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危机管理

摘要: 近几年,我国各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不仅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加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着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民众参与

  摘要:近几年,我国各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不仅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加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着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民众参与不足,危机治理主体单一、政府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的缺失、政府危机管理中缺乏信息畅通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就政府危机管理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培养公民危机意识,提高抗危机能力、建立完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健全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和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等建议。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以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灾害;稳定发展;危机管理;信息
论政府危机管理

  引言

  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一定是稳定的,而稳定的社会里又不一定是和谐的。要消除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就要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的能力。所以,政府就必须要加强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加强立法保障,从而改进危机管理的体制,对社会的力量进行全面的整合,保证了管理技能能提高。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化解矛盾、消除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管理,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消除各种各样不稳定的因素,对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营造和谐的环境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

  政府的危机管理是在危机发生前的有效预警和危机发生后的积极救治。所谓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定、措施制定,控制协调、经验总结等系统过程,或者为了某种目的,在有控制的情况下让危机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的政府管理行为。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时态,降低损失,做好与民众的沟通工作,获得民众的支持,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及政府的信誉。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意义

  公共危机需要政府来做出决策,并解决发生在公共领域的危机。公共危机的影响面积大,而且波及也很广,同时还有认为上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因素,公共危机可以使公众与社会面临很大的损失,还会破坏了政府的形象,以及降低了政府的有效性。公共危机与其他危机的根本区别在它的公共性,所以公共危机的对象就是特定的区域的所有公民,所有的公民都成为了侵害的对象。公共危机不仅会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还会引起社会恐慌,加强了破坏性。这样危机了公共安全,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生存的空间,在侵犯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公共危机的实质就表现出来了。处理好公共危机,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直接威胁到现有的正常社会秩序,这不仅对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使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而且还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影响,使公众和社会蒙受极大的损失。任何国家和社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基本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使得政府必须具备对突发性事件危机管理的能力。从维持社会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角度来看,危机管理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和对政府形象和声誉的提高,有这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危机管理的有效程度是政府危机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危机对政府和社会的危害程度,因此,在危机事件爆发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要运用各种决策和计划,迅速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用最短的时间最大程度的挽回大众损失和政府形象,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三)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和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因此政府无沦是从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出发,还是从增强政府合法性、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出发,都必须重视和防范危机事件,努力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进入2l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失业人群的扩大,地区之间和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等诸多挑战,使得我们面对的危机国日益频繁和复杂,其动因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已成功地处理过不少危机事件,比如1998年长江中下游的特大洪水,影响至今的“法轮功”邪教事件,2008汶川大地震等,积累了许多的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这为进—步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还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二、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历史发展

  在经过一些列的危机事件之后,以及我国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时的不足,从而是危机事件的发展范围扩大,对此,我国政府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在XXX十六届三种全会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xxxxxxxx在2005年7月xxxx召开的紧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能力提高应急体系建设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经给予危机管理很高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像SARS病毒、汶川大地震等众多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我国政府更加全面的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比如说,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搭建、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架构也在逐渐的建立之中,以及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组织机构逐渐分明等。

  (二)目前我国政府危机呈现的特点

  1.突发性。任何的危机事件的发生都没有确切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和准确的破坏力,它总是随机的,在它发生之前是没有人能确切预知和了解的。
  2.处理时间的紧迫性。危机的危害发展及扩张是相当迅速的,如不得到及时控制,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将危机带来的危害降低到可承受范围之内。
  3.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公共危机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带来影响,而且还会给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带来影响。由于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导致民众的日常生活习惯会在危机产生后发生巨大变化,给民众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随着危机产生更为严重的非正常波动。
  4.信息的超越性。引发危机的因素往往超前于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如上次引发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一种新型的病毒,人类对其是一无所知。

  三、政府对于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危机发生时政府反应不及时

  反应及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则。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威胁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反应迟缓必然加重危机状态。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反应是比较迟钝的,例如2003年“SARS”事件之初,政府不仅没有反应,甚至掩盖事实真相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2005年因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着火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但从爆炸发生到哈尔滨市宣布停水有整整10天时间,国家环保总局的污染报告记录却始终为零,而松花江沿江的各地各级政府均未采取任何有效应对措施。
  危机发生时,政府首先要站出来,直接介入公共危机中,成立一名负责人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员为成员的危机处理小组,了解掌握危机的整体情况,制定危机处理方案,以危机处理小组名义出面协调、组织、调配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迅速、全面、实事求是开展工作,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整合,这在公共危机处理中是最为关键的。

  (二)民众参与不足,危机治理主体单一

  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主体,在危机事件处理中起着无可厚非的作用。但是政府只是一个单一的机构,其力量薄弱,单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危机事件爆发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这个主体力量,同样也需要民众这个集体化的力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要想使危机事件的影响达到最低值,就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可利用的力量。如2008年伊始,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了范围最广、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雨雪灾害,受灾人数过亿,并直接造成全国大部分地区交通瘫痪,十多个机场及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数十万急切返乡过节的人由于交通的瘫痪或滞留在火车站、机场,或被阻断在半路中。由于政府没有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组织,导致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列车上的受困同胞很少得到民众提供的救助,与危机相关的一切事情的处理几乎都要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在一些特定的危机事件面前,政府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这就需要社会救助力量的全面参与,使尽可能多的力量加入进来。社会力量的缺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必然制约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降低政府危机管理的成效。

  (三)政府危机管理中缺乏信息畅通

  由于传统历史原因和官僚作风的影响,我国政府在信息畅通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公共危机事件发展变化迅速,不仅有时无先例参考,而且由于信息不畅,其发展后果往往带有不确定性。信息的不顺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不公开消息,使得人们弄不清其真正原因,引起不必要的骚乱和恐慌。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社会面临重大危机,人们的生存与安全受到威胁时,便会陷人极度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压力,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其次权威机构要掌握信息发布平台,使其能够根据突生事件的严重程度随便控制信息的发布情况。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包括报纸,电视,电台等渠道不断的发布最新情况和和澄清相关错误的消息,以至能早日安抚民心,让群众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情绪,减少不必要事件的发生。二是消息来源不可靠,今年3月份日本核污染,政府就我国食盐将缺乏的小道消息没有澄清和发布官方消息,导致消息流传,人们出现恐慌,最后导致1元一包的食盐卖到10元一包,这是政府的失职。

  (四)危机意识的缺乏

  第一,政府意识的缺乏。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但是通过事实告诉我们,政府官员对危机的意识还是十分的淡薄的饿,在日常生活里,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或者已经意识到了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的情况,不仅导致了各部门对危机的防范意识缺乏,同样也导致了公众对危机的防范意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和知识,群众则缺乏了公共危机求助的培训,一旦在爆发了危机之后,才慌忙的应对,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也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损失。
  第二,公众意识的缺乏。虽然世界灾难发生得较为频繁,但发生到每个人身上的机会不是很多,让很从多人都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错误想法,以至在危机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为时已晚,往往都会留下了血的教训,所以每次的危机都产生了巨大的损失。这里面由于平时政府宣传与管理的力度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缺乏相应的知识教育与自救知识等,使人们忽视了很多,在灾难来临的时惊慌失措,头脑一片空白,不能最大程度的挽救自己的生命或财产损失。

  (五)缺乏独立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构

  危机管理协调机构其职能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机构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从世界范围看,一般建立以总统为核心的机制,议会制的国家一般建立以xxxx为核心的机制。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没有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构,灾害发生后,一般都是临时成立工作组应付危机,实行的是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即在一个临时性、非常设机构的领导下,由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部门来应付一项或者几项危机事件。这种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导致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系统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政府内部之间及政府与危机管理各方主体间难以形成危机综合协调机制,也很难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决策。这种工作组不能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缺乏对危机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总结、分析、保留和借鉴。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危机管理机构,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四、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的改进以及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危机时期是一种非常时期,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合乎逻辑,理所当然。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非常时期和非常手段必须要有法律加以界定我国虽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如应对国家安全的《国防法》,应对社会动乱的《戒严法》,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但是我国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或者紧急状态管理法,建立起一套危机管理法律体系是我国当前人民生活发展的趋势要求。第一,制定紧急状态法。虽然我国宪法已经对紧急状态制度作出了规定,但还是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怎么行使紧急状态权利,我国还没有一个纲领性法律文件,制度框架也不明确,这样对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水平很不利,一部统一的紧急状态法不仅能弥补突发事件上的不足,第二,还能以其作为基础来完善各种危机管理的针对性法律法规,确保政府合法的实施危机管理权,避免出现自私自利或者越权实施的现象。第三,由于危机的特殊性所至,我们必须将紧急状态下法律制度体系视为一个开放的法制体系,完善、协调与紧急状态法制相关的法律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款,如国防法、警察法、治安法、消防法、防洪法、防震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涉及应急措施的法律条款,保持各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并使之协调发挥效力。第四,我国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立法宣传的力度,使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充分了解各种紧急状态法,懂得如何利用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尽快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居于核心权威地位的《紧急状态法》。第五,要建立危机管理的监督体系,强化执法制度。就要扩大危机管理的执法评价机制,这样使工作能得到人民政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领导,还应该要求其他部门参与,等所有一切可参与的部门和机构;同时要把评价结果应该及时的公布于社会,使其透明化。

  (二)培养公民危机意识,提高抗危机能力

  近几年来,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且越来越难以管理,在现代社会里危机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逃避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强化培养公民危机意识,提高公民防范和抗击危机事件的能力有着相当大的意义。具体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培养公民居安思危的防范思想,加强公民危机教育的开展,帮助公民掌握基本的识灾、防灾技能,使他们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并组织自救和互救。其次是充分认识危机训练和演习的重要性,因为危机训练和演习不仅可以强化公民的危机防范意还可以提高公民的应急技能;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开展情境训练。最后应增强公众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这要求政府部门加大危机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其尽可能大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舆论导向、学校教育、企业单位和社区家庭等。

  (三)建立完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

  准确、全面、适时的信息是政府的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不仅影响到危机前的预防、准备阶段和危机发生后的反应和恢复阶段;而且还影响到政府危机管理对危机事件的决策和制定。应建立信息传播的畅通机制,使任何有关危机事件的信息能够迅速、准确的传递到危机事件相关者耳中。但就我国现实而言,政府在信息收集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其主要表现是一些地方政府由于传统思想和形象利益的影响,还存在隐瞒信息的现象,同时一些政府和媒体之间还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使公众无法及时、正确了解权威的危机信息。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完善我国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在社会上建立一种公正机制,该机制能使信息披露透明化,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媒体的监督职能。其次要完善危机信息管理的联动机制。对协调响应、预警、警报、紧急事务通讯以及紧急事务信息的公众广播,无论是危机态势的上达还是公之于众,都要实现不同信息部门的协同、联动,确保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

  (四)建立和健全政府危机管理机制

  建立和健全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应从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和应急组织系统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危机预防机制、危机应对机制和危机修复机制三个部分。就我国的现状分析,我国应该首先建立统一管理国家的安全和处理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机构。其次要建立危机管理机制,通过完善危机事件管理主体负责制和执行主体责任追究制,使危机管理体系逐步得到完善。最后要建立危机管理中的协调机制,它主要包括无等级协调机制和等级协调机制两个方面。
  等级协调机制是指政府内部有等级区分的协调机制,主要体现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无等级协调机制是指政府内外不涉及等级关系、而主要涉及信息沟通的协调机制。如内部信息传递机制,横向部门沟通机制等。政府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解决当前危机管理中的问题,必须统筹全局,从基础抓起。由于危机的多样性,可以考虑把所有的政府机构划分为几大不同的功能,指定在特定危机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并相应地规定一个牵头机构及几个辅助机构,这样,便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危机管理体系。SARS事件表明,高度集权的单中心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即使在应付紧急事情方面,其效率也是十分低效的。因为这样的体制,一旦要集中精力来解决问题,必须整体性地高度动员,而这样的动员往往需要有一个动员适应期和解决问题的整体学习期。”因此建立一个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危机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五)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

  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的方法。预防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的时候进行有效的防备。有效的预防在应对危机事件的时候占主导地位,从而提高了危机事件管理的有效性,使危机事件的影响和破坏力降到最低。所以,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不断累积经验的过程,在我国的现阶段必须要多像发达国家学习,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提高灾害监测能力,多多应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例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地基、天基、空基观测手段相结合,以提供精细、准确、快速的气象灾害信息服务。二是建立灾害预警指挥系统,该系统主要的职能包括灾害信息监测、信息分析处理、网络化信息传输、信息发布、预测和决策指挥等功能。灾害预警指挥系统在预警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统一指挥工作的领导机关。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重视建立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结论

  在现代和谐社会中,公共危机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还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对政府就造成了挑战。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预测,采取措施,阻止和预防其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的危机管理。总之,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以及发生后及时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样才能取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为社会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对政府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海峰.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12).
  [2]周鹏.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系统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4,(06).
  [3]高福安.政府应对危机的信息资源管理[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
  [4]陈安,赵燕.我国应急管理的进展与趋势[D]安全,2007,(03).
  [5]张小明.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D]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6]谭芳.公共危机中的谣言与传媒[N]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9]潘捷军.美国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及对我们的启示[N]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10]张强.SARS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警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0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4463.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2月28日
下一篇 2020年2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