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

摘要:民俗旅游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文化体验旅游,是各个区域、各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发展的成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容,因为地区特点以及民俗特点是旅游资源发展的核心,具备与众不同的魅力,不会被取代。所以,从一定层面上进行分析,民俗旅游是高等级

  摘要:民俗旅游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文化体验旅游,是各个区域、各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发展的成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内容,因为地区特点以及民俗特点是旅游资源发展的核心,具备与众不同的魅力,不会被取代。所以,从一定层面上进行分析,民俗旅游是高等级的旅游。民俗旅游增加了此类活动的内容,丰富了此类活动的文化含义,开发民俗旅游不只可以提升陕西地区的经济效益,加快旅游经济的进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以及长久的生态环境效益。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陕西提供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各异的民俗文化都是我们珍贵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意义,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疏于重视和广大民众认识的浅薄,导致陕西民俗旅游文化未能发挥其作用。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陕西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户县农民画的开发和研究为例,了解和分析户县农民画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为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俗旅游;户县农民画;民俗旅游开发

  1前言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选题目的
  陕西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有十五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悠久的历史为陕西留下了充足的民俗资源,有充足的民俗文化遗产留存到现在,也就是说山西地区重视民俗文化旅游是必要的。古语有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在陕西,因为地理方位、环境、地貌、经济、文化等各部分的因素,陕北、关中、陕南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习俗。秦腔、眉户、碗碗腔都有悠久的历史,是陕西比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陕西的社火、农民画、翦纸、木偶戏、皮影戏、安塞腰鼓等民间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但是开发尚浅,本文通以户县农民画的开发和研究为例,了解和分析户县农民画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为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1.2选题的意义
  民俗,是人类历史社会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与传递下来的文化遗产,伴随社会的持续进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也不断增多,大众开始寻求更深刻、高等级的精神文明,其中民俗文化具备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区性,其可以达到大众“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内心需要,让大众得到深厚的精神生活感受。民俗旅游不只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内涵,还增加了此类活动的内涵,民俗旅游进一步加快了旅游行业的进步,还能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开展民俗旅游活动,能够将优秀的陕西传统文化传播和发扬下去。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民俗旅游,更多的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上的研究。因为民俗旅游产品是地区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在区域旅游资源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不同地区的专家对本地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评价各不行同,例如邹全民(2009)对潍坊市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论文主要介绍了潍坊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对潍坊市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和分析,提出了潍坊市民俗旅游总体的开发思路以及今后开发的原则和具体思路。杨琴(2007)对四川民俗文化和民俗旅游的分析,叙述本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情况,提出在旅游开发的时候出现的各种不足和问题,且对其后续的发展指出合理的建议,重点从产权层面、大众传播层面和后续发展策略层面开展探究,展望了四川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王琦(2009)对黑龙江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阐述了民俗旅游对黑龙江省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的影响,民俗旅游促进了这些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而相关文化产业的繁荣又为民俗旅游发展找到了全新的发展方式,此外探究民俗旅游发展情况和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指出黑龙江省民俗旅游开发的方式,为今后开发黑龙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提供了依据。张健(2008)对陕西民俗旅游的研究,文章重点分析了陕西民俗旅游目前的实际情况,且根据现在出现的不足指出有关开发方式。虽然专家对民俗旅游研究方向以及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对于民俗旅游的发展都提出了各自的对策,这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此类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民俗旅游分析一般从旅游者、民俗旅游对目的地的作用、此类旅游的原真性、目的地管理等部分着手。
  1.2.2.1民俗旅游者
  国外重点根据心理以及行为特点两个部分对民俗旅游者进行分析。Stebbins依照旅游者自身动机的目的性,将民俗旅游者划分成大众旅游者以及特殊旅游者。Hughes指出民俗旅游者具备后工业以及后现代的两类不同的特点。前者对于自身旅游活动给目的地环境造成的影响一般具备责任心。后者旅游活动展现出明显的活跃性以及适应性,上述人员可以认可且欣赏其余人造景观,其并不是非常关注产品是否是真实。
  1.2.2.2民俗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
  民俗旅游对目的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具备代典范作用的书籍是Smith(1997)出版的的《东道主与游客》。重点集中在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部分。
  (1)正面影响
  民族意识提高。DavidJamison(1999)分析了旅游发展对肯尼亚岛区的实际作用,表明旅游对本地社区再次认识自身有重要的影响,社区自身的种族关系因为旅游发展而出现转好的趋势。SusanRPitchford(1995)探究了民俗旅游在威尔士民族主义活动中的作用,长久以来,威尔士将民俗旅游当做民族主义的推广宣传方式,凸显本地人作为不公平受害者以及独特文化传承者的外在形象。
   身份地位提升。PierreL.vandenBerghe(1999)将玛雅民族当做案例探究了墨西哥民俗旅游的推广。在探究之后可知旅游推广,印第安人的社会地位有明显的提升,受到不平等对待的概率也逐渐减低,这里面部分族群也开始进入到旅游活动中;政府也开始为玛雅民族和外部社会的沟通准备更多的渠道。
  发展水平提升。RobesYipingLi将加拿大温根遗址公园(WanuskewinHeritagePark)当做非常典范的案例进行探究,提出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商业机构以及本地社区一起合作,得到发展,民众可以参与到旅游规划以及开发活动中,此外本地文化的商业化被当做长久稳定发展的高效方式。
  (2)负面影响
  形象失真。Gillespie(1988)提出旅游相关工作者对土著文化不合适的叙述和本地民众生活无节制的展览都会对土著民众的长久发展与社会沟通造成不良影响。土著文化非原真性的表演会让游客将土著人民当做是边缘的丧失活力的的“古董”,而并非是不断变动的进步中的文化。
  就业限制。因为本地劳动者的技能以及氛围无法达到产业发展的需求。本地民众在旅游业中一般承担着比较低级的任务,其收益也不高,明显制约了本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也不利于旅游行业的后续发展。
  利益划分不均。因为资金不足,大部分旅游公司都不是土著民众创建的。即使本地民众具备旅游公司的所有权,收入分配会在社会范围内开展,因此私人得到的经济效益并不高。此外,虽然政府渴望将旅游得到的效益用在加快地区的经济独立以及提升民众生活水平上。然而现实状况是地区旅游服务以及设备大部分是外来投资者所有,因此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绝大多数都被外来利益公司所占据。
  1.2.2.3民俗旅游的原真性
  美国人类学家MacCannell最早指出原真性(Au-thenticity)定义。其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感受当代生活的模式,是探寻生活最本质的部分。原真性可被诠释成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个人判断或者给予该地区的价值。因此,原真性以及民俗旅游两者的关系被当做分析的重点,特别是在民俗旅游中有关具象、静态的沟通模式(工艺品、建筑等)和动态、抽象的表演沟通(舞蹈、音乐等)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比如Daniel叙述了舞蹈表演在民俗旅游活动中的角色位置,其提出表演对本地和旅游者的沟通有关键的影响,表演者以及欣赏者将舞蹈当做非常常见的文化再现方式,进而更全面、更深入的去感受。此外也有专家提出部分民族旅游地对原真性的了解不深入,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1.2.2.4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
  国外对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分析并不多,一般包含此类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时期、管理模式以及目的地营销等部分。具备典范作用的有:NgaireDouglas1997年把巴特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使用到马来西亚土著岛屿的分析;ClaudiaNotzke从四个部分(4Hs)(地理环境、文化遗产、历史发展以及手工产品)探究了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的土著旅游发展位于早期试探性发展时期的因素,提出其发展还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AlanALew从民族旅游管理层面探究了美国大量的印第安人部落,因为各个部落对于旅游关键性的预估以及旅游和其余部落活动之间关系不一样,因此上述部落的旅游管理模式也出现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大部分部落来说,部落首领的办事组织是旅游发展的关键实施以及决策组织。
  国外民俗旅游的分析和人类学关系密切,使用众多分析方式,开始变成非常完善的民族旅游分析系统,上述对理论系统的探究,对国内旅游学界在此部分的分析有关键的促进影响。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
  1.3.2研究方法
  本文以户县农民画的开发研究为例,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问法等方法分析户县农民画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对策,以户县农民画为例总结出陕西民俗旅游发展出现的不足进行探究,指出合适的意见,促进陕西民俗旅游的长久稳定进步。

  2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基础研究

  2.1陕西民俗旅游禀赋概况

  2.1.1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陕西民俗资源被划分成民俗、民间艺术、工艺品、名食等不同的种类(详情参见表2-1)。
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

  2.2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色及优势

  陕西长期的历史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创造了大量的民俗旅游资源,上述珍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本地区旅游业的进步准备了一定的条件,全面的了解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魅力,对于本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发展以及维护有关键的影响。
  2.2.1特色
  (1)民俗文化留存完整,保存良好。有很强的参与性,这就是民俗旅游的可以得到游客喜欢的原因。陕西自然环境的特征就是山地、高原众多,陕北黄土高原和陕南的秦巴山地占总面积的81%。这样的地理地貌使陕西的陕北、关中、陕南产生比较封闭的地理空间,进而造成部分原生态的民俗旅游资源被顺利完善的留存下来。站在旅游活动的层面进行分析,上述比较封闭的地理空间中的日常生活模式对旅游人员有来说很明显的吸引力,因而优酷就会产生到上述区域旅游的想法。
  比如陕北的安塞腰鼓,其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俗风情是分不开。远古时代,黄河各流域部落的男性常用羊皮包裹着一截中空的树干,放在腰间,拍打着以驱赶野兽。在秦朝为了防止其他游牧民族侵犯疆土,每个士兵身上都背着鼓,用于警报。后来已经演变为民间的娱乐活动。
  (2)陕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差异,使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地带性的垂直划分特点,受狭长地形的作用,陕西民俗文化有显著的地带差异性,这就导致该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从北向南展现出极具规律且清楚的划分,上述特点在其余地区是无法观赏到的。旅游活动十分重视特色的显著性,该地区民俗旅游资源明显的垂直划分,对游客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缓和了游客的审美疲劳。
  在传统的民居上,陕北、关中、陕南有很大差异。窑洞,是陕北黄土高原上非常有特色的居住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窑洞的形式多样,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关中地区民居比较有代表性的要属党家村,党家村始建于元朝,历经明清如今已经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走进党家村,首先看到的是让人难以辨别方向石砌巷道和120座高大、典雅、精美的四合院门楼。“房子半边盖”,主要指关中西部地区农村传统的特色房屋建筑形式,这种民居形式至今在农村地区还能看到。陕南地区(安康,商洛,汉中)因山地居多,气候特征接近南方,因而民居的形势复杂多样,传统的民居既有北方的四合院还有南方的吊角楼,还有其他的石头房、竹木房等。石头房主要集中在镇巴、安康、西乡山区;竹木房多建于宁强、南郑、城固山区,吊角楼多建于沿江集镇。
  (3)文化包容性强,资源类型丰富多彩,陕西民俗文化种类包含所划分的全部种类,也就是口头传说以及叙述;表演艺术;民族风情、礼仪、庆典;有关自然界以及宇宙的实际宣传;古老手工艺技能等不同种类。陕西具备的民俗文化类型多种多样,大量的民俗文化种类为旅游文化的开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西安又是13朝古都,历史上大部分规模庞大的民族融合活动都和陕西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在文化包容性部分有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关中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聚集地,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的在关中民俗博物院展出的拴马桩,表现胡人的内容占到了大多数,每一个拴马桩都是民族融合的见证。
  (4)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在“知”、“娱”融合部分非常凸显,陕西地区的民俗文化通常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这就造成民俗文化表现出区域地理、历史环境的整体风貌。比如,宝鸡凤翔区域不只具备与生俱来的民俗旅游产品,此外历史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该区域的旅游展现的淋漓尽致,促使其成为目前发展良好的民俗旅游开发地。
  2.2.2优势
  民俗文化类型众多,有利于多元化开发民俗旅游产品。现代旅游的新理念添加了“知、娱、异”,上述全新理念的提出对本地旅游开发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旅游地的开发如果符合目前的旅游观,就需要满足下面几个要求:第一,可供挑选的资源不只种类众多,还要有当地特色。比如仅在饮食方面就有肉夹馍、凉皮、羊肉泡馍等众多小吃。第二,民俗文化表现出的是群体行为,并不是个体行为。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是伴随社会进步逐渐消亡的,其实民俗旅游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陕西民俗来说,本地区的民俗活动通常都有具体的群体在维护,能够很好的传承和保护。比如,本地农民画的生命力旺盛背后就有群体在维持。第三,民众生活地区空间原真,展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民俗旅游活动重视原生态的深刻感受,对民众的一般生活方式来说,其更重视原真性。陕西地区的陕南、关中、陕北区域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外部经济条件的制约,民众的民俗风情还维持着自身单纯的特质。此外,例如党家村扔保留着传统的民居形式,可供游客去体验古代的生活方式。

  3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3.1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开发层次不高

  民俗文化就是凭借特殊的文化类型在民间大范围传播且传承到现在,一般利用大众的行为、日常语言、心理感受以及理念得以传承;是每个民族或区域的民众,在文艺、语言、理念、服饰、食物、住所、风情、庆典、节日、婚恋、生丧和日常生产等部分民间所特有且大范围传播的爱好、风俗、传统以及文化。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保留了我国各个阶段的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景观。
  (1)戏曲文化景观
  戏剧类型众多,去除知名的秦腔之外,地方戏还包含眉户、碗碗腔、同洲梆子、线腔、阿宫腔、花鼓戏、跳戏、西府曲子戏紫阳民歌剧、安康越调、延安秧歌剧和陕南道情戏。
  (2)工艺美术景观
  陕西地区的剪纸,留存了黄河地区古老的文化理念,其中也包含了本地民众淳朴、善良的特质,所以产生了朴实豪迈、简单的独特艺术特色。本地区剪纸类型众多,有简单的剪纸,色纸拼贴剪纸、点彩剪纸、渗染剪纸、纸塑窗花以及剪纸熏样等。其中榆林彩泥塑和凤翔彩绘塑也变成陕西地区文化的独特风景。
  (3)节庆习俗景观
  节庆习俗和国内北方地区大致相同,过年包饺子、蒸馍、守岁等等。元宵节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等习俗。清明节按照旧的习俗,扫墓的时候,民众需要携带酒水食物、纸钱等来到墓地,把食物献祭在去世的人墓前,之后把纸钱焚化,为坟墓增加新土,折下几缕新出的枝桠插在分头上,之后叩头完成祭拜,最后吃完酒食回去。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清楚的叙述了节日的独特气氛。清明节,也被叫做踏青节,依照阳历来过,其是在一年中的4月4日到6日之间,此时春回大地,草木新生,万物复苏,也是民众春游[古代称作踏青]的好时节,因此古代有清明踏青的传统,且举办众多体育活动的的传统。
  (4)起居饮食,民居建筑等
  陕西菜即便不是国内八大菜系,然而其也具备众多与众不同的地方,独特的饮食种类众多,比如西安地区的肉夹馍、羊肉泡馍、岐山臊子面等。受西北外部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作用,本地区的建筑也表现出地区特点,最具典范作用的就是西安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及房屋半边盖的住宅景观。
  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在地区的各个角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但是因为推广、服务等众多部分出现明显的差距。到现在为止始终是没有打开国内市场,并未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现在被完全开发的只有陕北民俗风情,剩下的部分基本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比如陕西地区的婚丧嫁娶、刺绣、泥坦、农民画等。艺术品只是在民间传承,并没有进入市场,也没有产生大规模的产业效应。景区内部有大量的商店,但很多不符合要求:纪念商品众多,却缺少特点,大部分外地游客提出无法购买到极具陕西特点的纪念品。表现陕两特点的纪念品还需要后续的开发。上述情况在很多程度上阻碍了民俗旅游行业的后续发展。

  3.2未能充分的利用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

  陕西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众多,然而对于民俗文化以及旅游的开发并不充足,例如部分地区只是售卖部分纪念品,旅游者只是将其当做普通的玩物,上述纪念品无法完美的展现民风特色,无法对旅游者形成明显的吸引力。
  民俗旅游就是独特的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要像得到长久的发展重点就是分析其浓厚的文化含义。但是因为陕西人的思想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并未全面了解到上述资源的可发展性,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占据国内市场,并未产生良好的反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后续发展。反之,南方比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本地区水乡特点的旅游活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等,上述活动在创意上就占据了领先地位,文化含义凸显,得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反响,促进了旅游业的后续发展。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充足,有关人员在开发民俗旅游的时候需要深入分析其厚重的文化含义,要让游客在实地感受、真实体会中感悟本地区古老且特殊的民俗风情。

  3.3民俗文化区域明显,整合力不强,没有统一的规划

  陕西文化发展时间长,传承历史长,文化景观数不胜数,然而地区文化景观在其内部又展现出显著的区域不同。陕西文化区的产生受各部分因素的作用,南北明显的自然地理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造成区域差异,产生了陕北、关中以及陕南大文化区。但是,陕西文化旅游的发展一般集合在中部的关中平原,游者重点体会到的就是这部分的文化景观,进而导致南北中大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并不一致,如此就阻碍了陕西旅游行业的综合发展,无法产生明显的整合力。
  在陕西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完善的规划没有被全面执行,各地区在挑选旅游开发活动的时候一般都表现出随意性。旅游资源开发依旧位于“遍地开花”的无组织局面,互相之间并没有紧密的联系。另外,部分开发商没有强烈的法制观念,文物保护观念不强,在没有得到上级批准就开始随意过度开发资源。造成文物被损坏,旅游资源的使用效率被大大降低。

  4陕西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4.1注重开发民俗精品,保证民俗旅游产品质量

  需要确定精品观念,持续发展民俗品牌产品,从更深的层次去探究大量的资源,关注后续的分析以及包装,培养龙头产品以及公司确保质量让民俗旅游资源得到高效的开发。

  4.2依托历史自然遗迹开发原汁原味的民俗产品

  民俗旅游资源具备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历史性,所以需要在具备上述民俗特点的原发地开展开发,首先能进一步传播本地区的民俗精品确保其独有的特色,不然就会丧失发展的本质。丧失其发展的基础,那么旅游发展也就无从谈论。另外对本地区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全面展现出旅游行业对地区经济的促进影响。

  4.3拓宽对外营销渠道,打造品牌民俗旅游区

  民俗旅游是目前高等级的文化旅游,因为其达到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内心需要,变成旅游活动以及开发的关键部分。有分析指出,来我国旅游的美国民众中的观赏名胜古迹的比值只有26%,但是对我国民众日常生活、风土民情等感兴趣的人数比值是56.7%。现在,不管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都展现出持续进步的局面。陕西民俗吸引力强,旅游“六要素”所包含的活动因子表现非常明显,满足旅游市场发展中的“求奇”、“求异”要求,这对于民俗旅游活动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第一,在资源转化部分非常高效。第二,增多了地区旅游产品,为国内外游客准备充足的旅游空间。第三,转变地区旅游市场的保守定位,让陕西从简单的旅游市场转变成选择性的旅游市场,让地区客源市场结构更加完善。第四,提升游客对地区旅游的喜爱程度,增加游客参与旅游的乐趣,突破之前“文物旅游”为宣传重点的促销方式,转变地区旅游对外推广形象简单的局面。第五,提升游客对地区传统文化的深入感知,也就是陕西不只具备静态文化魅力,此外历史文化也展现出活力和激情,多层次的旅游体验,才可以让顾客全面体会地区历史魅力,感受“走进陕西,感受历史”的深刻意味。所以,要全面感受民俗旅游的特点,促进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转变。自主增加对外宣传方式,打造极具个性特点的品牌优势,打造我国重点民俗旅游区。

  4.4发展新三型旅游资源

  4.4.1把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观光休闲型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就是文化或自然风景资源完美集合的经济使用活动。顺利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就是在现在的旅游供求关系局面中,发展融合自然风景、历史文化于一身的产品。
  4.4.2对民族旅游的商品进行开发.形成购买型旅游。
  陕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工艺品种类众多。技术水平高。大部分工艺品厂与研究机构都可以开放让游客参观。比如兵马俑制作、唐三彩制作手法、各种类型的剪纸、关中面塑等等数不胜数。上述极具参与性的旅游,不只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需求。还可以让游客在欣赏的时候增加阅历,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4.4.3兴建民俗村、民俗同、民俗博物馆,形成体验型旅游。
  伴随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简单的观光方式无法达到目前旅游者多层次的需要。因此众多体验型旅游项目就随之出现,利用创建民俗村、民俗园、博物馆等方式,将本地的民俗风情全面完善的展现在旅游者眼前,让旅游者不仅可以利用眼睛观看、耳朵聆听,还可以全面的投入到旅游活动中,深入的感受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件,其是集合56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风情、住宅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利用旅游者的亲自参与,从多方面来全面展现各族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文化艺术魅力,是目前规模庞大的、持续变动的民俗文化博物馆,也得到了大量游客的喜爱。
  4.4.4加大对陕两民俗旅游的宣传。
  可利用众多方式增加对陕两民俗旅游的推广。第一要强化对旅游工作人员的培训,使让其全面感受陕西文化的内容,且自觉推广陕西民俗文化内容。另外,可使用其余推广方式,比如影视营销等将本地区文化全面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总而言之,陕西民俗游资源的挖掘必须根据本地区的真实情况,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的作用、发展方式、长久发展战略等开展全面的分析以及合理的规划,深入挖掘,做到民俗旅游资源发展、使用以及维护相融合。让民俗旅游开发成为具备发展前途的行业,促进陕西旅游的长久进步。

  5实证分析:户县农民画的开发研究

  5.1户县农民画的概况

  5.1.1户县农民画的起源与发展
  户县农民画源自民间,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年画、刺绣等传统民间艺术前提上发展而来的,通过质朴的绘画方式,全面真切的展现出农村生产劳动的宏伟场景、热情积极的庆典场面以及各种各样的汉族民风文化。户县农民画地区特点明显,画面简单且直观,颜色使用简洁大方,特色浪漫朴实,装饰意味明显,朴实中带有明显的质感。目前的户县农民画非常关注感情的表述,农民画家基于日常生活感受以及特殊的艺术灵感进行创作,用画画展现日常生活,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文化。
  陕西户县农民画脱胎于古老的剪纸、刺绣等常见的民间艺术,出现在五十年代,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创新、发展、完善,开始走出户县,面向全国,进入世界,变成我国影响力明显的农民画乡,被当做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1988年,户县就被我国文化部称作“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户县农民画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在传承的时候也有了一定的成果,到现在共创作作品30000余件,其中的1500余件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公开展示,428件在我国各美术展览中得到奖项,4500多件在48个国家以及地区展览,18700余件被外国友人以及国外的博物馆展览。户县农民画进入国内众多家庭中,甚至走入了人民大会堂,走入了众多国外家庭,有的还被当做礼品送给国外的元首。
  户县就是因为自身深厚的历史文明基础,基于历史文化而出现的民间艺术也因此得到了滋养与发展,此外因为借鉴了国外文化的优势,在刚出现的时候就表现出明显的生机与活力。上述特征在户县农民画身上就可以看到。户县农民画凭借“夸张变形、对比显著、浪漫朴实,构图大胆和重视朴实、关注神似、民族风情明显,乡土文化气息浓厚,地区特色显著”为关键的特征。作品种类众多,涵盖内容广,表现方式众多,内容与表现形式相一致,具备深厚的时代性、地区性以及明显的艺术魅力。上述农民画展现出各个阶段北方农民的生活活力以及民众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和民众乐观向上,寻求美好生活的理念。为后续创建农村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上述农民画具备很高的艺术造诣以及审美价值。
  户县的农民并非是单纯的使用双手画画,而是通过他们的内心感悟在创作,其结构、颜色、造型、图案、纹样都全面的展现出户县农民画具备的丰富文化韵味,也表现出当代艺术魅力,也具备明显的研究价值以及收藏意义。户县农民画和美妙的西部民歌相同,其都表现出国内农民对全新生活的喜爱以及追求,其倡导的就是蓬勃发展的家乡,到处都展现出三秦农民朴实、憨厚以及豪爽的感情,表现出对美好生活以及心中理想的不懈追寻。其所得到的声誉以及成果汇聚了大量创作者的心血。
  户县农民画的发展现在已经变成了奇迹,其以自身独有的魅力得到了大量欣赏者的喜爱。因此毫无疑问的在我国当代文化殿堂里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其是我国户县文化发展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户县农民画凭借热情炽烈的色彩、极具特色的用色、简洁直接的特色、寓教于乐的特点以及贴合一般民众生活的优势得到了众多欣赏着,且在“讲文明树新风”比赛中受到重视。第一批三幅重点展现民族文化、传播社会美德的农民画《爷孙仨》《耕读传家》《粒粒盘中餐》在我国网络电视台节目中进行展览,且顺利步入本次网络公益广告作品库。农民画公益推广作品《幸福路·中国梦》还进一步提高了丰富户县农民画在推广公益,提高农民画的国内影响力以及知名度,对社会文明理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2户县农民画的发展现状

  最近一段时间,户县县政府将农民话画展览馆当做发展农民画行业的重点,此外相关政策也陆续创建,开始提倡以及支持文化行业的发展,户县人民也开始不断激发自身影响力,进行相应的创新,让农民画行业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也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5.2.1农民画个体经营户队伍不断壮大
  现在,户农民画在国内各大城市文化艺术旅游市场都设置了专门的经销店,每年所得到的经济效益大概是300万元。目前户县出现农民画专业户,很多人开设画店,也有举办画展,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方式推广农民画,出售农民画。东韩村知名女画家潘晓玲,就开设了专门的家庭式展览馆,每年接待外宾近百位,经济效益也将近三四十万元。大部分画家都在农民画的带动下提升了自身的生活水平。
  5.2.2农民画展览范围不断扩大
  最近一段时间利用大量筹集优秀作品举办展览、出售,得到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农民画展览馆在举办本地展览的时候,持续扩展市场,举办了“户县农民画民间艺术超市”,超市面积大概是600平方米,参与的创作者人数超过100人,展览作品包含农民画、油画、国画、书法、皮影、麦秆画等众多艺术品3000多件,得到社会中作人员的喜爱。另外,户县农民画利用参与众多活动,持续扩展国内市场。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此后在法国巴黎参与“中国文化周”,1999年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览,2000–200年先后在深圳、广州、南昌、北京等地区展览,还参与众多国家的艺术沟通活动,持续推广户县农民画,得到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5.2.3开通了中国农民画民间风情一日游
  将参观农民画展览馆当做核心,重点展览户县农民画。农民画览馆将农民画和旅游融合在一起,也开设了13个户县农民画民俗风情接待点,主要将欣赏农民画当做重点,集合旅游、休息、欣赏风光、欣赏民俗艺术、感悟民间文化,感悟民众日常生活于一身的旅游活动。上述具备地区文化特点的线路的开设,增加了来自国内各地、各行业的游客人数,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就招待了旅游团体100多个,15000人次,民间一日游也得到游客们的一致赞扬以及认可。

  5.3户县农民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为了全面的感受户县农民画发展遭遇的难题,为此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是游客和当地居民,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整理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5.3.1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不高
  户县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虽然闻名中外,但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不够,究其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在对50位游客的问卷进行总结发现来户县旅游去农民画展馆的只占少数,只有16%(见表5-1)的人。而对户县农民画家和农民画大部分人都不了解,这足以说明了农民画在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不高。
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
  5.3.2带动效应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不足
  户县农民画的发展主要还是以少数画家为代表的个体化经营模式,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在对当地50位居民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认为农民画的带动作用很大的只有20%人,而带动效应一般的占到52%(见表3-2)。从地方文化行业综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虽然该地区农民画和本地观光行业相融合,但是农民画对本地其余产业类型的促进和领导影响仍不显著。其中产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农民画不能全面以文化产品的类型融入到本地民众的生活中,只能在一定层面上加快地区经济的进步。对于各地区农民画行业来说,强化产业化发展也要维持地区特点就是目前发展中全新研究课题。
  5.3.3民俗旅游活动内容单一,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以农民画为核心的旅游活动,内容过于单一不能够让游客深入的领略其艺术内涵。而在农家乐中,反应当地民俗风情的民俗活动很少,更多是扮演着以吃饭为主的功能。
  在问卷调查中认为一般的占据大多数(见表3-3)。
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
  5.3.4辅导队伍断层,农民画作者后继乏人
  农民画辅导就是独特的项目,并不是每一个美术工作人员都可以担任上述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一定成就的辅导者人数有限,上述人员基本上接受了一定的道德教育,此外长久的辅导职业,有着比较深厚的教育奉献理念,也具备充足的辅导经验以及学术部分的分析历史。但是,上述人员大部分退休或者马上就要退休,但是全新的农民画辅导者明显不足,造成人才链接断裂,辅导人员严重缺乏的局面。因为过度寻求农民画产业化,农民画数目持续增加,但是伴随而来的就是互相恶意攻击、压价。农民画的价格有的时候被压低到零利润,造成众多并未产生规模的创作者,不能在上述市场环境下得到发展,只能寻找其他的发展行业,人才明显缺乏,但是辅导组织最近一段时间依靠卖画所得到的资金可以举办几期创作培训班,夯实作品,产生良好的循环。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政府过度倡导作者举办家庭式作坊,造成市场几近饱和,在恶意竞争环境中,农民辅导组织也无法顺利步入目前的市场,使得整个辅导创作工作举步维艰。
  5.3.5过度的商品化,丢失传统的艺术特点
  过度商品化,丧失了自身的艺术特征。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经济的进步,农民版画在得到激励以及支持的时候,部分农民画家也逐渐转变自身的特色,开始走装饰画的发展道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很多作者开始追求经济利益,造成农民画“产品”过度商品化的情况;甚至有的人使用丝网印刷来大量制作虚假的手工绘制农民画;也有的人缺少版权观念,冒充他人名义制作农民画;也有的人开始提高价格,甚至互相砸价,干扰市场秩序等不合适的商品化打压了众多踏实肯干的创作者,让他们从追寻艺术创造转变成追寻经济效益。将农民画创作活动转变成全面的商品化,造成创作者们依照市场需求重复毫无创意的画作,降低了农民画的艺术水准,如此就造成艺术创造的心理体制被打破,作品就丧失了艺术的魅力以及特点,此外也丧失了吸引众多民众进行艺术创造的本质创造理念。所以,所有的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的时候,都会遭受文化性以及经济性的矛盾。画面艳丽、用色大胆的农民画得到市场的认可,部分以描绘古典悲剧著作、色彩比较暗淡的作品就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实际上,在目前的外部环境中,消费者掌控着农民画创作特色的话语权。很多农民画家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创作用色大胆、极具装饰性的作品,或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比如世博、奥运会等,创作符合热点的作品。从之前的政治推广到现在的商业运作,农民画开始远离劳动活动,变成和本地农民生活没有关系的作品。

  5.4户县农民画开发的对策

  5.4.1全面开拓户县农民画市场,促进农民画产业发展
  5.4.1.1开发工业衍生品
  根据户县目前的光华民间工艺品厂的麦杆画工艺创作,渭丰镇定舟村的青铜器工艺品制作,甘亭镇木家庄铁制工艺品的生产,能将农民画的造型利用工业衍生品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扩展,如此就可以增加厂商产品种类、提高综合竞争水平以及占据更大的国外市场,还能减少农村多余的劳动力,提高民众的经济收入。
  5.4.1.2开发旅游产品
  人们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就会给周边的朋友带回很多或大或小的纪念品,根据户县旅游资源充足的优势政府可组织专家以及农民画家设计具备自身特点的产品以及纪念品;还能将农民画印制在旅游门票上进行宣传。
  5.4.1.3建立休闲场所,做好政策宣传
  伴随当代生的快节奏以及工作负担的加重,人们在下班之后可以休闲的地方并不多。,政府可创建具有特色的主题公园,在公园中创建部分极具代表性以及地方特点的农民画相关雕塑,再根据农民画以及漫画相似的特征,在公园中增设相关政策工艺广告,也可以搭配合适的红花、绿草、长廊,再增加部分有意思的活动,每个月都举办一定的活动,让人们在休息的时候还可以感受到XXX路线、方针,全面掌握部分公共卫生常识、条文,进而提高自身文化的吸引力,提升大众的综合素养,促进城市的发展,让旅游和休闲全面的让融合起来。
  5.4.2深层次开发,扩大农民画的使用范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伴随经济的持续进步,需要创建完善的平台宣传户县农民画,上述平台关键宣传农民画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也可以是农民画家自家的画室。将农民画当做重要的五行资产,利用多种正当的方式吸收资金,让农民画作家利用上述平台,把自身的创作、销售全部放到平台中,产生以农民画为重点的产业链。利用上述实体,可以让大量的农民画家得到系统的培育,还可以让大量的农民画家参与作品的展示、沟通、比赛等活动。此外,可将上述产业链进行扩展,例如,将优秀的农民画当做主要的图案元素,出售图腾以及图案理念,持续制作成纺织品、装饰品、工艺品,还可编写书籍、画册,举办多层次的扩展研发以及渗透。利用售卖高质量农民画的版权,进一步提高衍生品的经济收入,让农民画充分展现出陕西地区的文化特点,此外可以把上述特点大范围的使用在一般的旅游纪念品中,产生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对于部分高质量的作品,需要让展览馆收藏,不只维护了艺术作品,也维护了创作者的权益。
  5.4.3开发农民画民俗文化村旅游项目
  5.4.3.1东韩村农家乐旅游项目
  进入东韩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整齐近乎全部相同的当代化楼房,这虽然可以给人非常整齐的感觉,但是也让其丢失了与众不同的个性。无法进一步得到游客的关注。对于想感受真正农味的游客来讲,只有旧村才可以达到他们的需要,目前的村政府需要把新旧两村结合起来,组建比较完善的农家乐系统,得到人数众多的目标人群。东韩村四周有极具个性的旅游吸引物,比如秦镇凉皮;户县风情;机场飞行感受,实地烤肉等,上述旅游资源都可结合起来,产生比较完善的极具发展前景的全新线路。如此不只可以很好的得到游客的关注,扩展自身的现有市场,还可以全面的促进户县的经济进步,促进共同发展。其次增加旅游内容,提升文化品位分析东韩村的文化遗址,借助传说故事中东韩村是韩诚家乡等资源,继承锣鼓、木偶、秦腔、剪纸等优秀的艺术文化、民俗风情,详细规划乡村旅游项目,满足游客游玩的需要。
  5.4.3.2民俗节庆活动项目
  民俗节庆活动可融合农民画展览馆,按时举行与之相关的展览活动。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节日风情,比如在元宵节会有社火;二月二会有持续一周的庙会。也可以结合当地美食举办饮食文化节。
  5.4.4努力培养后继人才,实现农民画的长久发展
  5.4.4.1加强对老一辈农民画画家及其作品的保护
  首先,一定要对老一辈的农民画画家进行经济上的适当支持,对他们生活给予补助。其次,可利用组建农民画珍藏馆以及收藏基金,进行维护以及收藏部分艺术水准高的农民画原创作品,形成示范效应,以此来鼓励新的农民画画家,调动人们的创作积极性。提升户县农民画画家专业素养,由于户县农民画随着党和国家的政策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宣传的手段,很多农民画家对于农民画本身的艺术价值认识不够到位,因此对他们进行专业素养培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培训,让这些农民画家了解户县农民画的文化涵义和农民画作品创作的基本技能,让农民画家学会真正地钻研农民画创作的艺术,避免出现农民画家不下农田过多地学习其他画种技法而迷失农民画本身的特色等问题。
  5.4.4.2从教育入手提高其艺术水平
  一方面,户县政府要通过与周边高等院校的沟通与合作,在高等院校开设农民画美术专业,有计划地培养对于农民画感兴趣的人才,为户县农民画未来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继人才和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户县农民画展览馆要积极地从全国各地吸收农民画的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农民画创作条件,让全国其他画乡的农民画人才也为户县农民画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5.4.5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各个地区开始出现众多农民画家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营者,上述现象在特定范畴内以及层面上加快了农民画的进步。然而,部分人受经济利益的作用,创作的作品、运作的目的都是以得到经济利益为重点,有的时候复制、使用别人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农民画家的初衷,也不利于市场的综合发展。对此,有关政府需要创建比较清楚的制度来规范农民画的市场发展,坚决打击仿制、剽窃等不合法的竞争活动,提升农民画的专业水准。全面使用民间组织,沟通各大旅行社,保证客源的稳步提高。持续为农民画展览馆、艺术超市创作艺术品,提升水准。另外,还需要强化对农民画家法律条文的宣传推广,以便更好的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保护农民画版权利益。只有如此,才可以将尽快提高农民画家创作的自主性,才可以确保农民画家在创作的时候提高艺术魅力,农民才可以走上过上小康生活。

  6总结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具备明显的社会价值以及旅游价值,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秦汉俑群、汉唐陵阙对陕西旅游进步有明显的促进影响。但是极具旅游价值的民俗文化资源却并未得到有关部门以及游客的关注,因为政府部门的疏于重视和广大民众认识的浅薄,导致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不良风气的大量出现,使这些价值未能得以发挥。发展民俗旅游资源应突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特点,促进历史文化、民俗资源和旅游的融合,持续提高旅游活动的多样化,加快陕西旅游行业的长久进步。
  户县农民画作为艺术界的一朵奇葩,以农民画家为创作队伍,具有不同于其他画种的独特的风格。是户县地区主要的文化行业。但是伴随社会的持续进步,开发程度不高,完善的产业链还没有出现。伴随国民经济的进步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在物质需求提升时候,也开始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但是现在户县农民画并未满足当代社会大众的审美需要,进入当代社会。对其旅游衍生品、工业衍生品并未得到完善合理的发掘,其中的其市场价值以及良好的潜力都无法全面的发挥出来。此外,农民画培训、创作、发展、宣传一体化并未产生。因此农民画需要在怎样整合自身产业链、发展农民画的相关产业上继续努力,全面激发农民画的特色观念、品牌观念、精品观念、环保观念。最近一段时间农民画产业发展出现了全新的不足。分析可知农民画产业在发展的时候出现明显的人才断层、过度商品化、开发不足等问题,此后需要关注民间文化的传播,提高政府的影响力,利用产业全面发展等方式来加快农民画行业的进步。
  陕西有值得骄傲的文化内涵.陕西人对文化的推崇让黄土地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西安可以成为文化古都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自身的文化魅力。在我国甚至全球都表现出了自身的魅力。陕西文化所展现的激情与活力是无法比拟的。此处不只包含中“大文化”的生命力,也包含“小文化”。也就是民俗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现在,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却没有被充分关注,让其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乃至消失的境地。之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人可以创造无法取代的文化,那么现在依旧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陕西人也必须维护好且全面开发上述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6-38.
  [2]张军.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2005,20(5):38-42.
  [3]郭艳娜.发展视域下陕西民俗文化的保护[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6):93-97.
  [4]蔡平.西北地区旅游产品开发问题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03,33(2):234-236.
  [5]赵建昌.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分析[J].当代旅游,2010,(2):97-99.
  [6]库瑞.亟待开发的陕西民俗旅游资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12(2):39-42.
  [7]朱小橦.民俗旅游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
  [8]周星.从政治宣传画到旅游商品—户县农民画:一种艺术“传统”的创造再生产[J].民俗研究,2011,(4):168-198.
  [9]仝延龄.读《中国户县农民画大观》断想[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51-55.
  [10]郭长林.户县农民画[J].陕西史志,2002,(1):61-62.
  [11]徐弘.户县农民画产业发展对策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9-23.
  [12]张瑞彬.浅析“农民画”对户县经济的影响[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12):13-14.
  [13]周学勤.户县农民画:问路民俗文化[J].农村工作通讯,2008,(23):17-19.
  [14]王秋煌.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D].西北大学,2008.
  [15]陈烨.陕西户县东韩村:农家乐的关中民俗风[J].农闲风情,2012,(9):92-93.
  [16]王怡萱.农民画产业发展研究——以户县农民画为例[D].陕西科技大学,2008.
  [17]余石英.论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138-139.
  [18]张卓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与建设方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19]李茜,刘琦.构建陕西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发展陕西旅游业.现代企业,2007,(9):33-34.
  [20]李茜.遵循科学发展观开发陕西民俗旅游资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23.
  [21]薛毅.“农民画”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时代文学,2012,(10):206-207.
  [22]王喜昌.对农民画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群文天地,2012,(6):93-94.
  [23]任志艳.户县东韩村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J].旅游纵览,2012,(7):19.
  [24]徐徐.户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初探.[J].城市旅游规划,2016,(4):137.
  [25]王丽娜.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3):57-60.
  [26]JeremyHarte.TheDevilonDartmoor.[J].TimeandMind,2008,1(1):83-94.
  [27]HinojosaServandoZ.Authorizingtradition:vectorsofcontentioninHighlandMayamidwifery.[J]. SocialScience&Medicine,2004,59(3).637-51
  [28]MooneyKH. Newtraditionlaunchedatcongress.[J]. ONSnews/OncologyNursingSociety,1997,12(7):7.
  [29]StevePan. Placesoftheimagination.Media,tourismandculture[J]. CurrentIssuesinTourism,2013,16(6):619-621.
  [30]LumbyJudy.Leadwithimagination.[J].TheAustralianNursingJournal,2006,12(1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7159.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7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2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