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各类企业中个人工作能力的强弱往往是企业考核员工的重要标准,即把企业的业绩水准与员工具体业绩挂钩。现阶段的调查得出,个人工作绩效水平还受公司激励制度和日常工作环境的影响。其中企业的激励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

  引言

  恰当合理的激励措施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企业激励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企业的激励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企业管理施行激励的必要性

  (一)激励可以正向的引导提高员工的参与工作积极性

  通过对员工引导,带动公司企业的业绩增长。对于公司企业的发展而言,优良的业绩水平才是决定企业发展走向和生存能力的体现。对应企业的良好业绩水平反映到具体工作人员即是个人工作水平的体现。而在公司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可发现各人的工作能力对业绩水准的影响只是一方面,有很多个人能力较强的员工业绩水准确不尽人意。
  长久以来,在我国的各类企业中个人工作能力的强弱往往是企业考核员工的重要标准,即把企业的业绩水准与员工具体业绩挂钩。现阶段的调查得出,个人工作绩效水平还受公司激励制度和日常工作环境的影响。其中企业的激励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具体表现。

  (二)激励能够激发人的潜力,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和工作潜力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业绩销量有其必要性。据哈佛大学威廉教授研究分析得出,相比于未受激励的环境,良好的激励体制能让人多工作能力潜力由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至九十,表明激励体制的重要性。
  由此得知,如何引导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和工作规划的重要工作。良好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体制表现出企业的现代化建设管理的水准,更能积极有力的面对未来变化市场的挑战。

  二、科学激励机制的有效条件

  (一)激励要以员工刚需为切入点

  需求是个体情况下对所需事物的缺少和被动缺失而出现的一类紧张情绪。从心理学研究范畴来看,个体情况的操作动机是由自身的体验缺失和需求的达成不足而导致的。依据现有的激励体系理论过程中较为规范基础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将个人的需求分为五类,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在五种需求模式中可互相之间转换。以所需的层级较重要性起主导作用,称为优势需要。作为个体的行为动机即以完成主导需求为主进行。在良好的达成主导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带动工作积极性。
  要针对企业员工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达成良好的激励效果。还有,作为企业管理部门施行的激励方案应能正向的引导员工的优化积极性,根据企业员工的具体需求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二)推行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保障激励有效性

  推行科学的企业评估体系保障其相应的激励措施顺利实施。囊括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估与激励提示有效性的排查分析。保证做到公平公正的评估,依据相关评估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措施。从而达成有效激励企业员工的程度。在推行高效科学的评估体系下,判定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合理性。从而带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成更好的工作业绩水平。
  伴随着公司企业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员工的工作需求也会随之改变。而有效的激励措施能时刻匹配员工的积极性,保障其高效性运行。达成最大程度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三、企业激励方法的选择

  现如今多数企业皆以推行相应的激励措施,有的还结合企业运行特点来制定。以下对几种较普遍的激励措施做介绍:

  (一)保障企业员工的工位满意度。

  对个人岗位的满意度程度是保障其做好当职工作的基础。保障员工的岗位满意度要做到以下要求:
  1、保障企业工作环境的优良性
  一个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涵盖实际的工作场所,必要的工作设备,体系化的工作信息管理,各企业部门,员工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当企业的工作环境不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就会出现对工作环境的抵制。这种消极情绪下伴随而来的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实际业绩水准都不尽如人意。
  2、员工个人工作技能特点、性格特性和所处岗位的契合度。
  现如今大部分企业将员工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应联系。可以想象一下,对于一个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来说,匹配他一项较平淡枯燥,操作简单的工作会是什么局面。对于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来说永远是匹配最适合的而不是素质更高的,无论素质高低,只有真正考虑到员工个人素质和岗位的适宜性,才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对相关的调查研究得出,在实际生活中,不同阶级的人选择就业岗位时考虑到侧重点不同,例如高学历人才更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能力体现,所以企业应针对此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吸引高素质人才。
  长久以来我国的多数企业不重视人才的培养计划,对于员工来说,个人发展前景没有清晰的认知规划。所以此种情况下,只有企业重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员工的发展意愿和公司企业的发展状况为员工制定相应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才能使企业员工和公司工作环境,发展状况相匹配,达成良好平衡。对于员工的职业培养计划,激励手段是一类长期且必须的管理制度。
  4、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
  伴随着现如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应知识经济市场而言,不断创造出现的高科技,新技术手段,新发展思想体系。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只有不断进步,不断掌握现有的技术手段,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与时俱进。针对员工这一需求建立制定一套符合公司企业发展状况和员工预估的培训激励体系很有必要,从而注重到将培训与实践有机结合。

  (二)激励性的员工福利保障体制作为员工在企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现实来说,就是得到足够的奖金酬劳。酬劳,经历现实社会的不断发展已作为一类最具激励效应的手段,对应到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员工的个人价值等级。基于此得出,制定合理规范化的激励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1、激励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
  双因素理论来看,酬劳只是一种保健因子不会存在有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情况。在传统意义上的薪酬体制也缺少对应的激励因素。然而实际情况是只要有针对性的对现有工作市场,工作环境做准确的科学设计一样能发挥其特定的激励作用。
  (1)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调查得出,针对企业内部发展来说,员工更在意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差异,因此,只有建立完善达成公平公正的激励体制,无论是企业运行的外部还是内部都讲究其对应的工作平衡,让员工参与投入进建设企业的氛围中,让员工感受到激励体制的公平公正性。从而保证其工作积极性。
  然而,只是单纯的保证了公平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达成实际有效的激励效果,还要对应提升员工的酬劳水平,在较高的薪酬水平的刺激下可以达成对外竞争局面,让员工意识到自身的工作价值从而保证其工作积极性。
  (2)薪酬与绩效挂钩
  若想达成酬劳制定体系的有效激励性,只有将薪酬水平和员工业绩相应结合。将公司企业和员工个人酬劳统一结合,这样情况下,员工也有更大的积极性去为自身创造利益,同时也为公司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能量。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而科学的建立适宜的业绩评估标准和体制管理才能保障业绩薪酬的公平公正性。
  2、设立含有激励性质的福利保障制度
  公司企业的福利制度从某种方面来看也是员工薪酬的补给形式。有针对性的福利保障制度能形成一定的激励效果。而企业员工多样化下,因其需求多样性的情况下,福利保障制度的制定较为“众口难调”针对此种情况,采用弹性的福利保障制度能良好的解决此类冲突。
  在弹性福利保障制度下,企业员工能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福利保障模式,将自身的需求和实际可达需求福利相应结合。此外企业将员工工作年限和福利保障程度相联系,充分考虑到老员工,高职务人员的实际需求,表现出公司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更好的实现长久激励。
  相较与旧式的薪酬福利等传统激励体系,如今社会发展下新兴的“股权激励”有其适用性,针对性。

  (三)股权激励

  据调查统计得出,针对美国的五百强公司企业,将近百分之九十的企业在推行股权制度后利益提升了百分之五十。由此看出股权激励的高效性。
  所谓股权激励,即把企业的股份分配给员工,让员工实际参与投入对公司企业的发展建设当中,此种股权激励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意义上的激励手段的力度不足。有较强的束缚性和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稳定性。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

  四、激励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一)盲目激励现象

  有些企业不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而盲目依从其他企业制定现有的激励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借鉴和运用有其合理性,但是多数企业只是单纯的照搬运用。在文章前段提到过,各类不同的激励手段都有其针对点,即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制定的激励手段才有其有效性。要理性规避盲目激励情况的出现。依从科学的调查分析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二)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在推行激励措施时缺少对员工需求的归纳分析。没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往往会导致相反的激励效果。
  此外,公司企业要着重针对核心员工进行激励培训,在公司企业的运行环境中,将强对核心管理层,核心操作层人员进行激励加强。可适当采用长久的激励措施例如股权制度等等。

  (三)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

  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注重于上级命令的传达而忽视了下级反馈工作的环节。缺少相应的沟通互动,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要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和业绩水平做表彰肯定。现实生活中基本大多数的企业员工都对工作环境和公司运行等状况存在抱怨。管理层只要在自身出现错误时才会注意到自己存在。所以针对此类情况管理层人员对员工的正面引导和反馈是很有必要的。只要适当激励表彰员工,消除隔离感才能有效的达成对员工的工作激励。
  其次,公开化管理,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前景走向,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化的工作环境,从而达成高效的工作效率。

  (四)重激励轻约束

  长久以来,在我国的企业界,存在一种现象。一方面是国有企业的不重视人才的激励培养。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的激励程度够但是缺乏束缚性。两种局势都留不住人才。由此可见,公司企业只有保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措施相结合才能保障正确的管理,运行和发展。

  结语

  本文是对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文章在分析了企业激励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还点明了在激励中应当避免的误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组,罗文光,王立刚,张绘,何平.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财政科学,2018(02):50-59+73.
  [2]王博.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人员激励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03):102.
  [3]包兴,赵路正.煤炭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激励机制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04):52-57.
  [4]吴磊.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方式及原则探索[J].现代商业,2018(06):74-75.
  [5]屠雪霞.某集团企业科研人员激励现状调查研究[J].上海商业,2018(08):57-58.
  [6]于瀚淼.DS公司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7]袁娅.少数民族农村务工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8.
  [8]韩艳.SF轨道装备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
  [9]肖婷.“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激励机制改革研究[D].南昌大学,2018.
  [10]黄湘白.S渔业公司海外基地人员激励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11]张丽.西安规划院设计人员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8.
  [12]卢晶晶.AT公司销售人员激励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8.
  [13]陈晖.深圳迅锐通信公司研发人员激励方案改进设计[D].兰州大学,2018.
  [14]翟礼淼.行政单位聘用制下的新媒体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6702.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