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提高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现代教学观念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应用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核心素养”是指什么呢,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试验、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策略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学科,学习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要从基础开始学起,实验是学习化学、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更是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化学不应只局限于课本和实验,更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化学不但支持了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解决了很多社会环境、能源、资源等问题。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们对化学现象的观察、探究也是通过实验完成,所以说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1],掌握化学实验方法和完成实验所需技能就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的事。

1.1.2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新目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较,很明显强调了实验教学及科学探究,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全面发展的要求之上。我国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已经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并相继又颁布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陕西省从2007年开始也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化学课本更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这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2013年教育部又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2017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再一次对实验教学提出要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并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及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同时把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细化到课程教学中,两者建立内在联系,课程标准也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实验教学策略也作了指导性要求,这足以证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涵养中的重要性,也映射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3]。

1.2研究提问

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理论知识但轻实验创新的弊端,有关实验内容更是以满堂灌、全堂练、画实验、背实验的教学策略呈现,这样既忽视了实验教学的价值,又忽视了化学教学价值[4]。近年来,高考对化学实验考题也非常重视,连续几年都很注重化学实验设计题,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对化学实验本身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学生必须联系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知识进行类比和重组,全面缜密地思考才能解答出正确的答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注重实验教学策略,并且结合当今要求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凝练出更有价值的实验教学策略[5]。

在化实验教学策略方面,策略一词本义只是为达成某种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策略应该根据教学环境要求和学生真实情况需要发生变化,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目的在为学生提供更有利于掌握的范式[6]。教学策略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它还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原则,通过教学步骤,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选择、安排。化学实验不同于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教学方法更不应该以讲实验和练实验的模式去教给学生。化学实验有其本身的固有特性,本就可以以其独有的特性让学生产生好奇,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去探索其中奥妙,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非常重要,教师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并不能发生学生作用,只是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也不可行,虽然是建立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但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教学策略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化学实验教学必须采用“主导-主体”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学与教的完美结合,教师主导中的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这使学生对实验有了全面理解和掌握,对各种实验现象也非常清楚,教师同时也按时完成了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策略必将成为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的重点方法。

1.3研究意义

本文具体分析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充分结合实际化学教学,产生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践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的强化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做一个好榜样。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和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为学生在教学研究中培养核心素养提供了参考。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情况下,结合学科教育的教学过程和价值思想,分析和提取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根据我国课程改革的现状,结合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价值,深刻分析化学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要求。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知识结合现代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提出科学合理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并把该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实验中,通过教学实验的表现来不断改进策略的不足之处。

1.5文综献述

1.5.1国外综述

在对外国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和转型的核心素养研究中,核心素养的答案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条件和人才培养规范的要求,不同国家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同的模式和内涵。

1997年,经合组织(国际经济和合作发展组织)率先提出了本世纪初的核心扫盲模式。

经合组织的核心扫盲框架包括三个方面:“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

自DoSeCo项目启动以来,它最初分析和研究了与核心素养相关的现有教育理论和成果,并阐明了其在识字理论,概念和定义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它也阐明了确定核心素养的基础,即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是建立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繁荣的最终目标之上的。经合组织核心扫盲概念框架的定义考虑到每个主题领域的概念和核心问题,同时还考虑到国际组织和成员国的观点。经合组织对核心素养的决心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的确定是基于国家或组织的具体经济和政治背景,基于中国人才培养和个人价值观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有一定的目标定位,即在哪个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和遏制”报告中讨论了教育和教育在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的作用有关的问题。该报告提出了四个教育支柱: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生活,并将其作为教科文组织社会背景下公民的基本素质。2003年,在前四个支柱的基础上,教科文组织提议将这一想法作为第五个支柱。从终身教育和学习趋势的角度建立的五大支柱强调,核心素养是XXX的人们不可欠缺的重要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部分。教科文组织核心扫盲的建立表明,核心扫盲是人民提出的,其基础是帮助公民改善自己,在社会上取得更好进步的时代背景。

刘新阳,阎新宁在“教育改革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和欧盟核心竞争力的实施与评价一文中概述了欧盟核心素养的确定,相关政策及相关项目,并分析了其实施与评价。欧盟课程。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而指出了中国课程改革的灵感[1]。欧盟的“核心扫盲”框架于2006年正式发布。在确定其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政治背景,核心素养,概念决定,价值取向和核心素养发展。在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不仅指出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而且指出了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中的指导作用。它还指出,课程改革政策应以大规模科学调查为基础,并应侧重于扫盲发展。诚信,同时考虑垂直设计到层设计[2]。2008年澳大利亚教育部出台的“墨尔本宣言”(“墨尔本宣言”)确定了澳大利亚青年教育的两个总体目标:1。促进澳大利亚教育的公平性和卓越性;2.培养所有澳大利亚青年成为成功的学习者,积极和聪明的公民。为了促进这一目标,澳大利亚为政府,学校,教师,学生本人和社区成员提供了发展澳大利亚青年潜力的机会[3]。在这总体目标的要求下,澳大利亚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包括:数学计算能力,科学和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收集和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规划能力。活动[4]。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从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学术质量标准出发,按照统一的设计规范制定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科各阶段的性质和任务,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内容和学术质量考试标准,培养学生在各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将不同学科纳入核心目标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

在介绍每个国家的核心知识和建立其系统的过程中,核心扫盲基于其各自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内涵和制度不同,但它们是由上述地区的发展所驱动的。核心素养对整体教育改革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应具有全面性和批判性。该制度及其内涵应具有科学依据和具体价值取向。核心读写能力的引入指向人类的培养,因此它应该针对个别培训的每个领域和阶段。在教育的不同阶段,特别指出了不同的学科。有必要注意扫盲的整体性,分阶段性,综合性和学科素养的特殊性和特殊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取决于学科课程的研究,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学科课程。程建设不仅包括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内涵的具体化,还包括学科教学方法设计与基于核心素养的各阶段、各学科相应评价指标的制定。

1.5.2国内综述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意见”指出,该研究将为每个学期的学生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并阐明学生应满足终身发展需要的必要性和关键能力。社会发展。核心读写能力应该具体。为了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科各个部分的良好时间分配,需要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制定出适合的评价标准,以确定学生完成不同部分和不同学科学习内容的程度[1]。在本文件的指导下,教育部研究所和各学科专家学者在现有国家核心素养体系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和考虑了我国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在“核心素养的核心是核心素养研究的核心”的文章中,钟启权通过支持核心素养的三项研究回答了核心素养等问题。支持核心素养的三项主要研究是“个人构成与发展”,“学习模式”和“学校愿景”。其中,“人格构成与发展”为确定核心素养提供了“人性”视角;“探讨核心素养的关键点;”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愿景”也是探索学生学习和核心素养建设的合适方式[2]。辛涛等。“以全球视角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模式”一文中指出,课程改革应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修订课程标准,评价教育质量[3]。李毅,钟伯昌阐述了国际范围内核心素养的提出,内涵和基础,也展示了当代中国学者在核心素养上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基础教育的本质来分析核心素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并试图构建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以“双重基础”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实现“学科思维”的形成[4]。张山和李嘉庆通过对中国核心素养背景和核心素养在国际范围内的价值取向和内涵的研究,提出了构建中国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想:有必要将水平素养与建立垂直扫盲制度。基础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1]。在台湾实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国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台湾地区确定的核心素养包括9个项目,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自我行动能力(包括自我物理素养和潜能,思维和解决能力系统的发展,计划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沟通和沟通技巧(包括沟通和表达技巧,使用科学技术和媒体信息能力);社会参与技能(包括公民身份和道德,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技能,多元文化学习和国际理解))“[2]。台湾地区结合了核心素养和课程,并计划从核心素养和各种学科目标的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它旨在充分发展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基础教育核心素养。其中,由于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不同学科的九个核心素养的渗透和体现是不同的。

对上述学者研究的回顾表明,核心素养体系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构建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构建对象是中小学生全体。核心素养与基础教育改革密切相关。扫盲的建设贯穿于基础教育的每个阶段。它必须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相结合,并结合特定科目的教学。这不仅指出了核心素养框架及其思考的内涵: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要求等。还指出了个人核心素养需求的培养。以学校课程为基本方法。

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领导的核心素养研究小组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国际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结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对各方面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形成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全面发展”是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核心,它还包括了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和自主发展三个方面。它具有人文传承,科学精神,学习,健康生活,责任和实践的特点。[3]。核心素养研究小组在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界人士都强调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身体和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实践创新和学习,交流和合作是发展的主要内容[4]。

2.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基本概念

2.1.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在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反映了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与结果的水平。它只是核心素养的一个小分支。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学科内容知识的研究。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基于特定学科内容的知识,通过对特定学科内容知识的研究,形成了对学科核心概念,法律,原则等的理解。获得态度等,以实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建构。

“核心素养”这一名词最早是由欧盟国家提出,核心就是中心,起主导作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素养,传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依托在素质教育下,化学核心素养可以是经过多年学习化学后,分为化学专业和非化学专业两种类型,看最终化学留给我们了什么。核心素养的主旨是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即使学生以后是非化学专业,但学习了化学,就必须达到具备一定的化学核心素养,甚至是学了化学之后产生新的价值观、能力以及对待相关问题的一些态度。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整个教育生涯过程中都需要培养和激发的,虽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分支,但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学生必须首先具备了核心素养的全面观念,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素养,我们可根据化学实验独有特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能力。

2.1.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在辞典中就是教学所要应用的方法。它与教学模式近乎相同,综合起来就是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所以教学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模式也会有不同差异。有关高中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不同的实验应该有不同策略,可以看实验是哪种类型,究竟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还有就是教学对象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可能也参差不齐,就有必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水平分组实验。本研究中,笔者将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出一种最优化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2.2核心素养的认识基础

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获取能力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都不是空洞的。学生的课堂学习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从先前学习中获得的先前概念。的。“教师不能忽视他们已经拥有的经验世界,因为他们填补了瓶子的新知识,但他们需要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原始知识和经验。理解外部知识含义的过程是基于对现有认知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过接受新知识形成对新知识的接受,知识体系和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于对知识,能力等的研究,其构建遵循学习者个体学习的过程。它是通过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思维等现有认知结构的基本重构来实现文化的形成和建构。

2.3培养核心素养的原则

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者,指导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科的核心素养存在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间提出的核心素养是各不相同的,但在学科的核心知识,方法和思想的关注程度上是相同的。系统地进行每个学科知识的教学。从课程标准到教材知识的教学是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科知识的基础知识和逐步深化来组织的。在学科的课程教育指导中核心素养是关键,在学科的核心层面开展教育教学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于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科知识和学科内容,以核心素养为宏观指导,对系统内容进行教学分析,提升核心素养基础,突出核心素养的核心。识字,并在学科教育和教学的各个方面实施。培养核心素养。

钟启权教授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核心设计”,提出了“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单元设计学习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链,指出了单元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教学实施单位。。核心素养的培养通常是通过学期或学年的培训来构建的。一些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甚至可以分阶段。这需要培养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系统地设计学科内容的教学。。首先,我们应该把核心素养培训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设计作为核心学科主题下教科书章节的主线,其次是核心素养主题课程的内容。每个学科。以学科核心为培训角度,对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和考评。

2.4研究方法

2.4.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指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搜集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期刊、书籍等材料对有关高中实验教学策略途径进行整合,同时对我国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对文献进行细读和分析,提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高中实验教学途径,最后为笔者所要研究的内容作以铺垫。本研究主要使用万方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知网、高中人教版化学教材和学校的图书馆书籍、学习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教材还有硕博士论文网等一系列搜索软件所查阅到的文献材料,并且对其整合分析得到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实验教学策略研究的资料。

2.4.2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法是通过上实验课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实验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文献中提炼出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看能否在此基础上丰富化学核心素养内容,还有顺便将化学核心素养怎样能更好地引入到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通过怎样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高中实验教学策略提供方法途径。

2.4.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对高中学生调查者发放有关本研究的简单问卷,通过学生的问卷结果来调查现阶段的实验教学现状的方法;同时也对高中一线化学教师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有关内容的认定和建议进行调查,了解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针对高中实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方法。

2.4.4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和高中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访谈,就有关实验上课方法和实验学习效果进行访谈以了解现阶段的最真实的学生学习化学有哪些问题;再和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访谈,针对实验教学途径和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建议进行访谈,以便于了解当前最真实最直接的一线化学教师教学窘境。

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讨论

3.1高中化学实验教与学现状分析

3.1.1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现状

实验是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随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出现了一些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有关实验课程现状,对其进行改善。笔者所调查研究区域的学生均采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陕西省也采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对学生学习化学增加了自主选择性。化学课程主要包含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型,其中,必修有两个模块,分为化学1和化学2,是学生高中阶段必须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常识,可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化学核心素养,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形成必备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选修模块包含六个部分,主要内容是把化学学科与生活、环境、科技等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所喜欢的部分,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将化学实验还于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探究化学反应过程、挖掘化学反应本质,最终实现化学对生活和环境的良好促进作用。

化学实验课程现状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化学实验受制于高考;

(2)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够,学生缺乏独立实验能力;

(3)化学实验教材不切合实际生活。

化学实验课程已经被穿插到每章每节的化学内容中去,包括选修模块也有所涉及,但系统全面的化学实验课程主要体现在必修模块中。因此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考察必修模块的实验部分。

3.1.2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表示我国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化学课程标准往往都是针对国情所需,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所提炼出来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实验技能也确定了培养目标,概括为以下内容:

(1)学生起初必须达到最基本的技能,可以先跟着教师初步学习,然后慢慢模仿教师操作;

(2)随着自己慢慢学习,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认知,学生必须初步学会动手操作,接着自己能够独立操作,并且很好的掌握此项操作技巧;

(3)最后,学生必须对现在已经掌握的所有实验操作进行整合,迁移,并且学会灵活运用。

这些均是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化学实验技能性水平的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然后在兴趣的基础上自己去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和学习中的重要角色,从而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3.1.3高中实验教学中必做实验的主要内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化学,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化学实验发展要求,借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经验,再综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化学课程标准作为要求,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化学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技术能力。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将高中实验教学作为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再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先将高中化学必做实验内容作详细分析,根据化学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将高中化学实验分为不同类型,掌握必做实验的基本要求合理对各项实验知识和技能迁移重组。必做实验内容见表3-1。

类型1:必做实验基本操作

高中必修模块的实验是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它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实验我们必须扎实而过,才能为实验技能迁移作重要铺垫。其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主要仪器为:烧杯、量筒、容量瓶、锥形瓶、集气瓶、滴定管、滴管、移液管、试管、蒸发皿、铁架台、燃烧匙、温度计、天平、酒精灯等;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为:加热、蒸发、溶解、过滤、称量、移取、量液、集气、验纯、仪器连接、洗涤、定容、测温度、酸碱中和滴定等。

类型2: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分为气体、液体、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区分鉴别,气体就从颜色、气味方面,液体从性质、颜色、气味,阴阳离子可以根据其特征反应鉴定,有机物根据其独有特性。不管是物质的鉴定还是推断,都要求化学实验者对物质的相关特性掌握得非常透彻。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类型3:物质的性质考察和制备类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涉及的物质性质考察和物质制备类实验是比较多的,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操作能力的掌握,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涉及到的制备类实验有气体、固体、有机物等的制备,涉及到的性质考察类实验都是建立在了解某一个或者某一类物质的特征的基础上,再去探究这一类物质的性质。

类型4:分离和提纯物质

分离和提纯物质是建立在了解物质的特征性质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分离、提纯、重结晶的方法获得最终所需要的纯净物。分离提纯实验的方法主要有:过滤、蒸发、结晶、重结晶、萃取、洗涤、干燥等。

类型5:结合实际生产类实验

虽然教材中生产类实验并不多,但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有用途的实验。这类实验一般相比前面几类实验复杂,综合性强,其就是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重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类实验在实验室做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就必须借助其他视频类材料,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一起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这样更能做到理论联系生产实际。

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非常丰富,笔者仅根据自己观念,将其分为以上五种类型,教师亦必须根据实际学情和教况,实施相对应的实验教学策略,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3.2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的提出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必修有化学1及化学2两个模块的教材内容,笔者将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目标的建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观察了解物质的形态变化及宏观现象,从微观层面了解其性质结构,认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变化的重要方法;

(2)掌握物质检验、提纯、分离、及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及探究方案,熟练掌握基本操作,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并能设计具体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3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3.3.1高中生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习惯以及实验探究、综合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和主体概念。把学生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即使以后没有化学实验,或者学习文科,也有了探索问题的能力,或者直至多年后,看化学实验最终培养的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于高中必修模块的教学策略分析,化学1和化学2本就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修的模块,其中实验内容更是整个高中阶段实验内容的基础部分,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一般探究,虽然是基础部分,但在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探究中却非常重要,为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技术人才作了重要的铺垫。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将探究如何实施有效的高中实验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必修模块的教学策略分析,化学1和化学2本就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修的模块,其中实验内容更是整个高中阶段实验内容的基础部分,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一般探究,虽然是基础部分,但在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探究中却非常重要,为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技术人才作了重要的铺垫。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将探究如何实施有效的高中实验教学策略。

(1)演示实验必须教学目的明确,实验直观性强,操作规范到位,操作要领详细准确;

(2)实验立足于课本,但同时整合广泛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发现课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并且对其改善,降低环境污染、安全隐患;

(4)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探究实验方案的创新思维。

3.3.2高中化学学科素养实验教学策略实施建议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化学实验教学则是落实化学课程标准、完成化学教学目标、评价和诊断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基本方法。基于化学学科素养的高中实验教学策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分析:

(1)领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层次意义,理解其5个方面的本质联系,结合实验实际,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原来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方面全面升华,制定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案;

(2)精准把握高中化学学科质量标准,规划实验教学的广度,合理组织实验操作内容,充分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其他学科,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思路、综合解决实验中的难题;

(3)必须充分了解化学实验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实验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结合学生认知结构,有效的实施探究教学;

(4)将实验教学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实例讲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设计方案、自主合作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了构建,对价值观有了新的定位,对实验学习方式也有了新的转变;

(5)实施“教师教”、“学生学”、“学校评”的多元化评价理念,必须开展实验课程的评价,建立以化学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化学学习评价观念,围绕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评价目标,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诊断下次实验如何教学,从经验中为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改进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可行性依据;

(6)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的教学策略对教师比较有挑战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增进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对教师的知识体系构建和教学方法也有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提供教学效果就必须挖掘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方面的价值取向,每个实验的取向会不尽相同,这都必将引导学生科学的解决实验问题,教师主动去探索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策略。

以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实验教学策略对教师不管是专业素养还是对实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主动探索研究化学实验与理论知识部分的体系构建,为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化学实验目标,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铺垫。

3.3.2.1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分析

学生的化学科学研究的提升发展是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义务选修阶段的螺旋式演变。化学知识的培养和能力与态度的培养也在逐渐增加。通过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构建化学核心素养。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研究是可以从系统发面和分阶段发面把握的,并且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逐个的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从化学知识学习学科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五大主题,高中必修阶段的六大主题,选修阶段的六个模块,是知识内容的螺旋式和深化关系。

3.3.2.2核心素养与高中化学必修内容的关系

随着化学知识不断深化学习过程,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建立起来。根据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高中必修科目的开设关系分析,笔者发现化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对应于化学知识体系学习的几个主要的课题针对研究:化学核心素养的实验探索对应于主题化学实验分类和表征核心素养的构建存在于普通无机物质及其应用的研究中;在材料结构学科的研究中,模型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物质的变化规律。该模型是肯定了核心素养的建构思想;在化学反应和能源学科的研究中,从能源角度理解物质和物质的变化,也符合物质变化和保护的基本规律;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研究中,必须提高化学运用中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意识和理念,推动化学实验核心素养的建设。高中化学必修阶段内容学习是以主题为主题,有些主题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有些主题对应于一个或几个章节的学习。考虑到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一些化学的核心素养构建是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化学核心素养的构建侧重于现阶段对某些内容的学习。分析高中必修阶段主题与PEP强制性教科书章节之间的关系,了解必修课中核心素养建设的培养需求。联系现实化学必修科目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关系,分析化学必修主题指导下的高中必修课本必修教材的分布情况,在化学学习中,对物质及其本质的理解是基于实验事实。实验探索这种文化作为理解化学和学习化学的一种方式。其构建侧重于“必修化学”第一章内容的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的进行过程中。分类和表征能力集中在强制性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三章中,并且分类和表征来自这三章的研究。能够对物质及其转化进行分类和理解。该模型主要通过强制性两章“材料结构和元素循环法”第一章的教学和培训来认识这种文化。使用模型分析材料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结构和物质之间的转换。在第3章,有机化合物在研究中使用模型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物的化学反应。我们还可以通过模型了解有机结构,以预测其可能的化学变化。保护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强制性第三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强制性第2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的第二和第三部分。从能源角度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的使用。化学实验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集中在第2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3章“有机化合物”,化学燃料的使用,以及化学燃料的组成和应用研究的第二章。常见的有机物质。物质研究中宏观与微观思维的结合及其转化,应用于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所以,涉及了宏观微观整合思想的化学研究内容是在第一章的必修课中。“实验中的化学计量学”应用中的物质数量的研究也通常反映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想法。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识字的建构依赖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学习的深度理解有莫大的帮助与提高。

3.3.2.3核心素养与高中化学选修内容的关系

化学核心素养的逐步建构和深化贯穿于整个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高中必修课后,选修单元的建设仍然伴随着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高中化学有六个主题:化学与生命,化学与技术,材料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旨在满足基于必修课程的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选修主题是强化主题的深化,旨在促进学生对任何适合自我特征的化学方面的重视。在选修课程的研究中,化学素养的核心不仅是学习思维方式的宏观-微观结合,物质认知基础的实验探索及其变化,化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和表征,模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作为继续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我们理解和理解化学,同时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建设。

化学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都包含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是通过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构建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构建的,并且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学习一些结构化知识的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具体的内涵。因此,在教学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关注这部分内容知识内容的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以便在具体的教学中找到知识学习的目标价值,并做到对的药。

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取决于具体学科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分析课程内容的核心素养内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组织培训,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等。与化学核心素养各方面相对应的知识性质不同,导致相应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培养认知程序不同。研究和分析化学核心素养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特征和学生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可以为化学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形成相应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提供特定化学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环节设计。本文在构建本文构建的核心素养培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内容,分析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及其构成,提出了化学核心素养各方面的培养策略。

4.高中化学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情况调查与分析

本章节的研究工作是建立在对化学必修模块教材实验内容作详细研究后,开展了高中学生问卷、教师问卷的调查,并且对具有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有关化学学科素养的实验教学策略访谈,对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化学实验的开展状况也做详细访谈。调查问卷的制定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验学习状况以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其教学策略方法探析;

4.1调查问卷的编制

调查问卷主要以选择题和问答题的方式呈现出来,问卷的制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某市一线化学教师为考察对象,通过他们丰富的化学实验教学经验,了解最真实的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以及学校、教师本身、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看法,并且了解他们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建议,采用“教”、“评”、“建”相结合的调查问卷制定方法。选择题的编写相对比较客观,有单选和多选之分,问答题相对比较主观,就可以直接了解教师对学校实验教学及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及建议,通过一线化学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他们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认识和建议。第二部分是学生调查问卷,是以某市高中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他们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和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了解最直接的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问卷采用了“教”、“学”、“评”的体制,问卷几乎都是客观题,有单选和多选之分,主要是了解他们对化学实验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师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最真实的反馈及其对实验的认知态度和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同时也调查了他们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4.2高中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学生问卷的发放对象是某市的三所高中学生,育才中学、渭城中学、西郊中学,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同学随机发放,每个学校发放的问卷为100份,其问卷回收情况见表4-1。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问卷的发放对象是某市的几所高中,这几所高中都是公办高中,相对来说,对某市的教育考察是有一定作用的,而且调查的各个学校所用教材是一致的。发放对象是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名校班、英才班、普通班之分,所以考察是比较全面的,对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对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为学生自身;第二为教师;第三为学校,通过三者构建的“学”、“教”、“评”体系,详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者,应该根据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对学习、教师实验教学做出评价。学生对化学实验爱好及化学实验的认知程度从第一题、第二题统计分析,态度决定一切,兴趣更是一切的导师,所以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喜欢程度和认知程度就非常重要,具体统计结果如表4-2所示。

根据表4-2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相对喜欢化学实验的,化学本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化学首先必须对化学实验有正确的认知态度。通过上表发现97.98%的同学都喜欢化学实验,只有及个别的学生不喜欢,说明现阶段化学学科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起到正向作用的;针对学生觉得化学实验是否有利于化学学科的学习,56.8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39.83%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还有3.36%的学生认为没有一点帮助,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化学实验对化学学科学习是有帮助的,说明学生对化学实验掌握透彻,将化学实验掌握迁移到理论学习,实验的学习本就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理论又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认知态度发现,学生整体来说,对化学实验的认知比较正确。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学生在对化学实验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再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学生是否会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自主合作探究实验,这对化学实验乃至化学学科整体的掌握也至关重要。问卷上第三、第四题通过调查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及对课本上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分析,其统计结果如表4-3。

根据表4-3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学生对课本上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大多数能够掌握,现阶段根据化学学科标准对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掌握情况,必须掌握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容量瓶、锥形瓶、集气瓶、滴定管、滴管、移液管、试管、蒸发皿、铁架台、燃烧匙、温度计、天平、酒精灯等;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为:加热、蒸发、溶解、过滤、称量、移取、量液、集气、验纯、仪器连接、洗涤、定容、测温度、酸碱中和滴定等。91.77%的同学都能够掌握基本仪器的操作,个别同学可能由于自己兴趣及个人原因不能掌握。通过分析学生是否会对课本上的探究实验预习及动手探究可以发现,还是有27.86%的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实验的意识非常强,有55.86%的学生会对少部分探究实验自主探究,也有16.28%的学生不会对实验预习及探究,说明学生可能层次不同,对化学实验的主动探究能力有很大差距。这两个问卷调查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和实验探究都仅仅是学生自评,并没有建立在教师对化学实验测量与评价的基础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客观。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根据表4-4统计结果分析,教师在向学生开展实验内容时,并不是全部依靠实验操作进行,有25.51%是通过传统的讲授法,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听,并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作用,有18.43%的教师采用演示法,30.62%的教师借助视频教学,但是由于演示和视频播放可能由于条件的限制,并不能使每个学生都看的清楚,不能使学生了解动态的过程,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有25.44%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实验室进行动手操作,相对而言,这种授课方式最有效果,既能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又可以通过实验向学生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很显然,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必须经过测量和评价才能说明最终结果的好坏,但通过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反馈,发现大部分教师相对比较注重教学反馈,并且教师对反馈结果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有很大关联,38.14%的教师是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这对学生下次实验的进行有很大的正向作用,36.24%的教师通过实验报告,但学生实验报告也未必全部是自主完成,可能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1.47%的教师通过试卷考核,实验不同于别的理论考察,这是建立在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显然试卷考核并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也有14.15%的教师没有对化学实验做到足够的重视,可能这样也会引起学生的不重视和对化学实验热爱度降低,教学和评价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只有客观评价,才能够朝着预期的教学目标前进。

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是通过学校完成的,学校是教育的媒介,所以学校对待化学实验课的决策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起很大作用的,第七、第八题是建立在了解学校对化学实验的开设频率,和对学生拓展性实验活动的竞赛情况,通过这些对当下实验教学现状再做进一步分析,统计结果见表4-5。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根据表4-5统计结果分析,在学校开展实验课频率方面,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对实验课并没有很重视,一周一次的仅占9.26%,一月一次的25.89%,一学期一次的占32.73%,更有甚者,32.38%的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实验课,这与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是相违背的,这种状况很让人担忧;在调查学校是否有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竞赛类活动时,发现从来没有开展竞赛的居然达到64.98%,只有小部分会设置,化学实验竞赛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很难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更别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比较多,结合教材及化学课程标准,至少应该设置一周上一次实验课才能满足教学要求,这样的统计结果并不能满足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这些都必须引起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4.3高中化学教师问卷分析

教师问卷是和学生问卷同时发放的,发放对象也是某市的三所高中,育才中学、渭城中学、西郊中学,对不同年级带重点班、普通班的化学实验教师、化学组组长及化学任课教师统一发放,每个学校发放的问卷为30份,问卷回收情况见表4-7。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问卷的发放学校都是公办高中,而且调查的各个学校都是统一的教育局管理,但是具体实施过程可能会不尽相同,所以很有必要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教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为教师自身素养;第二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及反馈;第三为教师对已有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型认知及建议,通过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解详细分析问卷统计结果。调查问卷第一、第二题是通过对教师的学校和教师的教龄作分析,通过年龄可以调查他们的教龄,发现教龄1-10年的占12.63%,教龄11-20年的占28.65%,教龄21-30年的占52.26%,教龄30年以上的占6.46%,相对来说教学经验在10年以上的占绝大多数,所以问卷的调查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的教龄越久,教学经验肯定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对基于化学实验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有关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实验课的要求可以分析得到,实验课开设的频率至少应为一周一次,但不知道一线化学任课教师是否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分析,所以设置了问卷第三、第四题,以了解高中实验课设置和开展的具体实施,具体统计结果见表4-8。

根据表4-8统计结果可以知道,高中大部分化学任课教师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实验课程的开设方面非常了解,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教师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在关于实验开展实施的过程中,这小部分教师必然不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通过对一线教师所带班级实验课的开设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教师了解化学课程标准,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如期完成,实验课开展的频率还是非常低的,只有9.33%的班级能够如期完成实验课的正常开展,所以高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完成不了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这必须引起教师和学校的重视。

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笔者在问卷中也设置了建议一栏,目的是通过一线高中化学教师的丰富经验了解他们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问卷中第十一题是分析教师对待实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非常有效果,谈及他们对实验课的教学策略和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建议,大多数教师认为通过实验向学生渗透化学核心素养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将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又可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4.4调查问卷总结

本次问卷的调查的进行都非常顺利,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双向调查,可以同时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化学实验的教学反馈,教师的实验教学策略仍然是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法,已经激不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比较重,学生自己认为对化学实验基本掌握的差不多,但是并没有建立在正确的教学评价基础上。部分教师也非常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但是由于实际的实验硬件设备和材料不足,导致这部分教师对化学实验的探究欲也大大降低,大部分教师的实验教学仅仅停留在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层面,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科学探究思维与创新意识,教师还是不够重视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认为仅仅应付高考就完成任务,并没有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忽略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学校对学生的实验教学也不够重视,只是把重心放在高考,学校必须对化学实验提高重视,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思想与创新意识,必须对教师实验教学策略提出改变,让教师对化学实验态度有所改变,研究新的教学策略,并且结合高中化学标准对实验的要求,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改变现在的实验教学现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培养出全面发展、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化学人。

4.5核心素养培训策略的实验探索

4.5.1实验探究知识主题的总体教学设计

无论是必修部分还是选修部分,实验探索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是基于知识学习的系统和结构化实验。学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应该特别注意下面的几点。第一步是在实验探索的核心素养思想下分析整体主题所包含的课程内容,分析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的本质。知识建构的路径,知识在学生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然后根据单位和课堂时间将系统知识分为几个部分。这一步骤分析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实验中涉及的核心素养知识。第二步是明确整个学科知识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标,理清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存在的紧密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以详细和适当的方式处理。只有实现构建实验探究核心素养的目标,能够理解相应课程的内容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目标。第三步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知识内容。结合知识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构建出符合学生思维接受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形成实验探究核心素养建构的宏观思想。微细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对话和沟通,引导学生探索实验核心素养知识的思考与构建,运用实验设计,评价学生实验探索的核心素养。

4.5.2处于现实和客观的问题状态,促进实验,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

实验探究操作在核心素养的构建与特定问题情境中的操作行为是分不开的。真实客观的问题情境可以积极促进学生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促进核心素养在在实验探究中的培养。构造。例如,在实验安全知识和意识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内涵之一,教师可以选择现实生活,生产等领域的相关安全事件作为科学的背景,并从中看待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安全事件的梳理。预防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必须经常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学生尝试解释正确的答案后思考和回答,解决并给出模型解释,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抛出新问题,使用问题情况不断促使学生思考学习。

4.5.3学习过程基于学生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实验探究作为化学学习和理解各种物质的核心,它应该建立在学生基于探究的物质理解和物质变化理解的过程中。实验查询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形成问题(问题的形成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实际情况,形成的问题是课程内容要解决的问题);(2)形成假想(假想的形成基于提供带有探索思考的展想)(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具体学科知识,技能和其他材料(将学习和需要的学习和课程知识);(4)形成假设验证过程并进行实验探索(记录现象并思考相应的说明);(5)分析结论。实验探索课程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应用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意识的发展。

4.5.4基于知识表示的实际问题情况的绩效评估

利用实验探究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实验探索核心素养建构的体现。实验的核心素养包括实验知识,技能,意识,思维,知识应用和许多其他内容。对于知识内容,实验技术操作和相关注意,可以通过相关问题评估上下文中知识的使用,但这仅限于书面纸和铅笔测试,探索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否在学生的具体学习的经历后,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是否可以利用知识形成实验探究并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这些需要在某些问题情境下进行绩效评估。

4.6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4.6.1化学实验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的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教学的素养主要集中在高中课程的内容教学中。教学应以化学实验核心素养建设为宏观目标。教学中每一步的设置都是以化学实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化学实验的核心素养对应于相应主题下的课程内容。在教学中,教学设计以主题为基础,实现了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化学实验素养课程核心内容的学习过程:化学实验系列的主题是背景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人力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来源和获取结构和自然特征合理利用新的有效潜艇发展意义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事实背景下指导每个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学生通过数据讨论回答问题,逐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建立知识,培养能力,提升对问题的全面思考能力和高效的解决能力,促进思想的发展。

4.6.2通过调查收集现状,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意识

利用数据,来源和一系列常用化学物质的价值,如食品,现场调查,食品,家具材料和建筑材料,可以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核心素养的建设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查询和相关报告的编写,增强自我意识,在课堂报告的讨论中,通过相互交流,形成对化学关系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不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案例研究可以通过使用自己的知识或学习其他方法来实现化学物质和技术的正确应用,突出利用行为来平衡行为的利弊。这一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4.6.3通过合作讨论和实验探索有效解决问题

合作讨论的过程是提取多个意见并形成更好的计划的过程。实验探究过程可以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实验探究中,问题解决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问题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如何在生产和生命过程中使用化学物质以最大化利用程度,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们以及可以广泛使用哪些性质,这些都是使用材料时所关注的问题。在化学学习中,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课程内容,通过实验探索,协作讨论,了解材料的性质,解决在遇到的问题使用可以非常好,足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学到的知识,并在知识的使用中形成思维感。

4.6.4对化学实验核心素养进行表型评估

在真实的生活和生产问题中,我们可以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来解释现象,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形成知识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反映。化学实验的核心培育体现在化学科学研究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认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形成化学实验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全面分析化学过程可能对自我认知的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盈利并避免不利因素。绩效评估是评估学生化学实验核心素养的更好方法。

5结论和反思

5.1研究结论

根据这次的研究内容,得到下面四个结论:

(1)掌握高中生核心素养是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要理解化学的核心是什么,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以及它与化学教学的关系。虽然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专家化学组的专家指出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与具体化学课程内容有什么关系,如何分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高中化学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必修课程(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模块)→教材章节内容”模型,可以明确化学核心素养内涵与化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紧密关系。

(2)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是关键本文在分析课程改革思想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内容特色,形成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宏观-微观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宏观地把握宏观-微观组合思维的认知模式;形成物质自然理解的“宏观-微观”模式;基于探究的学习激发个体逻辑思维过程;进行表型评估测试学生宏观微观结合核心素养建设状况。

核心扫盲培训战略的分类和特征:核心扫盲课程知识分类和分类的系统教学设计;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每种材料的结构特性;设置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材料和材料变化的应用对学生分类和表征的核心素养的表型评估。

保护和保护核心素养的培训策略:核心保护素养课程知识的整体教学设计;创造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概念;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操作探索化学反应的性质;学生核心保护素养的绩效评估。

5.2对研究的反思

本研究以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价值观,界定了化学文化的核心,分析了化学文化与化学课程知识的关系,阐述了化学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中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从实际上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活动促进了研究人员对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和理解,也提升了研究人员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本研究存在以下缺点:未能制定化学核心素养六个方面的文化策略

结论和反思在实证研究中,只进行了实践研究的一个方面;本研究得到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仍是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本研究实践中学生化学实验核心素养评价方法的设计具有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相对适应性,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不具备普遍性。本研究侧重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尚未对其评价机制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4(11):6-11.

[2]汪瑞林.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5-5-13(10).

[3]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4]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45.

[5]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4:75-85.

[6]刘新阳,裴新宁.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

(42)12:89-102.

[7]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4-1(7).

[8]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4-7.

[9]辛涛,姜宇.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人民教育,2015(9):54-58.

[10]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3.

[11]常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9):6-6.

[12]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改革核心素养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

105-111.

[13]刘霞,胡清芬,刘艳等.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15-22.

[14]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3-25.

[15]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5-11.

[16]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

(7):11-16.

[17]姜宇,辛涛.以核心素养模型推进课程全面深化改革[J].中国德育,2016(1):26-28.

[18]陈彩虹,赵琴,汪茂华,汪晓慧,徐思敏,向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121-128.

[19]康敏.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政治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17-19.

[20]崔潇.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72-73.

[21]曾早早.运用核心概念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10-13.

[22]陈国.聚焦关键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7):

50-51.

[23]江山.实验探究: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23):2-5.

[24]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

90-95.

[25]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4):4-7.

[26]钟启泉.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1-5.

[27]崔允漷.追问“核心素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5):3-10.

[28]梁永平.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视角及其核心观念[J].化学教育,2011,(32)6:4-7.

[29]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2012,(6):1-5.

[30]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

[31]Wienert,F.E.Conceptsofcompetence:Aconceptualclarification[G]//.Rychen,D.S&Salganik,L.H.DefiningandSelectingKeyCompetencies.Gottingen,Germany:Hogrefe&Huber,2011.

[32]MCEECDYA.MelbourneDeclarationonEducationalGoalsforYoungAustralians[EB/OL].http://www.mceecdya.edu.au/mceecdya/melbourne_declaration,25979.html.

[3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5]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6]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8]刘前树.基于化学素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9]康世刚.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0]李萍.在高中《化学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41]梁春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2.

[42]李雪阳.表现性评价在《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43]潘向英.中学生化学实验观念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44]颜珏.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3

[45]尤娟.《化学与生活》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江苏:苏州大学,201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25698.html,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