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韦小宝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写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韦小宝是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灵魂人物,他颠覆了金庸小说中以往塑造的的顶天立地、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形象,是一个贪财好色、油嘴滑舌、不学无术的市井人物,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关键时候能为朋友挺

  摘要:《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写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韦小宝是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灵魂人物,他颠覆了金庸小说中以往塑造的的顶天立地、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形象,是一个贪财好色、油嘴滑舌、不学无术的市井人物,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关键时候能为朋友挺身而出,对落入困境的英雄施以援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在本文中,笔者对韦小宝的复杂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论述。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对金庸先生和他的《鹿鼎记》作了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笔者对韦小宝身份和性格的矛盾性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笔者对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的悲剧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一部分,笔者对本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
  关键词:韦小宝;人物形象;矛盾性;悲剧性
《鹿鼎记》韦小宝人物形象分析

  一、《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简述

  韦小宝是《鹿鼎记》中的主要人物,也是灵魂人物,金庸先生的笔下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很多都是充满正气、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比如郭靖、乔峰、张无忌等;也有一些洒脱不羁、任性而为的江湖侠士,如杨过、令狐冲之类的;但韦小宝无疑是一个例外,他见钱眼开、爱好女色、见风使舵,与以往的英雄人物截然不同,可是他身上却也有很多可贵之处,他能在所有人都把明朝灭亡的罪名归咎于陈圆圆时,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野心勃勃的男人自身;又能在生死关头,把自己的身体挡在皇帝的前面,这说明,在大是大非面前,这个看似市井无赖的小人物有着非常清醒的头脑,所以在定义韦小宝时,不能以单一的形象进行论述,而应该对他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
  同时,韦小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这种矛盾性是由他的自身性格、所遭遇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一步步形成的。韦小宝本是一个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种出身及成长环境决定了他性格中必然会有很多的负面因素,如见钱眼开、贪财好的等,因缘际会之下,韦小宝成为了皇帝身边最亲近的臣子,却又在一个看似巧合实则合理的情景下成为了反朝廷组织“天地会”的青木堂香主,实打实的成为了一个双面间谍性人物;他和清朝皇帝康熙结拜成为兄弟,却又为了追求美人阿珂,成为了已灭亡的前朝公主的爱徒;他既贪财却又能大把散财笼络人心,既能在平时万事以自身性命为先,贪生怕死、见风使舵、见缝插针,又能在最紧要的关头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皇帝性命,是一个非常复杂矛盾的人物。
  上文中笔者提到了韦小宝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很难以单一视角、单一性格去界定这个人物,为了对人物形象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在下文中,笔者将韦小宝人物身份的矛盾性和性格的矛盾性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韦小宝。

  二、韦小宝身份的矛盾性

  (一)既是朝廷官员又是反朝廷组织“天地会”的头目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之前塑造的小说主人公很多都是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感情的,比如郭靖,他虽然从小在蒙古大漠长大,深受蒙古大汗大恩,可他却始终不忘自己是大宋子民,忠于宋朝君王,在蒙古大汗许以高官厚禄并以其母为人质要求他出兵大宋之时,郭靖坚决不从,后期甚至以岳飞为榜样帮助大宋抵抗蒙古大军,再比如张无忌率领明教众人反抗元朝蒙古人的统治,等等。可是金庸先生对韦小宝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却解构了他以前塑造的主人公与其民族的关系,重新塑造了一种新型的民族关系。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韦小宝虽是汉人,却误打误撞被茅十八带入皇宫,成为了一名假太监,又在一次偷食物的过程中结识了皇帝,与皇帝成为了不打不相识的好朋友,进而成为了皇帝的心腹、大清王朝的官员,而且还立下了很多功劳,比如杀鳌拜、攻陷神龙岛、取得雅克萨大捷等,使得官位一升再升;韦小宝在杀鳌拜时被以反清复明、恢复汉人统治为目标的“天地会”的英雄掳走,因为“天地会”众人立誓要立杀掉鳌拜的人作为“天地会”的“青木堂”的香主,因此,韦小宝成为其中青木堂的香主,还被“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收做徒弟。至此,韦小宝成为了一个“双面人物”,既是朝廷的重要官员,还是反朝廷组织的要员,可是韦小宝既不想推翻清朝的统治,又不想朝廷灭掉被他视若英雄好汉的天地会众人,他在天地会众人的帮助下灭了神龙岛,帮助康熙巩固了领土又利用自己朝廷官员的身份救出进宫行刺的沐王府众人,骂吴三桂“汉奸狗”,并最终除掉了吴三桂,在皇帝要求他杀掉所有天地会的人时,他又冒着性命危险想方设法通知众人。在这两个不死不休的政敌之间,韦小宝左右为难,最终只能退隐山林。

  (二)即拜师皇帝又拜师前朝公主以及反清复明义士陈近南

  金庸小说中的江湖人士对师徒感情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对这种师徒感情不论在他笔下的男主人公还是女主人公身上都有很直接的表现,充分贯彻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价值观念。比如令狐冲,即使他的师父岳不群成为了一个非男非女、野心勃勃的怪物,被逐出师门的令狐冲仍然念及师徒感情不忍伤其性命,再比如周芷若,虽然她心系张无忌,可是面对师父的命令还是毫不留情的刺了张无忌一剑。可是在《鹿鼎记》中金庸通过对韦小宝拜师的描写解构了他原来塑造的师徒关系,重新架构了一种新的师徒关系,这种新型师徒关系既表现在拜师的目的上,又表现在拜师的方式上。
  金庸小说中传统的小说人物拜师目的通常都是为了修习武术,可是韦小宝拜师多人大都不是为了习武,他甚至反对这些师父教授武艺,比如拜长平公主为师时,韦小宝觉得“想到跟白衣尼学武,多半要下苦功,不免头痛,然而只要能伴着阿珂,再苦的事也能甘之如饴。”再如韦小宝拜康熙为师时心里所想的却是:“以前和他(指康熙)摔跤,便似朋友一般,不如改了称呼,也是拍马屁的妙法”。韦小宝拜师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美色、拍皇帝的马屁等,这就导致韦小宝和很多师父的师徒关系必然不会像传统金庸小说中的师徒关系那样纯粹;再说韦小宝的拜师方式也与以往金庸小说英雄人物的方式大相径庭,在金庸传统武侠小说中拜师之礼通常都很复杂,比如杨过拜师时,就是大侠郭靖亲自带着他找到全真教,多番请托才仅仅让杨过败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师父,可是韦小宝拜师通常既无人引荐,有无人见证,只是磕个头叫声“师父”就算完成,近乎儿戏,完全颠覆了金庸小说之前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师徒关系。

  (三)既是名门正派的弟子又是邪教的教徒

  无论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还是其他武侠小说作者,通常都会在小说中贯彻一种观点“正邪不两立”,即名门正派与邪教之间存在的一种势不两立的关系,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父母就是因为一正一邪结合在一起而双双被逼自尽,再如《笑傲江湖》中的魔教长老曲洋与衡山派刘正风,二人因音乐而结为至交好友,只因正邪相交不容于武林而惨遭追杀。可是韦小宝却能在名门正派与邪教之间游刃有余,他既是少林是少林寺方丈亲自收下的师弟,又能在神龙教的内乱中找准时机,成为教中的白龙使,纵然韦小宝命中常有贵人相助,但这也和他自身的性格和命运是分不开的。如果说将金庸笔下的人物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其实韦小宝这个人物的性格是极具特点的。陈家洛多有才、小宝就多文盲,郭靖有多忠实,小宝就多虚伪,杨过有多专情,小宝就多滥情,萧峰有多英雄,小宝就多小人,令狐冲多豪气,小宝就多自私。看似四处逢源八面玲珑,每番化险为夷却是用多少谎言、谄媚、妥协和投机换来的。但金庸笔下的主角往往主导命运,至少要与命运周旋到底,而韦小宝每一步发展都着实被动。他主动做出的终于选择只有两次:开头从扬州去北京、结尾从北京回扬州。在此之间,去宫里伪装小桂子是海大富所迫,加入天地会是被按在枣子桶里扛去的,入神龙教是被方怡骗走的,跟随九难是被她顺手抓去了,去罗刹国是为躲避洪教主一步步挨到了东北,其他的行动不是受康熙任命、就是危机之中迫不得已。但正是韦小宝这逆来顺受、欺软怕硬、得寸进尺泼皮的性格,竟然如鱼得水,无论在哪方势力之中都身居要职。因此,说他既是名门正派的弟子又是邪教的教徒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正是他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他的这双重身份。

  三、韦小宝性格的矛盾性

  韦小宝生母韦春花是一个妓院的妓女,父亲是谁根本无从探知,所以他从小跟着母亲在妓院长大,这个地方鱼龙混杂,韦小宝在这地方接触了太多社会阴暗面,再加上韦小宝从小就因身份受到别人的欺负、打骂,这就导致他的性格中有很多负面的因素,如贪财、好色、油嘴滑舌等,可是他又有很多为人敬佩的性格因素,比如出手大方、重情重义等,使他的性格极具矛盾性,笔者在下文中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一)既贪财又大方

  韦小宝从小就知道钱财的重要性,为了获得钱财,他还从小练就了一手极高的赌博之术,导致扬州城内没人和他赌钱,还有韦小宝帮助皇帝除鳌拜后,在抄没鳌拜家产的时候就与索额图合谋贪墨了一百万两白银,韦小宝甚至直接把财直接发在了皇帝的身上,比如皇帝在思念父亲痛哭流涕时,韦小宝的所作所为:“韦小宝灵机一动‘他妈的,我也陪他大哭一场,他给我的赏赐一定又多了许多,反正眼泪又不用钱买’。”韦小宝的贪财性格,可见一斑。可是韦小宝这样贪财的人物,却又不是一昧敛财,他很多时候也会仗义疏财,他给天地会众人分享钱财,孝敬陈近南大笔金银让他保养身体。他可以将自己所发的不义之财,巧妙的用在该用的地方。比如,他从郑克爽(郑成功的二儿子,生性气坏,杀死了陈近南)那勒索一百多万银两,后又贡献给皇帝让其拨给台湾灾民。

  (二)孝顺却显露痞态

  在金庸的笔下有许多孝子,而韦小宝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在生活中,生母韦春花是一个妓院的妓女,父亲是谁根本无从探知。在一个市井中打砸偷抢的小混混中,韦小宝却是最懂孝道的一个。虽然表面上对其母韦春花一副市井流氓、痞子的模样,但是从韦小宝的自嘲中,就能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有孝心的痞子。韦小宝在以妈妈等于妓女的自嘲自虐时所表现出来的破罐破摔、死猪不怕烫的心态,是对自卑感的一种掩饰。韦小宝平时看似天不怕地不怕,一股泼皮劲儿,心中其实深隐藏着自卑,深藏着对其母韦春花的愧疚之意。如他初遇沐王府小郡主沐剑屏时,表示对她很鄙视:「你是郡主娘娘,很了不起,是不是?你奶奶的,老子才不将你放在眼里呢!」「辣块妈妈,臭小娘皮。」但最终,我们都知道,韦小宝对沐剑屏的感情并不单单只是他口中所说的那样。因此,便可以推断出,他是一个心存孝感的“小混混”。

  (三)好色却对爱情执着

  生长环境决定了人物性格,韦小宝从小在妓院长大,耳濡目染之下见惯了男女之间的调笑迎合,因此,他从不避讳自己的好色之举,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就会对双儿搂搂抱抱,调情的话语也是张口就来。对美人阿珂的疯狂追求更使韦小宝的好色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为了追求阿珂,无所不用其极,《鹿鼎记》中对第一次见到阿珂的韦小宝是这样描述的:“我死了,我死了!哪里来的这样的美女?这美女倘若给我做了老婆,小皇帝跟我换位我也不干。韦小宝死皮赖活,上天下地,枪林箭雨,刀山油锅,不管怎样,非娶了这姑娘做老婆不可。”在之后他更是把这番话进行了彻底的贯彻,他为了接近心上人死皮赖脸拜阿珂的师父九难师太人为师,出各种阴招羞辱阿珂喜欢的郑克爽,最终抱得美人归。不仅如此,韦小宝更是一口气娶了七个老婆,带着她们远遁江湖,其好色本性,外露无疑。可是韦小宝虽然好色却也很重情义,在方怡屡次把韦小宝引入危险境地后,韦小宝仍然救了她的性命,虽然喜欢阿珂,死缠烂打却在最后放手让她跟心上人郑克爽双宿双飞,最后在郑克爽抛弃阿珂后,依然接受了她,逃离皇宫时仍不忘带上最讨厌的老婆建宁公主,这些都可以看出韦小宝虽然好色,但是他对这些女人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四)处事圆滑却重友情讲义气

  韦小宝从小就被人欺负、嘲笑,因此,他很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溜须拍马,因此,他不论是在皇帝面前、长平公主面前还是在师父陈近南面前,无论面对何种情境,都能以一张巧嘴灵活应变。比如康熙让韦小宝出家陪伴老皇上,韦小宝虽满心不愿,可说的话却甚得皇上心意,他是这样对皇帝说的:“你差我去办差事,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别说去做和尚,就是乌龟王八蛋,那也做了。皇上放心,我一定尽心竭力,服侍老皇爷,让他老人家身子康强,长命百岁……还有……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康熙于是大喜。再比如他第一次见到长平公主就一口一个师父的叫,拜师后更是百般讨好,哄得长平公主欢心,很多时候间接帮助了他接近阿珂。
  可就是这样一个油嘴滑舌的人在关键时刻却很重情重义。韦小宝重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于康熙的兄弟之情,二是与陈近南的师徒之情。常言道“不打不相识”,康熙和韦小宝的感情就是年少时相互打出来的,即使二人后来的关系在各种事件掺杂其中变得复杂,但韦小宝仍然十分重视与康熙的兄弟之情,他帮助皇帝除鳌拜、羞辱吴三桂,都是在真心实意的,他虽然明知道告诉黄帝太后是假的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但是为了皇帝的安全,仍然告知了真相,他对皇帝的兄弟之情,都表现在了具体的行动上。再说陈近南,韦小宝从小听说书时就对陈近南心怀敬仰,陈近南成为他的师父后又对他悉心教导、关爱有加,这就使从小没有父亲的韦小宝在内心深处把陈近南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他会给陈近南银票和珍贵药材让他保养身体,对陈近南组织的天地会时时观照,陈近南被郑克爽害死的时候,在正片小说中一直以嬉皮笑脸的形象出现的韦小宝居然悲痛不已,要杀了郑克爽报仇。小说中还有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出韦小宝的重情,比如他把陶姑姑杀死假太后的罪名揽在自己身上,在康熙面前为杨逸之说好话求情等,这些都能表现出韦小宝是一个非常重视情感的人。
  韦小宝虽从小再妓院长大,可是这并不是他唯一的成长环境,他经常去街边的茶馆听人说书,因此,也在那里学会了很多道理,就比如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好兄弟,讲义气!”
  中国人自古就把义字看的很重,例如“仁义礼智信”,“义”为五德之一,再如孟子说的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把“义”看的要高于性命。韦小宝作为一个市井出身的小人物,虽然不会用言语去表达自己对义字的看重,可他的行动却充分的把他的义气体现了出来,他为康熙除鳌拜,攻打雅克萨,签订《尼布楚条约》,尽了兄弟之义以及君臣之义,在皇帝要剿灭天地会时,为天地会众人向皇帝求情,进了江湖朋友的道义,综上所述,韦小宝是一个非常重义气的人。

  四、总结

  金庸先生塑造的韦小宝这一人物形象,是非常复杂的,他贪财好色、贪生怕死,左右逢源,除了吴三桂父子几乎跟所有人都能相谈甚欢,可是他又重情重义、为人坦诚。因此,研究韦小宝时,不能单一的一概而论,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人物的形象。金庸先生在写韦小宝时,把他和多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更有亲近感和熟悉感,也使得韦小宝的人物形象更加形象立体。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在分析探讨韦小宝的人物形象时,不能简单从人物自身出发,还要结合金庸小说中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成长环境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总结出更符合作者观念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朱宁嘉;消解二元对立的美学追求──金庸小说论[J];华文文学;1999年03期
  [2]刘宁;小宝上网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3年24期
  [3]骆寒超,骆蔓;从武侠英雄的建构到解构——兼论《鹿鼎记》的先锋意识[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蔡一峰;鹊巢老师[J];中学生百科;2005年05期
  [5]朱宁嘉;消解二值判断的美学追求[J];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6]徐扬尚;简析金庸《鹿鼎记》创作潜因[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徐保卫;“鹿鼎公”的人格象征──金庸小说中的“自我意识”[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8]宋伟杰;身份认同的“混杂”与文化记忆缺失症——管窥金庸的小说世界[J];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9]卢玲;论金庸小说人物形象的悲剧美[J];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10]姚晓雷;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J];文学评论;2003年01期
  [11]陈彩玲;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2]王丽慧;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D];复旦大学;2007年
  [13]曹莹;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4]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5]张善姬;戴厚英文学中人与时代的互相关系[D];复旦大学;2008年
  [16]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D];复旦大学;2004年
  [17]蔚然;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D];复旦大学;2004年
  [18]周新民;“人”的出场与嬗变—近20年来中国小说中的人的话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19]吴芸茜;与时间对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0]张艳梅;海派市民小说与现代伦理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5149.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