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育

  摘要

随着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意识已构成现代人思想观念体系的核心,社会公共关系素质已成为衡量现代化人才的必要标尺之一。本文简述了公共关系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学科发展历程,着重探讨大学生公关知识缺失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培养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和能力是高校公共关系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阐述了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具的各种社会公共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第三部结合我国学科教育现状、从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公共管理意识缺失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各种原因制定重塑大学生公共管理意识,提高大学生公共管理积极性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缺失,现状

  一、公共关系意识概述

  (一)公共关系概念和定义

“公共关系”这一词来源于语英文publicrelations,缩写为PR。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其他社会个体形成的各种关系称为“社会公共关系”。它是人类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的对象,是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公共关系”的社会化本质是一种”公众关系”。公共关系在1903年于美国发展成为专门职业,1923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随着社会历史的推移,公共关系的内涵逐步丰富,并被时代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公共关系是既是一种传播活动,又是一种管理职能。构成公共关系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活动有利于社会组织拓宽沟通渠道,方面民众以更便捷的方式了解社会组织日常工作管理状态,向社会组织传达管理需求。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相关信息,改进组织方式,以更接地气,更容易被民众理解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从而提高社会公信力,赢得公众的口碑和认可。

  (二)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

时代的进步与公共关系的发展相辅相成,大学生是为对时代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社会公关意识正向着多元化和多极化方向发展,并逐渐与社会公共关系本意脱离开来。只有具备以下几方面社会公共管理意识的大学生,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完成时代发展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优化形象的意识
“以何面貌出现在社会公共场合中”是公共形象意识在人类思维中最基本的体现。行为主体对塑造自身形象的的重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塑造一个符合大众基本审美要求,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形象,是大学生顺利进入职场,踏入社会的基础。有意识地优化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能够促进社会化运转的良性循环。珍视集体形象,完善个人形象成为现代化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2.公众至上的意识
大学生参与公共管理事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可以预见:大学生日后会成为公共关系管理的主体,在社会公共关系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大学生应学会换位思考,感受公众疾苦,主动将个人意识融入到公众意识中。发掘公众社会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对自身公共关系意识进行调整。通过对自身意识的不断调整,为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发展氛围。
3.诚信互惠的意识
竞争与合作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实现全赢。竞争不是恶性竞争,而是互利共赢。具有高度的真诚互惠意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以真诚互惠作为前提,大学生才能更好去处理和协调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相互关系。
4.传播沟通的意识
在信息的时代里,传播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层出不穷,每一个人都要不停地与外界沟通交流。不断拓宽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渠道,提高沟通效率是大学生自身发展时代所需:公众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深入了解,加上部分媒体信息误导,令公众对大学生群体存有偏见。拓宽沟通渠道,构建属于大学生群体的宣传平台,可有效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其次,提高沟通能力。掌握各种科学沟通方法,利用沟通平台,积极了解民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公关要求。
5.协调合作意识
良好的协调合作意识有助于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调好内部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和协调好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家人之间的关系。对自己所处的外部社会关系地位准确定位,与上下级同事、邻居、其他教务人员积极展开合作。面对社会公共关系冲突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知识管理技能主动担当调解员,协调公共关系,为营造更好的社会公共关系发展氛围最做出自己的共享。
6.自我推销的意识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一项产品成功的宣传有利于赢得良好的销路。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在不断减少,大学生不再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试用期充分展示自身专业技能,在工作过程中展示自身出色的协调合作能力,能帮助大学生赢得更大的成长空间,从而把实力转化为吸引力、竞争力,乃至产生品牌效应。

  二、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缺失的现状

  (一)高校公共关系教育缺失的现状不容乐观
滞后的公共关系教学意识。教学意识是制定教学规划的基础,目前、国内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公共关系教育意识普遍滞后。大学管理者对公共关系教育课程的人为忽视,导致部分高校虽然开设有公共关系教育课程,但并未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缺乏公共关系教育专业人才,有些高校的公共关系课程是由其他科目老师轮流执教,教学方式为照本宣科或令学生自学。学生因缺乏专业老师指导无法掌握课程要点,部分教老师更是将公共关系教学当做一种额外负担。

  (二)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总体比较淡薄

1.多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对公共关系误解
首先,在学术领域,“公关”虽然是“公关关系”的简称,但同时也是“职业公共关系管理人”的简称。一词两意,导致大学生对公关课程曲解。同时,对“职业公关”的偏见,也极易导致大学生对公共关系学存在偏见的原因。其次、以请客吃饭、送礼、塞钱等方式来营造、改善公共关系的行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视野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对这种不良社会之风本能排斥,导致到学生对公共关系意识缺乏。
2.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交往沟通观念淡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大学中的各类学生组织、竞赛竞选活动可以验证个大学生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大学生在不断参与过程中能够提高自我沟通能力。部分大学生空有参与意识,缺乏实践精神,最终错过了这些提高个人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的良机,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整个大学期间没有获得提升。部分大学生盲目信奉个人主义,缺乏尊重他人和合作的观念,表现在部分学生过分强调自我意识,缺乏奉献精神;不能从大局出发,兼顾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大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将所有心思用在学习中,并不支持孩子参与各项学校组织活动,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没有掌握基本生存技能,造成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环境适应能力差。
3.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形象意识
有不少大学生将大学理解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魅力的理想场所。通过穿着、语言、行为等各种方式来展示自身个性。忽视了个人形象在建立社会公共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公共场合更是忽视了个人形象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作用,以至于学生言行打扮不合时宜;为人处世做出有损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的事情屡见报端。

  三、大学生培养公共关系意识的途径

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应该注重这样几个方面:

  (一)公共关系能力的培养

公共关系是个人或群体通过信息传播通道,展示自身形象优势,赢得公众赞同,以获取更多发展资源的过程。针对大学公共关系教育课程严重缺失、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被严重误导的现实。政府及教育机构应促进公共关系专业研究,指定针对性改革措。公共关系对大学生日后的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结合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以下方面能力是大学应该重点培养的生公共关系实践能力:
1.领导管理能力
创新的意识和专业的知识储备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登上领导岗位成为组织领导。及早培养大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整体规划能力和协调能力,可帮助大学生拓展提升空间。
2.良好的沟通能力
公共关系的建立需要依靠信息传播渠道,合理有效利用信息传播渠道是建立公共关系的关键。
3.公众交往意识
拥有公众交往意识是进行公众交往的基础。缺乏公众交往意识,是造成大学生封闭自我,在被动状态下进行从事公众交往活动的原因。
4.传播执行能力
良好的组织形象需要借助各种媒介进行传播,传播能力因此成为大学生在处理公共关系中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
5.公共创新能力
大学生作为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优秀群体在处理公共关系时拥有绝对的创新优势。
6.随机应变能力
公共关系的处理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形成了一些固定模式。但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与生活经历大大降低了这些固定模式的适应性。

  (二)公共关系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加强一支高质量的公关教师队伍建设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公共意识的基础。鉴于我国目前公共教师严重不足的事实:建设更为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不同高校公共老师之间要取长补短,相互取经,知不足而后改进。丰富公关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公关教师不应该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不仅仅局限在课本教材,而应该跟紧时代进步的步伐,积极到到社会环境中对公共理论进行实践,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言之有物。其次、国家和学校都应该加大对公共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教师的薪资待遇或从国外聘请公共教育专业人才以解燃眉之急,为我国的公共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有力补充。大学时期是人才塑造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要的形成时期。空前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各种健康或不健康的社会信息源源不断进入大学生视野。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猎奇心理的大学生对涌入事业的各种信息缺乏鉴别能力,各种不良信息严重干扰了大学生正确公关意识的形成。特别是在刚刚步入社会阶段,缺乏公关关系处理经验,强烈的自我变现欲望与不足的公关处理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矛盾,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获取发展资源。

  (三)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有史XX载流传至今的各种公共社交礼仪知识丰富多彩。直到近代,公共关系科学传入我国,公共礼仪知识迅速融入发到公共关系学科中,公共关系学科的理论体系更加丰满。作为一个外来学科,大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科的曲解、忽视是导致公共关系课程成为冷门、甚至成为无人问津。通过上文阐述,读者应该对公共关系学科有一个更为科学认知。鉴于公共关系在获取发展资源,提升自我发展空间领域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大学生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学习公共知识,毕竟,理论是实践最好的老师。同时,公共关系更多应用于实践领域。只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不积极实践,依旧是纸上谈兵。因此,大学生应珍惜大学期间学校所提供的每一次公共关系实践机会,例如:参加各种校园公益组织,努力在组织中有所作为等。在提高自身公共素质的道路上:多一些自觉学习,少一些被动接受;多一些积极创新,少一些因循守旧;多一些实践活动。少一些纸上谈兵;多一些行为反思,少一些冷眼旁观。

  结论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支撑者,必定会承担历史发展和时代创新的重任。如何能把自己打造成为符合公众要求,拥有丰富公共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大学生,在职场中运用公共关系为自己打开希冀之窗、拓宽进取之路,才是大学生学习公共知识的根本。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正想着多元化,复合化,多极化发展,树立公关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有许多高校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开设了公关教育课程,但是大多存在着教材专业性不足,公关教师极度缺乏的现象。加之大学生对“公关”一词的误解,以及对公共关系学习的忽视,导致大学生公关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较低,实践经验个呢过还是缺乏。公共关系的复杂化,时代对大学生要求的多元化,都促使大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和实践公关知识,为自己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之路上谋取更多的发展资源。我国的公共关系领域研究也将不断的深化发展和完善,指导大学生更灵活的学习,更积极的生活,更迅速的融入到社会中去,从而创造更大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学元,张汛.略论高校毕业生公共关系意识及培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28(2):41-43.
[2]郭昊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的公共关系意识[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92-95.
[3]廖晓静.旅游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4]李璐,罗小东.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5]尼玛拉姆.大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及其培育[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115-117.
[6]田文强.论公关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兼谈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J].台州学院学报,2006,28(1):66-70.
[7]柴秀青.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强化路径——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J].咸宁学院学报,2009,(S1):89-90
[8]刘韵秋,丰冬梅.对中国大学生十大公关意识及其培育的思考[J].公关世界月刊,2008,(10):36-38
[9]高岩冰.公共关系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2):88-91
[10]李文静.论公关与传统美德[J].攀枝花学院学报,1999,5(2):52-53.
[11]李敏.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11):138-139.
[12]吴然,边凤花.浅谈工科院校公关教学[J].公关世界,1996,8(9):41-4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8805.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