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聂耳群众歌曲的创作风格特征

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曲家,他主要的音乐特点既吸收了近代国际革命歌曲又吸收了西洋古典音乐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在聂耳的歌曲创作中,他成功塑造了工人阶级,儿童、青少年,被压迫的妇女等

  一、聂耳群众歌曲创作风格和特征的概述

  (一)聂耳的简介

  人民音乐家聂耳,1912年2月15日出生于昆明,1935年7月17日,溺水遇难于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鹊沼海滨,年仅23岁。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几十部音乐作品除了几部如《金蛇狂舞》《昭君和养》这类的民乐合奏和部分戏剧、电影配乐之外,绝大多数为群众歌曲(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歌曲即是当时的话剧和电影插曲)正是这一首首朴实无华而又深刻隽永的歌曲,构成了聂耳音乐创作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音乐创作思想及艺术创作风格。
浅析聂耳群众歌曲的创作风格特征

  (二)时代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黎明前的黑夜,自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全国各族人民处在国民党统治的一片白色恐怖笼罩之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种政治背景影响下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受到鸳鸯蝴蝶派文学和外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旧中国尤其是上海滩的通俗文化得以进一步发展,以黎锦晖“明月歌舞社”为代表的歌舞剧团应运而生,其中一些歌曲如《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等广为流传,这些歌曲旋律上吸收我国民问音调,节奏上与西方爵士乐或外国其他流行音乐相联系,其内容大部分是宣扬男欢女爱、风花雪月、及时行乐的思想,是唱片商、出版商盈利的歌曲与商业歌舞作品,追求感官刺激,这显然与“外忧内患”的大的时代背景背道而驰。
  1932年1月,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这场战争使上海这座繁荣的都市遭受严重的摧残。在此之后,战争阴影更加迫近,人民群众日益觉醒,救亡运动被推向高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聂耳完成了从醉心于个人成就和幸福生活到创作可以代替大众呐喊的新兴音乐的转变,一个勇于超越自我,敢于批判的年青音乐家将自己的个人理想转变成一个民族的希望和力量。

  二、聂耳群众歌曲创作风格和特征分析

  (一)非方正性的曲体结构

  聂耳的歌曲大多采用非方整性结构原则,这是为了适应当时充满革激情和战斗号角的革命诗歌的需要。《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选用的田汉的诗,都是句型长短不平衡的自由新诗。
  为了适应当时充满革命激情和战斗号召的革命诗歌的需要,聂耳大胆地突破了传统的、一般的方正性的歌曲结构原则,创造性地探索了新的歌曲的结构原则一一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作为基础加以一贯发展的原则。因此,他的作品像《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形式丰富多样,并且特别富于动力、富于节奏感,以及富于内在的紧张性和统一性。

  (二)丰富、多变的句式

  聂耳歌曲中很少有非常复杂的节奏,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卖报歌》了。在这首短短的儿童歌曲中,作者只用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偶尔出现一两次的后十六分音符和结束小节的二分音符以上四种简单的节奏这种朴素简单的节奏安排,非但没有限制歌曲音乐的表现,反而使音乐形象更加集中,更加简洁鲜明。流畅朴实,易于上口的曲调聂耳歌曲中很少有超过六度的音程大跳,取而代之的是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这样的较为平和的音程进行。这样的用法可以增加音乐的平顺性,方便传唱和记忆从而也可以看出,这样的音程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民间歌曲和生产小唱另外,他的歌曲句式划分也多为一些短句,这一点也同民族民间音乐有着血肉般的内在联系。

  (三)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

  聂耳的群众歌曲还有《打砖歌》(蒲风词)、《打长江》(田汉词)两首歌曲结构短小简洁,以不同节奏的号子音调来表现劳动人物形象。《前进歌》(田汉词)则是聂耳运用进行曲的形式所写,主要反映民族危亡,帝国主义暴行而前,工人阶级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怒和强烈反抗的感情,歌曲节奏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戏剧性效果。从义勇军进行曲和毕业歌两段词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字句格律很难以装下任何一种范式的曲式,只有突破歌曲创作的常规,摒弃一般方整性的歌曲结构原则,根据歌词段落结构的不同灵活运用,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作为基础加以发展。《毕业歌》用排句的手法,在曲式结构上有明显的三部曲式的特征,包括主题的呈示、展开和再现。

  (四)巧用休止

  《义勇军进行曲》全曲共出现了五次持续在属音上的三连音,给人以坚定而紧迫的感觉,使得音乐情绪表达更为生动。休比的力量在聂耳的歌曲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的“中华民族”之后,用了一个八分休止符,使之与后面的“最危险的时候”作了短暂的停顿,从而使“到了”这两个字的力量大大加重,也使后面的“最危险的时候”更加突出。在“听吧”、“看吧”后面都用了一拍的休止,使歌曲要表达的情绪步步高昂,十分形象的表现了青年学生们心中的无奈何愤怒,显示了一种内在的强大的反抗力量。
  歌曲在节奏上的这种创新,是他对当时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富于典型意义的呻吟、愤怒、呐喊的语调的概括,通过艺术的处理,形成独特的、可以代表这个时代的短促、有力、坚强的节奏。

  三、聂耳群众歌曲音乐作品的贡献

  (一)聂耳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聂耳是石南玉溪人。从小在昆明、玉溪等地生活,较早接受“五四”以来新思想的熏陶,“七彩石南”特殊的人文历史培育了他珍惜亲情、珍重友谊、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同情弱者的优良秉性,尤其是对劳苦大众有养深厚的感情,关心民间疾苦和社会不公的人文情怀一直伴随养聂耳的成长。聂耳的歌曲作品处处体现出他用人文情怀来对待生活、对待劳动人民、对待同事,用人文情怀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对民间音乐的人文崇尚使他成为“民谣风”的先行者。聂耳在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声乐和}器乐作品时表现出来的娴熟,一方而来自于他的先天的音乐潜质和生活环境,从小对石南家乡民间音乐的熟悉与爱好;另一方而则是后来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的人文关怀。从聂耳的日记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民族音乐遗产,他善于采用民间小调创作歌曲,追求作品的民族风格,《采菱歌》《塞外村女》《采茶歌》等类似的歌曲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他为民歌风味歌曲的创作迈出了坚定的脚步,聂耳还用歌曲作品的人文情怀唤起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他的歌曲作品突出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创造的大部分歌曲具有战斗性与动力性,把民族特性、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聂耳歌曲创作充满强烈的人文情怀,聂耳止是用这种人文情怀运用在他的大部分歌曲创作中。人文情怀是一个时代文明的标志,用现在时髦的词来说就是“幸福指数”,要在这个社会群体中感受到幸福,就要有爱的倾注,有大量人文情怀的投入。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往往是人文情怀时效性的关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文情怀成了其必要的助燃剂,但现代化科技手段不能取代最初的人文情怀,因为技术没有情感。聂耳的歌曲作品止是这种将创作技术合理地为人文情怀服务,其歌曲作品一直传唱至今仍成为经典,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另一种境界在音乐作品的生动体现,这样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才能的经久不衰,生命之树才会长绿。

  (二)音乐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聂耳是我国第一个成功塑造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他在群众歌曲的创作中运用民间劳动号子的节奏和一领众和的形式,来反映劳动人民群众和工人阶级生活的形象,代表了劳动者的呐喊《大路歌》(田汉词)和《开路先锋》(孙师毅词)是故事片《大路》的主题歌和序歌,为电影中筑路工人所写的歌曲,表现被压迫的工人们的群体形象《大路歌》(田汉词)是建立在劳动号子式音调基础上《开路先锋》的创作与《大路歌》的创作则不同,主要刻画劳动工人的内心情感和精神而貌。可以说《开路先锋》在表现劳动群众的歌曲中,在当时的歌曲创作中是独树一帜。
  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是聂耳歌曲作品的基本内涵,在一个世纪的艺术实践中积淀成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一直广泛地流传着,鼓动着人们的爱国热情。聂耳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也是一种艺术创新的精神。聂耳生活、战斗一、进行歌曲创作的时代,正是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关头的时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xxxx在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创新”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理想,革命的行动付诸于各个领域中。聂耳就是在文化领域中的革命者和先驱者。
  首先,聂耳用音乐作品来塑造全新的、正而的、英雄的、丰富的人物形象,他认真刻苦地学习前人的、民间的和国外的音乐创作经验和形式,对音乐作品的创作采取了继承与发展的理念,他所创造的艺术形式与作品的精神内涵一直鼓舞着人们不断地学习与创新,继承与发展。
  其次,在音乐形式上和结构上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歌曲样式。20世纪30年代的群众歌曲可以说是当时音乐艺术的主要形式,而聂耳的群众歌曲在音乐形式和结构上别具特色,尤其是战斗性歌曲是聂耳音乐成就中的重要部分。确立创作者的革命意志,为后来的创作者指明创作方向。聂耳音乐作品的“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创作方向,多少年来已经成为音乐创作者的一盏引路灯。
  最后,聂耳的歌曲创作来源于生活,既大胆地借鉴西方创作技法,又吸收中国民间音乐元素。聂耳善于用最简洁的音乐手段与多样的音乐语言来刻画不同音乐形象的作品,大胆借鉴西洋音乐创作技法来表现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特色,聂耳为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创作带来了一股革命创新的旋风,使聂耳的歌曲创作具有了不可替代的革命价值和创新价值。

  四、结语

  聂耳的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是一种创新的精神;是一种民族责任感。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树立我们的民族意识,坚定我们的民族信念,发扬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真正把这种传统音乐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曹涵.聂耳与蔡楚生[J].工会信息,2016(32):20-22.
  [2]谭啸.简论聂耳电影歌曲创作[J].音乐探索,2016(02):72-77.
  [3]李晴海.试析聂耳革命人生观的形成及其音乐根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5(03):34-36.
  [4]丁山.音乐研究所与聂耳研究——纪念音乐研究所建立60周年[J].中国音乐学,2014(04):10-15+25.
  [5]黄敏学.魂归大海作波涛——聂耳音乐创作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J].人民音乐,2012(09):46-49.
  [6]许凤,朱天纬.聂耳的电影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2012(09):50-53.
  [7]马海垒.从聂耳的群众歌曲中看其创作特征——以《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为例[J].民族音乐,2012(03):33-36.
  [8]朱琳.聂耳音乐创作的地域特征[J].学术探索,2011(05):117-12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6861.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