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摘要: 自2006年开始,外国银行充分进入中国,外资商业银行取得了和国有商业银行完全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外国银行进入中国之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大银行展开全面的竞争。因此,全面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竞

  摘要:自2006年开始,外国银行充分进入中国,外资商业银行取得了和国有商业银行完全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外国银行进入中国之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大银行展开全面的竞争。因此,全面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对策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强大,需要较强的财务支持。作为国内金融产业的主要力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全球化的挑战仍然非常严峻。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与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也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因此,如何迎接挑战和保持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课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评价也就具有了相当独特的重要意义。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之中,金融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体制的原因以及历史遗留因素,中国金融业一直是由银行主导。尽管中国金融市场在9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时至今日,商业银行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支柱。如果中国的商业银行业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那么不仅是银行业,甚至中国的金融业和国家经济安全也将受到威胁。要想保持国内金融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急需国内富有竞争力的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资银行于2006年全面获得与中国商业银行完全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届时,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必将陆续抢滩中国,与中国的商业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综上,中国银行业面对内外激烈的竞争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尽快提高自身竞争力等问题已经成为银行本身、政府以及社会公众极为关注的问题。但是要解决如何提高竞争力的问题首先就应该对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客观评价中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分析竞争力强弱以及提升国有银行核心竞争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迅速被企业界和学术界所接受。在他们看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有三点。
  第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
  第二,核心竞争力对创造公司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它的核心竞争力贡献在于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短期的好处。
  第三,核心竞争力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差异化竞争、人力资源竞争、标杆竞争六个方面。企业在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也要从这六个方面考虑,但是最后必须凝聚在一个点上。如下图所示: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组织概况

  组织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金融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创造了银行的核心产品。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组织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则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载体,金融技术创新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三、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足和风险

  (一)国有商业银行取得的业绩

  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范围持续扩大,美国在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方面仍未见起色,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也被一再调低,全球金融业整体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中国银行业在2010年国际环境欠佳,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相对从紧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努力探索经营模式改革,在支持实体经济,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保持持续稳健增长方面的同时,自身经营运行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银行资产总额40.8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05%;负债总额41.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77%。所有者权益23.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3.26%;存款、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9.8%和19.7%,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二)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足和风险

  1、整体流动性水平有所下降,银行流动性风险上升
  2011年央行六次上条准备金率,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不够回落,2011年底,银行机构流动性比例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金率下降,银行流动性压力上升,高息,高价交易的行为可能会出现。
  2、贷款科学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从2009年开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银行的信贷力度比较大。2010年新增贷款规模短期内的增长,部分银行业机构管理粗放,贷款管理不够情况多有发生,多款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部分银行的风险比较高,整借整还风险突出。
  3、后续风险依然严峻
  2010年,平台贷款的清理取得了初步成绩,如平台贷款总额高,覆盖面广等问题依然严峻,未来新一轮的投资冲动可能给银行带来风险。
  4、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弱化
  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安检出现反弹,多数安检发生在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所谓低风险业务领域,多为内部人员作案,这反应出,部分银行内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对风险管理不够,对风险行为不敏感,对风险行为不作为,内部管控不严,纪律约束机制与快速发展中的风险管理要求存在脱节。
  5、风险意识不足
  市场管理体系有待改善,尤其是面对货币政策转变,利率市场化,和汇率体制改革的挑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
  6、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因素依然存在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调控,但由于深层次原因,推动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因素还在增加,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对银行体系稳健发展具有长期和重要影响,其中拨备贷款,和土地开发贷款是重要领域。

  四、提高我国银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策略

  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在银行业的体制、公司治理结构、金融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特别是在一些利润指标和资产质量指标上差距就更加明显了。但是,也应该看到,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度发展和金融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力一直处于一种上升状态,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差距在缩小。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不足还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如何尽快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就成为我们必须解决定问题。本文针对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问题,提出以下一些改革措施和建议。

  (一)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它将取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和法律体系。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在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采取以下几条具体措施:
  1、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控股格局
  国有商业银行经过改组,并没有彻底改变国家控股的局面。产权单一是制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原因之一。要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注入新的源泉和活力,逐步改变国有股份独占的局面,形成多元控股格局,使之更高效的进行公司治理,并提供银行关于发展模式、方向、手段的新线索。
  国有商业银行主要有国家控股,其股权代表都为行政选派,行政性因素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在进行决策不仅会考虑经济效益,也会考虑政治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追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也使战略规划、经营准则等这些由董事会决定的各项决策不能够完全体现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特性。健全独立董事制度,能够提高国有商业银行会决策的科学性。独立董事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整个银行业务也有丰富的经验,他能够很好的权衡公司利益及股东利益,对整个银行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小股东权益,促进公司向盈利性目标发展。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者阶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包括设立股东大会作为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利机构,设立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并行使最高决策权,设立监事会监督董事和经理者阶层,并以制度的方式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职责等。另外,在董事和经理人员的选择上,要摒弃过去那种由政府直接委派的方式。应该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要求,通过一定程序的推选过程,选出高素质的人员担任银行董事,挑选具有战略眼光、善于统筹全局和协调各方关系的金融专家出任经理人员。而且,在董事会的构成方面,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不少于董事的三分之一),强化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保护股东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银行的规范运行。
  3、改善银行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将分支行改组为独立的股份制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一级法人制下的授权制度(代理制度),各级分支行的职能由上级行授权。这种层层授权的制度导致我国国有银行的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委托成本增大等一系列问题。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并考虑到我国目前条件下任何一家国有银行总行都不可能被兼并或破产这一基本现实,在各国有银行内部实行多级法人制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约束机制安排,即按股份制原则将分支行改组为独立的股份制银行,由总行控股,每一家分行分别成为总行下属的控股银行。同时,经营效率高的基层银行为扩大规模,获得更多盈利,可“兼并”那些经营效率差的基层银行。这种“兼并”活动有利于改变按行政区域设置分支行的体制,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从而也就能有效地解决国有银行运作中的代理问题和大大降低国有银行运作中的代理成本。
  4、改革“官本位”的激励机制,建立并完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实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使国有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后,促使银行经营者把经营目标转移到资产的管理上来,放弃原来的进职升迁目的。因此,建立包括薪酬、升职以及其它方式在内的经济和管理上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对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其报酬与银行经营目标相一致,与经营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可以促使银行经营者们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在建立激励机制度同时,也应建立起完善的约束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内部稽核(审计)的作用。建立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稽核(审计)部门,以加强董事会对日常经营管理的监督,防范内部人控制风险和其它经营管理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监事会不到位的缺陷。

  (二)以客户为中心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银行业是属于服务业,关注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最优的产品,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是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真正成为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也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将持续不断的提升服务,作为构建商业银行的基本途径,下面从几个方面以客户为中心怎么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问题谈点认识。
  1、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意味着商业银行一定要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集中资源力量使客户享受到快捷、安全、周到、便利的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仅从交易量上看,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日均处理业务就达到了4.6亿,比2006年上市前增长170%,面对这种形式,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快速增强自身服务供给能力将面临客户流失和竞争力的削弱,为此国有银行上市以来必须要投入巨额资金,对自身银行网点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2、加强和改造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在全国应该广泛设立针对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在此基础上国有商业银行还要将IT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领域,大幅提升服务效率,不断深化客户关系。大大提升银行的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动储蓄的手段,分流大量的客户,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我们还应从业务流程,综合改造和服务渠道上整合优化,全面推广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提升客户办理业务的体验,不断加强服务队伍和全行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3、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当前,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金融产品创新必须适合这个潮流,全方位进行金融创新,积极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更人性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拓展市场,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在产品创新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要针对市场环节,客户的需求变化,迅速的推出创新产品,从模仿性创新向自主性创新推进,打造一批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金融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全面应用到现代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之中,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竞争力部分,商业银行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为引导,应用创新科技技术设计建设,加大设备投放,培养专业队伍,使得多样化的创新成为可能。同时加快新型金融产品的研发。
  4、稳步推进国际化和综合化,不断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竞争稳步推进,尤其是中资企业的全球化程度,远超过我国的银行水平,这些为全球化服务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经营机构提高国际化水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应变化,满足客户市场全球化需要,必须加快国际化步伐。
  同时,依托科技实力,保证为全球客户服务的品质,通过持续的管理创新,商业银行还要注重建立全球产品线和内外互动的发展机制,在零售银行、电子银行、现金管理、资产管理和贸易融资等业务上,实现全球联通,使全球服务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要,一方面加强人才交流,选派一大批优秀员工到国外学习,另外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加快本地化,初步建立起一支较高素质的境外员工队伍。

  (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国际金融业综合化发展的大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我国金融发展刚刚起步,有大片蓝海等待开发,我国银行业要紧紧追随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根据经营管理能力和复杂趋势分层分队,进一步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力的多样化服务格局,向全面性金融服务中介转变,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业对外开放日程表已排定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体制将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参照体系,其成熟的金融业务、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效的运作机制成为我国金融创新借鉴和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我国的金融创新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建立正确经营理念,提高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原动力
  金融企业业务是竞争力很强的业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的创新金融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长期处于国家所有的地位,不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主体,缺乏竞争意识和正确的经营理念,丧失了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首先就要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促使其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增强其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
  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业务经营的多元化
  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支柱。其中,中间业务成本比较小,开拓中间业务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聚集资金的能力,还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中间业务的创新应在继续发展现有的代收代付、投资理财、资信评估和信息咨询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担保、承诺业务以及风险略大、技术含量高的资产证券化、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它对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占有市场的能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中间服务体系,实现收益和服务的多样化。
  3、探索开拓投资银行业务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大,资本雄厚,但没有产生与之相应的规模经济,主要原因是业务品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业务品种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开拓新的金融业务,主动涉足陌生金融领域,在成功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新,同时,对已有业务也要进行创新,实现业务关联一体化服务,深入开发其潜在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自身资信高、网点多的特点,对业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扩大业务优势,进行业务管理创新,使资源优势发挥最大效益。
  投资银行最重要的业务是公司财务顾问业务,即为公司兼并、收购和重组提供咨询服务。开拓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适应竞争,扩大生存空间,巩固客户关系的需要。今后,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进行新的产品开发与设计,把综合业务开发理念和个体化产品服务理念结合起来,深化金融服务的技术内涵,在不违背国家基本法规的前提下探索开拓投资银行业务。
  4、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网络银行”业务
  西方国家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技术性金融创新日益代表着金融创新的主流方向。同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能够使核心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国有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科技在发展中的作用,以高科技确立竞争优势。一要在战略规划中加大科技投入资金,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建立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明确科技目标与发展的必然联系,加强技术攻关,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和电子银行网络服务,建立起具备全方位金融服务又有费用优势的网络银行体系;二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银行内部信息的顺畅传递,实现资源共享,观点互动,实现资源的迅速整合。
  根据上述的背景,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加快金融电子化进程,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电子化程度,抓紧建立国家金融网络主干网和全国一体化资金清算系统,早日实现全国性金融业务、信息处理、交易活动和资金汇划的电子化,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准确、快速、周到和便捷的服务。

  (四)提高对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

  提高对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建立起以市场约束为主,行政监督为辅的监管体系
  充分利用市场约束机制加强银行监管,促使银行稳健经营,体现了银行监管新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主要应包括建立规范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社会公众金融法律法规和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增强其金融违规、风险隐患的识别意识和监管意识;建立和实施银行评级制度,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职能。而行政监督管理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资金损失补偿、资产处置等管理上。通过建立市场约束机制来加强对银行业监管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对银行业的监管效率,而且还能够降低由于行政监督管理链条过长所导致的时间长、成本高的弊端。
  2、完善银行监管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框架虽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在关于对银行业监管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办法尚未有明确规定。为了使银行业的监管更加程序化、标准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加强金融法律法规的编撰和汇总,制定与此相配套的专业性法律法规、条例、监管办法和实施细则,并进一步加强与其它金融法规的衔接。
  3、改善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在商业银行内部,通过职责界定、会计准则和流动性管理等内部控制度的强化,将各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建立健全新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呆坏账准备金提取核销机制。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管理,可以在商业银行内部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保证经济运行的稳定,进而提高市场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管的有效性。
  4、强化外部审计的作用
  通过外部审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并且可以提高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客观公正性,防止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所以这对银行业的监管十分重要。而且,我国的国有银行网点众多,又由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无法一一进行现场审计,因此银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对于监管来说十分重要。此时,利用外部审计能够发现监管当局难以发现的问题,使得监管当局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5、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
  加入WTO后,由于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银行大多是实行混业经营的大金融机构,以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所致,目前的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在我国分业监管的基础上,组建一个专门协调各银监、证监和保监会的协调机构,定期安排监管部门之间进行磋商,探讨监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沟通监管信息,防止监管真空的出现,从而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五)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还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按照WTO的要求,我国“入世”后将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然而,尽管这些年我国在推行银行业的国民待遇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为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在政策设计时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上存在错位,导致实际上在华外资银行在税收、费率、拆借业务、异地办理业务和投资业务上享受一种“超国民待遇”。
  另外,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条件,从根本上改善银行业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要建立市场规范法律体系,使各项市场竞争活动都有法可依,各项经济纠纷有章可循。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维护,法律越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越高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仅要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而且要建立个人诚信评价制度,使市场各个活动主体都能够依据规范依法办事,从而促进市场公平、自由竞争,实现市场稳定运行,为整个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有利市场环境。

  (六)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可靠保障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是最大的资源”、“人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大动力”等观点己成为商业银行界的共识,以人为本已成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培育和开发的一条主线。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其商业银行经营哲学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之上。
  在现代社会竞争中,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方式之一。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制定出既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就业,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特殊人才才能的人力管理体制是企业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的最有力手段。未来的竞争既是资本竞争,人才竞争,又是文化的竞争。银行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人才体系。清晰的阐述和规范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风险控制。
  同时,员工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并实施客户之声,员工之声,领导力素质模型,360度考核等范本,把企业文化建设和银行战略结合起立,贯彻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力量,是国有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可靠保证。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员文化情况见表: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人员素质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的因素,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已成为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六、结论

  作为我国金融中国银行业的产业主体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虽然它的资本实力和运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长期的经济影响和计划对银行业功能上认识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随着入世后金融业的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在以后还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相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
  由于写作时间、写作能力及研究条件所限,论文也存在不足之处,也存在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的问题。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数据相对缺乏,本文并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阐述上,是给予部分的方面进行的分析,因此不能全面概括整个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问题。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加全面的数据收集,进行更深入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孔伟艳.经济问题研究[J].四川学院行政学报,2010,(2):45页-48页.
  [2]苏虹,胡亚会,张同健.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王聪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银行,2010(24)
  [4]姜明生,李芳,陈德棉.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比较[J].现代管理科学,2009(12)
  [5]韩雪萌.国有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从“形似”走向“神似”[J].中国金融家2010(10)
  [6]刘荣.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J].金融研究,2009(8)
  [7]托娅.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6)
  [8]尹华婷.后金融危机时代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策略浅析[J].商业文化,2010(4)
  [9]王辰.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经营转型[J].金融资本,2009
  [10]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55页-183页.
  [12]范雄臻.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3]成思危.路线及关键:论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4]黄国华、李伟.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8):151一152.
  [15]陈伟光,肖晶.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2006(4):52一55.
  [16]蔡亚蓉.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7):26一30.
  [17](美)迈克尔•E•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8]WorldEconomicForum(WEF).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06)[R].Geneva,Switzerland,2006.
  [19]THEBANKER.TOP100OWORLDBANKS[J].TheBanker,July20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6155.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5月13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