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海棠诗社与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

摘要: 在女性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清代女性文学极为璀璨。无论是名篇佳作还是女性文学家的人数,都是前朝无法比拟的。 本文以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为中心,通过对女性活动的渊源与背景的描写,对女性结社历经萌芽、初具规模、高潮和成熟的发展情况的表达,并

  摘要:女性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清代女性文学极为璀璨。无论是名篇佳作还是女性文学家的人数,都是前朝无法比拟的。
  本文以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为中心,通过对女性活动的渊源与背景的描写,对女性结社历经萌芽、初具规模、高潮和成熟的发展情况的表达,并通过如桐城方氏、蕉园诗社、随园女弟子等具体诗社的描绘,以及对女性结社活动的艺术再现——海棠诗社的展现,主要是海棠诗社的成立缘由、诗社成员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诗社发起人探春的描写,还有海棠诗社和女性结社的相似之处,反映清代女性的文学生活和女性意识的提高,表现清代江南女性结社的影响与意义,展现清代女性结社的社会风尚,对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进行一定的描绘。
  关键词:清代江南;女性结社;发展;海棠诗社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与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

  前言

  纵观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明清尤其是清代的江南地区最是集中。且清代还是女性文学最发达的时期,不管是作者人数还是作品数量,都是其余朝代无法相提并论的。明清之前,女性的文学生活较为单调,仅限诗词文赋;明清之后,女性的文学活动开始丰富多彩,女性作者除诗词作者外还出现了戏剧作家、散曲作家及小说家等,但最富盛名的还属诗词作者。从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中记载的4214名女作家看,汉魏六朝迄明末只有362名,再去其“现代”女作家168名,清代竟达3684名。据美国汉学家曼素恩统计,其中有籍贯可考的女作家3181名,而长江下游占了70%以上,苏、松、常、杭、嘉、湖及周边各府,更是才女聚集[1]。因而可以说清代女性文学活动几乎是清代江南女性的文学活动,清代江南女性就是清代女性的代表。
  本文就是从清代江南女性的结社活动着手以展现清代女性的文化生活,并将《红楼梦》中的规模最大的结社活动——海棠诗社作为女性结社的艺术再现进行一定的描绘,进一步展现盛极一时的女性结社活动。

  一、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之渊源与背景

  (一)女性结社活动之渊源

  最早的女性结社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当时人们信奉佛教,崇尚众生平等,女性地位较高,于是一部分信奉佛教的家庭地位较高的女性联合起来效仿男性宗教社团成立了女子社团,专门从事研习佛家经典等的宗教活动,自称“女人社”。加之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同汉族xxx不断更替,唐朝武则天执政,女性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远不是后来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可比的,女子结社才逐渐成长。然而宋代时期大力提倡的“文统”“道统”,儒家思想复苏,三从四德等思想又将生活已经迈出庭院的女性重新束缚,女性结社也逐渐没落,渐渐消失。直至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才又开始渐渐复苏,逐渐走向成熟。

  (二)清代女性结社活动繁荣之背景

  1、文人结社的风气
  男性文人结社活动兴起于宋元,在明清时期已经十分成熟了。据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所证,明代的文人社团总数至少有三百家,从东南沿海地区蔓延至全国各地。在这种情况下,与这些文人接触密切的女性,受到了思想上的冲击,心理上产生了羡慕甚至嫉妒的思想,于是在效仿和竞争的心理作用下,她们也开始成立诗社,进行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活动,与男性文人相争。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成立也缘起探春因仰慕先贤结社吟诗作赋,自觉众姊妹在大观园中光阴虚度,又感大观园亭台轩榭如诗如画的美景却白白辜负,于是倡议结社,才有了海棠诗社的出现。可见男性文人结社的榜样作用激励了女性对自身的肯定,促进了女性结社的发展。
  2、男性文人的支持
  清代江南女性结社的成员,大都来自具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家庭,这些家庭诗书传家,文学氛围浓厚,家中男性腹藏经纶,深明大义。加之清代大兴“文字狱”,许多男性文人无法抒发自己的心声,困于家庭之中,这时,家族中的女性就成了他们关注的对象,对女性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以期得到可以与自身相匹配的心灵伴侣,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文化程度逐渐提高,为之后的女性结社提供了基础。
  不仅如此,男性文人还亲自加入女性的文学活动中,如任兆麟为清溪诗社社员修改作品、给予指导;袁枚、陈文述招收女弟子,让她们参加集体活动,创作诗文,激发他们的创作心理,给她们展示自己的舞台。由此可见,女性结社活动有了男性文人极大地支持,让女性结社活动的发展更加迅速、成熟。
  3、女性意识的提高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江南地区又向来是文学家族驻扎的地方,女性的知识水平较高,她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相夫教子,将自己锁在深深庭院中生活,她们渴望像自己的父亲、丈夫、兄弟等男性亲人一样,走出束缚自己的家庭,发展自己的爱好,拥有自己喜欢的、不受约束的生活。
  女性意识的提高,使她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她们结社雅集、吟诗作赋,让女性结社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发起人探春在当时就具有了极高的女性意识,认为女子并不比男子差,男性文人可以结社,女性也一定可以,巾帼不让须眉。

  二、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之发展

  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经由萌芽、初具规模、高潮、成熟等阶段稳步发展。但女性结社的发展是并不是线性的,它的发展有过辉煌有过低谷,同时还伴随着各地区发展的不对等的现状。人文气息浓厚的江南地区成为女性结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土壤。因此本文从女性结社的组织类型着手,展现清代江南地区的女性结社活动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家庭型女性结社

  男性文人结社在明代中后期变得十分盛行,特别是在江南这一文人才子遍布的地区,非常普及。在这种社会现象下,与这些文人关系紧密的家族女性,耳濡目染,加上自本身也具有颇高的文学素养,她们也开始效仿男性文人进行创作,不过这一时期对女性的约束还较强,女性还暂且只能在家族间、闺阁中吟唱,但也逐渐形成了女性创作的风气,家族型女性诗社由此形成。
  在家族型女性诗社的发展过程中,比较有名的要属桐城方氏、吴江叶氏以及山阴祈氏。
  1、桐城方氏
  桐城方氏在明末时期由方氏三姐妹以及她们的亲眷组成。方氏为书香大族,姐妹亲眷自幼都受着良好的教育,为“名媛诗社”的成立奠定了文化基础。在大姐方孟式与丈夫殉城,方维仪、方维则年纪轻轻成为寡妇后,她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打击。于是,亲朋好友间的吟来诗往、酬唱呼应成为生活的中心,醉心于诗文的世界,一场家族性的女性诗文活动展开,家族型女性诗社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中。《清诗别裁集》对此多有记录,她们的作品也被载入《明史•艺文志》。
  2、吴江叶氏
  吴江叶氏在这一时期的女性诗社活动中颇为显著。此群体以叶袁绍的妻子沈宜修及其子女、女性亲眷为中心展开。叶家书香传家,家学渊源,底蕴深厚,族人文学素养皆高。沈家也不辞多让,在《吴江沈氏诗集录》中记载了超过二十位的女性诗人。沈宜修和她的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等以及家族亲眷一起吟诗作赋、绘画为乐,形成了弥漫在家族间的集体创作组织,并将这种风气蔓延开来。参与创作的女性人数众多,叶氏也因此在江南地区威望极高。
  3、山阴祈氏
  山阴祈氏的主要人物是商景兰,商景兰嫁入祈家后常和她的妹妹、女儿及家族其他亲眷一起寻一处雅地,互相酬唱,吟来诵往,吟诗作画,令人垂羡不已。“每暇日登临,则令媳女辈载笔床砚匣以随,角韵分题,一时传为胜事。”[2]这一家族型的女性创作群体,将她们的娱乐范围扩展开来,从一般的闺阁吟唱走向多元化的文学活动,为事实性的女性结社奠定了基石,成为了女性结社的萌芽。
  女性在家族间、闺阁中的吟唱,家族型女性创作群体的产生,是女性思想解放的初步表现,为女性结社活动的发展打开了大门,女性结社活动悄然兴起,并轰轰烈烈的绵延开来。

  (二)、初具规模——地区型女性结社

  随着家庭型女性结社的发展,女性结社风气飘出家庭的大门,在家族所在的水土上生根发芽,这一方水土上的女性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女性结社的大家庭里,地区型的女性结社悠然而生,“蕉园诗社”及“清溪吟社”为其代表。
  1、蕉园诗社
  “蕉园诗社”坐落于人杰地灵的美丽西溪,这里文人才子辈出,文学风气十分浓厚。出生名门的顾家才女顾之琼,幼承庭训,才气出众,聪敏异常。她在这样的家庭中产生了远超常人的思维意识,邀请和她一样出生名门的大家闺秀,成立了“蕉园诗社”。“蕉园诗社”以顾之琼为中心,前后加入了许多她的亲眷,她的儿媳林以宁,也是诗社的重要成员,但更多的是如柴静仪、钱凤纶等的同地区的、志趣相投的名门才女。有“自来闺秀之结社联吟,提倡风雅者,当推‘蕉园’诸子为盛。”[3]之美誉。
  因此,“蕉园诗社”的成立,打破了家庭性的女性文学活动,尽可能的聚集同乡的知识女性,开启了女性结社的新篇章,使女性结社由家庭转向地区,实现了一大飞跃。
  2、清溪吟社
  “清溪吟社”由男性文人任兆麟的妻子张允滋发起产生,以其号“清溪”作为诗社之名,是继“蕉园诗社”之后产生的又一地区型女性结社活动。该诗社聚集了地区中许多优秀的女性,她们从亲友发展到同地区意气相投的闺秀,诗社较“蕉园诗社”规模更大,组织更加成熟。诗社中出现了席蕙文、张芬、江珠等诗学才情皆高的社员,又因其都在吴中,故有“吴中十子”之称,有《吴中女士诗抄》这一大家的作品成果。由于她们都出身名门,多才多艺,因此她们的文学活动也不仅仅局限在作诗上,词赋、弹唱、绘画等也有所涉猎,加之又有男性文人任兆麟的支持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是“蕉园诗社”所不能比拟的。
  “蕉园诗社”与“清溪吟社”的成立,是女性结社迈上新台阶的表现,实现了女性结社活动由家庭向地区的转变,是女性结社走向成熟的标志。而男性文人对女性结社的支持也使女性结社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女性结社真正走向了社会,社会也开始慢慢正视女性结社这一新兴的社会风尚。

  (三)、高潮时期——师门型女性结社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思潮也在进行着极大的变革,男性文人的鼓励支持使女性思想得以提高,如上述的任兆麟对“清溪吟社”的帮助支持,还有许多的男性文人不仅是对女性进行帮助,更甚有袁枚等男性文人招收女性作为他们的弟子,进行教学,鼓励她们创作,师门型女性结社由此产生,典型代表为“随园”女弟子和“碧城仙馆”女弟子。
  1、随园女弟子
  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袁枚认为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权利进行诗歌创作,诗歌应该出自本心,于是他开始招收女弟子且不拘出身,只要有一颗热爱诗歌的心,都可以在他的座下进行诗歌创作。他对女弟子的大力提携,使越来越多的女性追随于他,拜其为师,“随园”女弟子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巅峰时期甚至有四五十人,是其他女性社团无法比拟的。
  “随园”女弟子中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优秀弟子。袁枚曾称:“余女弟子虽二十余人;而如蕊珠之博雅,金纤纤之领解,席佩兰之推尊本朝第一,皆闺中之三大知己也。”[4]除上述三人外,随园女弟子还有许多善诗文的才女,她们中有名门闺秀也有普通穷苦女性,不管身份如何,她们都有一颗向往诗文的心,愿师从袁枚,展现自己的才华。
  “随园”女弟子的出现,标志着师门型女性结社的成立,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正式步入高潮,走向成熟。
  2、碧城仙馆女弟子
  和“随园”一样,“碧城仙馆”女弟子也是在男性文人的支持下成立的。钱塘文人陈文述十分崇拜袁枚,在袁枚招收女弟子成立“随园”女弟子群体后,他也效仿袁枚,广收女弟子,教授诗文,给予鼓励支持,“碧城仙馆”女弟子群应运而生。
  碧城中也有许多优秀的女性诗人,吴藻、汪端等弟子皆有不菲的文学成就,她们的作品被陈文述编在《碧城仙馆女弟子诗》中,成员人数仅次于随园,不过碧城女弟子都出生名门,不像随园不拘出身,因而影响也不如随园大,但在当时已实属不易。
  在袁枚、陈文述等男性文人的大力支持下,女性结社活动的发展得以大步向前,“随园”女弟子和“碧城仙馆”女弟子的出现,使女性结社由地区转向师门,组织更加规范,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诗社成员也不再局限于高门贵族的大家闺秀们,出现了许多来自下层平民的女性诗人,聚会形式也有了极大的改变,雅集形式更加丰富,联吟酬唱愈加繁复,才子才女的唱和也不在少数,是女性诗坛的鼎盛时期,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之后,女性结社的风气十分盛行,从江南地区蔓延至全国,为女子结社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座。

  (四)、成熟时期——社交型女性结社

  伴随着男性文人的支持鼓励,师门型女性结社的发展,女性结社活动愈加成熟,影响越来越大,女性自身的幸福感得到满足,并且不再想依靠男性文人建立诗社,而是想在女性自身的交流活动中建立起不依靠男性文人的、独属女性的女性诗社,这便产生了社交型的女性结社活动,女性结社也正式步入了成熟时期。
  由以浙江籍女性文人为主在京城结成的“秋红吟社”,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或许不该将其放入江南女性结社活动,因为她们主要活动在京城地区,不过鉴于其为浙江籍女性所倡建立且社员多为浙江籍女子,再加上它是清中期女性结社的代表,是女性结社的成熟时期代表,故此将其放入本文加以介绍。
  “秋红吟社”由钱塘才女沈善宝倡导发起,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写到的:“己亥秋日,余与太清、屏山、云林、伯芳结秋红吟社。”[5]诗社中沈善宝是掌门人,顾太清是坚实砥柱,还有如许云林、项屏山、钱伯芳等杰出的女性文学家,也有经顾太清介绍的如西林旭、富察华萼等满族成员,她们合力将诗社发展壮大,大家因社交需要或对诗文的热爱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起吟诗作词,相约雅集,结伴游玩,文学生活极为丰富。
  不管从诗社的成员构成还是诗社的雅集活动来看,“秋红吟社”都突破了以往女性诗社的形式,诗社的活动地点不再是江浙一带的名媛结社聚集地,成员突破了家族和地域的限制,诗社不依靠男性文人而成立,真正实现了女性结社,可以说“秋红吟社”的成立代表了女性结社的真正成熟。
  总而言之,清代江南地区的女性结社活动历经各个阶段,在男性文人的支持下,在女性思维意识得以极大提高的时候,从萌芽时期走向成熟,如一株小树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如一粒花种开出美艳的鲜花,如孩童成为年富力壮的成人,虽有波澜,但无惧风浪。

  三、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之艺术再现——海棠诗社

  《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做了一定的描绘,对于在清代进入了黄金时期的女性结社活动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曹雪芹先生写入红楼,成为红楼女儿的日常活动,也成为了女性结社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再现。《红楼梦》中的女性结社最主要的有海棠社、菊花社、桃花社,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第一次、规模最大也是最正规的海棠诗社加以描绘,借此展现女性结社活动。

  (一)海棠诗社的缘起

  自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圣上特许回府省亲后,荣宁二府便开始筹备修建省亲别院,于是大兴土木、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极尽风流富贵,这便是省亲后宝玉同诸姊妹居住的大观园了。
  住进大观园后,这样一个相对自由轻松的场所使他们开始在大观园中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荣宁二府的主人,他们是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仅服侍他们的下人就多达上百人,他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不需担心生计,因而也算是虚度光阴、空添岁月了。再加上贾府算得上诗书传家,不论男女基本都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而大观园中所住的众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第十七回元妃省亲众人在大观园所作的几首诗,得到了元妃的欣赏,还是第二十七回中黛玉的葬花吟,堪称绝唱,都可表明大观园中诸人的才情之高,这就为海棠诗社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恰逢探春有感于先贤结社雅行,遂发帖邀众姊妹成立诗社,黛玉、宝钗等人积极呼应,聚集在探春的秋爽斋商议成立诗社,刚巧贾芸献给宝玉两盆白海棠,众人就以白海棠为题作诗,诗社也因此得名“海棠诗社”。

  (二)海棠诗社的成员与活动

  1、海棠诗社的成员
  “海棠诗社”的主要成员有八人:贾探春、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李纨、贾迎春、贾惜春以及史湘云,其中前七人是第一次雅集的成员,史湘云是后加入的成员。
  贾探春是诗社的发起人,在诗社号“蕉下客”,虽为庶出却心怀大志,精明能干,曾代凤姐管理偌大的荣国府而不出乱子就足以证明她的才能;在文学方面她也不让他人,在元妃省亲是所作的诗受到了元妃的好评;最为重要的是她胸怀豪迈之情,自幼的教育使得她的见识非常人可比,不认为女子就不该结社集会,拥有一定的男女平等观念,这就为她提倡成立海棠诗社埋下了引子。林黛玉是诗社的中坚力量,号“潇湘妃子”,她的文学素养非其他姊妹可比,诗作自有一番风流韵味,她出自书香大家,父亲曾高中探花,膝下又只得她一个孩子,自小就对她悉心教养,她的《葬花吟》被众多大家交相称赞,其余诗作也堪称非凡。薛宝钗号“蘅芜君”,出生“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家族,家学渊源不重,但她的诗文不逊于人,“珍重芳姿昼掩门”、“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见一般。贾宝玉号“怡红公子”,喜欢诗词歌赋厌恶仕途经济,是大观园中唯一的男子,耽于富贵、女子,与林黛玉有情无缘,对诗社的热情最高。史湘云是后来加入“海棠诗社”的成员,号“枕霞旧友”,性格豪爽活泼、不拘小节,诗作大方热情,被戏称“诗疯子”,在“海棠诗社”第三次雅集中技压黛玉、宝钗等人。李纨、迎春、惜春自谦不善诗文,为诗社社长、副社长。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6]作为海棠诗社发起人的荣府庶出三小姐贾探春,她的身份注定她不能像宁府嫡出四小姐惜春一样可以保持天真,她的性格又使她不像同为庶出的迎春一样懦弱,她只能在外表现出她的精明能干、自强不息。她因庶出身份处处奉承嫡母王夫人,对宝玉殷勤关心,却对自己的母亲赵姨娘和亲弟弟贾环漠不关心,展现了她自卑的一面。同时她又是一位颇具改革精神、具有远见卓识的才女。海棠诗社的成立是她的豪迈之气的一次表现,身为簪缨世族的小姐,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专门的的老师教导她们学习琴棋书画,因此即使诗社成员林黛玉、薛宝钗的才华在诗社中锋芒毕露,也无法掩盖她的风采,更遑论她作为诗社的发起人,在诗社中具有独特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王夫人下令抄捡大观园时,探春勇敢的站出来表达自己鲜明的态度,义正言辞,无所畏惧,与王熙凤相争,不给王夫人亲信脸面,动手打了邢夫人的亲信,表现了她性格中的刚烈立场。至于她在王熙凤养病期间奉王夫人之令打理家务,则更能体现她的精明能干和大局意识,将大观园打理的不比王熙凤差,上令下行,井然有序,她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最终,贾府这一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探春远嫁南疆,不得不说是一大悲剧。总而言之,贾探春是一位精明能干、远见卓识的文学女性,她发起的海棠诗社极大满足了大观园中众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她们的生活,具有非凡的意义,
  2、海棠诗社的活动
  无论是家庭型的女性结社还是成熟的社交型女性结社,都离不开社员一起的集会活动,不管是在家族的花园阁楼还是在风景优美的其他地方,大家在活动中吟诗作画,联吟酬唱,逍遥自在,好不令人羡慕。大观园中也是如此。“海棠诗社”成立后,众姊妹就在“海棠诗社”的领导下,在大观园组织了三次雅集,进行着她们的文学创作,满足自己的文学需求。
  海棠诗社第一次雅集是在诗社成立的当天,在个人定了自己的名号又确定了诗社的社长、副社长后,探春提议以贾芸所献的白海棠为题,众人各自作诗,诗社成员纷纷响应,各作了咏白海棠的诗,其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海棠诗得到了大家的推崇,即使李纨将薛宝钗定为海棠诗社第一次雅集的魁首,也不能证明林黛玉逊于薛宝钗,而林薛两人的桂冠之争由此拉开帷幕。诗社其他如探春、宝玉也有佳作诞生,大观园的结社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第二次雅集是在诗社成立后史湘云补作海棠诗后提议以菊花为题材赋诗,众人纷纷作诗,黛玉作三首,宝钗、宝玉各两首,探春、湘云也有三首佳作问世,之后众人还以螃蟹为题又得名作,而在这次集会中,黛玉的三首诗拔得头筹,宝钗次之,海棠诗社的第二次雅集完美落幕。
  第三次雅集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大观园中大雪纷飞,红梅如霞,好一番美丽场景。这次的雅集,成员不止上述几人,还有邢岫烟、薛宝琴等加入,众人各做了红梅诗,这次雅集并未评定名次。
  至此,海棠诗社以海棠、菊花、螃蟹、红梅为主题的三次雅集全部结束,落下帷幕。

  (三)海棠诗社对女子结社的反映

  “海棠诗社”是大观园里第一次等人结社活动,也是最正式、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女性诗社活动,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海棠诗社”规模虽小却五脏俱全,不过从诗社成员可以看出“海棠诗社”只是家族性创作群体,还只处于女性结社活动的萌芽时期。即便如此,“海棠诗社”也与女子结社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是对女性结社的总结与再现。
  1、相同的诗社形式
  为诗社命名、诗社成员各自取号、举行集会、作诗、对诗歌进行评定等不仅是“蕉园诗社”等现实中的女性结社所有,在“海棠诗社”中同样有所表现。
  林以宁是“蕉园诗社”的社长,李纨则为“海棠诗社”的社长,柴静仪是“蕉园诗社”的祭酒,迎春、惜春是“海棠诗社”的副社长;“清溪吟社”中张允滋号“清溪”、江珠号“小维摩”,“海棠诗社”中探春号“蕉下客”、黛玉号“潇湘妃子”;“随园”弟子经常举行大型集会进行诗歌创作,评选诗魁,“海棠诗社”有三次雅集,黛玉同宝钗还有桂冠之争。
  由此可见“海棠诗社”和其他的女子诗社一样,有着相同的诗社组织形式。
  2、相似的女性意识
  自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许多女性因这一说法被困于深深庭院中虚度光阴,但在“海棠诗社”与其他女性诗社的成员里,有着相似的女性意识: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必定也可以成功。
  探春因仰慕先贤决意成立“海棠诗社”,她在给众姊妹的花笺中提及东晋名僧慧远主持的精修佛法的社团白莲社,还提到谢安在会稽邀好友一起吟诗作对,无不表明她的豪情气魄,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钱塘才女顾若璞幼承庭训,颇有慷慨才气,这样一位蕙质兰心、秀外慧中、具有远见卓识的聪慧女性,邀请诸多同她一样的名门闺秀,不拘于家庭羁绊,成立了“蕉园诗社”。
  相似的女性意识,使她们开始不约而同结社雅集、吟诗作赋,让女性文学发扬光大,为女性文学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棠诗社”再现了女性结社的盛景,展现了清代江南女性结社的盛况,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风尚与现象。

  四、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之意义与影响

  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保存下许多女性的佳作,为之后的女性解放提供了基础,她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发展,它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不可磨灭的光辉。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的意义之重、影响之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清代江南女性结社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红楼梦》中的海棠诗社便来源于此,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有对女性诗社的描绘。
  第二,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极大的丰富了清代女性的文学史,增添了众多的女性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明清女性文学史提供了史料借鉴,在女性史上极为重要。
  第三,清代江南女性结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帮助女性认清了自身的价值,不再将她们束缚在深宅大院里,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地满足。
  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表现出当时女性渴求发展的愿望,表达了越来越开明的社会风气,展现了社会风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影响。

  五、结语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描写,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再现了清代江南地区女性结社盛况,展现了女性结社的社会风尚。总而言之,清代江南女性结社活动在多方的影响支持下茁壮成长,由萌芽走向成熟屡经挫折,走得极为不易,虽然还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还是一步步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展现了女性的抗争意识,表现出女性意识的提高以及女性的豪情义气。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2]贺信民.红情绿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宋清秀.清代江南女性文学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王蒙.讲说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5]温宝麟.《红楼梦》的教育反思与心理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刘凤云.清代江浙地区“女子诗社”研究——以“蕉园诗社”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7]付优.明清女性结社综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1
  [8]蔡培青.《红楼梦》中雅集及其文学创作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5
  [9]王泽.论明清女子结社在《红楼梦》中的艺术再现[J].美与时代(下),2016
  [10]陈霞.论《红楼梦》中的海棠诗社[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09
  [11]俞晓红.《红楼梦》诗社与明清江南闺媛结社小识[J].红楼梦学刊,2009
  [12]阳达,胡瑞瑞.《红楼梦》及其续书中的女性结社[J].明清小说研究,2017
  [13]段继红,高剑华.清代才女结社拜师风气及女性意识的觉醒[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
  [14]王细芝.清代闺秀诗人的集中分布及其成因[J].东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
  [15]李冰馨.从“秋红吟社”看明清女性诗社的发展[J].乐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16]袁志成.从闺内吟咏到闺外结社——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突围之路[J].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5139.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