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技巧

摘要:《人说山西好风光》蕴含了我国北方民歌的感情和特点,歌词朗朗上口,独具北方民歌的旋律特征,在山西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通过郭兰英老师的歌唱,更是红遍中华四方,唱出了山西民歌的特点、北方民歌的特色,深入人心。
关键词:山西民歌;北方民歌;郭兰英;演唱技巧

  1歌曲的概述

  1.1歌曲的基本情况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这首歌曲中歌词的描述可以说是山西自然风貌,民风特色的一个真实场景的写照再现和每当提及山西时,人们脑海中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山西的煤矿多,山西的陈醋和山西人民最爱的汾酒,然而不仅于此,在山西,一些人们传唱的小曲儿,听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们可以通过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走进晋西北,通过歌曲也可以感受到晋西北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很多当地的歌曲便能把一个地方的特点给表现出来,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词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景浓缩。

  1.2歌曲的“大环境”

山西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为主。提及山西当地的民歌文化,那真是百花齐放、浩如海。目前通过网络和资料能够查寻到歌谱、旋律的当地民歌就大约有两万多首,还有些时间可能太过久远,过去的记载工具等还没有那么先进,流失了一部分。据人们所述在尧天舜日时就有了对今山西一带的民歌的记载,例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等。此外比如《南分歌》、《唐风》和《魏风》也都为很久之前的创作,在我国的《诗经》中对于这些民歌都有很好的记载。通过这些歌曲传颂当时山西一带人的生活场景,耕作故事,民间小趣事等等。也正是由于山西地区民歌的特色,《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创作融入了山西当地的民歌元素,使得歌曲本身的艺术特性更加强烈。

  2歌曲的创作背景

《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由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著名作曲家张棣昌作曲,此歌于1959年创作而成,最初这首歌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电影制片组邀请了山西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进行演唱。电影播出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特别是《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更是深入山西西北一带的人民的心中,歌词的简洁、朗朗上口,歌曲旋律的优美,再加上郭兰英老师的完美演绎,配上电影的剧情,真可谓是珠联璧合,完美之创作。电影情节在山西人民口中讨论着,歌曲的歌词在全国人民的口中哼唱着。郭兰英老师唱出了山西的风土人情,通过歌曲便可领略山西一带的文化特点,真可谓是妙哉妙哉。
1959年左右,当时我国正是大跃进的时候,那时是经济困难期,通过电影情节的演绎,歌曲的传唱,对当时我国的工人、农民以及政府的工作人员都起了极大鼓舞作用,歌曲真可谓是振奋人心,令人斗志昂扬,显现出了人们对于祖国走出困难期,走向经济胜利期的信心,也表现了我们广大人民走向胜利的决心。也可以说当时刚经历了“战争”,一场人民与困难,与时间之间的斗争,因此这首歌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首战歌。

  3《人说山西好风光》作品分析

这首歌为C徵,采用单乐段结构模式,结构简单但并不是方整型。乐曲旋律优美悦耳,旋律则以四、五度为方向进行,是典型的山西一带的民歌曲调,其内容更是颇具山西一带戏曲的味道。此歌曲的歌词结构也是十分有序,乐句有六个,第一句和第二句呈现出标准的对称性,歌词工整,相互呼应,这两句皆为后半拍起音,首尾两句更是为变格式呼应。《人说山西好风光》这个作品的歌词应用了经典的两段式结构,第一段描绘了山西一带的地貌,歌词把当地风貌凸显的淋漓尽致,第二段则是描述了山西的人民状态,勤劳、脚踏实地。词作者乔羽运用了以简洁语言再现地方风情的直白创作手法,却又力透纸背地道出了大山中的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化的精神气质。第一段写景,坐北面南,大有指点江山之气概。首先概括,“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然后是远景,“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然后由远及近“站在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最后是特写,“哗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这一部分指点江山,意境开阔,具有一定的盛世繁荣景象。然而叙述全是地方土话,的确做到了雅与俗的结合。第二段写人,则是豪情万丈,慷慨激昂。“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了腰板也像十七八。”连白发的婆婆都老当益壮,志气昂扬,奋发向上,这是何种的精神面貌啊!这首歌曲的作词,主题具有深刻性、集中性,形象具有可歌性、可唱性,情感具有根本性、真实性,而语言,也确实做到了凝练性、通俗性。
歌词部分则是运用了我国古典诗词和民间文学常用的的“七言”、“五言”韵律句式,并且一些习惯性的地方俗语也都给祛除了,结构上基本为是七言一句。用韵方面也非常的讲究,也是借用一些古代诗词,第一段使用了响亮高昂的“江阳”韵,第二段使用了“发花”韵,并且隔句押韵,朗朗上口,使歌词无论唱还是诵都很顺畅,畅如汾河之流水。“七言”和韵脚的使用,节奏的鲜明确定,韵律和谐性明快,成就了一首绝佳之作。
这首歌的作曲清新自然、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非常亲切,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把当时人们热爱家乡,坚定信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佐证。1959年电影上映后,这首歌不径而走,很快风靡全国。到如今快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充满活力。

  4《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演唱

  4.1演唱的准备知识

因为《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创作,从歌词到歌曲旋律上,都有些山西当地的戏曲的韵味,是典型的山西民间风格。所以在去演唱之前,应该去感受下上党八音会吹打片段,通过对上党八音会的欣赏再去理解感悟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唱法以及一些演唱技巧。
上党八音会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吹打并在、文武结合。其乐器一般都有文绎和武绎之别,演奏时要把握其中的感情色彩(喜、怒、哀、乐)。(2)演绎是要声情并茂,把所要演绎的内容和旋律通过语言和肢体相接的表达出来。(3)演绎是要合理的掌控旋律的跌宕起伏,把握节奏情绪。

  4.2演唱的技巧分析

在拿到《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其先进行一个分析,把握哪里是高音,哪里是低音,整首歌的感情基调是怎么样的呢?这些都是演唱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因为它具有浓厚的山西民歌风味,我们在把握它的感情基调的时候,首先得对山西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接着还应该去了解下山西民歌的整体特点,把握下山西一带的民歌的演唱特点。并且《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主题曲,还要去把握下电影的情节和电影创作时当时的历史背景。文章的前三部分,已经对《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概述以及这首歌的歌词和曲调进行了一定的分析,通过对这些预先知识的学习,对我们应该如何去演唱《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曲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预备知识对于演唱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无论演唱任何一首歌曲,要想真正的演绎出其中的韵味,我们都必须深入到歌曲之中,不仅要应用常规的歌唱技巧,同时最重要的要演唱时的感情投入。
4.2.1咬字注意
“合理地咬字”对歌唱《人说山西好风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演绎好这首歌一定要注意歌曲中的咬字,每一个字的气息运用必须合理,如歌曲中的“望上一望”和“哗啦啦”这些词唱的时候要学会虚实的结合,尽量唱出那种乡土淳朴的味道,唱的不要太重了,唱的太重容易缺失歌曲原有的山西味道,不能体现出歌曲的贴切。在唱的时候,一定要亲切。通过演绎得使听的人们感受到有种已经来到那个年代,来到山西的感觉,让人听了流连忘返,身临其境。
歌曲的前两句为“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在演唱时,第一句的“人说山西”和第二句中的“地肥水美”要重唱,突出重点,在发“人”和“地”的时候可以稍微有一点点的长音。郭兰英老师在唱的时候很好的应用了山西戏曲的一些特点,“人”字,并没有像平日读书那样,而是把“人”字拉个长音,读成了三声。在唱到“人说山西”,唱到“说”字的时候,也是像戏曲那样拉个长音,然后声音在长音中进行一到两次的转换,“说”字这的长音大约有0.3秒左右,在演唱时,我们要注意下这里的声音转换和长音的使用;在唱到“西”字之后,有个短暂的停顿,这里就有个稍微的气息的切换,停顿时间大约有0.2秒左右,后面接着就是轻快,亲切的一口气唱完“好风光”。这个“好风光”几个字,在演唱时一定要干净利落,不能拖,要让人听了就能感受到山西的好风光,前面四个字的演唱和后面三个字的演唱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不管是声音、气息都让我们感觉到不同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旋律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突出山西风景的壮丽广阔。第一句的重点是“好风光”,在唱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演绎方式突出这一状态。第二句“地肥水美五谷香”的句式结构几乎和第一句是一样的,所以在唱法和气息上十分相似。第二句是直接描述了当时山西的一个地貌特色以及收获的场景。这也与当时的我国的经济状态和国情相辉映,表达了当时我国人们对收获的喜悦之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战胜艰难的决心以及对胜利的信心。紧接着第三句直接转到了“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两句是呈对称性的。在演唱时要注意唱腔的运用,要唱出山西民歌的特点,唱出民歌的特有韵味。山西民歌唱腔优美,正确的运用好唱腔是歌唱成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具体的演唱实践中,腔强时要豪放有力,弱时要轻微细腻,不多不少让,让人欣赏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人说山西好风光》中的三四两句,在唱“左手一指太行山”时要高亢有力,豪放有力,让人们感受下太行山的雄伟壮阔,把这种意境唱的淋漓尽致,给人们一种站在太行山下的感觉,抬头望去不见天,全是太行山,太行山的雄伟通过铿锵有力的唱腔给呈现出来。“左手一指太行山”这句在唱的时候也是有气息转变的,前面应用细腻的音调唱出“左手一指”这四个字,在唱这四个字时没有长音的使用,直接就唱出来了。而后面的“太行山”三个字在唱“行”和“山”的时候,把音调拉长,中间有声音的转换。就类似于这样“行~~”,“hang”中的“ang”一直延续0.3秒左右,其中先是二声,然后后面转换到三声,然后收尾。收尾之后,“山”字直接就出来了,并且“山”字处有声音的转换,音调的升高以及音律的拉长。类似于“hang”,“山”字的“an”也是绵绵延续,后面的长音的延续甚至超过了“ang”的时间。
4.2.2掌握气息
唱好这首歌必须合理地掌握好气息,没有深厚的气息功底是无法表达好《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的。比如这首歌中的“ang”和“an”的拉长,这里虽说有音调的改变,但是并没有换气,这样才能把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境表达出来,才能把山西民歌所独有的特点表现出来,好的旋律配合着好的唱法才能完美地诠释出歌曲的魅力。第四句的“右手一指是吕梁”因为和第三句是有一定的对称性的,所以在唱法上几乎是一样的,但是第四句最后那个“梁”中“ang”没有第三句“行”中的“ang”延绵的长,收的比较快,虽然也有长音的使用,但是不及第三句的气势。其实虽然第三句和第四句对山西的太行山和吕梁山进行了唱诵,但是感觉意境还不够深刻,接着就是“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这句一出,立马就把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滋味。汾河是一条贯穿山西的河,两岸最肥沃。第三句和第四句虽然气势宏伟,但不够细腻,后面通过描述汾河的水流过小村,这个意境呈现的特别的亲切。对于这几句,在唱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是感情,理解其中的韵味,把自己置身于这个意境之中,想想自己是站在太行山或者吕梁山上,看到汾河河水流过小村这一情景,然后自己是在这一环境中再唱这首歌。通过自己对这一意境的理解和感悟,闭上眼睛记住旋律,去演绎这首歌,演绎出的效果绝对是美轮美奂,让听者怎一次方能罢了。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真挚,带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却又不同一般的感觉。“站在那高处”和“望一望”是分开的,在演唱时,唱“高”字那时,要注意气息的使用和变换,这又和前面提及的“ang,an”所类似,此处的长音中仍然是不进行换气的,在长音结束时,“处”字立马破口而出,此处就仅仅有一个短短的尾音,轻声的歌唱即可。“杏花村里开杏花”这处是没有长音使用的,简洁轻快的唱出就行了,唱出人们看到这一繁荣的景象的高兴和喜悦。《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作品,声乐学者在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流动性,声音切忌“撑”“压”。对于民歌而言,我们的发声位置通常靠前一点,音色以甜美为主,声音的连贯性以及旋律的流动性一定要注意,做到以情动人,将自己融人作品当中,唱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歌曲的后面两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明显的八度大跳,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去“够”高音,通过腔体的细微调控去处理,从而达到自然、优美的效果,过程中我们的声音状态应保持一致。在唱“你看那汾河水的呀”这一句时,一定要注意山西戏曲的音腔韵味,字正腔圆。整首作品歌颂了山晋大地的雄伟风光,赞美了勤劳勇敢不怕吃苦的中晋人民。整个作品的发声位置靠前,有着丰富的山西地方戏曲的唱腔风格,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表达,以情动人,由内而外。下面就是歌曲的后半段了,后半段主要是歌颂山西的劳动人民的。
4.2.3把握腔调
“儿女正当好年华”这一句在唱的时候,“儿女”和“好年华”是这句歌词的重点,在歌唱的过程中要在这两部分投入深厚的感情,着重的唱出其中的韵味。这句歌词中没有所要拖的长音,包括最后的“华”字中的“a”,也是一个断音,没有任何一点的延续,直截了当的唱出,突出年轻的气息“好年华”。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调,要把那种年轻的味道唱出来。后面接着是“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这两句表现的是那个时期山西的青年男女的劳动状态,不怕苦不怕累,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重点词语的歌唱,注意发音的气息和腔调。在“男儿不怕”和“女儿能绣”之后都有些许的停顿,然后后面的“千般苦”和“万种花”中的“般”和“种”都是带有音调的转变和长音的使用,在收尾“苦”和“花”处,处理的要较为简洁些。歌曲的最后是“人有那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永不老”的“老”字是重点,在唱的时候要突出这一重点,“lao”中的“ao”与前面的“ang、an”的唱法和使用基本差不多,声音有一定的改变,音调有一定的起伏,气息切换尤为重要。最后两句,唱的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的,简简单单的就把歌曲给完美地收尾.

  5结束语

山西民歌风格的歌曲千千万,《人说山西好风光》可以算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创作了,在演绎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咬字、气息转换、腔调和节奏的把握,演唱者要深入到歌曲中的意境中去,用心、用感情去演绎。在唱这首歌的时候,歌唱者可以把舞台表演动作和歌唱相结合,声情并茂,完美演绎。

  [参考文献]

[1]周娟娟.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回顾与反思[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2):108-112.
[2]李珊.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改革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4(08):113-115.
[3]达古拉.新时期民族声乐发展机遇与挑战[J].戏剧之家,2014(18):108.
[4]孟新洋.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1(01):11-13.
[5]朱慧.“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响京城[J].山西日报2009(02)01-23.
[6]陈驰.从地域角度看山西民歌之美[J].山西经济日报.2014(008)04-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889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1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