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对策

摘要: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园欺凌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危害性。为了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保障中学生的校园安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可以通过学校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方式,减少校园欺凌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园欺凌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危害性。为了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保障中学生的校园安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可以通过学校•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方式,减少校园欺凌事件。
  关键词:校园欺凌;对策;三位一体
浅谈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对策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校园欺凌又称为校园霸凌,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采用英国伦敦大学Smith教授提出的定义:它是指有意地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这种伤害既包括身体的,也包括心理的。
  欺凌行为具有普遍性和隐蔽性。在笔者对本校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25%的学生反应自己曾受过校园欺凌,有8.75%的学生承认曾经欺凌过同学,后者数据相当保守,还有一些欺凌者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与较为严重的暴力行为相比,欺凌往往属于一些轻微的过激行为,特别不容易引起充分重视。
  校园欺凌具有危害性,一方面会对欺凌者本身产生伤害,形成反社会的倾向;另一方面会给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直接的伤害,严重将会威胁到被欺凌者的生命安全。除此,校园欺凌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破坏家庭环境,危害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环境,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减少校园欺凌事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学校•班级•家庭三位一体,减少校园欺凌事件

  面对校园欺凌,要积极从学校、班级、家庭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一)完善零容忍的学校管理制度

  暴力性的校园欺凌事件,不仅给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直接干扰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学校对欺凌事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形成一套完整的校园欺凌干预和解决机制。
  1.营造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预防校园欺凌,避免因受社会失范侵染校园环境,学校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融洽和谐的校园大环境中,奠定学校浓重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对学习和生活浓厚的兴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关心的心理氛围,使得学生在这优良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完善的人格,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学校应该合理安排
  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如请相关法制人员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做法制报告,提高学生的法制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减少欺凌事件对学生的伤害程度,减少受伤害学生的数量。最后,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学校可以在国旗下讲话、晨会等各项活动时向学生宣讲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以及校园欺凌的防治措施,提高广大师生保护自我的意识。
  (2)恰当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学校的无所谓对已发生的欺凌事件消极应对,并没有给予恰当的处理措施。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对,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还会将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上升为暴力行为,给学生、家庭甚至学校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各校要正视校园欺凌事件,制定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于已经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应及时调查处置,不能为了维护学校的名誉敷衍了事。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学校不可推卸责任或敷衍了事地处理,学校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上,校方不应简单地视为同学之间的打闹,应正视校园欺凌,厘清整个欺凌事件中责任人。对欺凌者,情节较重者给予记过等处理方式;情节较轻者给予说服教导的方式;对被欺凌者给予心灵的安慰和心理辅导。

  (二)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环境

  1.制定明确的反欺凌班规
  班规有一种威慑力,它为班级制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制定一套严格而又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为了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班级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反欺凌班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不能将班规视为摆设,而是坚决的执行。在班规制定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制定反校园欺凌行为处理规定的行为守则,充分体现民主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使学生的想法更加的透明化,通过反欺凌班规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及和谐班集体的重要性。在班规中,依据班规的奖惩条例对学生不适当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学生之间欺凌行为,在班会中向全班同学强调欺凌行为的危害性,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当事人给予相应的惩处,抚慰被欺凌者受伤的心灵,利用反欺凌的班规,提高全体学生的防范意识,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促进整个班级良好的发展。
  2.班内组织学习法律法规
  (1)为什么要加强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青少年道德意志不够坚定,在冲突发生之前,学生往往不能坚守道德信条,在学校中容易形成欺凌者的团体,因此青少年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
  很多初中生自认为作为未成年人拥有很多特殊的权利。如果初中生依然认为,自己未满14周岁,拥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特殊保护,可以钻法律的漏洞,欺凌同学也能免受法律的制裁,对最新的法律法规、相关文件缺乏了解,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班内组织学生积极学习国家最新发布的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学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
  (2)学习哪些法律法规?
  班级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时间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教育学生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
  2016年4月,xxxx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在此之前《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均未提及“校园欺凌”条目,尤其是对尚未构成犯罪的校园欺凌缺乏惩处规定。
  班级可以利用班会课等时间,组织集体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和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业的指导。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大部门颁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规定要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对实施欺凌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特别是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的主体,要根据《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予以惩处。打破了以往未成年人因特殊权利的保护而免于刑法。平时班级内可以组织复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校级校规在脑海中的印象。
  3.班会课渗透反欺凌意识
  (1)为什么要通过班会来渗透?
  班会课能发挥导向和育人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课,能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促进学生之间换位思考,进而渗透反欺凌意识,形成和谐的班级环境。
  (2)如何渗透反欺凌意识?
  首先,设计系列反欺凌的主题班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欺凌实践中扮演角色,亲身体验感受欺凌的危害,充分发挥移情的情感作用。在活动前让学生自己设计欺凌时间的剧本,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手机的资料来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在活动中,明确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的角色;让扮演欺凌者的角色可以切身体会到因自己不当的行为对弱小者造成的内心伤害;让扮演被欺凌者的角色切身感受到受欺凌的痛苦心情,进而内心暗示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活动后,组织学生开展进一步的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三)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1.家庭环境和学生的欺凌现象有何联系?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人的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进行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就是这种观察学习或者模仿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当学生接触到欺凌或者攻击性的示范动作时,如父母对子女的家暴,父母缺乏良好的管教方式等,学生都有可能通过观察对这一行为的模仿从而获得这种攻击性的模式,欺凌行为极有可能形成,当学校中发生欺凌行为时,对于好奇心和模仿力强的中学生来说,接触的校园欺凌越多,攻击行为也会相继增加,破坏了校园中和谐的文化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文化资本、言行举止、行为习惯等,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刻不容缓的。
  2.如何通过家庭层面的努力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1)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家庭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了初中生个性发展不稳定的特点,诱发了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因此家长要根据这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与孩子共同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之中,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的对孩子的反应做出反应,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与温暖,并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指导。以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朋友,当孩子犯错误时,不是一味采取惩罚的方式管教孩子,而是耐心与孩子说明错误行为的后果,对孩子进行正确地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言语和行为,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反之溺爱型和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形成不良性格和习惯,增加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
  (2)加强亲子之间沟通交流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导致了孩子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尤其造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因此增强相互互动的亲子关系,创建家庭和谐的环境。弱势群体的学生在学校备受欺凌时,他们往往采取忍气吞声的方式,可能是因为害怕欺凌者的报复心理,也可能因为害怕父母担心徒增烦恼或觉得父母也对此事无能为力。因此父母特别耍关注学生的言行和情绪的变化,多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和睦的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父母的温暖,鼓励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主动和父母诉说,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父母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主动与孩子分享,将孩子视为最好的倾听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同时对孩子的欺凌行为要及早的发现,争取消灭在萌芽期,父母的关爱可以预防和减少校欺凌事件发屮的频率。

  三、方法运用的效果

  通过学校、班级、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校欺凌事件逐渐减少。笔者在后续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受欺凌者从原来的20%下降为11.25%,欺凌者从原来的8.75%下降为6.25%,期中有的欺凌者曾经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欺凌行为,经过校•班•的共同努力,这部分同学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并积极改正。
  学校•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应对策略减少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于保障中学生的校园安全,对于新时期的和谐校园环境的构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聂朝菊.中学生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冲突处理策略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6.
  [2]王沂.中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3,(11):15
  [3]王芹,陈世平.中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研究[J].心理行为研究,2007,3(1):5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2856.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19年11月20日
下一篇 2019年12月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