐渐关注,不仅要求孩子掌握一定的文化课知识,而且要求孩子学习钢琴、舞蹈、画画、唱歌等技能性知识。在当今的中国,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等的花销远远比其他各种课外辅导班贵好几倍。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父母对孩子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出发点,于是出现了一个孩子同时上好几个兴趣班的盛况。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未充分考虑孩子的天赋与兴趣,直接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学。“甚至有些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式的教育,可以想象在专制性的家庭教育背景下,孩子怎么会有兴趣可言呢?”[3]这种功利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与音乐教育的本质相违背的。.辽宁师范大学.2009.5]

  (四)音乐教学氛围的现实空场

  1.音乐教学活动的缺乏
  在笔者考察的三所幼儿园中,发现在他们的课程计划表中,更多的是汉字、数学等知识的教学,而音乐活动涉及较少。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必须在长期的音乐活动中逐渐培养,教学时间可以缩短,但必须要连贯,每个周至少安排两个音乐活动。然而,笔者发现大多数幼儿园音乐教育没有遵循音乐教学中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的原则,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音乐教学活动。
  2.音乐教学设施的缺乏
  在成立之初,幼儿园置办部分音乐教学设备。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设备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下降。幼儿园教育设备难以跟随教育要求变化,阻碍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实施。

  四、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1.将倾听音乐视为欣赏音乐的前提
  欣赏音乐必须以“倾听”为根基。“倾听”是一种有意注意。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听力的关键期,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及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恰当的听力训练,培养幼儿的“会听”、“乐听”。
  2.让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音乐
  (1)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幼儿常常会用语言形容自己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事物。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征,鼓励幼儿用语言去描述所听到的音乐。如形容摇篮曲时可以用安静、舒缓等词语,形容进行曲时可以用激昂、铿锵有力等词语。随着词汇量的日益增加,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描述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2)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在听到某段乐曲时,幼儿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扭动身体。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引导。如:在欣赏《大王叫我来巡山》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中“我”的多种活动状态,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用表情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鼓励幼儿在听到音乐时用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大胆表演,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二)加大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力度

  1.提高教师鉴赏音乐的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有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这些知识是教师鉴赏和评价音乐作品的基础,是有效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根本保障。教师只有具备敏锐的鉴赏、评价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才能很好的设计和组织音乐欣赏活动,从而真正高效的达到欣赏活动的目标。
  2.突出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中幼儿的主体作用
  音乐欣赏活动中以幼儿为主。在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幼儿的这种特征,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幼儿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用肢体动作和音乐结合的方法使幼儿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融入到动作的编排、表演中,用音乐来抒发情感。
  3.音乐素材的选取要适当
  音乐素材的选取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注重幼儿的兴趣,乐曲要节奏鲜明、有一定故事内容情节。
  4.音乐欣赏活动应当与幼儿整体素质提高相结合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是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更多的是健全幼儿的人格。音乐欣赏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多方面和谐发展。

  (三)家长的音乐教育理念需要转变

  1.重视幼儿的早期音乐教育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早期学习就像小孩学习母语一样,将音乐学习当作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他通过对幼儿十多年的研究指导,发现人们常说的“超常儿童”是在7岁之前能够将才能显现出来的。而如果我们对正常儿童指导有方,正常儿童是完全可以成为那种大家羡慕不已的“超常儿童”。“就像初生的婴儿在学说话时一样,大人们总是会重复的让幼儿倾听、练习,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幼儿便可以简短地发音,音乐教育也是完全可以这样的。”[4]因而作为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就要对孩子实施胎教,如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等。幼儿在接触外部环境时,对事物会充满好奇和疑问,产生浓厚好的兴趣。家长这时应该积极的去引导,而不应随便去压制。.艺海.2008,第18页]
  2.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情境
  (1)为幼儿提供充分想象、主动创造的空间
  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让幼儿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教育的本质重在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应该以“填鸭式”的方式去给幼儿灌输音乐教育。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在幼儿做出某一行为时,教师千万不要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幼儿,而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想象和主动去探索、创造。让幼儿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张扬个性。
  (2)鼓励幼儿自主创编动作和游戏
  音乐欣赏活动不只是单调的倾听,而是将语言、舞蹈、游戏结合的整体。事实上,语言、舞蹈、游戏是孩子们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方式。如果教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边听音乐边想象画面,进而创编动作、自主游戏,这样会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在音乐欣赏中教师为了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会设置很多的游戏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与到布置游戏场地与制作道具中,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

  (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音乐环境

  1.实现音乐教学活动的常态化
  幼儿不像成人一样,有着一定的自律能力。幼儿会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从而放弃自己的音乐练习。所以,教师要抓住“幼儿期”这一关键期,需要对幼儿进行某个行为的长时间培养。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不用刻意的去要求幼儿,而是将音乐欣赏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建立起音乐学习的习惯,达到音乐教学常态化。
  2.加强音乐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在不断的摸索中,教育的改革有了新的成果,相应的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与之对应的教育设备也需要更新。增加必备的音乐设备,例如钢琴、电子琴、音响、串铃等;配置质量较高的音响,在日间常规活动中潜移默化进行渗透式音乐教学。

  结语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和临界期。跳动的音符、优美的旋律、动听的乐曲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是幼儿情感真实流露的最佳渠道。但由于这一阶段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差、生活经验欠缺等因素,导致音乐欣赏活动很难有效开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难以有效提高。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选取有助于幼儿发展的音乐作品,在教学中寻找多种适合幼儿欣赏音乐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结合幼儿不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幼儿细致耐心的引导与讲解。引导幼儿在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去真正的享受音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美”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情绪情感,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此外,家长应该转变音乐教育理念,重视幼儿的早期音乐教育,创设适宜的情境、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

  参考文献

  [1]李晋瑗.幼儿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懿颖.幼儿音乐教育[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陈青雯.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实验研究[J].厦门科技.2001(06)
  [6]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孙红芬.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与教育[M].家庭教育.2004
  [8]郭声建.音乐教育展望[M].文艺出版社.2004
  [9]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10]李慧琴.素质教育与乐中寓教[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4.2
  [1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2]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黄山花.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14]邓婧.浅谈幼儿早期音乐教育[J].艺海.2008
  [15]王冬梅.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艺术.2008(11)
  [16]徐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7]陈泽铭..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六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8]胡翠娥.微探幼儿园音乐欣赏多维教学策略[J].科技资讯.2013(03)
  [19]陶红美.有声亦无痕——幼儿音乐欣赏能力之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
  [20]刘纪秋.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的问题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21]兰伟.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3)
  [22]金丽英,金瑛.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4(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6245.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2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