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财务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改制前,我国的出版单位长期以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从事出版、印刷和发行业务,履行舆论导向、文化传播、科技普及等职能。事业单位的性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改制前,我国的出版单位长期以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从事出版、印刷和发行业务,履行舆论导向、文化传播、科技普及等职能。事业单位的性质为出版单位履行既定职能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出版单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其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因此,本论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出版社社会责任理论,探讨转企改制后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分析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初期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结合出版社社会责任理论的观点,从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财务制度的完善等角度,初步提出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后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的策略,旨在为出版出版社构建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前言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的国内外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最后对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论文的可能的创新进行了阐述。第二章阐述了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制度背景、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与出版社社会责任;介绍了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和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然后对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财务管理的方法程序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三章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剖析,案例分析以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为例进行剖析,首先介绍了案例研究的背景,接着分析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制度和机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的策略,通过完善财务制度和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提出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的策略。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尝试从理论到实务全方位归纳总结一套完整的出版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以期对我国出版单位在转企改制中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化单位;财务体系构建;转企改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还不相适应。这些情况说明,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文化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文化单位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换,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文化单位自身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仅涉及单位多、人员多而且涉及事业单位机构布局的调整、管理体制的创新、运转机制的变化、职责利益的划分、组织机构的重构、人员编制的精简、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特别是文化单位改企转制工作,更是涉及到了观念、责任、体制的更新和转变,是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1]。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5%。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近5%。因此,可以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激活文化市场活力,即实现统筹布局结构与规模速度、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拓展我国文化的发展空间,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创作生产,形成有利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评价激励机制,引领时代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所以更要加快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改制前,我国的文化单位长期以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从事文化传播、出版发行,表演艺术、科普文化宣传等职能。事业单位的性质为单位履行既定职能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单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其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因此,本论文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出版社社会责任理论,探讨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2]。
  1.1.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文化事业单位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转制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财务体系构建的方案,指出只要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抓住这次转制的有利机遇,并充分利用国家对转制文化事业单位的有关优惠政策,根据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改革方案与措施,并认真落到实处能够快速发展并不断壮大。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国内研究综述
  魏成龙老师在2006年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指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代我国社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全面阐释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介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力图在“公共”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3]。在吸收借鉴国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之精华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研究和创新,在国际化的基础上实现本土化。同时,注重把规范性与经验性、学术性与应用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优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者提供科学、可靠和有用的知识。由以上思想证实我国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由传统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对于人力资源的计划、沟通、激励中,同时为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并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我国发展的人力资源发展理论。
  我国学者张洁在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上于2007年《河南财务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客观环境与目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挖掘自身潜力,开源节流。同时我国学者张洁老师指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向,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不断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服务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进程。
  我国学者李建发在2009年的《事业财会》中指出我国事业单位随着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相对落后。在我国新的发展形式下[4],事业单位财务活动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势在必行。还指出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会计制度滞后;会计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低;会计科目的设置未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事业支出与年终报表不统一;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不规范。
  《经济与科技》期刊在2008年365期中的“浅析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改革”文章中不但指出了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缺陷,并且提出相关改革意见。文章中指出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特点。首先,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次,由中央或地方的财政部门和其他提供者为事业单位提供资金;第三,事业单位不具有出版社会计意义上的所有者权益,出售,转让,赎买或清算等问题一般不存在。同时提出改革应集中财务管理机制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上[5]。
  冯丽在《对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再思考》一书中指出我国事业单位现存的问题主要有①职能交叉重复,机构个数太多,单个规模很小;②是单位性质模糊,定位不清,“两头占”、依赖思想严重;③冗员多,结构不合理,人员出路不畅;④年老多病人员多,负担越来越重;⑤国有经营性资产占用相差悬殊,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等他指出理性分析、正视事业单位现有矛盾和问题,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前提,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书中提出改革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缺陷的措施有①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共财政制度导向功能;②坚持科学管理,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1.2.2国外研究综述
  加拿大珍•康弗德(JaneComfort)指出财务管理是对出版社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它贯穿于出版社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出版社经营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合理利用投入出版社的资源创造财富,并使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满意,使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尽可能实现最大的增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出版社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体制正是出版社管理财务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制度的总称,是出版社完成财务工作、处理财务关系、实现财务目标的载体。财务管理体制包括国家与出版社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和出版社内部财务管理体制两部分内容,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现代出版社制度的实施与完善,都要求国家给予出版社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这也就使得出版社必须注重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6]。
  莫迪,莱尼和米勒(mm)与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经费和媒体之间的关系,财务目标,即可以按通过改变其资本负债权益比率的形成,对新闻的整体价值和资本成本的影响。1956年12月,莫迪,(F.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通常被称为“毫米)作为美国计量经济学会的年度会议的国家共同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资本成本、出版社财务和投资理论》,本文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杂志1958年6月。论文发表,立即在西方财务界引起了轰动,两位学者也分别在1985和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学者认为:税收,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的环境,新闻价值和新闻行业的资本结构无关,与财务杠杆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负债权益比率(D/E)是成正比的(D,E是市场价值),随着新闻,资产收益和债务增加的成本差异按。这个定理给出了新的见解,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不确定条件下的分析,并对投资决策理论发展的基础。这一理论已成为现代财务理论基础的新闻。由于现实主义的MM理论的基本假设,努力避免与现实的结论。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MM理论是不完善的。即便如此,莫迪,莱尼和两位教授米勒把诺贝尔经济学奖,1985和1985是当之无愧的。天才的贡献是确定的负债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系统的债务法效果分析。在MM理论模型,没有资本结构理论。也正因为此,MM理论后来被称为“基石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7]。
  1952,Markowitz(H.M.Markowitz)在第3期发表了“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PortfolioSelection:Diversifica-tionofInvestments)一文,最早采用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和方差(或标准差的资产选择和组合来研究风险利益。这是财务业作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出发点。1959,他用相同的名字出版的书,进一步系统阐述了他的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投资者的风险态度的资产选择分析,创造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研究投资者在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最大化自身效用的方法以及由此对整个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前言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的国内外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最后对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论文的可能的创新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对文化单位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了阐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制度背景和意义、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方法和程序一一做了分析和研究。
  第三章案例分析以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为例进行剖析,首先介绍了案例研究的背景,接着分析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分析以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的策略,通过完善财务制度和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提出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的策略
  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
  1.3.2研究的思路
  从财务的角度看,集团出版社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构成集团的每个出版社之间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特别是以某一出版社为核心的控股关系。
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后财务体系构建研究

  1.4研究方法

  本论文研究主要依靠个人翻阅有关文献资料并对典型的文化单位实地调研来完成。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除了去文化单位实地调研外,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以及互联网等相关手段,并查阅国企改制相关的工作报告和交流材料,充分收集第一手资料。由于本人在文化单位工作,所以便于到文化单位进行调研。
  完成论文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出版社财务文化的有关理论除了一些发表的论文,很难找到系统讲解的书籍,更多的是散见于各类出版社文化、财务战略和财务管理的书籍以及相关论文,需要较强的归纳整理能力来取舍适用的理论知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取得指导老师的指点来按时按质完成。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方法写作: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在对文化单位事改企的财务体系研究上,采用逻辑演绎的方法,从事业单位一般特征出发,推理研究对文化单位事改企中的财务体系特征,然后利用典型案例实证分析,从而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本文的规范分析主要体现为定性分析,力求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而实证分析则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其中采用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的典型数据分析完成。
  3、文献研究法
  本文在研究对文化单位事改企的财务体系理论时,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引用法等方法,结合调查的实际案例分析,通过悉心的整理、归纳,最终得出对于该论文的看法和结论。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概况总结,并以此指导实践研究。

  1.5论文的创新点

  本论文研究不仅依靠个人翻阅有关文献资料,而且是通过对典型的转企改制后的文化单位实地调研来完成的。所以论文有一定的现实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正在转企改制的文化单位起到借鉴的作用。

  2.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2.1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背景及意义

  2.1.1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制度背景
  我国传统文化体制是在建国以来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具有国有资本单一投资主体、管办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城乡二元结构和以意识形态为指导,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显著特征。应当肯定,在建国初期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都比较恶劣的条件下,当时的体制是集中资源,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和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从而在一定时期的对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行政资源配置方式的效率低,再加上扰动频繁的政治运动,导致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由于我国落后的文化体制改革,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差距明显,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的社会性,文化建设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在文化资源和资源分配的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市场,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活力和中国的文化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因[8]。
  从国际方面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促使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作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种新兴产业,成为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电影业,英国的创意产业,德国的出版业,在日本动画产业,韩国的电影和电视行业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不仅成为财富和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产业的全球扩张。文化传媒集团,西方发达国家,如时代华纳,迪士尼,在美国新闻集团,德国的贝塔斯曼,日本,索尼等,凭借其研究和开发创意和媒介的网络优势,迅速成长为一个跨国经营的国际文化传媒巨头,已经对世界各地的文化贸易70%的份额。文化市场,在全球竞争的新领域,因为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渗透,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政治景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文化体制的封闭状态,还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以致我国的文化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文化服务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与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9],文化版权贸易一直是我国与之谈判的焦点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强烈要求我国开放文化市场,并且已经在某些领域通过种种方式进入我国文化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轨道,也不能不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如何跟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按照国际文化市场的规则,逐步开放,通过加入劳动制度的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满足国际跨国文化传媒集团的挑战,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因。
  2.1.2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充分肯定出版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从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开展的分类改革的大局出发,正确认识文化出版业转企改制的必要性。在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框架中,以事业单位形式存在的出版单位性质比较模糊。一方面,出版单位凭借事业单位编制掌握着一定的类似于行政机关的公权力;另一方面,出版单位同时又以类似于一般出版社的身份从事着报刊、图书的出版、印刷和发行业务。从文化出版单位所从事的具体业务活动性质来看,其业务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经营性出版业务,在此类业务中,出版单位主要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职能,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另一类则是经营性出版业务,在此类业务中,文化出版单位主要为社会提供非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以类似于一般出版社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既类似于行政机关又类似于出版社的双重身份,导致出版单位职能繁杂、角色混乱,同时对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构建和维护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文化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事业单位主要存在的空间为公用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救济和慈善救济,以及相关的政府和新闻界之间的一系列的现场服务,主要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主要从事社会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第二类是主要从事促进社会安全,社会救济,慈善机构帮助职业发展服务;第三类主要从事政府和新闻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按照是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可以分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和营利性的事业单位。
  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主要为社会提供各种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不收取任何费用或仅收取少量的工本费,其履行职能的经费全部或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支持。而所谓的营利性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投资兴办、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营利、登记为事业法人、采取事业编制管理的单位。也就是说,营利性事业单位通过开展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半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并向产品或服务的接受对象收取相应的费用,在履行其既定职能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并且这类营利性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政策性进入壁垒,通常不允许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进入。
  由于出版单位掌握着一定规模的国有资源,从事着图书、报刊的出版发行业务,直接面向各类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单位以事业单位的身份从事着类似于一般出版社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资格和其所开展的业务活动性质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错位或冲突。这种错位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出版单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同时也为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出版单位利用其依据事业单位性质而拥有的资源和近乎垄断的市场主体地位独霸出版领域,致使该领域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10],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出版单位以类似于出版社的微观主体身份,通过出版发行等具体的经营行为取得相当规模的营业收入,完全有能力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也增加了改制的可行性。从更深远的意义来说,转企改制[11]不仅有利于提高出版单位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对提高出版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国内出版单位已经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出版单位之间的重组、整合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大型出版集团不断涌现,为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极大的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版单位与国外的出版出版社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对提升我国出版业整体水平也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2.1.3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与出版社社会责任
  在前面的阐述中已经初步明确了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由于文化单位在为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承担舆论导向、文化传播、科技普及等职能,因此,在推进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进程中,不仅要遵循构建一般出版社的规律,还应该兼顾出版单位履行特定职能的要求,、结合出版社社会责任理论,创建一种既能满足出版社从事相关经营活动要求又能有效的实现出版单位既定职能的机制。
  出版社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初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出版社社会责任的定义、内涵,然后发展到探讨出版社是否有必要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更深入的研究出版社如何有效地履行出版社社会责任。其间,在关于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的探讨中,不同学者之间的观点有很大的分歧。一部分学者如博文、戴维斯、罗宾斯、孔茨、卡罗尔等人对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持赞同的态度;而另一些学者如弗里德曼和哈耶克则对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持反对态度。在这场争论中,最终更多的学者就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达成了一致,研究的方向也转向对出版社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具体内容、模型框架等问题。其中,卡罗尔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研究成果。在卡罗尔的研究中,卡罗尔将出版社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给出版社社会责任下了个综合性的定义,在1991年,进一步提出了出版社社会责任金字塔[12]。卡罗尔认为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呈金字塔形式的社会责任系统,从底部到顶部四种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并强调责任的四种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排斥的,更不是重叠的。
  中外学者关于出版社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对现实生活中的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有相当重大的借鉴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单位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己成为出版社的立身之本。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下,文化单位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增强,出版社之间、出版社与政府、出版社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单位的发展所依据的资源早已超越了出版社内部掌握和控制的资源而更加依赖于各种外部资源。在资源获取和利用过程中,文化单位在改制后如何协调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如何使单位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保持一致,已成为了事关文化单位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极为重要的问题。
  出版社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一般出版社持续快速的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对于转企改制后出版出版社的发展也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出版单位资源配置效率,理顺市场经济中各微观主体的相互关系,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转企改制后,出版单位的单位性质变了,但其作为图书生产者原有的目标追求不能变,依然是要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转企改制改革只是对出版单位经营机制和市场主体资格的改革,将出版单位按照出版社模式来管理,并不意味着出版活动的意识形态属性将被削弱,也就是说,无论将出版单位当作事业单位还是出版社来经营,都不会影响出版活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本质作用。因此,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积极主动地将出版社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具体实践中,创建一种既有利于出版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能保障其既定职能发挥的新型机制[13]。

  2.2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对象

  财务管理是指与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新闻,政策法规,有计划地对资金分配和使用会计财务制度的规定,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按计划完成的任务。作为财务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财务管理起到确保公共开支,xxx建设,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出版社财务管理是文化单位财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出版社有四大基本管理职能——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是四大基本管理职能之一,在出版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是关于资金的筹集、投资、分配和使用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四个主要的过程: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日常资金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14]。
  文化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以货币管理为主,其对象是货币及其流通。现金是现金流的开始和结束形式,其他资产只是现金流的一种流转的形式。因此,文化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可以说是现金及其流动。财务管理也涉及到成本、收入和利润[15]。

  2.3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原则

  2.3.1依法合规原则
  "不依规矩,难成方圆",出版社经营时刻与风险相伴,更要有自己的"规矩"。所以,合规经营应是出版社发展的前提。出版社单位转企改制后不应该再遵循事业的单位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出版社的行为,而是要有合规管理的做法,不应该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而要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注重业务的合规性管理。
  2.3.2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是指在进行财务计量时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货币时间价值的首要应用是现值概念。由于1元货币比将来的1元货币经济价值大,把将来的1元货币折现为价值称为“现值”。在财务估价中,广泛使用现值计算资产的价值。货币时间价值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早收晚付”观念。对于不附带利息的货币收支,与其晚收不如早收,与其早付不如晚付。
  当出版社单位改制后,其不再是事业单位的形式来对待出版社的资本的取得,,以前是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来获得营运的资本,但是改制之后,一定要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出版社运营的资金都要发生相应的成本,所以文化单位改制后,要特别的重视资金时间价值,要遵循时间货币的原则。
  2.3.3资金风险价值原则
  资金风险价值原则是在出版社运营有风险的情况下,不仅要追求货币时间家之外,还应该要求语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风险的报酬,其实风险和报酬是呈正比的,所以在投入资金的时候还应该衡量一下风险和报酬[16]。
  在改制之前,出版单位是以事业单位的形式来从事经营活动的,在此期间规避了出版社活动经营性的业务的风险,经过改制之后,文化单位要以自主盈亏的形式直接的参与到经济的大潮中来,就要把资金的风险价值好好的分析和实际的运用一下。

  2.4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出版社财务管理的对象是出版社资金运动的全过程,是对资金运动的直接管理。财务管理即是管理财务,出版社资金运动总是与一定的财务活动相联系的,或者说。资金运动形式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来实现的。所谓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活动。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四个主要的过程: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日常资金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
  2.4.1筹资管理
  出版社筹资是指出版社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向出版社外部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及出版社内部,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是出版社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筹资渠道是指客观存在的筹措资金的来源方向与通道。目前我国出版社筹资渠道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其他财务机构资金、其他出版社资金、居民个人资金、出版社自留资金[17]。
  出版社的筹资主要是是按照其生产经营情况,对外投资情况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融资渠道和财务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提高和资本集中。出版社的筹资活动是一个基本的财务活动,出版社筹资管理是出版社财务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出版社筹资服务于出版社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任何出版社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需要维持一定的资本规模。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生产经营结构的调整、对外投资的扩张等发展、变化,往往需要追加筹资。这就要求出版社对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的选择以及筹资规模的确定事先做好计划,才不至于影响出版社正常的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
  2.4.2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通过分析、评估、筛选出盈利好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方案,并对投资风险和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作出长期决策。
  投资是指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的时期内获得收益,在一定时期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等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投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根据的干预程度的投资行为,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根据输入的领域不同,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向,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外国投资。
  2.4.3收益分配管理
  收益与分配管理是对出版社收益与分配的主要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出版社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合理地在出版社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出版社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出版社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出版社收入的分配;第二层次是对出版社净利润的分配。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出版社净利润的分配。本章所指收益分配采用广义的收益分配概念,即对出版社收入和净利润的分配。
  出版社通过经营活动取得收入后,要按照补偿成本、缴纳所得税、提取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顺序进行收益分配。对于出版社来说,收益分配不仅是资产保值、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手段,同时也是资产增值、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工具。收益分配可以满足国家政治职能与组织经济职能的需要,是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等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手段。即对公司利润进行分配,不仅要考虑股东的权益,还要考虑公司的发展机遇与筹资成本、股价的稳定等。要坚持出版社长期发展利益与所有者眼前利益、资本保全、投资分红等原则,进行股利的分配决策。利润是指出版社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目标利润是指出版社在未来一段期间内,通过出版社经营管理应该或者可以达到的利润控制目标。目标利润是出版社未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18]。

  2.5文化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财务管理是出版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出版社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出版社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出版社财务管理的控制与调节,科学的出版社财务管理为出版社财务建设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二者的互相渗透、有机地结合,财务文化可以对出版社财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增强其凝聚力,减少出版社财务管理中的内耗,培养和统一出版社理财意识,激励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而奋斗。
  2.5.1财务预测
  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出版社未来的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预计和测算。现代财务管理必须能够预测未来财务的状况,从而把握未来和明确方向。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经济预测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准确地进行财务预测。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来看,财务预测在财务决策,预算和控制等之前是首要环节,通过对财务决策财务预测,编制财务预算,对财务控制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财务预测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对象,分为融资,投资预测,成本预测,预计收入和利润预测。(2)根据性质分为定性和定量预测。(3)根据预测的时间跨度分为长期预测,中期和短期预测的预算。(4)根据预测量的多少分为为单/多项预测。(5)根据预测的趋势分为表态预测与动态预测[19]。
  2.5.2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财务计划,财务政策选择和决策过程,也被称为短期财务决策。财务决策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最满意的财务计划。只有证实效果良好可行的财务活动方案可以获得良好的效益,才是完成出版社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因此,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在财务决策的前提下,财务决策是财务预测结果的选择和分析。财务决策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决策标准。决策方案的选择,既有货币化,量化的经济标准相结合,也有非货币化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标准相结合,所以决策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平衡的结果。
  财务决策的方法分为两类[20],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定性的财务决策是根据不同事物的不同因素和属性来进行决策方法,它是基于经验判断,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其主要特点是依靠个人经验和综合对比分析决策。定性决策方法有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等。定量决策是分析事物的特性和属性的数量关系来进行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决策变量和目标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决策的条件下,通过诸处出决策结果。定量的财务决策方法主要包括:适用于确定型决策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微分分析决策与效用曲线的方法,培新决策[20],马尔可夫方法,等;适用于非确定型决策小中取大,大中取小,后悔值[21]等方法。
  2.5.3财务计划
  出版社以货币形式按预期的采集和使用的书面计划期间的资金和各种业务的收入和支出和财务结果。它是出版业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管的主要依据。财务规划是在生产,销售,供应,劳动工资,设备维修的基础上建立的技术组织的计划,其目的是建立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出版社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使生产经营活动在计划的协调下有序的进行,挖掘生产节约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在国有出版社财务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收入、支出和盈亏情况;产品成本(各种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及可比产品成本较上年的降低率和降低额)和费用预算;纯收入的分配和亏损的弥补,以及出版社与国家预算的缴款、拨款关系;流动资金来源和占用以及周转情况;专项基金的提存、使用以及出版社依法留用利润的安排使用情况。出版社财务计划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的重要依据[22]。
  2.5.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指对出版社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目的是确保出版社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现代财务理论认为出版社理财的目标以及它所反映的出版社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就是出版社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总体目标是在确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基础上,优化出版社整体资源综合配置效益,厘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委托责任目标与其他各项绩效考核标准来制定财务控制目标,是出版社理财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实现理财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财务控制将服务于出版社的理财目标。

  3.案例分析-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剖析

  3.1课题研究的背景

  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昆明挂牌成立,标志着云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又取得一实质性成果。
  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为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是云南省XX厅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1993年。近二十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集影视编导、摄像、录音、后期编辑制作、特技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拍摄、制作、出版和发行了1300余种以弘扬云南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制品,改制后的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将以XX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以音像出版为手段,加快音像出版内容数字化建设,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品牌,努力为满足云南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服务做出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这家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以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以音像出版物的传播为载体,采编、出版和发行了1300余种以弘扬云南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音像制品,保存了大批民族文化音像资料,为抢救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加强云南省与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的局限,制约了XX省民族文化音像出版产业的发展。2009年,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转企改制,逐步发展成为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出版社,属云南省XX厅国有独资出版社。2011年,按照省XX办和省XX厅以省文物总店为核心组建云南省文博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云南省文博产业的工作思路,XX厅党组作出决定,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归并入集团,成为集团的公司之一。其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有助于做大做强民族文化音像出版业[23]。
  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省新闻出版局和云南省XX厅的具体要求和指导下,主要围绕积极申报和完成国家出版资金项目、完成出版日常任务、配合省文物总店有限公司做好集团活动和宣传、提高内部机制效率,把发展目标和思路定在“精品”、“项目”、“走出去”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各项工作。
  在适应经济改革的浪潮下,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转企改制后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就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其财务体系进行研究。

  3.2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3.2.1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目标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2010年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所以在财务管理目标上还不是特别的清晰,一般出版社对财务管理的目标的设定不仅仅是考虑到利益的最大化的问题,对依法合规、货币时间的原则以及风险规避等方面的问题也在财务管理的目标设定内,对改制转企前的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来说,利润最大化存在问题是财务管理目标设置方面[24]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在改制后的财务目标设定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
  (1)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利润最大化是个绝对指标,没有考虑出版社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出版社或同一出版社不同期间之间的比较;
  (3)没有考虑风险问题,会使出版社无视风险,一味追求最大利润,而承担过高风险;
  (4)利润最大化会使出版社只顾眼前利益,而产生短期行为,不考虑出版社长远发展;
  (5)利润额的确定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较大,易受人为操纵,难以反映出版社的真实经济效益。
  3.2.2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机会成本上的意识不足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个特定的东西必须放弃别的价值。机会成本告诉我们,在稀缺资源的使用时,必须考虑资源和放弃使用其他资源的利益,而不管现实的成本。机会成本是财务资源配置考虑能充分反映成本的经营活动,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25]。
  对于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资源配置时往往缺乏机会成本的概念。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通常不是通过严谨的市场调研,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此外,在资源配置方面,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只是将重点放在物质资源的分配,而忽视财务关系,财务人力资源,如软资源整合,最终导致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重组前,资源配置达不到到最优。
  (2)资源配置方式的滞后
  财务资源配置主要包括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行政配置是通过行政手段和机制来对财务资源进行配置。市场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配置。对于传统事业单位而言,资源的有效财务配置必须结合这两种方式,并注重在财务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上的特殊的作用。在我国,尤其是刚刚改制重组的机构更多采用的还是集中的形式,由最高管理者通过行政手段,利用财务资源配置,这种方式不灵活,效率低。同样,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也存在相似的情况。
  (3)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财务资源包含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两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就称为硬财务资源,软财务资源包括财务信息资源,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和其他资源等。硬财务资源是建立在实物的基础上,使实际产出和收益相结合。但企业内部的软财务资源,更容易形成比较优势。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更注重提高企业的硬资源分配,而忽视财务人才制度等软资源的合理配置。硬财务资源的配置在财务资源配置结构中过高,使财务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这不仅影响到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段主要是写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较。你可以描述对于文化单位来说,无形资产很重要,但企业不重视,算一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占资产的比例)
  (4)资源配置考核体系不完善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财务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财务资源配置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步骤。通过对资源配置的评价,可以判断财务资源配置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提供了财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的参考和方向。基于成本或能力的原因,在转企改制前,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资源配置评价系统,只考虑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如收入,费用,利润,缺乏及时的评价和综合的考核。资源配置考核不完善将对以后的财务体系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这是在以后的改革需要不断的完善。
  3.2.3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相关财务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相关财务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转企改制前,出版社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意识不够强,对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的学习未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财务管理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同时出版社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职能,财务管理过于简单。缺乏科学的理财和成本意识,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管理体制不太健全。
  (2)转企改制前,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执行不够规范、经费使用缺乏计划性。在预算编制中,对预算编制重要性认识不足,简单地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不准确。部分部门未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单位预算,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私设小金库。预算支出随意性也大,超发津贴、奖金,超支业务费的现象普遍,审批制度不严格,“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26]。财务部门的考核也只停留在表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转企改制前,资产管理比较混乱。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尤其体现在固定资产上。未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监督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出租管理不到位,缺乏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
  (4)银行账户开立和票据管理不规范。对于一个财务系统而言,计费账务系统自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财务系统中,计费账务系统应该可以确切的说成财务记录账目的凭证系统。一般来说,计费系统分为:采集、预处理、剃重、批价、详单入库、账单入库这几个部分,计费账务体系不健全和不系统也是出版社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出版社行业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多头开户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资金分散,不易管理,给审计稽核和财务监督工作带来困难。同时票据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领购手续不健全,核销上存在监督漏洞;票据存根与入账金额不符等。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没有相对应的财务报告体系,导致在遇到财务问题时,无从下手。
  (5)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差距,学历相对不高,在财务上面的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导致思维方式比价陈旧,方法落后。同时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如原始凭证各项内容不全、收付款凭证概念不清、审核不严;财务报告内容不全、根据领导的授意进行“编报”、普遍没有报表分析说明等。这些问题在改制前都普遍的存在。

  4.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管理体系再构建的策略

  4.1结合文化单位社会责任,合理选择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将为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对出版社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起一定的作用,根据财务管理相关理论,出版社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出版社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增加股东财富,保证出版社现金流转顺畅和每股利益最大化等,但是对于改企转制前的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可以把利益最大化设定成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但是转企改制后,不能仅仅看中这一个方面的内容,因为不再是事业单位的体制,要独立去面对市场经营规则的考验。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步伐向前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按照建立现代出版社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文化市场主体的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出版社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其生产经营活动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文化安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出版社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全社会对出版社的殷切期望和广泛要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出版社发展战略、出版社生产经营和出版社文化,有利于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提升品牌形象,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增强出版社凝聚力,是出版社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提升,有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26]。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出版社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出版社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出版社形象,提升中国出版社的国际影响,也对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出版社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这既需要出版社自觉实施和主动履行,也需要政府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树立和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出版社需要深刻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工作,认真研究和部署社会责任工作;加强社会责任全员培训和普及教育,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出版社价值观和出版社文化。
  所以,改制后的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时应该与一般的出版社有所区别,要将财务管理的市场经营理论与出版社社会责任和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转企改制后的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应该以经济效益的实现为主,同时兼顾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
  比如在转企改制后积极组织实施完成了《“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出版规划选题》项目《云南宗教文化奇观之滇藏茶马古道》的制作出版;积极做好国家出版资金项目,民文基金资助项目的策划申报和运行工作。2011年实施运作的民文基金资助项目《云南民族传唱艺术》已申报列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该项目包含有《阿诗玛》、《格萨尔王》、《哈尼哈巴》、《梅葛》、《查姆》、《达古达楞格莱标》、《四季生产调》、《召树屯与喃木诺娜》、《司岗里》、《遮帕麻和遮咪麻》、《牡帕密帕》等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十一个传唱艺术的经典内容。以上这些都充分反映了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选择财务管理目标的时候,也履行了它的社会责任。

  4.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的内容,就是财务的资源分配的问题,有没有在某些地方偏重)

  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要做到:
  一、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通常来讲,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是主要矛盾。因此在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进行财务资源配置时,必须从出版社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抓住其重点内容[27]。
  二、集中资源,重点解决。
  在抓住了财务资源配置的主要矛盾之后就需要集中出版社的资源进行处理。在财务资源普遍稀缺的前提下,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进行资源的配置时,肯定会受到平衡不同部门、不同项目或不同业务之间矛盾的压力。因此,出版社在配置财务资源时,必须紧抓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统筹兼顾,稳定发展。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一般矛盾也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因此,集中资源解决主要矛盾的时候,必须兼顾一般矛盾,保证资源配置在稳步中完善。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在进行财务资源配置时,必须兼顾主要矛盾和一般矛盾,可以有区别地对待,但是不能完全地顾此失彼[28]。
  四、为财务资源配置提供软、硬技术支持。
  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离不开数据的支持。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对财务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1)完善出版社的硬件设施,为财务资源配置提供硬技术支持,开发新产品,找准效益增长点,提高财务资源使用效率。
  (2)完善信息处理系统,为资源配置提供软技术支持。建立各部门之间、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保证财务信息传递的连续性和实时性,使财务信息流在出版社的经营过程中流动起来。

  4.3完善财务制度和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你们企业真正的财务机制的内容,一些相关的文件就行)

  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自身财务战略的完善,是其稳定发展的前提保障。出版社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战略管理工作,进而保障出版社在经济市场中的良性运作。
  一、坚持财务理念和文化的创新
  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要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转变,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断汲取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尤其是文化单位,更应该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出版社管理中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财务人员的核算职能,从报账型向管理型职能转变,由事后的核算分析向事前的预测和决策转变,参与到经营决策、调查研究等工作中,并积极参与到出版社的其他决策中来[29]。
  二、创建学习型财务组织,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这个我再想想)
  学习型组织是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强调团体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其创建依赖于每个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财务学习型组织中,财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出版社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理财环境时,财务人员要能根据商业环境变化迅速调整财务管理技能和方法,增强其应变能力[30]。出版社要从其各种财务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挑选配置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水平高的财务人员组成团队,并注重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刚改制不久,更应该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性的能力,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提升要提上日程。
  三、强化企业自身的治理,完善财务制度(亲,你的意思是要把您给的资料中的东西按照相应的条款写进去吗?我觉得不太合适)因为这些材料跟完善财务没有多大的关系。就预算还有点关系
  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公司治理,出版社要完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的制约机制。财务制度是依据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特征和财务人员特点制定的,出版社要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在筹资、投资和分配中的财务活动,增强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各环节的管理的水平,建立起一套具有竞争力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应建立科学的财务考核制度,强化结果控制。(你们勤目前的考核制度,希望提供)
  要依据出版社各责任部门对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实行业绩的评估考核;结合财务预算制度落实出版社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度,促进财务运行机制的完善。根据出版社的财务指标、增长指标、经营指标、顾客指标、创新指标等反映出版社前景的指标,建立业绩评估体系。

  4.4建立财务共享与服务支撑体系

  布莱恩•伯杰伦在《共享服务精要》中给出的“共享服务是一种将一部分现有的经营职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半自主的业务单元的合作战略,这个业务单元就像在公开市场展开竞争的出版社一样,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目的是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以及提高对母公司内部客户的服务质量”。共享服务是通过将易于标准化的财务管理运营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由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进行处理,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目的的作业管理模式。
  通俗地讲财务共享就如同一间自助餐厅,各式各样的饭菜按标准做好并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客人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菜式品种或份量就可以搭配成一份可口的套餐。同样,财务共享服务即是我们用财务的各项业务为原料,按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加工,由客户点选所需的财务服务所形成的最终产品。对于出版社单位来说,在转企改制后,为了适应经济的浪潮,加强财务的效率,更要建立财务共享与服务支撑体系[31]。
  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提升了出版社集团财务管理能力,业务财务在不同出版社中归属有所不同。一些出版社将其归属于业务单位进行管理,绩效考核由其所负责的业务单位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力度,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财务体系对此类人员的失控,无法形成与业务财务人员的良性互动。还有一些出版社将其办公场所和业务单位放在一起,但人员仍归属于财务部门管理,绩效管理和薪资发放也归属财务部门管理,但业务单位对其绩效具有评价和建议的权力。基于这种模式的财务业务组织能够达到业务单位和财务单位之间的平衡,既保证了财务对业务的支持,也强化了人员的管理。
  财务共享服务将很多基本财务职能集中到服务中心(SSC)后,由于基础业务被共享中心所替代,先前的人员编制得以释放,财务人员开始从繁琐的基础业务中解脱出来,并向业务财务及财务管理决策转型。传统的财务人员被分化成为高端财务决策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SSC财务业务人员。高端财务管理决策人员负责宏观业务。与业务财务的接口工作是将其收集整理的财务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分析并做出决策;与SSC的接口工作是对其实施综合管理和支撑服务,如定义业务流程、系统开发决策等。为此,这类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体业务知识,更要具备综合管理知识。业务财务人员必须对业务具有敏感性,如对其所负责的产品或价值链环节有深入的了解。此外,这些人员需要掌握包括财务核算、预算、绩效考核、营销管理、对外贸易、融资、风险管理、财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对业务的熟练程度会提高很多。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4.5建立计费帐务体系(亲,我需要这个,你们现在的企业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相关的文件)

  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加强费用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各种费用的及时采集、考核、对比和分析,加强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从而提高出版社的竞争能力。
  建立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统一的集中管理控制流程,通过建立标准核算流程和统一的标准数据体系,实现对各个部门的核算流程以及核算标准的管理。通过建立规范的内部交易流程、费用审批流程、预算审批流程等标准流程,实现对科目、往来单位等标准化数据的管理,在整个公司建立了标准的流程和标准数据,出版社才可以加大对部门的监控力度。
  (1)构建及时准确的报表合并体系:通过报表汇总,获得出版社各级部门的汇总数据,利用系统对内部交易的实时处理功能,自动编制抵销录,编制合并报表,可以了解出版社拥有或控制的所有资产和负债的真实财务状况,通过提供详细的合并底稿,又便于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2)增强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系统对报表的控制能力和查询分析能力。财务部门以设置报表公式和格式,并提供加锁。以限制下级各单位报送的报表与自己的报表系统一致,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报表系统具备强大的报表查询、溯源分析功能,可以对多方位财务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控制。出版社可以联查到各级部门最底层的数据,上级单位可以按照需要自定义各种条件,分行业、分类型进行报表汇总和多种形式的分析。
  (3)建立费用管理体系。加强成本管理是提高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而加强费用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各种费用的及时采集、考核、对比和分析,加强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从而提高出版社的竞争能力。

  4.6建立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体系

  对于像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这种多元化出版社来说,价值管理是其不同于单一业务的专业化出版社所具有的核心管理理念,而其中,财务是价值管理最典型的手段之一。能够不断地管理资产的流动性,但是,财务转型非常不容易,从一般营运性管理理念,上升到价值管理层面,要求财务部的专业能力必须大幅提升,同时对财务工作人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出版社一方面要在损益表上下功夫,另外一方面在资产负债表上下功夫,不断利用资本市场来放大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这个“放大”使出版社获得更多的资源,去支撑企业的高速成长和发展。
  (2)要定标准,抓基础及体系建设。要更加贴近出版社行业的特点,建立属于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5C体系,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资本、资金、资产管理为主线的价值型财务管理体系(5C财务管理体系:CapitalStructure、CashGeneration、CashManagement、CapitalRaising、CapitalAllocation)。我们现在所说的5C,并不能涵盖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所有财务管理的内容,它仅仅是一个核心体系,而要真正能使财务管理创造价值,还需要加强我们的基础财务能力、财务风险监控能力,特别是需要有强而有效的财务领导力作为保障。
  (3)财务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抓好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队伍建设。出版社目前有多少从事财务工作的员工?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如何将他们从一个生产运营型的财务人员,向价值管理型的财务人员转变?这是打造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培养专业财务人员非常重要的方向。在此,出版社可以为财务体系中的人员提供培训和在职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机会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价值观念。

  4.7建立财务报告与决策支持体系

  在未来深化出版社财务管理改革进程中,XX民族文化出版社需要建立财务报告制度,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出版社的财务状况。财务报告不同于常见的预决算报告,这一源自西方国家的制度,通常包括出版社整体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等。出版社应当加强财务报告管理,全面梳理财务系统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建立科学的财务信息透明化机制,明确内部信息传递的内容、保密要求、传递方式以及各管理层级的职责权限等,促进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内部报告的作用。(新增加的)
  (1)全面、灵活、实用的财务分析体系。财务分析是决策支持的基础,财务分析包括报表分析、指标分析、预算分析等基本部分,报表分析主要是对基本报表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各种自定义报表进行结构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指标分析则对出版社经营者关心的各类财务指标以及综合财务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如分析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预算分析包括对各种项目、资金、成本费用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分析。
  (2)友好、智能的决策支持体系。运用先进、智能化决策支持工具,可将经过分析集成的、内容丰富的决策信息以简洁的形式提供给决策者,使决策层对出版社财务信息有更深层和更全局性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决策和规划。

  4.8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根据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还要健全出版社内部控制制度,深化内部审计。财务管理既要冒一定的风险,以支持业务发展;又能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还能够管理和控制全局风险。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出版社内部的控制监督,确保国有出版社实现其设定的经营目标。
  出版社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风险控制要求,科学规范不同级次内部报告的指标体系,采用经营快报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与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内部报告应当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及时传递,便于出版社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掌握相关信息,正确履行职责。内部报告的指标体系应当随着环境和业务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增强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出版社应当制定严密的内部报告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内部报告信息集成和共享,将内部报告纳入出版社统一信息平台,构建科学的内部报告网络体系。出版社内部各管理层级均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内部报告工作,重要风险信息可以直接报告高级管理人员。出版社应当关注市场环境、政策变化等外部信息对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的影响,广泛收集、分析、整理外部信息,并通过内部报告传递到出版社内部相关管理层级,以便采取应对策略。出版社应当拓宽内部报告渠道,通过落实奖励措施等多种有效方式,广泛收集合理化建议。出版社应当重视和加强反舞弊机制建设,规避风险的产生。(新增加的)
  要建立出版社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自身出版社经营情况的对比,及时调整出版社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出版社财务潜在风险大致分为四大类,包括筹资风险、存货积压的风险、流动性资金流失风险以及存货管理风险。出版社决策者应当把握风险与报酬之间利益的平衡,选择适合的预警机制来规避风险,从出版社的长远利益考虑,以高科技手段为依托,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预警机制的科学性。
  建立独特的风险文化要把风险控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灵魂注人财务工作中。我们所说的出版社文化,它是一种能支配出版社行为的思想性的东西,而风险文化是一个成熟出版社文化的重要内涵,这个内涵就是风险威胁生存。在从事出版社各项业务中,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部门面对的都是风险与处理风险,要把风险意识从上到下贯穿在每位员工的思想中,形成理念、自觉行动和准则,使之成为工作的支撑点。因此,要更好地生存,就要真正面对威胁、解除威胁。

  5,研究结论及展望

  5.1研究结论

  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后,面临一系列新环境、新情况。适应并利用新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摆脱旧体制下背负的沉疴,使转身为出版社的事业单位尽快步入经营、发展的正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衡量此次转企改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不管是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上,还是监管环境的改变上,都要面临着对出版社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尤其是财务体系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改制后的出版社更有活力的发展,本文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XX民族文化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财务体系构建的策略,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在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大趋势之下,面对经济的浪潮,文化事业单位尤其是出版社单位在改制后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仍沿用原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按照出版社的商业模式,所以财务体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既是出版社改革的一个核心方面,也是出版社以后生存的基础。
  在对XX民族文化出版社的改制背景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XX民族文化出版社在财务体系上存在的不足,并运用财务管理理论和出版社单位自身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以后要改革的方向,并提出了出版社改制后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方向和办法。

  5.2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在财务管理体系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出版社以后的的稳定和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注重财务管理对策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出版社财务管理的体制。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考虑不够充分,在以后会对论文做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时候,可能只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因子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比如说,管理对象、管理原则之类的,但是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附加的因素并没有考虑进去。这也是以后论文需要改进的方面。
  第二:在对XX民族文化文化音像出版社财务体系存在问题研究时,对问题研究的还不够完全和充分,所以在构建财务体系策略的时候,有一些问题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也是论文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第三: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需要进一步的扩展,本文研究的是转企改制比较成功、改企步伐相对较快,改企比较彻底的的XX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所以对在转企改制相对进度慢、不够彻底的出版社来说,并不适用,所以这也是论文以后改善的方向。
  如果要对论文进行大的调整,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
  1、原来的财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现在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原来的财务只有二个财务人员,会计和出纳,会计只有助理会计师职称,出纳一般人员,建议设立五个财务人员,财务经理一名(主管全部财务工作)主办会计二名(收入支出)成本会计一名(核算成本),出纳一名
  2、以前的授权审批制度和流程;现在的授权审批制度和流程;
  原来是社长负责制一支笔,现在建议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审计、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明确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为董事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3、以前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哪些,具体内容中哪些不完善;现在应增加哪些内容,如何完善;
  原来就一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现在按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执行
  4、以前的资产如何管理;现在应该如何管理;
  以前资产没有专人管理,都由部门个人管理,财务造册登记,没有监督,现在应建立资产管理办法(我发来一个企业内部管理给你看,你参考一下吧)
  5、以前的收入和费用如何管理;现在应该如何管理收入和费用?
  如取消小金库,所有收入必须入账;
  6、国家在税收等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应该如何利用;
  7、如何建立合理的财务报告与分析制度;
  8、对投融资如何管理;如果有子公司,应该如何管理;出版社没有子公司
  9、如何建立财务预警制度
  10、在考核时,如何结合财务数据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永海:《财务管理创新研究》,现代商业,2007.36
  [2]侯琛、宋敏修:《财务管理职能的创新刍议》,现代出版社教育,2009.16
  [3]陈文娟:《现代出版社财务管理创新初探》,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9
  [4]杨金洁:《现代出版社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跨世纪(学术版),2008.16
  [5]张文慧:《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面临的现状与创新》,成才之路,2008.32
  [6]马俊、付合适:《浅谈财务管理的价值和创新》,价值工程,2009.28
  [7]高振斌:《论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社财务管理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06,(6).
  [8]马思佳,欧.浅析出版社的持续发展与绿色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1(21).
  [9]李树.以绿色营销打破绿色壁垒[J].商业时代,2002(23).
  [10]王金南,曹东,陈潇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J].环境保护,2006(06).
  [11]郭淑宁.刍议绿色出版社文化的内涵及价值[J].商场现代化,2006(23).
  [12]张方维.行政事业管理会计应用探析[J].财会通讯,2006(1)
  [13]杨龙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出版社与科技,2007(8)
  [14]赵艳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导报,2007(14)
  [15]赵丽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2)
  [16]江东红,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新疆财会,2009年第3期
  [17]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6
  [18]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讲座,出版社管理出版社,2007.9
  [19]尹款梅,加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初探,当代经济,2006年第12期
  [20]张小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浅析,财经界(学术),2009年第11期
  [21]袁声莉.经济转型期出版社员工激励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2]李阳.试论出版出版社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J].现代出版,2011(3).
  [23]李阳.试论出版出版社绩效考评制度的设计[J].出版发行研究,2011(1).
  [24]何丽云.出版出版社实施现代出版社制度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现代出版,2012(4)
  [25]郑石桥.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6]徐二明.出版社战略管理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7]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28]蒋燕辉.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9]王世定.出版社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出版社管理出版社,2001.
  [30]李戈.如何加强现代出版社内部会计控制[J].冶金财会,2005,(7):37-38.
  [31]门培、金王成.出版社内部控制经典案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424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