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画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唐代仕女画的艺术作品及创作背景来析解唐代时期女性意识的萌发与体现,文章对唐代仕女画进行简单梳理,结合其图像资料以及查询到的历史文献,进行女性意识在唐代仕女画中的体现研究。第一部分概述唐代文化下的历史,并结合画作阐述唐代女性意识萌发的背景。第二部分将男女性画家的仕女画做简单对比,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两方面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女性意识对唐代仕女画的技法题材方面的影响,并最后对唐代仕女画的艺术价值和其中的女性思想进行简要阐述总结。

关键词:女性意识唐代仕女画男性视角

“女性意识(Feminine consciousness)”这一词,来自于西方的女性批评范畴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法国存在主义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一书中对女性意识进行了深入全面探讨,并且她在该著作中所提出的针对女性屈从的观点,认为女性意识的形成是后期环境形成的,而不仅仅是先天环境[]。他提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并非由女性个体所能决断,而是需要在特定的社会大背景环境下才能正切体现出来,它涉及到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和对自由的理解深度。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才会逐渐诞生女性意识产物,是在文明进步条件下社会对传统女性认识的反抗与质疑,是整个社会团体自我醒悟的结果。综合来看,女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进步发展而逐渐循序演化的,也就是说,女性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性别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在作为社会主体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了自我意识。

仕女画,也被称为士女画,并非特指某一种绘画类型,而是对所有涉及中国传统女性绘画作品的统称。它所代表的是在特定社会环境生产和文明发展背景下,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特征与风貌,从我国现存的仕女图作品来看,品量丰富,浩如烟海。仕女画从最初的简单风格到写实精细的演变,所能窥探出的是社会文明、生产方式、历史文化的转变,表现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其表现范围已经从最初的所谓贤惠的妇女、贵族的女性、仙女等扩大到了所有阶层、身份和处境的妇女。艺术是建立在每个时代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之上的,而仕女画艺术也跨越了多个时代,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由于不同时代的政策与社会风气的不同,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很大差异,仕女画的绘画风格也有很大差异。唐代仕女图作品风格和人物表象在众多仕女画中特点鲜明,独树一帜,它所表征的人物主题大多是现实中的宫廷女子,也就从侧面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美景。唐代仕女画中对宫廷女子的刻画主要是借助她们的日常行为活动来表现,如纳凉、梳妆、游园等,而行为活动的描绘本质上是为了塑造她们的复杂内心世界。画作者利用造型和行为的写实性来反映大唐盛世的安逸景象,尤其是仕女画中女子雍容华贵、体态丰腴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能够精确折射出唐代仕女画的艺术特征。

一、基于唐代仕女图的女性意识萌发背景的分析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传统历史中文化、经济、艺术和生产方式等最为鼎盛的时期之一,唐朝共历时290余年,创造了众多繁荣、经典、广为流传的盛世佳话,如家喻户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这两个繁荣时期,唐朝的社会生产方式高级、物质劳作成果丰饶、社会政治制度完善,诞生了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著作,特别是在文学、宗教和艺术等畛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女性形象”被用作一种绘画的视觉符号,被描绘的主体也有着同样的作用,尽管受到 “男尊女卑 “的封建意识形态的严重影响,,但是女性思想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解放,而女性意识也由于时代背景而不断觉醒。

(一)唐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1.“着男装”的女性追求——基于对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分析

妇女自身对权利地位的追求以及基本待遇的提升是由当时社会生产方式和传统文化环境来决定的。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男性和女性能够平等的参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颠覆传统封建思想和礼教的 “女扮男装 “现象,这一女性形象在此时的唐代仕女画中多有体现。

盛唐时期的文化文明程度和社会生产方式都是较为鼎盛的,所采取的外交方式也是自由开放的,因此受到外来文化的交融程度也较高,整个盛唐的社会均处在较为繁荣、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妇女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尤其是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女性服装造型中,可以明显看到有“女扮男装”的现象,说明女性意识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与改变。盛唐时期中“女扮男装”的现象并非个例,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该书中便记录了唐玄宗在位时期,很多宫廷女子所着衣服与鞋子均是与男性无异。此外,在《中华古今注》中也有记载:“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靴、帽,内外一体也”[];《洛阳伽蓝记》中所注于阗国“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从这些历史著作中我们可以认为,盛唐时期女性着男装可以说是一种流行趋势,何况在宫廷中已出现此景象,在民间更是为百姓所推崇。这种新式的审美需求在唐朝时期可谓是一种巨大的创新,也是对女性意识的一种前所未有的突破。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可以看到,女性角色的形象随男性一样,均是以头戴软巾乌纱幞、穿深色长靴为主(图1)。这种穿着装扮不仅可以达到束腰瘦身的效果,使得整个人的形象更加清爽挺拔,同时也可以烘托出女性和男性积极向上、荣光焕发的精神面貌,而其本质上都是对大唐盛世繁荣景象的侧写。从图1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不管是男性与女性,均骑乘于白马之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男女平等”思想进行了展现,仕女们着男装以后更显英姿飒爽之风,不管是外形形象还是内心精神都极尽活力与 健康之美。哪怕是以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来看,也是极为丰满的,这种服饰造型的改变是对大唐盛世繁荣开放特点的展现,同时也是对大唐时期女性意识变化与独立的创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