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镇的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邳州市八路镇的调查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4年起,xxxx连续13个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问题为主题。

随着XXX进入XXX,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其最主要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过往的“如何更快发展”转变为“如何更好发展”,强调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应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更多地表现为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农村、农业和农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成为了新时期的“新三农”问题,其本质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工农失衡和城乡失衡。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与西方学者提出的“乡村衰退”说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三农”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Gallent(2007)学者提出了“乡村衰退”的概念,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乡村衰退现象已成为人类当前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适合农村情境的、可行的发展路径,对于认识和解决新时期“新三农”问题、应对乡村发展不充分、提高农民幸福感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发展面临困境,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的特定的时代背景。XXXxxxx报告强调,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XXX进入XXX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需要,更是由城市偏斜到城乡融合,实现中国社会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破解农业乡镇发展的困境,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推进乡村精神的回归、促进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农耕文化的复兴。

八路镇在近年来尝试多种发展模式,然而效果欠佳,故而本文对八路镇进行分析,同时按照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中社会结构三层次划分,从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八路镇发展模式推进中的制约因素,从而为其他农业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选题的目的

1、识别农业镇发展中的困境

基于调查资料,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识别在城乡人口流动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所以研究八路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集中反映农业镇突出问题以及治理情况。

2、探讨农业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邳州市八路镇的镇情,全面探索走XXX乡村振兴道路的路径,重在以新型化的农业发展体系、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多样化的文化复兴工程、和谐化的生活共同体、绿色化的美好宜居环境为着眼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更全面、更细致、更持久的动力。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三)选题的意义

从理论方面看,相关文献缺少对于乡镇实际发展困境和路径的详实调研与深入剖析,缺少对它们发展诉求的切实应对。面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农业高成本、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农业资源环境紧绷等新常态,如何探索农业镇的可行性发展路径,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镇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从实践方面看,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研究农业乡镇发展,是一个新的视角,这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部分传统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发生转变;农村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的增加与人们需求的加速转型,带来传统乡土文化、田园风光、农业景观价值凸显,日益成为稀缺的资源,广大农村越来越成为一部分人口返乡旅游、居住和创业的热土。所以本次研究以XXXxxxx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调查分析农业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策略,并结合国外学者的观点进行一个全新的深入研究。

  二、选题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城乡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城乡关系理论,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诸多研究著作中,并没有针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沿革及城乡关系的演变做深入细致的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针对城乡关系的研究,“结合了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以及资产阶级与产业工人斗争的问题,从这样的对立关系出发,论述了城市范围的扩大与经济的繁荣以及乡村工业的凋敝与贫穷的对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工业发展与区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中国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和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研究过城乡关系,他指出“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从中可以看出城乡关系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环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针对城乡关系的研究描述从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城乡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农业生产时期,在时间和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促使下,农业开始缓慢发展,原始部落居民会依据生产生活的需要,从居无定所到部落的形成,不断地找寻适合生存的居所和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所提供的剩余粮食和劳动力不断增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部分的劳动力脱离原始的农业生产部门到工业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工作,社会协作日益重要,加上人口的聚集,乡村逐渐城镇化,城镇由此产生,伴随日后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大工业逐渐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作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像城市演变。第二部分,城乡分离。大工业逐渐专业化的发展淡然了工业革命的爆发,同时农业革命的产生,让乡村农民丧失土地进入城市进行工业化劳动,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生产资料,这是农业收入占比逐渐减少,城市和乡村逐渐处于对立方,城乡分离,城市化进场加快,工业化生产“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下,城市逐渐统治乡村,“农村从属于城市”。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研究,从社会分工出发进行研究发现“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运动”。第三部分,消除对立,城乡融合。不可否认,城市发展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可谓“城市级的建造是一大进步”,城乡之间的这种分离和差别在马克思看来“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地情况:隔绝和分散。”但是农业生产仍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所在,农业生产虽然效率提高,但相对工业发展的速度还是较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需要改变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关系到相互融合,只有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协调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而这种融合性的发展仍旧需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乡村农业发展是城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工业发展相反可以带动农业发展,“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处理等等,应当在农业中广泛采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城乡矛盾运动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是城市乡村发展的需要。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种新型和谐的城乡关系,它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基础之上,是城乡关系演进的高级阶段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要求下催生了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发展聚焦了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的新发展形势,同时也肩负着城乡地域类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与重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曾着重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应该将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科学的筹划,协调推进城乡发展,利用城市发展带动乡村,以乡村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农业小镇,具有重要的意义。

2.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

马克思毕生所有理论研究是看重结构部分,《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代表作,在他与恩格斯的书信中总也提到“《资本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结构’的设定。马克思曾表示社会结构理论总的指导了自己整个的研究工作。这个结论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它正式宣告唯心主义理论的解体,也成为马克思创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理论,同时对于之后学者的理论研究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戴维·麦克莱伦等不少西方学者均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给予了很大的肯定。社会结构的研究之所以能够在整个研究中处于指导地位,恩格斯也曾对此给过解释“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同时他将整个有关于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归功于马克思,由此足以见得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在研究领域的重大参考价值。

马克思认为一切的社会生活的总和均是同社会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以及社会意识这些其中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结构,即“把社会结构看作是人们在持续的社会活动过程中结成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的比较持久的、稳定的、模式化的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要素关系的总和。”。可见对于“社会结构”的研究需要从社会要素出发,要素处于社会中,必然受社会结构影响。针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有关社会结构划分这一部分,目前学界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层次划分、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及社会意识三层次划分、再三层次基础上加生产力的四层次划分等不同的看法。从上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表述,本文在此就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引用三层次划分方法进行研究。经济结构即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政治结构即为国家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总和;社会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的精神再现,它体现在社会发展层面的方方面面。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镇必然出现社会接够的变迁,故而对农业镇进行探究可用到该理论。

3.新型城镇化理论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各国因经济条件、地理区位、自然禀赋、文化追求、国家发展战略的各不相同也不断探寻着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既有与工业发展相同步的城镇化发展类型,有强力发展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城镇化类型,也有类似早期中国限制户籍、城乡分割的城镇化发展类型。可以看到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的综合体现,也是国家由农业化不断向工业话迈进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起步晚,至今大致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凝结了中国各界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xxxx会议的召开使城镇化发展稳步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十八届五中全会着重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XXX同志早年任职浙江时就从全面建设惠及全体人民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想”,XXX在后期工作中也经常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推动,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素,同样是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了潜力,牵动着民生工程的顺利进展,按照XXXxxxx、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等各项工作会议要求,指出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坚持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道路,通过以人的城镇化发展为核心,提高发展质量,创新改革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在整个工作进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突破:其一,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其二,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其三,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具体通过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利用经济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和城镇住房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十个方向进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说是在细则上超越了国外的城镇化建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现实依据

我国经济发展正由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走XXX乡村振兴道路是对现阶段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建设的主要目标的深刻把握。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国正在经历着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其价值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彰显,同时,就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已成为制约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掣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好不好、乡村振兴道路的中国特色强不强,从本质上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质量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xxxx报告指出:“XXX进入XXX,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从根本上表明走XXX乡村振兴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村应该是解决问题最应着力的地方,农民应该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最迫切群体。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XXX的现实国情,走XXX乡村振兴道路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引擎,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现阶段,农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根基性产业,面临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农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农民作为经营农业的主体,劳动力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农村缺乏懂技术会经营的工作队伍。因此,走XXX乡村振兴道路,不论是在农业发展方面,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或是在农村建设方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还是在农民培养方面,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都是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布局谋篇,旨在改革农业产业体系,激活农村内生动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补齐短板。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

总体看来,国外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多学科的介入研究,有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进行多角度研究。第二,国家支持下,研究人员逐渐增多。以美国为首,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大学均成立专门机构来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第三,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国外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优势即能客观、中立的描述所观察内容,而较少带有个人情感因素,但也存在缺点,即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完全真实地描述中国农村实际存在的问题。

罗思高(SiGaoLuo)、黄季焜(JiKunHuang)及大塚启二郎(KeijiroOtsuka)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教授共同讨论了生物技术、市场准入、土地租赁对中国农民生计产生的影响,其研究发现:乡村发展不仅需要农业技术和生产率的提高,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并加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使资源向贫困区域倾斜。这说明政府是乡村经济通向现代化之路的重要推手,所以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曾玛莉(MargheritaZanasi)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从历史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的两条道路,她认为无论是以西方的现代化为蓝本、努力融入西方世界的城市工业化道路,还是着眼于保护中国传统、抗拒西方现代性的乡村现代化道路,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工业化模型。所以现代工业是乡村经济通向现代化之路的重要条件。

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教授毕仰高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自发的农民反抗固有的特征,认为1949年之前和之后的中国农民反抗具有连续性,反抗的主要形式为拒绝交税。戴瑞福(Thaxton)以“大佛村”在大跃进时期的饥荒情况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中国农民是如何抵制集体化的高压政治和腐败的。在发展的大环境下,克服反腐这些一系列问题,有助于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对中国农村发展问题分析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农村,引起了广大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总的看来,国外代表性的观点有:

(美)阿尔文·托夫勒(Toffler,2006)小农经济的内卷化问题。这是以美国学者黄宗智为代表的观点。他通过对中国农村的多年调查,指出中国农村的经济仍然是有增长无发展,即“过密型增长产生的”。他认为在商品化在农村出现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小农生活仍长期处于糊口水平,而且会使小农经济得以延续发展。”这种情况不但不会使小农经济解体,年,中共中央指出建设“家庭农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中国式”道路,并力图在全国普及,黄宗智认为这是在套用“地多人少”的美国模式,不适用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美国的发展模式在于节省劳动力而中国则在于节省土地并充分利用劳动力。他提出真正的家庭农场即适度规模的、“小而精”的,才是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道路。

(美)西奥多·舒尔茨(Schultz,2003)乡村经纪人观念。乡村“经纪人”是由美国学者杜赞奇提出来的,他认为乡村基层领袖扮演国家和乡村之间的“经纪人”。这种“经纪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赢利型经纪”,本村的农民被他们视为获取利润的对象;二是“保护型经纪”,他们代表本村村民的利益与国家进行博弈。近年来有学者进一步阐发这种观点,提出以国家、地方精英和民众来解读中国乡村社会。

(英)爱德华·泰勒(Tyler,2005)村庄选举关联。学者梅拉尼·马尼恩(Manion,1993)研究了村庄领导人、村民、以及乡镇领导之间的选举关联。他认为村庄领导人和选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选举关联。其关联性表现为选民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思想相近的候选人。还有许多国外学者专门研究推动农民政治参与的动机与阻碍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还提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率低的原因在于性别之间的生活状态以及成人之前的社会化模式引起的。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对中国农村的探究

1920-1933年间,南京金陵大学卜凯先后三次对中国的农家经济进行较大规模的调查。以此为基础,他著成《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系统研究了中国农村的家庭经济和土地利用问题,是从经济学角度实证性研究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奠基之作。卜凯从技术角度论证了个体耕作制在当时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诸多缺陷,而政府如果能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政策对农业施以援手,如提供优惠信贷、使用良种与化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销售渠道、建立延伸服务、推动地税改革、纠正租佃制度等,这一制度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中国的粮食自给并能提供必要的工业原料。还是看得出,该学着强调了政府以“看不见的手”引导社会资源进入从而改善民生的能力与作用。

黄宗智、高原、彭玉生师徒对全国范围内6万户样本农户的成本收益进行调查,再结合地方和村一级的数据资料,归纳出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为“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黄宗智还探索出了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即小规模的资本—劳动双密集型的、畜—禽—鱼饲养和菜—果种植相结合的家庭农场。彭玉生考察现有文献发现,乡村产业的蓬勃增长应以“城市群”为背景,原因在于从城市国有企业溢出的资本、往来于乡村企业的城市技术人员以及潜在的城市消费市场,这三者都对周边县的非农产值(乡镇企业)增长有显著的辐射作用,发展乡镇经济还是着眼于保护中国传统、抗拒西方现代性的乡村现代化道路,建立一个以乡村实际为基础的工业化模型。

古学斌以中国南部的“顾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分析了引发村民不满的三个原因:生活成本上升、农业支出上涨、强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面对这些棘手问题,村民们通过不交费用、偷税漏税、不遵守严格的计划生育法规以及重建宗亲会来抵制他们认为不合理的政策。挑战官方政策和当地政府及其官员的合法性。麦宜生历经20年调查了3000个家庭的冲突问题,试图了解社会冲突的化解机制,其研究表明:中国农民在解决纠纷过程中不信任基层政府,倾向于寻求上级政府的帮助,但他认为向上级机关上诉寻求解决民间纠纷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而基础干部参与当地乡村的冲突的解决是更可取、更有效、更高级别的解决方案。随着乡村各利益主体的分化以及乡村问题的复杂性的增加,中国乡村社会冲突的成因、特征及化解机制变得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农民利益表达模式也有了较大转变,法治意识显著提高,抗争意识觉醒,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更多地是寻求国家法律和政策等制度层面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在政府差序信任的格局下,维权抗争由“非制度化”转换为“制度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避免非制度化抗争带来的流血牺牲,也能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而要专心发展经济,要建立健全社会冲突的化解机制。

2)对农村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探究

以徐勇为代表的“华中乡土派”主要从乡村治理角度展开研究,是最早把政治学研究视角引入农村问题的学派。关于当代中国农村困境,徐勇认为“由于挣脱土地束缚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导致的乡村发展空心化、乡村结构再复制和乡村秩序失衡性的困境,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问题。”提出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本位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治理体制来破除农村发展困境。于建嵘对于村庄政治研究很有建树,他在论文《村治发展的基本愿景》中指出当代中国农村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的背景下,由于社会治理机制失灵、基层政府的管理错位和乡村社会组织的涣散共同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徐勇的观点基本一致,他认为当代农村发展的困境是农村秩序混乱导致的。“华中派”学者一贯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来研究中国农村问题,并且以个案研究为线索,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思路。这种研究方法能够比较细微、深入地了解农村中存在问题,并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贺雪峰提出当代农村发展正经历着“空心化”过程,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追求“强富美”的目标,并不是要把农村建设得比城市好,而是要为农村提供最基本服务,提供可以在农村生活的基本生活条件,让农民在农村里生活同样感到自豪。他在《新乡土中国》中指出,当前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有村庄社会关联度低即农民“原子化”、村庄缺乏“内生型”秩序等问题。这是一部动态研究著作,研究的范围也比较广,深入研究了当前中国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学者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展开论述,严谨且全面的阐述了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留守问题以及新农村建设流于形式等问题,为本文的研究方式提供有效借鉴。全国政协常委陈锡文教授将当代农村问题归纳为三点即“粮”的问题、“地”的问题、“人”的问题。陈锡文比较笼统地概括了这三点农村问题,这也是学术界研究农村问题比较认同和集中的几个方面。

进入XXX,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学术界主要从具体的措施角度去研究如何振兴乡村,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角度去分析,此外还有学者从培养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这个主体涉及到农民、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新乡绅等。学术界一致认同的观点就是乡村振兴要因地、因时制宜。

当代国内农村的现状研究,可谓是多角度、多领域。多学科的介入,既有考察宏观制度,也关注微观社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学者越来越关注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基于田野调查,以个案为例来映射整个中国农村存在问题,由此可见这种微观的研究思路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趋势,但是存在的研究不足即不具有普适性。

  (三)简单述评

国外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比较透彻,很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也曾经有过建设新农村的历史,美国“新城镇开发”、日本“造村运动”、德国“村落更新计划”、韩国“新村运动”、印度“乡村综合开发运动”、法国“农村整顿”、瑞典“农家人”合作社、加拿大的农协伙伴计划,等等。

从国外乡村发展与建设的实践经验看,农村发展基本上都是循着由局部突破到整体推进、由技术应用到制度革新、由重点示范到全面推广的路径逐步壮大。当前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学界对关于“乡村振兴”或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学理性阐释比较缺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比较欠缺,所以应吸取国外的乡村建设经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对这一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在以上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的调研和系统的分析,以邳州市八路镇为具体实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镇经济建设发展的措施及路径进行探讨。

  四、研究内容

本论文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镇经济建设发展的视野,采用文献研究法、实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对农业镇经济建设发展进行研究,并以邳州市八路镇为实际研究区域,来分析该地区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如何才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业镇的问题。因此,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部分主要为绪论部分,概述研究背景意义等,为文章奠定框架。

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综述,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八路镇发展的现状。

第四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其制约因素,。

第五部分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八路镇发展模式。

最后是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展望以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镇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大量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镇经济发展的相关报道,对于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积累,对国家、八路镇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深入八路镇经济发展的最新相关动态。为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为了更形象、更具体的阐明农业镇经济发展路径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支撑研究论点。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镇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存在问题,为本研究寻找论据支撑。

3.问卷调查法。在查阅研究样本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基础上,抽样选取样本镇领导、企业员工、留守村民等不同样本,发放问卷调查,并收集整理问卷数据。

  六、预期结果

通过研究,撰写和提交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及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本文通过对邳州市八路镇“乡村振兴”背景下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归纳与分析,最终总结概括出八路镇新农村经济治理创新特点、规律等,为其发展提供新思路。

  七、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获取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有利于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镇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分析。依据调查数据和案例资料的分析,提出农业镇经济发展的治理路径。

  八、工作条件

获取参考资料主要通过图书馆与研究相关的国内相关期刊杂志,及其电子图书馆关于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电子数据资料,以及相关的社会学著作。实证调查阶段,需要借助本单位领导、同事帮助完成艰巨的调查任务。分析资料时主要用到计算机和相关统计软件。撰写调查报告主要应用个人计算机。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23109.html,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5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