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研究

  摘要

近年来,对于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理想观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社会以及家庭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以后的生活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了大学生成才,社会塑才,家庭以及学校育才的重要途径。对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次论文通过对理想观的定义、大学生理想观培育现状以及大学生理想观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出大学生理想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理想观;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理想观的内涵

在古代中国理想是一个关于志的范畴,是人们关于自己行为的一系列准则,这种理解在现代仍然适用。而且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比较系统说法,他认为“理想是人们外部的行为活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而人们把这种在思维中的反映形成一种集合”[1]而在哲学层面,主要是从马克思的思想概念理论出发,以实践为根本,以客观存在为基础,把事物发展所发生的可能性与人们期望未来的构想结合起来的一种观念,称为理想观[2]。而现在比较认可的一种权威的解释是:理想观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因而可以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核心内容[3]。

  (二)新形势下理想观的特点

时代性与远见性的统一: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的变化总是受其经济文化以及客观存在的影响,又受其一定时代生产力水平的影响,所以其理想观有其时代特征。但是理想观又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所以其发展受其思想水平的影响,所以有其远见性。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理想观表现的是自己对未来人生的一种追求,并且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满足自我需要的一个过程,它是单向转换的一个过程【4】。但是理想观转化成个人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它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一个人的理想只认为是顾及个人需要,而不考虑是否为社会所需,他的观念就是不切实际的、虚无的;如而果一个人的理想只考虑国家需要,而忽略了自己,那么他的观念就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真正的理想观是将自己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共同发展。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理想观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预想,把未来当作一种预想的目标,而且由于未来世界的变化性比较强以及科技力量的推动,人们的理想观具有一定的可能性【5】。但是,人们的理想观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对应的客观存在所建立的,才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并不是人们自我想象主观臆造的,所以其存在有一定的现实性。说起理想观其并不是可以完美实现的,因为世界到处存在着变化,存在的只是可能,并不是必然。

  (三)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的重要意义

1.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学生理想观现状的分析表明理想培育要跟随时代发展,充分体现时代的创新性【6】。

2.道德建设的要求:理想观的培育是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在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明确提出培养“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把培养有理想的新人放在第一位【7】。

3.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的现实面前,不仅需要对大学生提供物质享受,而且必须提供一定的精神享受。而对大学生进行理想观的培育是进行精神享受的需要,而理想观对于大学生未来成长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对成长有促进作用;反之,有抑制作用。为了大学生成长之路能够减少阻力,必须对其理想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现状及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现状

1.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的成效

生存在经济大繁荣、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时代,展开对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是符历史发展潮流的,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社会观。对大学生进行理想观的培育,使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繁荣有重大作用,大学生都有实现其自己理想的愿望,对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近些年来,对理想观的培育初见成效:第一,大学生普遍树立了正确且实际可行的理想观与人生观。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的建立基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时代性与长远性的统一、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理想观[8]。

第二,理想观的培育促使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提高。对我们理想观的教育必须学习自身的专业课,还必须掌握更多的学习课外技能,阅读大量书籍,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需要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使得大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

第三,理想观的培育使得社会更加繁荣、更加稳定。对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使得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了导向性,指引人们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减少了犯罪事件发生的概率,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理想物欲化,无视社会责任感。在当前社会,世情、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经济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大学生逐渐变得只关注自己的个人理想,无视社会责任的承担,只有少数学生具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国家利益、民族精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智的选择。大部分学生只为自身利益和自身发展做铺垫,甚至有的人还以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我们做每件事情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个人利益,而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是虚伪的、愚蠢的。甚至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切身的利益不惜无视国家法律法规,走上违反犯罪的道路。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不断兴起,导致了高校对个人实用主义的理想观培育,使学生趋向与追求个人物质层面,缺乏精神层面的追求,其行动表现为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第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坚定。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表面上看各国关系以合作、发展等形式进行,实际上竞争与冲突也一并存在。大学生因为涉世不深,对各种关系了解不够,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热潮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动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极端主义、享用主义等现实思想不断影响着大学生,以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攀比心理、求异心理等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生不重视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依然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和XXX理论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甚至有些人觉得学习关于马克思主义与XXX理论很无趣,给自己的学业生涯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学生受眼前利益的蒙蔽,缺少对理想的远大追求,甚至有的人还间接的消失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

第三,理想没有做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当今时代化的进程也就是世俗化和功利化的进程,理性化的进程被淡化出了人们的视野。每个人理想观的确立都是有一定的利益作为驱使的动力。现在很多大学生理想观的确立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不考虑社会现实需要怎样的人,这样的人确立理想观的时候往往是感性的,用自己的情感作为支配的工具。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确立理想观的时候完全是为了迎合社会的口味,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理想观是具有现实性的,是趋向务实的,而忽视了自己情感的真实需要,这样的理想观是不快乐的、是可悲的。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真正需要的、真正适用的是把理想观的务实与感性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实现自己兴趣与迎合社会口味之间达到一个平衡,这样人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就是快乐的、实际的。

第四,理想观的确立体现了报恩思想。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在追求理想观的过程中树立了一种舍我造福大家的心态。一问他们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理想观,就有了下面几种回答“要让在我身边的人快乐、幸福”、“要让我的父母过得好”、“要有保护自己家人的能力”、“我的父母说这样的理想观适合我”、“我都无所谓,别人确立什么样的我就确立什么样的”。毋庸置疑,这些观念有的充分体现了中国百年来的优良传统,那就是“孝”,百善孝为先,这充分说明了某些大学生还是很善良的。但是这种善良是痛苦的,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上的,它也是盲目的、是迷失自己的。在这样的大海里我们根本看不到航标,仿佛像一个丢失了灵魂的孩子是无助的、孤独的。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层面: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影响

第一,就国内层面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依然是跻身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协调,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与现有的物质之间的矛盾还依然存在。在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在这样复杂的社会里。请问他的理想观能优秀到什么地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化的影响下,很多优秀大学生干部,比如党员干部,他们的思想逐渐受到经济利益的熏化,他们的理想观念逐渐变动动摇、变得对社会主义充满了怀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思想逐渐变得模糊,只懂得了享乐主义,堕落不堪,给党和人民的形象抹黑。这些不正确的行为和思想会逐渐影响到大学生世界观的养成,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他们的人生观。这些观念潜移默化的会根植与大学生的思想中,并通过日常生活表现出来。使其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思想不着边际。甚至做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继而对理想观的培育带来不了磨灭的灾难。

第二,就国际环境的因素来看,当今的世界变化是这样的:“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区域集团化”[9]。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信息化越来越加强,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些因素的加强为我国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中国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更好的为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树立了信心。但是,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力量格局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霸权主义开始出现。自经济全球化以来,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更是强大的存在着,并制约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利用文化输出的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观念输送,中国就是他们的首选,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文化进行诋毁,这种形式对青少年以及大学生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10]。这种妄图“西化”中国的方式对大学生的理想观产生了一点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目标与前途充满了迷茫,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建设.

2.高校对大学生理想观教育的缺失

随着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么高等教育学校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主要基地,他的旧时代的一些理念与方法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它的弊病慢慢凸显出来。

第一,高等教育学校关于理想观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强,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就当代理想观教育实际情况而言,其针对大学生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有些关于理想观教育的教材内容相当的落后,对于大学生目前的实际需要有些脱节,跟不上大学生的思想转换。其时代性与针对性如果没有被重视起来,那么势必导致说服力不足。当代大学生不像从前那样,他们不会轻易的盲从、不会轻易的相信任何人或者事物,他们现在更倾向与追求真理与科学的态度,并且积极的创造机遇去认识事物,获取关于事物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大学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熟知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与实际出现的新情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第二、理想观培育的方式单一,无法吸引和感染学生。社会虽然在不断进步,但是高等教育学校在理想观培育的方式上还是处于课堂传授,开展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者以会议报告的形式进行开展,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所以其理想价值观的培育受阻。因此,改革大学生理想观的教学模式急需进行。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与教学者多交流、沟通,同时,我们的教学者要利用自身大量的知识储备为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解答疑问,思想上的、身体、心理的都可以,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观念。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进而可以转化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外部影响的方式,比如,通过互联网、报纸。书刊、电视以及有益的公益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大学生的理想观来改变以往大学生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面。

第三、理想观教育主题地位不突出。当代大学生的教学课堂应该是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才是知识的享用者。而现在很多的大学课堂基本上是本末倒置的,老师变成理想观教育的主体,而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个听众而已。为此,只有构建学生在理想观培育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大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体验理想观培育过程中的乐趣,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对自己形成的理想观印象更深刻。

3.个人层面: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代大学生理想素质受其多方面的影响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在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学习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在此阶段心理素质不断趋于完善与成熟,而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的组成因素,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认识结构以及大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理想观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必然需要,也是肩负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但是由于大学生现在涉世不深,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又加上好奇心强,自控能力不足等不良心理素质,所以在理想观培育的道路上也是一大阻碍。

第二,大学生思辨能力不强。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大学生平时接触的书的种类和数量有直接的关系。在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只是接触其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并不会接触之外的书籍阅读,甚至有的学生专业课也不去上,更别提其他方面了。所以,大学生自身知识的缺乏导致其思维逻辑性不强,在认识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为遇事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看待问题崇拜权威,缺乏自己的真知灼见。这些都是体现在理想观方面,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前提下,有可能会因小失大,扰乱自己的人生规划。

第三,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大学是一个具有总括性的学习段,我们从小学到高中不断积累知识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实现质的一个飞跃。但是很多的学生体验到大学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面对更加复杂的人际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坏境变得深不可测,社会复杂文化的冲击,使得他们的理想观被摧残的支离破碎,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念,追求变得不再单一化,很多学生开始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逃学,过早谈恋爱,沉迷于上网等现象在大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大学生作为建设现代化的坚定力量,是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财富,是祖国的后盾,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的理想观教育对于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有着重要的意义[11]。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势力的不断强大,理想观教育必然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制约。所以,对大学生理想观的教育要符合时宜,不断创新理想观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不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大学生总是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方法面对人生,面对挫折。大学生的理想观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根据大学生自身具有的鲜明特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不断融合的社会发展中,我们要把理想观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不仅对中国社会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而且还有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方法和制度,培育出国家需要的创新性人才,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三、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观

一直以来,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观的培育工作,xxxx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提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4]。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我国在理想观培育的道路上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与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引导下,不断进行教育理论的更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赋予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创新中,使其发挥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产生不可代替的作用【12】。

1.必须坚持文化体系对理想教育的引导作用

在当今世界发展面貌下,高等教育学校应该在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下,不断扩大大学生理想观的内容,努力创新理想观的新形式;坚持在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培育理想观,并且个人理想观的培养要坚持个人理想需要与社会理想需要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个人理想寓于社会共同理想当中,社会共同理想又通过个人理想体现出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下,将个人理想观培育成社会所需要的,将自身发展与国家进步结合在一起,能够树立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终生的理想目标【13】。

2.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建立起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流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信息的选择具有多元化,以实现其网络技术的功能。但在信息选择的问题上,大部分人缺少明辨优劣的能力,这就需要社会,共同合作为大学生正确理想观的树立提供保障。

首先,社会应该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让大学生明确道德主流;建立榜样示范机制,宣扬社会主旋律,广泛传播正能量。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理想观培育的投入,这里的投入并不只是资金的投入,而且有人力以及政府物力的投资,政府可以在理想观的实践过程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宣传一些名人伟人的优良事迹,建构大学生的的精神世界;最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密切关注大学生,关注大学生,关爱大学生、聆听大学生的心声,鼓励大学生成长。为大学生的理想观培育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学校应该为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里生活,所以说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有着先导作用,大到校园精神,小到一首校歌,都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校园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发扬光大;把其糟粕成分放弃。

1、首先改变大学生的教学机制,多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具有广泛性,没有针对性。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社会实践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高等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与实际社会的情况严重脱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方式逐渐显现出它的弊端。对高等学校教育进行教习机制的改革是让理想观培育在学与思的结合中焕发光彩。不断创新理想观培育教学方式和途径,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并且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在生活中创造自己的价值,这是“学“在理想观培育的体现。高等教育学校应该创造更多的课外活动和室外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并且不断地获得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理想观的培育过程中不断获得技能,不断获得经验积累,为理想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2、其次校园文化体系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焕发新活力。在当代文化多元化,文化大繁荣时期,我们要不断给予校园文化以新的形式、新的精神,为理想观的培育提供文化支持。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步缓慢,使得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得茫然,变得崇洋媚外,不断否定本国的优秀文化。当然,我们也不是全盘否定西方文化,在文化多元化面前,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文化入侵,不断促进各优秀文化的交流融合。校园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时代面前,我们不能随意否定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我们要在其优秀的文化层面上进行大学生的理想观培育,为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创造浓厚的文化底蕴。

3、最后,校园文化应该与当代网络与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理想观的培育起直接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理想观培育文化传播,使得高校大学生乃至全民族都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而且,高等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海报、广播等手段来宣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优秀作风,进而达到促进教风和学风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有着崇高的理想,能够使他们身心变得充实而快乐,进而自觉建立起正确的理想观。

  (三)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

有人是这样说的,“现在的大学生都成长于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传媒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尽管他们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是面对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革、利益矛盾的交织,我们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4】。

我们大学生在理想观培育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自己的的理想信念不坚定、思辨能力不强以及大学生理想观受到多方因素制约具有不稳定性等诸多问题。

1、首先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xxxx同志告诉我们,以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这关键是靠“信仰”,。他说,“根据我在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长期经验,我认为,最重要但是团结人民的团结必须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地信念,我们努力工作,在过去几十年中,这是通过使用的人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奋斗为人民谋利益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这一切不需要了解武器”【15】。具备优秀的稳定的理想观对个人道路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与自身的不断创造与努力来实现。这不是一个理论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阶段,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XXX先进的理想教育方针,发扬XXX发展道路和发展路线,使其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前行。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学习理想观教育;教育者也必须拥护马列主义,认同XXX理论体系,以保证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现实实际相结合;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是自己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这为理想观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也为大学生树立长远坚定的信念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自己的理想境界,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有关政治理想和培育理想观方面的书籍,或者看一些弘扬社会主旋律和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电视或电影,提高自己的民族荣誉感和历史认同感,坚定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并且不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以提升自己对理想信念理解。

2、再次,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的深度的和光度扩宽。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就能够明辨理想追求过程中的种种阻力,为理想观的培育创造条件。思辨这种能力是和哲学范畴有关系的,是关于哲学理解力方面的,是我们能够快速反驳别人的一种能力,而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可见,哲学素养在大学生的理想观培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哲学素养呢?那么就要有广度,有广度就是要有想象力,我们遇到复杂的事物在现代知识和科技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现有联系去想象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把想象力当做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要利用想象力去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这样的想象对我们确立与社会相适应的理想观有强大的预见作用。再就是要有深度,所谓深度就是我们看待问题要客观,如果一个人理想观的确立只是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而无视社会客观实际的需要,那么他的理想观的树立就是空洞的、错误的。他的看法就是肤浅的。如果一个人在确立他理想观时,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考虑进去的话那么他的理想观就是符合实际的、正确的。思辨能力的提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际遇,使他的一生变得有价值。

3、最后,我们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在这个随时变化的世界,我们的心态要保持平和,这样才能摆脱“烦心事”。没有了“烦心事”我们的理想才能够保持平稳,不会动摇。俗话说:“拥有从容的心境会平衡你的人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略有抬头,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摇摆不定,再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16】。第一,面对经济危机,我们不急躁。我们要对我们的社会充满信心,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xxxx的领导。这样才能为理想观的确立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第二,面对信任危机,我们不焦灼。我们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为我们理想观的培育提供了很多保障措施,我们要不断监督政府,与它长期合作,共同发展,为我们的理想信念增添保障。第三,面对文化渗透,我们不恐惧。我们是文化大国,我们有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做支撑,它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构成,我们运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外来文化,与优秀的外来文化交流、融合。这样才能确立我们的理想自信心。

  参考文献

[1]‘‘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理论。-刘西华[山东大学]

[2]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王俊先[西南大学]

[3]推动高校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李青梅[才智]

[4]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王俊先[西南大学]

[5]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研究。邢闯【辽宁中医药大学】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7]xxxx.xxxx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7.

[8]xxxx.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9.

[9]商杰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9(29).

[10]王忠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J].理论前言,2000(19).

[11]翁顺利.试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南方论刊,2010(9).

[12]彭旭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14.

[13]刘沧山.中外高校思想教育研究[J].人民出版社,2008(12).

[14]育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高校改革,2005(4).

[1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24689.html,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4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