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分析 ——以金亚科技为例

2012年。中国颁布了一部文案名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这部规范颁布之后,相关部门也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的缺陷了。内部控制缺陷能够反映一家公司内部的存在问题和相关数据信息,能够使大众看到公司内部的活动状态和业务治理效率。在此情况之下,内部控制的缺陷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防范风险能力,影响公司做出正确决策,而且也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看法和投资选择,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所以本次研究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选取了金亚科技作为研究样本和主要案例对象,综合分析了相关法规,分析了这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和需要解决的弊端。经过相关数据研究显示,这家公司主要存在着以下所述的几种问题:内部控制缺陷,自主披露的意识不同,标准划分不明确,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体系。我们认为,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对公司加强外部监督,将法律责任追究意识更进一步完善,从而使得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和体系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此建议下,希望能增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水平,加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自从本世纪以来,国资委、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就已经针对上市公司和企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明确条文规定,这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控制上市公司的外部和内部风险,从而使得公司长远的发展。2008年,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套标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且将其发布于众。这条文中明确表示,我国的上市公司和企业应当将内部的控制机制放在关键的位置,增强企业管理,抵抗各类风险,避免行业危机造成的影响。2010年,部门在这项法规的基础上又颁布了一套《企业内部控制指引》,这是为了使得我国的上市公司建设一套更为完善,更为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体系,这项措施意味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规范,是适用于我国国情与企业发展的规范体系。随着风险管理相关规范和指引的颁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有了基本明晰的脉络结构,但是我国监管部门暂未出台风险管理的导向性文件,也并没有可供参考的规范性文件,企业在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上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也阻碍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相互结合的脚步。

这些年来,公司企业并没有做到独善其身,而是发生了很多舞弊的恶劣案件。比如安然公司由于财务xx濒临破产,与此同时国内也存在着很多的这类问题。比如郑百文财务xx案例,问题疫苗案件。这些血淋淋的案件告诉我们,如果公司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那么他们很容易为了达到利益标准,获取高昂的利益不惜选择财务xx这种违法行为,发布虚假信息。这种行为深刻伤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而且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所以,相关部门应当对公司的内部信息披露制度有效监管。所以,本次研究就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综合了相关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过程中,判断出制度的真正关键点在哪,企业经营管理应当真正注意什么才能够确保这类案件的减少,希望能够为公司和企业提供一些理论建议和政策支持。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

这篇文章针对了金亚科技,将其作为重点案例,分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目的是找出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原因和影响因子,这样就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水平,强化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在本文研究中,笔者以金亚科技为案例去分析整个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分析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找出导致内部缺陷披露状况不良的根本原因,然后为企业提出一些发展方案和改变措施。中国对于这类的研究,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较晚,出具的制度也不够具体。因此,从具体的案例分析整个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可以使得相关研究更加全面,剖析更加透彻。

2.实际意义

对企业来说,健全的管理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的运营情况和管理情况良好,当今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的监管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就有了更多发现数据的渠道,更多元的方式获取信息。所以,公司也就逃不了大众的监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更加完善本身的相关制度,因为企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公众的舆论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披露虚假的信息将会造成企业的危机大大加强。所以,也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自身的正常有序进行,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者,从而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对监管部门来讲,对上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的监管进行充分研究可以使得他们共建一套更加科学的监管体系。事实上,上市公司和各方的博弈和竞争构成了监管问题的实质,对这类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发现目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从而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完善方案,优化监管。

对投资者来讲,在资本市场中本来就处于弱势的一方。因此科学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地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让其处于一个更加安全的位置,避免企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一家企业对内控系统加以重视,完善相关体系,公开透明地向大众发布相关信息,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财务报表的质量。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可以对信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对公司也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那么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就下降了。帮助投资者选择出更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三)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针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总结了相关案例的失败经验,分析了原因,找出了内部的影响因子,给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应对方案。

考虑到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标准,执行和动机,陈容这位学者在202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问题研究》的文章。他具体分析了我国的一系列上市公司,指出了他们的问题。他认为在上市公司制定内部控制规范的时候没有一套独立的标准和规定,现有规定过于陈旧,这都是他们应该及时改善并处理的问题。而且她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督方案和惩罚措施。其次,考虑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质量,何明镜在201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基于中信建投证券的案例分析》,这篇文章对中信建投证券这家公司有效的分析,指出了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中信建投证券并没有一套科学的披露意识,信息发布不够及时,而且也不关注评价报告格式和相关内容,这都是这家公司应该改正的问题。

考虑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自身的影响,齐宝磊在2010年发布了一篇名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影响》的文章,文章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实证法,旨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要点和关键因素。他认为上市时间,业务范围,公司规模,变更注册会计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导致内部控制水平上升或下降。

考虑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和对策,王燕等研究学者在2015年发布了一篇名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实证》的文章。在文章中分析了上海,深圳两市的很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发现很多因素影响着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披露。比如公司筹资偏好和债权市场的不健全。这些原因使得他们没有过高的自愿性披露动力,无法确保披露质量。披露执行程度方面有所欠缺。

2.文献评述

通过查阅文献,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问题主要有:披露动机和意愿不足、披露标准不统一、没有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督不力。自从萨班斯法案颁布以来,有关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而且在近些年来取得了相关成果。各行各业的研究人员都对上市公司内部的控制缺陷做了相关分析,指出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而且也给出了一些方案,这能够大大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理论体系完善,也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在将来的工作中更进一步,对现有的体系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得到更稳定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在企业的整个信息披露系统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有效分析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在实现内部控制活动中的各种具体表现,还能为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自我评价提供参考,不但能对其完整性进行有效分析,还能看出其是否合理和有效,此外,也是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时的重要依据。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披露渠道上进行分类,另一种也可以从披露动机上进行区别,前者除了公开披露之外,还有私下披露;而后者除了自愿披露外,还有强制披露。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核心就是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一点。内部控制缺陷一旦出现,则可以反映出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所以,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也是企业信息披露中的重要内容。

2、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可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去作用,这种情况或者是在设计时出现了漏洞,或者在运行时发生了问题。相关评价指引中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按照缺陷危害程度的等级可以分为一般、重要和重大。在这三种等级中,危害程度最严重的就是重大缺陷,发生这一缺陷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和原来制定的控制目标相去甚远;重要缺陷的危害程度虽然没有重大缺陷高,但对企业来说,它的危害也很严重;而一般缺陷的范围则比较广,把除去上述两种缺陷的所有缺陷都纳入了它的范围内。

(二)相关理论

1、信息不对称理论

在任何经济活动进行时,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是无法避免的。一般而言,卖方掌握交易物的实际信息比买方多,这使卖方在交易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它可以充分发挥交易物的信息优势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而买方也会想方设法的收取交易物的信息,来增加自己的筹码,从而降低自己的成本。

在资本市场中,信息优势方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惜掩盖真实的信息,造成对投资者的利益侵害,这种情况在市场中很常见。比如,企业管理者在明知道自己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为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对投资者故意隐瞒企业存在内部缺陷的事实,使投资者加大了投资风险,这种信息隐瞒并不需要企业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因为它只属于道德范畴内的问题。企业管理者往往不会披露完整及正确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从而导致资本市场披露报告片面化,失真现象严重的情况。投资者对自己投资所能获得的收益和存在的风险无法进行准确判断,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投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要缩小投资方和企业之间的信息距离,只能从完善内部控制入手,在缺陷披露质量上下功夫,才能保障投资方的合法权益,避免“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2、委托代理理论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份制公司所占比例越来越多,而大部分股份制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没有实现统一管理,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使所有者和经营者成为了相对对立的二方,所有者成为了委托一方,而受托一方就是管理者。很明显所有者和管理者在企业信息的掌握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他们的目标并不一致,二者之间在利益上存在矛盾是必然现象。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这一矛盾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发挥信息披露的作用来实现。信息披露的现实意义很大,不但所有者可以通过披露的信息对管理者实现有效监督;管理者也可以根据披露的信息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更好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信息披露很重要,对公司管理者、所有人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能发挥关键性作用,有效缓解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冲突。

公司的信息很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尤其是那些对公司有重大意义的内控管理信息,对委托和受托双方都很重要。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想要掌握公司运营的真实情况,参与对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对内部控制中的缺陷披露报告进行认真分析是一种很好的途径,通过分析不但可以及时掌握公司的真实情况,还能对公司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而公司的管理者也可以利用缺陷披露报告及时掌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第一时间消灭隐患,把内部控制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行,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将会提高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关注度,并对缺陷披露信息高度重视,上市公司也应理性客观地对待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这一问题,使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可以进一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3、信号传递理论

该理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作用是防止市场上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现象。上市公司通过信号传递,在资本市场上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其中,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也属于上市公司信号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虽然没有实现量化和统计化,但通过它不但可以了解公司的真实运营情况,也能掌握公司的具体管理形式,但其所代表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资本化市场的高速发展,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已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号传递方式,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投资人的决策。因此,内部控制管理良好的公司,更愿意进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并且披露质量更高,更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所以,上市公司应从内外二个方面实现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内部控制缺陷的各种披露信息要做到规范具体真实,使投资者享有更多的知情权。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以金亚科技案为例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

本文统计了2016-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的总体披露情况,相关数据通过对图3-1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的上市公司已意识到定期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重要性,其披露信息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并在2018年达到了一个顶峰,主动披露的公司数量为3455家,占比96.29%。这说明了我国强制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有了明显的成效,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意愿逐渐增强。

表3-1 2016-2018年度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数据统计表

年度 2016 2017 2018
披露内控评价报告公司总数 2958 3207 3455
披露内控评价报告公司占比 92.18% 98.04% 96.29%

如图3-2所示,对2018年部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为保证统计结果的有效性,参与调研的公司高达640家。在所有实现定期披露内控信息的公司中,上市公司的比例很高,将近达到20%;其中有123家公司披露了重大缺陷,共披露了302个问题,比例分别为3.56%和6.37%;73家公司披露了重要缺陷,共披露了102个问题,比例分别是2.11%和2.15%;508家公司披露了一般缺陷,共披露了4340个问题,比例分别为14.70%和91.48%。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意识到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控信息披露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家的监管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表3-2 2018年披露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

缺陷等级 披露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 占披露内控评价报告公司数量比例 缺陷数量 缺陷占比
重大缺陷 123 3.56% 302 6.37%
重要缺陷 73 2.11% 102 2.15%
一般缺陷 508 14.70% 4340 91.48%

(二)金亚科技简介

成都金亚科技有限公司经成都市工商局在1999年批准成立的,注册资金34398万元,2009年10月对于该公司来说意义非凡,在这一天经过长期的筹备后,终于成功上市。金亚科技重视科技创新,因它的创新成果质优、量多已成功进入了国内创新百强公司,不但它的数字电视行业实力超群,它在广电行业中也首屈一指,已成功引起国家的注意,把它纳入了关注和培养的重点股份改制企业中。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不仅进军了网络系统集成领域,还涉猎了业绩数字化用户信息网络终端领域、数字电视机顶盒、电子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硬件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整个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金亚科技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公司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2015年对于金亚科技来说,是个黑暗的一年,因其有伪造相关财务信息的嫌疑,相关监管部门开始正式介入进行调查,在二年后的调查结果中,明确了董事长周旭辉和多名高管在此事件中应负的责任,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处罚。金亚科技虽然明确规定了公司最高的执行权属于股东大会,但在公司的实际运营中,执行权却由董事会和监事会行使。金亚科技董事会的权限很大,不但总经理由它直接产生,它还对总经理有指导和监督的权力,而公司的经营情况则由总经理负责全面监督。并且金亚科技符合《公司法》及相关制度的基本要求,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分析 ——以金亚科技为例

图3-1 金亚科技组织结构图

(三)金亚科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

本文收集了金亚科技2013-2020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如表3-3,在2013年和2014年金亚科技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控评价指引》两份材料指出,要始终保持公司内部活动控制的及时有效性。在2015年时,因涉嫌财务xx,金亚科技被证监会进行调查,同年,其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并出具了注册会计师鉴证报告。2016年在2015年内部控制失效的基础上进行了系列整改活动,只发现了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的一般缺陷。金亚科技在2017年至2018年都保持了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并未发现内部控制缺陷

表3-3 金亚科技2015-2018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结论

年度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2015 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以下几个缺点:1.公司审计部人手不够充足,原定审计工作未充分执行,导致指定相关规定的效果不够理想;2.公司发展过程中,缺少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层人员及部门的控制意识不强,相关制度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存在整体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并且在鉴证报告中公司内部控制被注册会计师提出否定意见。
2016 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发现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一般缺陷:随着公司参股公司的增加,地理区域的分散性,在对参股公司的管理上较为薄弱。
2017 未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保持了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
2018 未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保持了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

金亚科技于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功,并在后续的几年内完成了对很多家公司的收购,但是由于后期行业环境以及市场发生了变化,公司不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还开始出现了亏损的问题。因为连续3年的大幅度亏损,为了避免被退市,金亚科技公司开始财务xx。2018年,经证监会调查,证实了金亚科技财务xx的信息。

(四)从内控五要素对金亚科技内控缺陷披露影响的分析

1.内部环境

在金亚科技上市的前三年,作为创业板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金亚科技高管层对内部环境的重视程度很高,企业员工也坚决贯彻落实企业核心价值文化的建设,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准确、及时。但随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环境的重视程度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出现了重大的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并且企业管理层为了企业的利益与声誉,造成虚假披露现象的发生。其中导致其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环境出现了问题,金亚科技从上市到2018年底,企业的大部分股权都集中在董事长周旭辉的手上。此种情况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金亚科技制定和执行重大决策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董事长周旭辉手上。并且甚至在他做出不利于企业利益的事时,几乎可以完全避开其他股东的视线。由于董事长的权威过大,其他高管层对他所做出的举动也置若罔闻,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决策分析。在此种内部环境的影响下,为后来出现的巨大的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埋下了隐患,也很大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2.风险评估

金亚科技初期发展的势头迅猛,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充分关注。当地政府为了拉到地区经济,也给金亚科技制定了很多的扶持政策。在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情形下,金亚科技对自身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其中的问题表现在金亚科技2014年收购小象互娱的事件上。当时的小象互娱是刚成立一年的公司,这样小规模且成立不久的公司是存在巨大风险的。起初金亚科技只收购了小象互娱10%的股份,这样的动作对于企业扩大规模是极为正常的,但是金亚科技却继续收购小象互娱的股份,即使溢价也要收购。最终金亚科技以13.76/股收购了9000股,并且小象互娱当年的收入不足2亿元,这其中存在的风险不言而喻。在这一事件可以反映出金亚科技的风险评估程序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而金亚科技对风险评估程序重视程度低,是导致其内部控制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

3.控制活动

在进行风险评估后,企业相关人员的控制活动,做出相应的反映与对策,从而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金亚科技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人员来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在一些涉及到资金数额较大的使用时,金亚科技没有进行集体的商讨和决议,而是把资金的决定权都交到董事长周旭辉的手上。充分体现出了金亚科技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没有得到执行,内部控制活动如同虚设。后来在金亚科技出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时,经过证监会调查发现出金亚科技设置了“阴阳账簿“,一份用于自查自看,另一份虚假的进行对外披露。金亚科技在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上都进行了夸张的粉饰,可想而知,在利益的影响下,金亚科技没有理由会对外披露自己内部控制活动所存在的问题。

4.信息与沟通

在企业发展当中,及时有效的信息更新与良好的沟通能够帮助企业在全面了解时间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指定正确的决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不可缺失的一环。周旭辉在担任董事长的期间里,作为一家独大的存在,为了自己的私利,缺乏与其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并且金亚科技对于信息与沟通的注意力普遍都低下。在2014年与四川宏山公司之间的项目中也虚报了3个多亿的利润,金亚科技管理层未对此项目开展积极的信息与沟通,而且原本应该披露的款项与工程交付时间通通都没有披露,直接误导了投资者。企业之中的信息与沟通一旦开始缺失,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就会慢慢增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只掌握在一些高层身上,而为了不影响自身的现实利益,高层往往不会选择披露。

5.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也是企业自身监督、查控的环节,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运营与发展的短板,并及时补救。金亚科技虽然设置了审计委员会,但其实早已名存实亡,仅仅是为了迎合证监会颁布的相关规定。董事长周旭辉的一家独大,大大影响到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而且审计委员会就是周旭辉所创立,原本属于审计委员会的权力同样也属于周旭辉。薄弱的内部监督机制致使内部控制出现巨大问题。并且由于内部监督的监管不力,同样也导致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发现的不及时,进一步影响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及时性。

(五)金亚科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不够全面

金亚科技目前的衡量指标是营业收入的全部金额、利润全部金额以及资产的全部金额等,主要根据公司再上一年报表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提报的项目总额的比率或者是上一年损失金额的比率,找出内部控制发生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以及一般缺陷三个层面。

表3-4 金亚科技2018年内部的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及分析表

重大缺陷 资产总额 一般缺陷
营业收入总额 X≥营业收入总额的2% 营业收入总额的1%≤X<营业收入总额的2% X<营业收入总额的1%
利润总额 X≥利润总额的5% 利润总额的2%≤X<利润总额的5% X<利润总额的2%
资产总额 X≥资产总额的2% 资产总额的1%≤X<资产总额的2% X<资产总额的1%

注:X表示潜在错报总额或损失金额

根据表3-4可以得出,金亚科技由于完全按照内控评价指引的要求进行定量的标准,所以无论是错报金额还是损失的金额都能够满足量化发展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该文件强调上市公司应当把以下四项标准作为衡量标准,其中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以及所有权益总额等。根据定量分析,可以全面总结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而金亚科技虽然从3各维度方面入手,但还是不够全面。上市公司一般都是从4个维度方面入手,这样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才更加全面和准确。

并且潜在错报金额大于营业收入的2%才是重大缺陷,这样设置的标准明显是降低产生内部控制缺陷的程度。金亚科技设置的定量标准不够全面,使得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作用降低,也使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降低。

2.内部控制定缺陷性标准不够完善

在《内控评价指引》中指出了,为了保证目标而实现内部控制是财务非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主要方式。其中主要包括经营目标、资产安全目标、战略目标与合规目标等。虽然非财务报告不需要外部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其缺陷,但是其标准的划分仍旧可以帮助公司找到内部控制的缺陷,不仅有利于公司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的计划,还有利于投资者对非财务报告的各项控制信息进行深入了解。

表3-5 金亚科技2018年度内部控制缺陷非财务报告定性标准分析表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性标准 内容
重大缺陷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缺乏决策程序或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重大失误;
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
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特别是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重要缺陷 单独缺陷或连同其他缺陷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公司偏离控制目标。
一般缺陷 未构成重大缺陷、重要缺陷标准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表3-6 我国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主要内容
1.缺乏民主决策程序
2.企业决策程序不科学,如决策失误,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战略目标
3.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受处罚
4.关键岗位人员流失严重
5.媒体频繁出现负面新闻,涉及面广
6.对公司声誉的影响
7.董事、监事和高级人员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和不利影响
8.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体系失效
9.内部控制评价的重大缺陷未得到整改
10.监管机构的严厉惩戒
11.审核委员会和内审部门对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监督无效

如表3-5、3-6,金亚科技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是违法国家法律、法规;在重大决策上的错误;失效的业务控制;未及时整改重大缺陷与错误;较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距离较大,比如上市公司内重要的核心管理人员或者关键岗位的人员产生较大的负面新闻,并且被广泛传播,引起政府或者其他相关机构的调查,公众的关注度也较高,会对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等都可能造成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所以,金亚科技公司在制定内部控制定性标准时还不够完善。

3.存在隐瞒缺陷的动机

金亚科技财务出现连年亏损问题,通常为了公司的利益而选择隐瞒缺陷,主要原因是根据信号传递的理论,如果投资者对企业外部透露内部缺陷的问题,则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发展的利益以及投资者的决策。当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时,则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以及管理者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所以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层会选择隐瞒内部控制的缺陷。当遇到监管部门强制性要求时,也只会披露一些轻微性较小的缺陷,而且由于信息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所以投资者获得其他企业信息方式较为单一,其中最有效的获取方式就是根据公司披露的内部缺陷来进行了解。综上所述,上市公司为了不影响公司发展的状况,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进行规范,与此同时,考虑公司的利益,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隐瞒内部缺陷的动机。

(六)金亚科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2009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荣登深交所,由于相对其他模块发展年限较短,只有十几年,所以对内部披露缺钱,重视程度可能不够,但是由于公司自身发展情况,主要依赖于内部缺陷,被绿的程度如果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则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金亚科技在这一方面就存在着问题,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在披露中不够真实有效,所以每年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几乎雷同,纯粹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金亚科技每两年才由外部注册会计师出具一份鉴证报告,并没有连续每年都请注册会计师出具意见,这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权威性大大下降。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金亚科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定量与定性的标准没有根据出现的问题而改变,长期沿用一套标准,导致内控缺陷披露质量不高,投资者参考的价值降低。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点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要不断提高公司内部缺陷的披露质量。与之相反,如果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出现了问题,可能会导致其内部控制失去效果,披露质量降低或者是失去其真实有效性。我们国家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都是董事长兼任股东以及总经理,由于这样的公司缺乏良好的治理结构,所以公司内部的缺陷披露不够完善。而金亚科技就处于这种一家独大的治理模式下。金亚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周旭辉股份占比27.80%,远远高于其余的股东。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出现了大股东带头财务舞弊的事件。事实证明内部控制早已失效,但是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却未将内部控制缺陷及时披露出来,也未进行处理。因此,因为金亚科技目前存在的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所以在内部控制与执行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真实性与及时有效性,公司要不断完善其治理结构,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以及执行制度,以此达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

3.监管制度不到位

监管机构对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战略有着重要影响,社会舆论监督的压力和法律的监督都会对企业起到一定的监督管理作用。企业内主要由审计部门进行企业经营情况的审核与监督管理,但是由于金亚公司内的制度是董事长全权负责,所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与独立性被削弱,无法起到监督公司每一个生产发展环节的作用,部门存在的意义没有办法真正体现,加上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工作随意,缺乏有效说服力和执行力审计制度不落实。公司合作的会计事务所为了合作业务关系,并没有指出金亚科技的舞弊。高层领导走过场,管理干部走形式,风险意识淡薄,反舞弊监管不力,导致财务舞弊现在屡禁不止。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监管力度

当前,对于上市公司,要不断提高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监督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实行公司内部监督管理,及时完整有效地处理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问题。具体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力度,强化内部控制监管。设立审计委员会,加大对于公司内部和财务监管力度,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该审计委员会具有独立性,不受其他相关部门的控制,对于在评估中发现的公司现存问题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提供有效的整改方法。如遇较为重大或重要的管理缺陷,要在第一时间内提交公司董事会,请求董事会予以正确判断并加以决策,并对公司的决策进行可行性评估。二是加强外部监管,强化准确性和灵敏性,切实发挥外部监管作用。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政府监管主要是以管理部门为主,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独立特性,把发现的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对外披露,以通过舆论的压力推进企业全面整改,并安排第三方机构,即会计事务所进行监督与审核,根据最新会计制度和审计规则提出针对公司现状的审计管理意见。

(二)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在资本市场中,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是最基本的保障。因为法律责任可以严格约束企业的市场形象,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违法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与信誉。其相关责任部门不但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还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组织也包括在内,除此之外,第三方审计机构也在责任部门当中。

企业董事会作为最终决策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违法现象有着绝对评估权,董事会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全过程加以监督与负责,也就是说,企业对外的所有信息披露报告,必须要在公司董事会严格审核通过后,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完成信息披露。如果董事会没有履行自己职责或做出破坏法律法规的规定,则有关部门要根据严重的程度做出相应的处罚,如有必要,则应移送公安机关或人民检查院。企业管理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者,能够清楚的知道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如果隐瞒公司真实信息,也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隐瞒,则需要承担相关责任,并根据企业法则进行惩罚,如有涉嫌违法,应当根据案件性质,及时报送监察机关或人民检查院。会计师事务所具有其特有的独立性,负责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必须在内部审计评估后才可以对外公布。其整个过程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来确保实施。明确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对相关者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一方面对投资者利益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完成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信息的全程管理。如果遇到披露信息不合理或不及时甚至是虚假信息的情况,相关部门在追究责任的同时,必须要严格惩处。当前,有的企业内部存在重大问题缺陷,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必要的审计程度,导致缺陷不能及时对外界加以披露。所以,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行为主体,确保落实责任到人头,才可以确保公司内部缺陷可以及时准确披露。

(三)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与体系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体系不够完善,直接造成管理缺陷。当前,因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与相关体系建设不完善,目前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还不具备统一规范,才导致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得不到充分有效地控制,所以造成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当前,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若企业如果在行为上采取一定的手段避免敏感信息的外泄,还是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不能准确完全披露的情况。所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势在必行,而且一定要保证其适用性和及时性,满足现代资本市场的真正需求,极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为建立市场的公平机制提供了保障。

(四)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在审计委员会中,董事有着绝对的监督管理权力,如已设置的董事现有数量较多,则监督管理的角度就会大而广,对于内部缺陷信息发现的就相对充分,所以披露也就更加有文章服力。而且现有诸多董事的财务知识越丰富,则公司各项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就会相应减少,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审计委员会在公司内部,对于缺陷的披露有着至关重要作用。而且企业在结构治理中,因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权限较高,这样内部审计的工作能更良好的实施,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也会更加全面和真实。所以,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提高,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之间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质量,从侧面保障了投资者的相关权益,稳定了资本市场结构。

(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企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加之各管理层都坚持做到认真负责,层层落实责任,企业才可能拥有较好的治理机构,才可以实施完善的内部缺陷信息的准确及时披露。在其中,只要企业董事会的作用强大起来,才可以准确判断各项评估报告是否真实,各项上报内容是否准确贴合实际。所以强化企业董事会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于加强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有效监督,满足投资者的最大利益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层应确保内部控制运行的稳定性,在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应及时汇报上级并提出整改意见,以及整改措施的及时实施要得到保障。在公司治理层混乱的企业,公司各职位不能做好本职工作,企业内部控制不能有效实施,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大科学治理力度,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管理机构,确保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准确及时。

对于公司员工而言,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岗位的责任意识。企业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发展理念运用到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人员亲身参与到发展过程中,有利于企业人员与企业文化的相融合。良好的企业文化就能培育出良好的企业员工,企业员工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更加有效和顺利。并且,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内部控制的监管,这样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发现和整改就更加及时,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也能更加具有真实性。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文化深入人心,为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结论

本文以金亚科技现状为例,从现存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情况分析,深入查找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全面分析其形成因素,根据整个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现形成结论如下:

当前,我国很多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企业主观上不想把本企业现存的缺陷披露于外界,披露的原动机明显不足,披露的质量不高。导致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完善。所以本文根据问题提出相关性的建议:1.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查管理力度2.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层层落实机制3.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建设4.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性5.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水平能得到提高,加强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陈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问题研究[J].营销界,2020(28):20-21.

[2]康均,陈靓,刘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成因及完善对策[J].财会月刊,2009(09):100-102.

[3]何明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基于中信建投证券的案例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3):167.

[4]田高良,李留闯,李鹏,齐堡垒.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0,32(03):96-105+127-128.

[5]王燕,冯丽丽,宋绍清.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5(09):32-34.

[6]陈贤琳,李昊宸.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讨[J].武汉金融,2017(06):86-87.

[7]张力派,程晨,陈玲玲.大数据时代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展望[J].管理现代化,2020,40(05):122-129.

[8]许瑜,冯均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20(18):96-101.

[9]刘静.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相关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2):107-108.

[10]万亚婷.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0(21):108-109.

[11]阮姗,尹烁,袁明哲.大股东股权质押、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质量[J/OL].财会通讯:1-4[2020-12-17].

[12]许瑜,冯均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20(18):96-101.

[13]徐盛秋.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治理与异常审计费用[J].财会通讯,2019(30):12-15.

[14]林兢,郭君航.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J].财会通讯,2020(20):37-41.

[15]王加灿,武学炜,李芊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供求分析及优化[J].会计之友,2019(17):68-71.

[16]王青林.基于GONE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以康美药业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8):138-140.

[17]胡文飞,姜昕.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问题及措施探析[J].商讯,2020(33):146-147.

[18]刘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评价[J].会计师,2020(19):53-54.

[19]鲍诗度,陈文懿.当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进展与提升[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2):115-120.

[20]张霁若,杨金凤.公司战略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20(06):171-180.

[21]张倩.内部控制失效案例研究——以金亚科技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4):119+122.

[22]付瑜. 金亚科技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9.[19]张晰.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7.[20]黄丹.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3]李叶. KM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24]闾雨.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与披露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

致谢

我首先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论文进行不断的修改,才得以让我顺利的完成论文写作。最让我敬佩的老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我耳濡目染激励着自己。我还要感谢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的帮助,让我开心的度过了大学的最后时光。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65736.html,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