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不同时期的墓葬壁画的民俗内容

  摘要

墓葬壁画在中国传统壁画上占有重要位置,从古至今一直在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体现了逝者在生前的日常生活事迹及生平事迹,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墓葬壁画的产生主要是想让后世人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死亡那种“视死如生”的感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要属唐代的墓葬壁画。本文将现今已经发现的唐代墓葬壁画内容根据不同时期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展示出唐代人民的生活状况。

然而对唐代而言,这个阶段的墓葬壁画在中国传统壁画中占有重要位置,迄今为止虽然已经被发掘出来的唐代时期的墓葬壁画挺多,但是在陕西却凤毛麟角,但就已被发掘的在陕西地区唐代的墓葬壁画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内容也非常丰富多彩,不仅能体现出北朝的绘画风格,而且能展示出唐代墓葬壁画表现形式,有很浓厚的地方色彩,图像内容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植物,在唐代绘画艺术中算是一朵奇葩。

  关键词:墓葬;壁画;唐代

  引言

中国的壁画历史悠久,其中,唐朝的墓葬壁画很具有代表性。所以,唐代的墓葬壁画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从古到今,很少人知道唐代墓室里的壁画内容丰富。根据“艺术史”、“唐画”和“记录在《宣和画谱记载,大约有400在唐代著名的画家,1/4的人参加了壁画。但是由于时代的便起那,大多数记载早已荡然无存。所以当今我们能看到的被发掘于世的唐代墓葬壁画能展现唐代绘画自由奔放的气势,实属难得。尽管没有被记载,却挥之精美,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遇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从目前国内发掘的墓葬壁画来说,从远古到现代,各个时期都有,且各个省份都有,其中陕西是保存古代壁画最多的省份,在陕西地区,唐代墓葬壁画的内容大都体现唐代的民俗风情,内容较为广泛,而且从绘画技巧上可以看出作者的绘画技法相当熟练,据史XX载,这个时期的墓葬壁画绘画大师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迄今为止,据了解,目前被专家发掘出来的唐代壁画里陕西地区主要以墓葬壁画为主,唐代墓葬主要是在唐代早、中期较多,而晚期较少。而被发掘出来的大部分分布在山西和陕西地区,发掘的事由基本上是因为工程建筑需要。很多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从土洞墓主要还是发现于太远地区,壁画具有一定的特色。

  1、唐代墓葬壁画简介

从建国之前,由于盗墓活动猖獗很多墓葬壁画被破坏,1945年后,在陕西、山西、宁夏等多处地区被盗墓人发现了百余座带有壁画的唐代墓葬。这些计划中绝大部分可以考证到具体年份,从而形成了比一条对于考古来说较为清晰的脉络,也体现了唐代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以西安来说,这一地区的墓葬壁画规模宏大,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几种分布着18座帝陵。这些墓葬壁画都是主粗最好的画师之手,也代表了当时的绘画水平。墓葬壁画与当时期其他的壁画表现形式不同,唐代墓葬壁画是代表的一个特定时代、地区的丧葬习俗和信仰,同时也代表了当时期的一些风俗和人们审美兴趣。因此,对唐代墓葬壁画的研究对于了解唐代民俗有重要的意义。

  2、唐代墓葬壁画的发现

据了解,我国考古专家对古代墓葬壁画的发掘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中在陕西地区发掘的墓葬壁画约为100座,占发掘总量的80%。[1]著名的唐代墓葬壁画,有23座发掘于这个时期,其中,初唐时期有被发掘18座。60年代盛唐时期发掘了5座,代表性有永泰公主墓。[2]发展到1970年,这时候唐代壁画墓的发掘则进入重要阶段,被发掘的数量增多,由于唐代的贵族大都居住当时的京都-长安,所以在陕西地区就发现30余座,代表墓有李寿墓[3]、房陵大长公主墓[4]、李凤墓[5]、章怀太子墓[6]、懿德太子墓[7]。在阿斯塔那地区发现了张礼臣墓,在其墓葬中除了发现有壁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风格,其中包括在187、188号墓中出土的屏风画,画中内容大多为音乐、舞蹈、围棋和牧马等等[8] 。此外,壁画墓有8座被发现长江以南地区。考古专家们在80年代共发掘38座墓葬壁画,主要集中在陕西地区,其中在唐代时期被发掘的墓葬较多,其中代表墓有长乐公主墓[9]、韦氏家族墓[10]、唐安公主墓[11]。该墓葬壁画都保存的比较完整。随后在宁夏、山西、湖北、吉林陆续发现9座等墓葬壁画。发展到了90年代,被发掘出来的墓葬壁画约25座,代表墓有新城长公主墓[12]、金乡县主墓[13]、节愍太子墓[14]、惠庄太子墓[15]。最具代表性的为皇帝李宪墓[16]。

  3、唐代墓葬壁画在不同时期的民俗体现

随着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对陕西关中地区、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和其他省份唐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使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唐代米脏壁画有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不仅弥补了唐代纸本绘画真迹缺失的遗憾,而且也为研究者对于唐代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墓葬壁画早在西汉早期就已经流行,魏晋南北朝受到汉代的影响,借墓葬壁画来表达“引魂升天”的思想。之后,隋唐又承袭了前朝墓葬习俗,将墓室壁画艺术发展到了顶峰。据了解,被发掘出来的唐代墓葬中,很多墓葬都是有壁画的,其中陕西地区较多,根据史书《唐研究》第2卷中,后世人根据唐代墓葬墓室壁画题材、画面布置的方式、绘画造像手法及艺术特性,把墓葬壁画分为4个时期[17]。

  (一)隋至唐初时期

这一时期唐代墓室中多绘有四方神兽,带有十六国的遗风,采用分栏式布局,人物造像“秀骨清像”,代表墓室壁画为李寿墓。

李寿墓位于陕西三原县,在1973年被发掘。李寿墓墓道两壁,上层壁画内容飞天、狩猎,下层内容是骑马游行场景,由42匹马和81人组成,队伍整齐,气势宏伟。据历史记载,李唐王室是从马背上打得江山的,所以对李式来说马有着热书的意义,对马的崇尚、拥有及重视更是达到极致。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唐代的画家对于绘马的技术要求就越来越严格,从而使唐代出现了一大批以绘马为职的画家。作战的重要工具是马,当时的权倾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作战实力,大批量的进行养马。以《马厩图》的出现,为代表作是着唐代世族军事实力的强大。

  (二)唐高宗、武则天时期

陕西西安长安县北里东村中唐墓壁画是这个时代墓葬壁画的代表性壁画。

该墓处于长安县北里东村。于1987年被发掘。墓向正南方,这座壁画墓,虽未明确墓主身份,但从形制、规模及壁画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墓主的身份、社会地位不会太高,故壁画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有明显的特点。它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较小,没有森严的列戟,仪仗,出行等场面,表现的多为民间日常生活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西壁的六合屏风、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女主人日常生活的内容。东壁的宴饮图,人们在乡间露天摆设筵席无拘无束地开怀畅饮,围观者中多为社会的下层人们、有衣衫槛缕的乞丐,手执马鞭的车夫、前来看热闹的村姑,特别是那个妇人抱着裸体小孩,更富有乡间气息。宴饮在唐代蔚然成风,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上至皇家贵族,达官显宦,下至文人骚客,平民百姓,经常邀请四方宾客、亲朋好友,相聚宴饮、尽情享乐。该墓发现的这幅宴饮图,画而完整,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宴饮的场面。从该墓葬壁画中体现了“胡风”,而丝绸之路更是在在唐代达到新高峰。对于丝绸之路来说,它的开启是中华文明与异国文化的交融,也是当时西域在中外文化交融的中转站,在唐代,由于“丝绸之路”和由胡尚组装中国开展也带来了很多外国的风俗、服装、教育等等。当时中国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及中西亚国家,以及波斯人、天竺人都被称为“胡人”。当时的唐代西安曾沉浸在“胡风”,“胡风”曾一度成为西安风尚,同时也体现了与中华文化交融的一致性,大唐文明成就着开放、包容的,这在唐代壁画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唐中宗至唐玄宗天宝时期

大多这时期的墓葬壁画以象征式的廊柱为背景,车马及仪卫的场面在这时期墓室壁画中有所简化。而墓室壁画中的人物造像则更加写实,其壁画人物体态丰满,线条复杂多变。咸阳墓葬壁画代表为咸阳4号墓张湾唐墓和永泰公主墓。

位于咸阳底张湾4号唐墓壁画墓遗址位于该市的陕西(​http:​/​​/​www.baike.com​/​sowiki​/​%E9%99%95%E8%A5%BF?prd=content_doc_search”\o”陕西​)咸阳市(​http:​/​​/​www.baike.com​/​sowiki​/​%E5%92%B8%E9%98%B3%E5%B8%82?prd=content_doc_search”\o”咸阳市​)底张湾。唐玄宗(​http:​/​​/​www.baike.com​/​sowiki​/​%E5%94%90%E7%8E%84%E5%AE%97?prd=content_doc_search”\o”唐玄宗​)天宝八年(748)墓。1954年发掘。入墓,会发现已经在走廊看不到完整的壁画,只有两条墓道壁画,为龙虎。其壁画长度7米多长。前甬道为人物画,有完好的男侍图、女视图。壁画西侧有一张丰满的脸,身体均匀。墙壁线条流畅,男女仆人手持,抱箱子,狗等。天井两壁绘图中将提高生动,美丽的风景,书写流畅,充满活力,并具有文人画的一些特点。人物布料的素描技巧,花竹线条简单,特别是梅、竹单画面,在前代壁画中是极为罕见的。

李仙蕙(684年-701)字秾辉,唐中宗所有女儿中排行第六。韦皇后所生之女中排行第三,初封永泰郡主。李仙蕙在其父李显复位东宫之后,以郡主身份下嫁武承嗣长子武延基。公主墓中的壁画以《宫女图》最为代表性。大约有三十人的宫女图中,每一个身上都是美女,形象可人,轻盈的脚步。所有的侍女们都高挽着发髻,身穿着宫女裙,手持着何种侍奉公主之物,步伐轻快而行。其中在墓葬前室东壁南侧的一副壁画更是井上添花,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活泼。是中国古代难得的美女群像之作。

  (四)唐玄宗天宝以后

其间墓葬形制发生了改革,长斜坡墓道的形式渐渐被取缔,墓室壁画大多出现在墓主人的墓室四壁。唐朝由盛转败,墓葬也开始从简,影作木构建筑、仪卫出行图已然淘汰,转而流行屏画,而题材也更偏向于体现与世无争的自然境界。代表墓室壁画为韩休和夫人柳氏的墓葬壁画。

韩休与夫人柳氏墓位于西安市兆里街道办事处郭庄村,被发掘于2016年。其墓位南北方向,由长陡坡墓道、甬道、过洞、天井、和墓室五部门构成,总长约40米,墓室深约10米,尽管曾遭到惨重盗扰,但墓葬根本上还是保持比较完整的。考古发掘发现古代画家将太阳和月亮画在拱顶上,在靠西墙的棺床南北两端是巨大而华丽的朱雀和玄武图,棺床的西靠壁上是6幅条屏式的高士图(其中2幅被盗)。玄武图东北是一处广阔的景观,位于墓葬对面;在乐队的东侧,乐队,在乐队中,男性穿胡人服饰,女人打扮成唐人,整个乐队像一个人在狂舞的指导下,在春天的时候为坟墓表演。通过专家组的研究,发现汗和家族的巨大景观是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最完整的唐代墓葬。两个以前找到的,但在屏幕上找到。因此,墓室壁画中的韩秀和夫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景观,不是六块屏风,而是整个园林的独立性。特别是它的构图很有意思,它没有一个中心点,构图的布局与现代景观构图的构图是不一样的,基本上可以说是相反的;同时,它的画很成熟,有山水亭台,远处的红日也透露着某种追求的魅力。

在唐代后期花鸟画和山水画逐渐趋近于成熟,在墓室中经常被用作点缀,其点缀可以显示出壁画内容丰富和笔墨技法的进步。在新疆吐鲁番的墓葬壁画中也发现了六曲花鸟屏风,特别是有吸引力的,雁子远飞,不确定的云层和山脉作为陪衬,特别生动。

  4、唐代墓葬壁画的重要意义

  (一)填补了当代美术史研究的空白

虽然唐代墓葬的水平不如唐代地上壁画的水平,但也有许多作品,如阎立本、吴道子等著名作品,但它可以成功保存唐代原貌,为唐代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记录。在中国美术史上,唐代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唐代是中国美术史的历史,在唐代雕塑艺术和工艺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绘画方面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在现存的唐代画作中,都已经鲜有真迹。如韩滉的《五牛图》,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等。因此,唐代墓葬的出现为研究唐代绘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唐代绘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轨迹。

  (二)展现了唐代绘画的创新面貌

唐代墓室壁画的重要形式是人物画,比前代、甚至更广泛。

在唐代,壁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唐代绘画,证明唐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最繁荣时期。唐代墓室壁画的重要形式是人物画,比前代、甚至更广泛。在唐代,壁画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唐代绘画,证明唐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最繁荣时期。同时,花鸟画在晚唐时期也有了新突破,从原始社会发展到隋唐,花鸟图由少到多,有几何化到生动,晚唐奠定了花鸟画客的规模,也为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之后,花鸟画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汇总的形式之一。

  (三)体现了唐代文化

唐代墓葬壁画为我们展示出了灿烂的唐代文化,其直观性、艺术性是其他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唐代墓葬壁画以其超高的绘画技能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一道靓丽的唐代艺术长廊,也为后世的人们钻研唐代的过去、文明、制度、风俗、信奉等很多方面都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根据,是唐代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结语

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写照在唐代大部分都被表现在墓葬壁画中,在唐代贵族人中体现的尤其明显,且大多数都可以准确地体现出年份,真实、可靠。虽然装饰绘画的墓葬壁画,但是它仍然能够真实的反应了唐代人的生活和状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唐代人的精神世界面貌。同时由于壁画的规模、题材和范围相对较广,所以唐代社会生活的表现也十分深刻,为以后研究唐代文化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墓壁画的发掘情况及数据统计参见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展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64~284页;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2]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1期,第71~94、39页。

[3]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唐李寿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9期,第71~88、61页;

[4]安峥地:《唐房陵大长公主墓清理简报》,《文博》2015年第1期,第2~6页。

[5]富平县文化馆、陕西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凤墓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第5期,第313~326页。

[6]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2014第7期,第13~19页。

[7]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7期,第26~31页。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10期,第7~27页;李征:《新疆阿斯塔那三座唐墓出土珍贵绢画及文书等文物》,《文物》2014年第10期,第89~90页。

[9].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文博》2011年第3期,第10~30页。

[10].王育龙:《西安南郊韦君夫人等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5期,第71~78、138页。

[11].陈安利、马咏钟:《西安王家坟唐代唐安公主墓》,《文物》2012年第9期,第16~27页。

[1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昭陵博物馆:《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3期,第3~38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历史博物馆、昭陵博物馆:《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

[13].西安市文物管理考古所:《西安唐金乡县主墓清理简报》,《文物》2012年第1期,第4~19页;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王自力、孙福喜:《唐金乡县主墓》,文物出版社,2012年。

[1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王小蒙、刘呆运:《唐节愍太子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第13~25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富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

[1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蒲城县文体广电局韩伟等:《唐惠庄太子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第3~22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惠庄太子李撝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3年。

[1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3年。

[17]齐东方,张静.唐墓壁画与高松冢古坟壁画的比较研究[A]//荣新江.唐研究: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47-47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28630.html,

(1)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