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域性与民族民间舞的联系——以龙岩市采茶扑蝶舞为例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有多数少数民族组成而且拥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以及带有不同民俗特色的民族舞蹈,舞蹈可以说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性格特点。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地域间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要更好的对不同地域间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的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有多数少数民族组成而且拥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以及带有不同民俗特色的民族舞蹈,舞蹈可以说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性格特点。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地域间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要更好的对不同地域间民族民间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的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艺术专家们更好的分析和探讨我国民族民俗舞蹈的发展和沿承,而且可以让我们的后代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不同特色的艺术传统。
  关键词:民族舞蹈;区域性;采茶扑蝶舞;民族地域性
论地域性与民族民间舞的联系——以龙岩市采茶扑蝶舞为例

  引言

  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经济生活及风俗习惯等条件下形成。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何种舞蹈形式,都是来源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它自身的形成都与其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1.背景阐述:我国悠久的民族历史和舞蹈的区域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极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民族舞蹈等等。中国的民族舞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与传播的“大地之舞”,更是因着文化背景与地域文化的特点而迅速发展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1.1中国舞蹈的历史

  在原始时代,舞蹈是文化的基本形态。举凡狩猎、战争,或者性爱、生殖,以及祭祀或祈祷等活动,都是通过舞蹈来表现的。远古时代,诗歌舞是一体的,可以说它们在那个时代的作用是代替当代的文字语言的作用。周代舞蹈是中华乐舞文化中的第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时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舞蹈文明在这个时期显示了其艺术的自觉,为隋唐乐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舞蹈文化灿烂辉煌,达到了艺术巅峰。宋元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兴盛。明清时代,戏曲舞蹈渐趋成熟,其丰富的特技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作为独立的剧场艺术的舞蹈日益完善和成熟起来。现在,中国舞蹈空前繁盛,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1.2舞蹈的区域性

  由于地理环境、生态条件等的各异,造成了人类民族民间舞蹈各自独具的基本色彩。舞蹈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也具备了地域性的基本特征,一个民族舞蹈风格特征是该民族舞蹈在形式、内容等许多方面上较其他民族舞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而其特征的形成则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劳作方式、性格取向以及观念形态等诸因素。往往也正是由于这些地理生存环境、生态条件的各自特性,从而形成风格各异、色彩多样的不同种类的民间舞蹈。

  2.龙岩地区的地域特点分析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龙岩东西长约192公里,南北宽约182公里,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7%。市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东高西低状,平均海拨460米,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4.8%。龙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20.8℃,年平均降水量1723毫米~2019毫米,年日照时数1442小时~1693小时,”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3.采茶扑蝶舞的诞生及发展

  3.1采茶扑蝶舞的诞生

  福建龙岩地区的“采茶扑蝶”又称“采茶灯”。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歌舞艺术,源于龙岩新罗区苏坂美山村,后流行于闽西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目前有证可考的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19个乡镇街道,近年来流传至周边漳平、永定、上杭、武平等县市部分乡镇。
  据传,昔时,每年采茶季节,茶女们上山摘新茶,休息时,常聚于山上‘茶寮’,演唱茶歌,配以表现采茶劳动、扑蝶的舞蹈,久而久之,动作渐渐趋于多样,队形变换丰富,其以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欢快生动的舞蹈动作,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被用于喜庆场合,成为年节喜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流传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并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名曲,可以说是福建闽西这片土地上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

  3.2采茶扑蝶舞的发展

  在近几十年间,《采茶灯》曾取得非凡的艺术成绩和影响,是我国传统民间歌舞的优秀曲目之一,“2005年11月,《采茶灯》被确定为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歌舞中,《采茶扑蝶舞》一般由十至二十位不同角色的演员共同表演,讲述的是茶女们在“茶公”“茶婆”(即领队)的带领下上山采茶的过程,他们先在前山采茶,称为“正采”,之后又到后山采茶,称为“倒采”,采茶完毕后,当他们满怀劳动的喜悦踏上归程时,茶香引来美丽的蝴蝶翻飞起舞,于是茶女们放下茶篮,欢快地追逐蝴蝶,称为“扑蝶”。”
  《采茶扑蝶》除了作为民间歌舞节目给人们带来欢乐,许多音乐家们也纷纷将其进行改编、再创作,使其以器乐曲、歌曲、舞曲等各种形式来满足大众的娱乐和审美需求。
  由于方言的不同以及原有文化习惯上的差异,不同区域的《采茶灯》已经存在略微差异。

  4基于龙岩地域基础之上的采茶扑蝶舞的特点分析

  4.1“采茶灯”早期的表演形式

  “采茶灯早期的表演形式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早期的《采茶灯》,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它由八位采茶姑娘和茶公、茶婆、武小生、男小丑等十二人组成,从歌舞,到服装都保留了古中原的遗风,戏味较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改进后的采茶灯,剔除唱、戏成分,成为纯粹的歌舞,由十或十二位采茶姑娘在大姐、二姐的带领下,踩着轻盈细碎、又略带粗犷的舞步向茶山行进。她们过田埂、走平路、避草丛、绕羊肠道、登盘山路、过独木桥,时而“正采”时而“倒采”,边劳动边嬉戏。整个舞蹈尤以“扑蝶”最为精彩。灵巧多变、动作优美的蝶童,或上或下,亦前亦后,时左时右,上下翻飞,引得茶女们或单扑、或对扑,或环扑,把茶农们劳动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采茶灯》的原始曲谱已被文化部音乐研究所编入《中国音乐史音响曲谱资料》,同时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档案,永久保存。”

  4.2“采茶灯”的内容

  根据《颖川泼水记》曲本记载,我们可以发现“采茶灯”大部分是用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历史故事编创而成。内容常以英雄人物、爱情故事等为主要题材,并且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们的不幸遭遇给予极大的同情;同时,内容能够伴随着时代和政治背景的变迁而变化,因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4.3“采茶灯”的舞蹈特点

  “采茶灯的舞蹈灵活多变、动作优美、节奏感强,基本步伐轻盈细碎,以戏曲花旦步行走,带有粗犷的山野气息,行走时各种步伐的穿插交横(单串花、双串花、三串花)。舞蹈队形变化多样,有上山时和下山时的队形变化。”扑蝶舞作为民间歌舞给我们的一个特别感受,其曲调优美而朗朗上口,舞蹈语言丰富,造型优美,情节生动有趣,紧贴人们生活,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歌舞中具民族与地方特色的服装、优美多变的造型与队列、以及机智有趣的生动表演,均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是当地城乡文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节目。
  福建龙岩“采茶灯”在保护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已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和现代创作技巧,进行不断的自我创新。如:现代“采茶灯”已出现“摇滚采茶灯”和现代扇子采茶舞,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浓郁生活气息、集艺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崭新道路。

  5.龙岩地域性和采茶扑蝶舞蹈之间的联系

  5.1形成采茶扑蝶舞蹈特点某些的因素

  5.1.1鲜明的民族性
  上文中我们已经对福建省西部龙岩地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样的民族聚集居住在这个特定的地域环境内,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特有方式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形成了属于他们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以及民族精神。但是什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一旦一个民族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域环境,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会随新环境的不同而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以及民族精神在强烈传承性的导引下,仍然会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习性。我们了解到“龙岩是客家人居多,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客家人生性热情,所以造就了采茶扑蝶舞蹈的特殊风格、动律这些特色,而且这些特都是以欢愉轻快为主,这一特色一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我国是一个汉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分布一直很广泛,在所谓的“客家人”所具有的特色,也必然影响着采茶扑蝶舞蹈的发展,让其产生了扩散能力较强的性质。但是它依然未改自己鲜明的独特性,这是该民族在保持自己特有的民族特色的情况下又融合了汉族这一民族的一些特色,这也是构成采茶扑蝶舞蹈特征的决定因素。也正是这些典型的民族性,或称为民族特征,成为我们现在区别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依据之一。
  5.1.2明显的地域性
  民族舞蹈基本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民族生存环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主要包括了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物群落等,以及在这种特定物质条件下的生产、生活方式。地域性是所有民间舞蹈在空间分布所上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传统的采茶扑蝶舞是一种民族的、地域的、群体的情感意识表现,是人们的一种娱乐形式。它的形成是离不开该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的,福建龙岩地势是山岭与河谷盆地相间,呈带状分布四周环山,市区周围,大部分都被800米以上的山岭阻隔。群山众多自然茶山也就相对的较多。由于这种地势情况以及与他们每天都形影不离的茶山造就了当地人民与茶山不可分割的联系和情感。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即采茶扑蝶舞是在龙岩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共同塑磨的结果。

  5.2联系

  从简要分析龙岩地区的采茶扑蝶舞我们可以看出,舞蹈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种,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积淀着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化现象。每一种民间舞都因流传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在许多民间舞蹈动作中很多都来自于模拟动物的形象,这也因生存地域,每天都要被这些动物所围绕,人们有时会因为猎取的动物而喜悦,进行手舞足蹈,自然会模拟那些动物的动作,在宗教信仰重的民族中,他们认为这样的模仿动物动作可以把自己所要猎取的动物给引进自己的视线里,从而进行猎取。所以这些舞蹈动作会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异。就我国北方草原民族由于祖祖辈辈都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由于频繁驰骋在马背上,决定了游牧民族珍爱马的品行和视雄鹰为高洁的象征。由于龙岩地域多处是山地,世代茶农的形像造就了采茶扑蝶舞蹈中的各种舞蹈动作,例如舞蹈中会有扮演蝴蝶的舞蹈动作,因为茶花一定会招引美丽的蝴蝶,还有贯穿整个舞蹈的采茶手指手势,道具竹编花篮等也都是与龙岩的地域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存在着种种差异,这种差异在时间、季节、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的时候就会形成各种标志并显现出来,不同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其舞姿、韵致、节奏等的差异,风格、服饰、舞法的不同,构筑了区域民间舞蹈文化的差异。

  6结论

  舞蹈文化其光彩夺目的风姿摇曳于中华艺术园林之中。舞蹈是一种积聚了各种因素从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舞种的形成都有很多的制约因素,而文化背景是影响舞蹈形成、发展、衍变的重要因素。民族民间舞,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不同于宫廷舞流行于上层社会,也不同于宗教舞蹈活跃于宗庙寺院,而是生根于民间,活跃于民间的舞蹈。随着民众的欣赏需求,民间舞走上了舞台,进入了课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说法在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见地。不管结论如何,最起码说民间舞艺术越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越会被世界范围的民众所喜爱。民族民间舞失去了民族性,就不再是民族民间舞了,无论民族舞蹈如何发展,其根基不会变,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每个具体的形式又拥有自己特定的舞蹈风格,长久并深入地保存在我国民间舞蹈丰富的土壤之中,支撑起舞蹈艺术的繁荣多彩的天空。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民间舞蹈的风格是永恒的主题。民族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竞相开放的奇葩,是民族艺术的瑰宝。由衷地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间舞艺术,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加强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时代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艺术之花永远绽放于世界的艺术百花园中。

  参考文献

  [1]黄小明.《从壮族舞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看其特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2]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
  [3]肖澄宇.《地域性民族文化元素对舞蹈创作的价值与意义——以广东舞蹈<鱼龙舞>为例》[J].黄河之声,2011年06期
  [4]吴春晖、王芳.《本土文化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意义》[J].大舞台,2010年01期
  [5闽西甘薯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郭其茂等江西农业学报2010
  [6试探闽西民间歌舞《采茶扑蝶》之"扑蝶"期刊论文陈志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5222.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4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