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摘要: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健康的体魄是最根本的。长时间的处于负面情绪和压力之中,其身心的健康必然受到影响。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其身体上的健康及心理上的健康格外重要。所以

  摘要: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所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健康的体魄是最根本的。长时间的处于负面情绪和压力之中,其身心的健康必然受到影响。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其身体上的健康及心理上的健康格外重要。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参与一些体育健身活动,这显然必不可少。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常用的研究方法。结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具体参加情况和其对体育健身的认知程度,对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的观念做简单的研究与分析,旨在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较为正确的体育健身观。从而增强体质,化解不良的负面情绪,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知识水平相当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健身;健康;体育运动

  1前言

  人类健康,一个作为21世纪全球社会共同关注话题,参加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对于有着较高文化修养和思维,将要走进社会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其参加一些体育健身活动应是最自然且基本的生活习惯。大学生是一个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是我们全社会的希望,所以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品德,更加需要健康的体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步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总的方面来看,趋势基本上是比较可观的,但是有一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存在有不良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健身意识较薄弱,缺乏正确的体育健身方法,从而影响着它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程度。还有部分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也制约着健身运动的开展[1]。在全民健身的当今社会,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甚为重要,身体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最基本的条件,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其他则全是空谈。
  在2011年8月29日,我国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在2010年的调研的结果,调研的结果显示:虽然,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体的下滑趋势已得到控制,大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的下降也越来越缓慢,但其中缓慢的程度明显开始减小[2]。进入新世纪以来,截止到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在“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和“课外体育锻炼”领域发布了22份政策文件,尤其以“中央七号文件”为制高点[3]。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最后的教育阶段,树立良好的体育健身观念,养成正确的健身行为习惯极其重要。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情况所反映出的问题,采用了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主要的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其中包括有在读专科生、在读本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以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与观念为本文研究的对象,对大学生实际参加体育健身的问题加以分析,针对大学生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的个人态度及想法,以及实际生活中对体育健身的参与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2.2.1调查问卷法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主要为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完成,作者参考以往有关学者和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研究的实际需要,确定了问卷的指标与内容体系。通过分析前人研究的情况,并咨询有关老师和针对本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调查表”初稿,之后又通过老师指导和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最后确定了此次所需要的调查问卷内容,接着完成了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后续的回收等工作。
  2.2.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需要,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内有关书籍,并利用电子阅览、电子图书馆等资源,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学、体育心理学和群众体育学等方面的书籍文献和电子资料,它们都为本次研究分析的成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诸多启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3访谈法
  在本文确定之初,针对研究的主题需要,与指导老师、从事体育工作的教师以及相关的职业健身教练等就具体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从中获取基本资料。
  2.2.4数理统计法
  经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整理,用Excel数据表进行数据方面的统计,然后进行分类处理所需要的相关数据,研究回收的问卷中主要体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思考,利用其中重要的参考数据,为本文建立可靠的数据来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对于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观念情况

  3.1.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表1调查对象学历分布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如表1,本次调查中调查的对象学历大部分为本科生,比例占87.70%,然后是研究生和大专生,他们所占比例分别为5.74%和6.56%,其中本科生不分批次。
  表2调查对象学科分布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本文研究所发放的调查表回收统计后数据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体育学科的人数占比例较少,为总人数的13.11%,非体育学科占多数,比例为86.89%(见表2),非体育学科中具体所学学科不做分类。
  3.1.2调查对象对体育健身活动作用的认知
  表3调查对象认为适度运动是否对身心健康有帮助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根据表3显示,几乎全部的调查对象认为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都有帮助,从比例看,两者分别都占到了总人数的99.18%。可见,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认可体育健身运动对身心都会带来益处,这些也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观念还是比较积极正确的。
  当代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所帮助,从根本上可见,大学生的体育健身观念意识良好,体育健身的理论普及较为可观,大学生自身对于体育的认知意识方面较为深厚。
  3.1.3调查对象对体育健身活动频率的看法
  表4调查对象认为每星期参加体育活动合适的次数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如表4所示,占86.89%的大学生认为每星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次数应为二到七次,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健身活动频率的看法都比较合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认为不需要参加,比例为1.64%。
  表5调查对象认为每次体育健身最合适的时间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表5中表明,认为每次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最为合适的人数占83.61%,代表了大部分大学生赞同每次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所以,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健身的看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3.1.4调查对象实际参加体育健身活动频率情况
  表6调查对象实际每周参加体育健身的次数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根据表6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实际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在两到七次之间的占47.54%,两次以下的占40.16%,与所调查认为每周参加两到七次最合适的人数比较而言,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与实际的行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虽然觉得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执行,自制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理论上,对于体育健身运动的认知还比较积极正确,但实际行为中,与思想意识不太相符,少数存在不太正确的体育健身行为。
  表7调查对象实际每次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在表7中,大多数的大学生每一次所参与体育健身的时间基本上在半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也有一部分的同学在半个小时以内,说明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还算比较合理,但也存在少数的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较为过度或者是缺乏锻炼。

  3.2大学生对于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观念分析

  3.2.1调查对象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的原因分析
  “动机”这一词语来源于拉丁语,其包含有“动”的意思。它指的是激发和鼓励人们做某个或某些实际行动内在的因素,并且这种内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方向性。体育动机,就是说其中推动或中止参与体育运动或行为等的内在因素。其对于体育的学习和参与程度都起着决定方向、推动等重要作用,对体育运动成效都有着一定的影响[4]。
  表8调查对象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分析
  针对本次调查需要,问卷中设置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健身运动的几个主要原因,并设为多选题型。通过调查显示,健身及减肥等是当代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其次则是娱乐,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体育健身观念还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主,但是还有部分是以应对考试为目的,说明在大学教育中,部分高校所安排的关于体育的考试也对大学生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但显而易见,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还是以健身为原因而去参加体育活动。
  通过最后数据的统计,调查结果中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感觉很累的占30.99%,感觉没有时间的占46.48%,可见,部分当代大学生不愿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是因为大学学习生活中业余时间不够,也说明大学生对业余时间安排有一定的问题。
  3.2.2大学生体育健身看法与态度基本分析
  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基本看法比较统一,都认为对身心健康有所帮助,但是对于具体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次数和每次的时间看法不一。
  参考对于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的调查表统计数据,数据中99.18%的当代大学生都对于体育健身都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无论是对于身体还是心理,都赞同体育活动可以有助于健康。大学生虽然面对学业、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还是愿意通过体育运动进行健身,从本质上看,大学生还是认为体育健身是最有效的。
  3.2.3大学生体育健身实际习惯分析
  调查数据中,在课下时间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人数所占比例比课上参加人数所占比例多10%左右,说明大学生课下业余时间参加体育健身运动观念的情况比较乐观,但还是略显不足。在课下的体育锻炼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续,课下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增强大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对提高青少年德育、智育、审美素养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课下参加体育健身运动比例占绝大多数,这标志这当代大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对于体育健身观念的思想认识比较积极向上。
  3.2.4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观念分析情况综述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能够接受体育健身活动,多数人持喜欢和一般喜欢的态度。喜欢体育健身活动中球类运动的占绝大多数;田径类运动的次之。对于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和时间有较为正确的了解。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候,多数喜欢多人一起参加,可见具有一定从众性。部分大学生觉得体育健身活动较累和有时间限制,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多数大学生能够在课下时间主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可见有一定的主动性。
  参考以往的研究文献《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现状的调查》,其中显示,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活动其本身的作用和意义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并且一多半的大学生能把体育健身运动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且实际情况中,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运动的程度有所不一样,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和每次的时间不够,锻炼的成效性也不容乐观。其调查还倡议要注重体育理论的教育,建立现代体育观与终身体育观,在课改中尤其要把握住教材的选择性,讲究科学性,突出实效性、指导性等[6]。

  3.3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意义简述

  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共同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HealthPromotionAndPhysica1Activity)”为主题的国际型会议,大会明确提出了“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这一观念[7]。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疏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育健身运动不可分割,养成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是基础,落实体育健身观念是根本,健康的身体才是当代大学生最应该注重的方面,社会和学校都应倡导合理正确的体育健身行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为社会的各项发展提供优秀的后续力量。

  4结论与建议

  4.1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结论

  4.1.1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健身的认知主体是比较积极主动的,但是大学生对于体育健身意识和具体行为习惯还是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一部分的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次数和时间较少,缺乏对健身观念的执行力,虽有意识,但是难以实践,需要外界的敦促和指导,可见体育健身活动的前期引导不够,没有形成健身的自发性、全体性。
  4.1.2当代大学生对于球类运动颇为喜爱,其次是田径类运动,但是对于武术舞蹈类以及其他民族传统项目等兴趣程度不够,可能是由于当今学校体育课程安排或者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体育健身运动大类的多样性了解甚少,所喜爱种类多为常见项目,也说明了大学生的体育健身观念受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缺少探索创新精神。
  4.1.3当代大学生对于时间的安排和自身的懒惰性对于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影响也较突出。较多的大学生认为体育健身运动没有时间,还有部分认为参加体育健身比较累,也从侧面体现了大学生不能够合理地安排业余时间,面对每学期繁重的学业压力,不能合理安排空闲时间去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4.2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研究建议

  4.2.1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落实对于健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健身意识,养成健康的体育健身习惯。对于体育健身活动,思想意识应该为先,重视体育文化的教育,倡导大家养成健康向上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培育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思维观念的认识[8]。除了大学生自我意识需要加强,学校体育健身活动的安排也是关键因素,完善高校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观念培养和落实行动体系,个人与环境相结合,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于通过体育运动进行健身的积极性和习惯性。
  4.2.2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原因非常明确,除了以健身为目的的积极向上的一方面,也有如应对考试等较为务实求利的不好方面[9]。虽然健身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但仍有部分大学生是为了应对高校中体育考试而参加,所以,对于体育健身活动的种类认识较为匮乏,大多为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高校与社会应加大体育设施和活动的投入,扩展民族传统体育等小众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加强除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外的体育健身活动的文化知识教育,注重培养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多样化。
  4.2.3部分大学生已经养成了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良好习惯,参加体育锻炼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有一些大学生参加体育健身运动没有规律,随意性比较大[10]。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难免有繁重的学习任务,部分大学生面对学业和即将进入社会的压力,选择了消极应对,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导致了更多的负面影响。高校除了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加强心理的疏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参与日常健身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以“健康为第一位”为根本,养成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
  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从教育做起,大学教育是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针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体系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11]。提升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不只是一句口号,更要落实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它们对于体育健身的思想观念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勇军.高校学生体育健身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5):90-93.
  [2]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R].教体艺.[2011]4号.
  [3]刘宁,刘静民,张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法规演变脉络之研究[J].体育科学,2009(12):88—91.
  [4]张国峰.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叶宏开.体魄与人格并重—清华大学百年体育纪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15—216.
  [6]张玮.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认知行为现状的调查[J].湖北体育科技,2006(6):731-733.
  [7]WHO.Bulletinof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N].1995,73:135-136.
  [8]孙会兵.我国部分地区高校课外体育现状及原因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黄硕.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17-118.
  [10]陈南生,黄玉山,林建棣等.广东地区大学生体育健身价值观与健身行为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92-93.
  [11]矫杰.山东省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致谢

  本篇研究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与要求之下,由本人独立分析完稿。从论文准备,到正式写作和最终的确定,都包含了导师无数的心血。在这篇论文最后完成之际,谨向老师致以难以言表的感谢!
  时光荏苒,大学四年的生活和学习即将成为过去,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得到了体育学院众多领导与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向帮助过我、关心我的各位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也对本文所参考文献的作者们以及所引用著作的学者们致以崇高敬意!
  最后,万分感谢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本科毕业答辩会的各位专家老师!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731.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19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