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现状趋势及应对措施分析

  摘要
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且具有社会危害性”、“作案手段紧跟社会热点且更新快”、“诈骗模式由漫天撒网至精准诈骗”、“犯罪团伙趋向组织化、集团化且跨国(境)”、“地域性特征显著”等特点。当前此类案件的高发存在犯罪成本低、风险低且回报高;对电信部门、银行金融部门、网络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足,且存在取证、抓捕、追赃等难题;公民个人防诈骗意识不足且缺乏相关金融知识;预警拦截系统工程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需要创新思维,立足情报研判,选准突破方向;打破区域界线,协同作战;做好案件串并,深入分析;潜心经营,组织抓捕;快速讯问,迅速作出判断,才能有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协同作战;情报研判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这种新型工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又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社会的重要工具。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新增网民2598万,互联网在普及率上成功突破60%。和2018年相比,整整增长了1.6个百分点。在众多网民中,利用手机进行上网的人群在99%以上。在互联网席卷的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由此诞生。这种新兴起来的诈骗犯罪非常容易组织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犯罪团伙,且导致人们在经济上遭受巨大的损失。然而,这一行为,对我们公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侵犯,使工作秩序变得混乱不堪,导致人们群众极度缺乏安全感。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公害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要想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案件有效进行防控并降低其发生概率,本文重点从其原因和应对措施入手对该案件进行探讨。
  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概述
  (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概念
“电信网络诈骗”一词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最高法联合最高检和公安部所出台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此之前,司法界和学术界还并没有对这种新型犯罪形成统一的称谓,一般是用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来指代该种违法行为。目前国际上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还没有通行的定义,每个国家都是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其概念进行定义。在部分的西方国家中,他们认为“电信诈骗犯罪”实则就是对电信运营上实施诈骗,利用一些黑科技手段的使用来达到盗取重要机密信息的目的,随后来对电信服务进行骗取。他们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知与中国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对于电信诈骗,公安部曾经发布公文明确说明其就是一种借助电子通讯工具进行诈骗的新兴手段。和传统的犯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这一类犯罪在犯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接触性。那么,何为电信网络诈骗呢?[高尚宇.电信网络诈骗独立成罪问题探析.[J].2017(6).]笔者认为,犯罪分子为了满足自身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或者依托互联网平台,以网络聊天、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等多种非接触性的手段,运用知情不报、虚构事实的手段,向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来推动当事人从支付宝、ATM机、银行柜台、网银或者微信等支付平台中来向犯罪团伙进行转账的一种违法诈骗行为。
  (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展演变
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成功利用新兴技术完成犯罪。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最早是从台湾兴起的,因此又称“台湾式诈骗”。在刚开始时,是台湾本地的犯罪分子在诈骗过程中运用彩票中奖的方式。之后,又对互联网、电子通信工具加以利用来进行诈骗,在后续的操作中逐渐转变成为一种全新的犯罪类型。最开始犯罪案件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然后逐步扩展到北上广等中心城市。[秦帅、陈刚.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侦查研究综述.[J].公安学刊.2015(3).]2004年前后,针对该类型犯罪,台湾地区加强了严打态势,犯罪分子不得已才将犯罪场所从台湾转移到大陆,进而在全国范围内蔓延。2008年前后,我国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对于这一类型的案件将其判定为虚假信息诈骗。并且,总结出这类案件的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以互联网、电话等通信工具进行作案,随机抽取各种人群散布诈骗信息;二犯罪分子与受害人之间不会正面接触;三是涉案金额较大,受害者人均损失较高。[吴照美、许昆.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演变规律与打击机制的完善.[J].青海社会科学.2014(4).]2009年,公安部为了方便全国各办案机关之间的沟通,促进各方的协作,将该类案件界定为电信诈骗案件。目前,各部委、最高法、最高检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中均将这种新型的网络诈骗犯罪定义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
  (一)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且具有社会危害性
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2019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110万余起,涉案金额高达430亿元,全国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16.3万人,同比上升123.3%,由此可见,电信网络诈骗在数量上的庞大和涨速。除此之外,从我国中最高检司法案例研究院和最高法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大数据中可以看出,在2017年到2018年短短的时间中,我国电网网络诈骗案件在数量上在持续上升。而2018年和2017年同比上升27.4%。以武汉市进行举例,它虽然和其他同类城市相比,增幅要远远低于其平均值,但是也是呈现出要直线上升的趋势。在2013年时,武汉市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上立案3204起;在2014年时,立案3688起;在2015年时,立案6158起;并且还在只上不下。而在涉案金额上,也由最开始的1.02亿元扩展到2.1亿元,一跃成为众多刑事法案中金额数目最庞大、增幅最高的新型犯罪。[姚胜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探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就像天灾人祸一样,人人避之不及,它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风气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数不胜数的老百姓“养老钱”、“血汗钱”和“救命钱”被骗,把其推上了跳楼自杀、倾家荡产的绝境;还有些企业因为此而导致资金被扫荡一空,彻底破产,继而触发了各种群体性事件。
  (二)作案手段紧跟社会热点且更新快
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在犯罪手段上花样极多,且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紧跟社会发展趋势。最开始的时候,电信诈骗使用的套路是中奖诈骗。直到现在,其犯罪手法极为复杂多样且丰富。据统计,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以发展到60余种。有一些利欲熏心的策划公司还专业承包各种犯罪诈骗计划的策划,根据不同受害人的基本情况,为其量身设计一套诈骗方案,环环相扣,让人无法自知;有些人利用微信社交平台上的附近人功能,把自己伪装成为“高富帅”或者“白富美”,先是获取对方的信任和感情。在成功之后,在借用各种理由来对其进行金钱的索要;有的虚构帮困、寻亲等信息,以“传递爱心”的方式进行诈骗;有的人在微信朋友圈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卖货微商,利用海淘代扣、打折促销来诱导他人,继而开展诈骗计划;有的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诈骗财物。这些犯罪分子在开始诈骗之前会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细致研究、密切关注警方的实时动态、社会的一些热事和目标诈骗的心理活动,在一定周期内就推出新的诈骗方式或者在骗术被大众熟知后就转变策略,乘虚而入。
  (三)诈骗模式由“漫天撒网”至“精准诈骗”
在最开始的电信诈骗中,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漫天撒网”,普遍都在非法分子利用各种违规途径拿到众多群众的个人信息和电话号码后,对其进行逐一的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顾名思义称之为“漫天撒网”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从最开始兴起直到今天,漫天撒网式方式一直都流传着,且没有被淘汰掉。即使这样,“精准诈骗”模式还是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现阶段,人们群众的个人信息基本都在互联网中散布着。可以说,没有任何私密性。诈骗分子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到目标人群的个人信息,再加上其超高的诈骗手段、针对性和迷惑性,让人无法进行有效防护。[陈晓娟.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学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8).]就像有人在前一秒刚刚把房子卖掉,犯罪分子即刻就可以获取其合同编号;全国统一举办的英语等级考试报名刚刚截止,犯罪分子就可以把所有参考人员的名单拿到;某一个大学在招生工作上前脚结束,犯罪分子后一脚就可以知道录取名单,在此基础上展开精准诈骗。除了上述的种种手段,还有更加厉害的有些电信专业的诈骗团队会特意招聘一些能听懂会讲各地方言的能人加入。在对哪个地区的人进行诈骗时,就会让人用当地的方言与其进行沟通,提高其诈骗的迷惑性。另外,精准诈骗模式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季节性诈骗。他们主要在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进行诈骗时,选择不同的合适时期才会去进行落实。比如,在考试季、征兵季、开学季和旅游季等等,分别对考生、参军人员、学生和游客展开诈骗。
  (四)犯罪团伙趋向组织化、集团化且跨国(境)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主要对各种身份信息和事件进行虚构,继而对目标人展开诈骗。但是,如果在诈骗时只凭借一人之力,在完成上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在“冒充公检法类型诈骗”、“冒充黑社会类型诈骗”时,必须要有多个人的辅助才能完成。因此,越来越多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凭空而出。据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组织程度的数据统计:单独作案的只有60个左右,剩下基本都是团队的模式作案,在案件总数中占比五分之四。[乔胜利.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执法合作.[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7).]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团队犯罪属于最低端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电信网络诈骗的组织化程度在逐步趋于成型,并向集团化趋势过渡。最近几年,公安机关从东南亚、大洋洲和非洲大量押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屡见不鲜。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1/9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港澳台地区;在亚洲,与境外相关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较为频繁。其中,当属东南亚国家最多。
  (五)地域性特征显著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地域性特征。在2017年4月的时候公安部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出现地域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兴起地,一共12个。在我国境内,这些兴起地也是电信网络诈骗作案的主场地。电信网络诈骗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在其兴起地得到了集中体现,每个地区所采用的诈骗方式和诈骗手段都有所差异。比如广西宾阳的诈骗分子主要以qq的方式展开诈骗、湖北仙桃的诈骗分子作案主要凭借假冒公检法、广东电白的诈骗分子主要以猜猜我是谁的诈骗方式开展诈骗、河北丰宁的诈骗分子主要靠假冒黑社会来开展诈骗、江西余干的诈骗分子主要以重金求子的方式来开展诈骗、河南上蔡的诈骗分子在诈骗时主要靠假冒军人采购、安徽合肥的诈骗分子在诈骗时主要靠假收藏品等等。也正是因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这一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导致这些诈骗团伙在诈骗时更加肆无忌惮,对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原因
  (一)犯罪成本低、风险低且回报高
根据犯罪经济学理论,在实施犯罪后所可能要面临的法律处罚、处罚的期限、处罚的轻重、犯罪分子个人在心理上出现的罪恶感和不安感、金钱上所受到的损失、所要承担的社会谴责都被统称为犯罪成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进行行为选择时都会第一考虑到犯罪成本。而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所需要承担的犯罪成本较低,从而才会有大批的人群选择尝试,在违法的边缘不断试探。并且,虽然在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时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来购买电信设备、公民个人信息、租聘诈骗场地和申办银行卡等一些辅助工具,但是这些辅助工具在购买上不仅十分便捷而且成本低廉。[陈晓娟.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学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8).]前期的投入不仅低成本而且高收益,成为众多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内驱力。当然,金钱的诱惑足以让他们鬼迷心窍,财产性犯罪也不例外。和高额的收益相比,电信网络诈骗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成本投入简直是九牛一毛。
  (二)对电信部门、银行金融部门、网络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当前,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中肆意飞虐,其泄漏的严重程度不言而喻。在注册各种软件时、办理各种增值卡、银行卡时,公民个人信息是必填款项。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公民的个人信息的保密性薄弱,特别容易被有心的犯罪分子加以利用。电信网络诈骗之所以如此猖獗,主要是在于钻了社会监管的漏洞。电话卡实名制政策虽然在前几年就以被正式推出,但是也是在最近的一到两年之间才被落实到实处。家喻户晓,电信网络诈骗案中银行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几年,不管在哪贩卖银行卡的现象都随处可见,有许多人会利用一张身份证去多个银行办理数张银行卡,来进行贩卖,更有过分的是有人会把他人的身份证进行租借来达到办卡的目的。当然,也有一些毫不知情的大众被亲朋好友假意借去身份证去办理银行卡。这些行为,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良好契机。除此之外,当前我国的网银转账到账时间一般都在两个小时之内,甚至更快,这也为犯罪分子快速转移账款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如今的信息数据大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在日渐加强。但是,利弊永远是共存的,它也是网络诈骗的重要载体。在一些虚假网页和钓鱼网站、各种社交软件上诈骗信息随意散播等得到了集中体现。[宋可、白文静.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剖析.[J].法学论坛.2017(6).]
  (三)公安机关打击力度不足,且存在取证、抓捕、追赃等难题
对于一般的案件,基本上都是交由不同的警种来分工合作进行侦破。而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则无法单一的借助某个警种来单独作战,必须要把网安、刑警等多个警种整合到一起,互相协作。若是必要的话,还需要银行部门、电信运营等社会力量的加入。电信网络诈骗除了地域性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定,且作案地点随机,甚至有些还是跨境作案。现阶段,当务之急就是把警方之间的力量配合好。从性质上来说,电信网络诈骗算是非接触性犯罪,其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也不存在作案现场的逮捕。再加上诈骗分子一般都会在作案成功后把作案工具快速销毁掉,现场勘查这一手段自然是不可取的。在作案过程中,犯罪分子一般都是利用虚假的身份,使用他人的银行卡和电话,且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等因素的束缚。就算是团队成员之间要进行联系,也都是依靠网络单线联系。即使是公安机关可以侥幸逮捕其中的几个诈骗人员,也无法把其团伙情况全部摸清,一网打尽更是难上加难。在目标人把钱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后,一般会被犯罪分子极速逐层转移,接着在境外或者异地取款,从而导致线索断掉。还有一种情况,犯罪分子把获得的账款在逐层转移的过程中就以完成消化,其实际来源根本无从得知。[张萍、肖亚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及侦防要领.[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10).]
  (四)公民个人防诈骗意识不足且缺乏相关金融知识
实际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之所以能够屡屡成功主要是抓住了目标人的贪婪心理和侥幸心理。在利益面前,被害人被其诱导,从而失去了正确的判断能力,因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自知的走进犯罪分子设置的陷阱中。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于目标人的选择,其往往对生活常识一无所知。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尤其是在官方号码与诈骗分子号码相类似的情况下,目标人往往无法对真假进行辨别,选择盲目的相信犯罪分子,而没有提高自身警惕性。[解品娇.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因及防治对策.[J].刑法论坛.]在诈骗形式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丰富多样。在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有时会把自己伪装成目标人的亲朋好友;有时会假冒银行工作人员或者国家机关人员。以网络诈骗角度出发,犯罪分子可以借助qq、微信等各种社交软件向目标人发送钓鱼网站链接来进行诈骗;以电信诈骗角度出发,犯罪分子只需要发送信息或者拨打电话就可以达到引诱目标人的目的;目标人之所以会被骗,其大部分原因应该归结于自身防范意识薄弱上。
  (五)预警拦截系统工程建设滞后
在互联网和电子通讯设备的迅雷之势发展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工具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向先进化迈步,其诈骗手法和方式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公安机关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构建完成后,犯罪分子就把那些常规手段舍弃掉了,选择运用移动互联网、快捷支付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猖狂。并且,他们配备了专业的技术团队来支撑他们作案,在网络平台中不断搜寻新的犯罪手法,依托公民的个人基本信息来获取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在第三方平台账户通过用虚假信息注册来达到套现的目的。相较而言,公安机关的预警拦截系统在建设上就显得极其落后了。[潘飞、刘畅.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与防范.[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5).]
  四、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应对措施
  (一)创新思维,立足情报研判,选准突破方向
自从某区分局成功构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专业队伍后,他们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快速展开了分析。在分析后,得出在2012年所发生的“网上预订打折机票”诈骗案所有被骗资金都转向了海南省。针对这一发现,工作人员曾多次前往海南省某市去进行实地取证。首先,在经过商议后,其决定以“400”电话代理商为着力点,展开查案,试图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进展。其次,与银联方面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对所有关于此案的账户进行监控。最后,要把证据收集的步伐加快,保证在逮捕犯罪团队成员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审理。在把侦查方向确定好之后,侦查工作开始从360度全方位开展。在调查中发展,“400”电话的代理商基本都来自江西省。办案人员又即可前往江西省,发现江西省共有“400”代理商40余名。其中,就有一个代理商应之前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进行诈骗而被上海警方所处理。这一结果,也在间接表明侦查方向是正确的。然而,要想顺着这条线索继续查下去,其前提条件是代理商们的积极配合。从代理商提供的信息可以发现,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在反侦察意识上极其强烈。通常来说,他们的电话只会使用十天左右,最长不超过十五天,并且把与代理商之间的联系全部清除掉。除此之外,在网络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成员的所有IP地址都在海南省的某个市中,且都使用3G网络。办案人员又对代理商所提供的所有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最终成功把目标定位在海南省某市活动的十几名犯罪团伙成员。侦查人员一直坚信犯罪分子在使用“400”电话时不可能毫无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破案的重中之重。鉴于此,专案组开始转换思维,对“400”电话代理公司展开全面调查。也正是因为这一破案思维的转换,为其今后的顺利破案做好了铺垫。
  (二)打破区域界线,协同作战
某区辖内在2009年的7月频繁发生了3起电信诈骗案件。某区辖内女事主江某在7月20日的时候受到了银行发来的扣去服务费通知短信,江某按照信息所给出的电话与其进行联络。对方假冒是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和电信局,谎称账户不安全必须要进行资金转移,而成功骗取江某8万元左右的人民币。案发后,某区分局刑警大队立即组织力量开展侦查,侦查员梳理案情发现,这三起案件案发时间集中、作案时段相似,很可能是同一犯罪团伙所为。案件的侦办应由省、市级以上部门统筹,推动办案工作向专业化、信息化、技术化发展。非接触性诈骗案件不受区域限制,诈骗所得赃款在各省、市之间快速流转,应继续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合打击、整体作战机制,在省、市大区域内成立打击此类犯罪的组织协调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主办地、涉案地及犯罪嫌疑人暂住地或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的职责,简化协作程序,提高工作的效率,形成打击跨区域犯罪的合力。
  (三)做好案件串并,深入分析
2011年7月以来,某区内就出现了多起以假扮事主子女被绑架情况为诈骗手段的案件。犯罪团伙的惯用手法是向由其中的一名成员来拨通事主电话,然后假装是其亲属告知事主因欠下高额贷款被殴打、绑架,让事主转让来帮助他。接着,让另一名成员伪装债主来接听电话,对事主进行威胁,让其乖乖把钱转入指定账户,否则不会放人。事主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将约定的金额汇入对方指定的账户。在事后,事主只有在与当事人联系的时候,才会发觉自己被骗。这一作案手段百试百灵,其诈骗金额总计约百万元以上,事关重大,在社会上的恶劣影响极其严重。针对某区2011年7月开始陆续发生的此类案件,专案组通过收集同类案件的材料,积极回访事主,对此类案件进行深入的研判串并分析。由于涉案电话号码与其他线索均无法进行追踪,只能以涉案银行卡作为调查切入点。于是,专案组调取大量的涉案银行卡交易清单。通过对交易清单的分析,发现大部分银行卡在海南省某市由固定的取款记录。据此,专案组立即决定派员某市调取犯罪嫌疑人提款录像资料,同时对涉案银行卡实施布控,待时机成熟立即展开抓捕。这类高发性的电信诈骗案件的事由往往只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与犯罪嫌疑人接触,案件留下的线索很少。而且现今科技进步迅速,犯罪嫌疑人会利用各种工具隐藏自己,线索跟进的难度很大。但是,如果做好案件的前期串并,及时调取证据,细致归总每起案件的线索,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就能为侦破案件奠定稳定的基础。专案组分析了涉案银行卡交易流水账单,及时查清了银行卡落地地点、转出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不放弃交易流水清单中任何一个微小细节。
  (四)潜心经营,组织抓捕
电信诈骗犯罪是近年来蔓延滋长的新型高智能非接触类犯罪,其严密的组织结构、高科技智能手段的应用、跨区域作案等特点造成当前警方对此类案件侦查环节多、周期长、调查取证难、打击效果差的局面。2009年以来,某市连续破获了多起特大电信诈骗大案,涉案金额达到千万元以上,但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在犯罪团伙中负责线路维护和转账等工作的下层角色,而犯罪的组织策划者却没有抓到,这对全面印证犯罪事实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擒贼未擒王”为犯罪嫌疑人卷土重来预留了机会。
在“5·13”专案组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办案民警精心核对、查证各种信息资源,多点多向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实地摸查确定该犯罪集团的各种角色人员。2011年8月底,在公安部的大力协调下,专案组分赴中国台湾地区、泰国地等地,与当地警方沟通协调,交流情报信息,开展深入的侦查,逐步摸清掌握了该犯罪集团在当地的活动情况。9月底,“5·13”专案组指挥部考虑到抓捕时机成熟,遂精心制定抓捕方案,多国、多地、多警方同步开展抓捕,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该犯罪集团彻底摧毁。
  (五)快速讯问,迅速作出判断
突审加上准确迅速的判断是侦破案件的关键。每一个案件都存在一定的变数,只有通过快速的应变并做出准确迅速的判断,才能抓住战机,成功破案。专案组每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均能及时审讯,使得案件得以迅速向纵深发展。在抓获核心犯罪嫌疑人后,加大力度及时审讯,使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方式暴露无遗。在遇到犯罪嫌疑人突然转移等突发状况时,专案组也能沉着应对,根据前期收集的工作情报,掌握形势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不贻误战机,化被动为主动,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参考文献
[1]高尚宇.电信网络诈骗独立成罪问题探析.[J].2017(6).
[2]秦帅、陈刚.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侦查研究综述.[J].公安学刊.2015(3).
[3]吴照美、许昆.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的演变规律与打击机制的完善.[J].青海社会科学.2014(4).
[4]姚胜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探析
[5]陈晓娟.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学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8).
[6]乔胜利.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执法合作.[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8(7).
[7]潘飞、刘畅.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与防范.[J].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5).
[8]宋可、白文静.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剖析.[J].法学论坛.2017(6).
[9]张萍、肖亚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及侦防要领.[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10).
[10]解品娇.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因及防治对策.[J].刑法论坛.
[11]李亮,王亮,宋昊.电信网络诈骗发展趋势及打防对策——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中国刑事警察,2019(5).
[12]高德进,吴正超.新形势下打防电信网络诈骗新机制研究[B].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7).
[13]李立丰,宫宇.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及防控对策分析——以2014年至2016年全国范围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分析样本[A].净月学刊,2017(7).
[14]徐明,殷启新.当前网络及电信诈骗犯罪情态分析宇应对策略[A].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7(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19062.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1年12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