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企业的资产可能会因为复杂多变的环境发生减值,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企业可能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从而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自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处理资产减值问题日益规范,在一定程

  摘要: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企业的资产可能会因为复杂多变的环境发生减值,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企业可能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从而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自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处理资产减值问题日益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盈余管理行为。然而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简要论述资产减值会计的意义后,重点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来改进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近年来,公司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企业对资产价值的估计可能因为某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高于其真实价值,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同时,在这种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下,为了给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对可靠和相关的信息,资产减值会计显得尤为重要。
  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行为,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与国际准则接轨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然而,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旧处在发展初期,在理论上、实务上都有待完善。比如有些企业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从而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指出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资产减值概述

  资产是企业报表中最重要的会计要素,它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本文首先是明确资产减值会计相关概念,包括资产减值的含义和意义,资产减值会计的含义。

  (一)资产减值的含义

  资产是企业运营的基础。资产的购入价格应当与预期可收回金额相一致。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资产也会受到影响。当预计资产价值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下降时,应该重新计算资产的价值,将可收回金额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额即资产减值额。

  (二)确认资产减值的意义

  在中国,普遍存在着企业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确认资产减值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确认被高估的资产的价值,可以消化长期的不良资产,使得资产的质量提高,同时,反复比较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方式,可以避免行业的泡沫,使得资产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同时,这些谨慎的行为可以增加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心,使企业获得更长久更稳定的投资。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含义

  资产减值会计就是在资产发生减值时,根据稳健性、相关性和有用性等原则,对资产减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一系列规范。资产减值会计用价值计量替代成本计量,但并非完全否定历史成本,而是对历史成本计量进行修正和补充。即当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可回收金额时,高出的部分为资产减值损失。

  二、确认资产减值应遵循的原则

  (一)资产减值确认符合谨慎性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任何变动都有可能对企业可持续经营造成影响。在早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主要面临的是自然环境等外部环境,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多是企业内部的经营者;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中,并购重组战略的实施,国际化经营,都使得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谨慎地向所有利益相关者披露会计信息是很有必要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充分评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企业的资产在变动的环境中也会发生变化,管理者高估资产,虚增利润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资产进行评估,及时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十分重要。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即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例如,由于对方公司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应收账款可能不能全部收回,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于提前上了一道保险,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这种方式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以使企业资产和实际相吻合,谨慎的会计信息能促进管理者了解内部情况;投资者更积极投资于这种类型的企业;政府等监管机构的监督工作更加顺畅。

  (二)资产减值确认符合重要性的要求

  在估计可回收金额时,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因为各项资产的评估价格和账面价值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偏差计会使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变得很大。重要性原则表现为:如果因为企业没有提供某些会计信息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那么这些信息就是重要的。这些信息主要是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财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涉及金额等方面加以判断。资产减值判断企业资产能够带来的经济流入,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此外,资产减值是公司在实际情况下合理估计的损失,有利于提高资产的质量,降低潜在风险,更加客观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管理者、债权人、股东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资产减值计量符合现代计量观的要求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会随时间变动。企业一般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资产的账面价值的方式无法真实反映其带来的利益,影响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资产减值的金额等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收回金额,而可收回金额取决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熟低。这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计量方式的优势,提高的信息的相关性,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从而避免的历史成本计量的弊端:由于资产的购买日不同,使得资产价值的可比性降低;当资产的价值有确凿证据证明减值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企业对资产的计量应以资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价值,而不是局限在历史成本。总之,利用资产减值的方式对资产不断的修正符合实际要求。

  三、资产减值会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组和总部资产不容易确定

  如果单个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可以估计,那么对单项资产计提减值,但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无法估计预计可收回金额时,只能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收回金额。
  以资产组的形式计提的减值准备,由于资产组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划分资产组,从而影响资产的计提,为公司的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此外,将商誉和总资产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组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带有主观性,实际不具备可操性。

  (二)资产减值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难度大

  资产减值金额应该等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收回金额,而可收回金额取决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与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孰高。此外,当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获得的时候,应该用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预计可收回金额。这里主要讨论过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和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问题。
  1.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困难
  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有序交易,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要支付的价格。
  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资产的价格尚未做到透明化,不能及时准确的公布资产的价格,一般企业只能由交易双方决定市场价格。但是交易双方因面临不同的情况会确定不同的公允价值,从而影响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显示公允。同时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某一时点的价格,在不同的情况下它可以表现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等,使得这个价格具有随意性。管理人员利用这一特性,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定资产的价值,判断计提多少的资产减值比较合适,然后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
  2.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计算困难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以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金额,在进行估计时要综合考虑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和使用寿命等。折现率主要以市场利率为基础,但当无法获得市场利率时可以用代替利率估计折现值。目前现值的计量方法包括传统现值法和期望现值法。我国的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使用哪种计量方式,从而可能操纵会计处理问题,粉饰会计信息。
  折现率估计方式必须与现金流量保持一致,通常情况下采用单一的折现率,但当资产的现金流量在不同期间不同时,采用不同的折现率。由于各年度的现金流量都是会计人员利用以前年度的数据计算得来的,实际上并未得到外部的检验。确定折现率的主要方法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风险累加法;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从这些方面来看,折现率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会计人员处理资产减值问题时有难度也有随意性,同时为利润操纵提供了可能。

  (三)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不够合理

  在最新的准则中规定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商誉等)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但违背了计提减值准备的初衷。因为资产的价值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计提减值是为了准确反映资产的价值。同时这一准则与国际准则规定的可以转回以前年度的资产减值损失无法接轨。此外,一方面由于短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后能够转回,企业还是可能会利用计提短期资产进行利润操纵,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处置长期资产来达到相同的目标。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只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权宜之计,不利于长远发展。

  (四)资产减值信息披露不充分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时应当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1)资产减值前期余额和当期计提和转回的金额;(2)对于重大的资产减值时,要披露可收回金额的判断方法;(3)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作为可收回金额时,应当披露其的估计基础;(4)以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可收回金额时,应当披露折现率。从以上规范中看出,企业不仅要披露金额,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确定金额相关的各种事项进行披露。
  由于财务报表主要是提供给投资者,企业为了呈现自己良好的经营状况,可能会不愿详细披露信息,或者通过少计提或者不确定资产减值的方式减少负债,这种主观性为企业的盈余管理带来了便利。从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确定金额的方法不明确,计提、披露时很少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大多是对规定的重复,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此外,在信息披露的时间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资产负债表是在月末、季末、年末的时候编制,而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在年末编制,使得报表的使用者在中期不能及时得知企业是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无法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对投资者来说会影响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四、改进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有了较大的完善,但还是有些欠缺,比如披露事项的规定,通过与IAS36比较,发现仍有一些事项没有明确规定:按资产类别披露包括利润表中的减值损失金额和减值损失转回金额;如果确认或者转回的减值准备对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企业应该披露该事件相关的主要资产的类别和主要的环境;计量减值损失假设的后续调整。比如企业资产组划分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和将总资产和商誉进行分配到不同资产组的标准,模糊的规定会给企业钻漏洞,不妨提供选择性的方案。比如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使资产更具真实性,准则和国际准则相一致。总之,我国的会计准则需要不断的完善,这样能规范公司的行为,提高信息透明度,防止公司为了呈现自己良好的经营状况,不提供一些不利信息,也为投资者了解公司的资产状况提供了便利。

  (二)建立健全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前提是在活跃市场上,我国的市场还算不上是个活跃的市场,价格市场和信息市场不完善,不能及时公布各种资产的价格。所以,我们需要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避免交易内部或关联方交易时发生不公允的问题。不断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金融市场、期货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等,使企业及时掌握资产价格的最新信息。同时加快互联网建设,促进信息的快速传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及相关信息的公允性和快捷性,计提资产减值有据可循。

  (三)加强公司内部治理

  首先,我国的股份制企业的股权比例差距大,拥有垄断性股权的股东会对会计行为进行干预,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实行股权分散化,减少股东的绝对控制权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其次,我国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只追求短期目标而忽视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规定上市公司建立完备的财务预算制度,这样公司才不会因为财务问题通过资产减值的方式调控利润。最后,管理人员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规范管理人员行为,加强对管理人员决策的监督十分有必要。

  (四)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随意性可以通过外部审计进行控制,承担这项审计工作的主要是注册会计师。通过建立相应的独立的审计准则,明确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公正客观的评价被审计单位资产减值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来遏制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由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会影响审计结果,所以审计师应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审计工作,必要时请求专家的协助;在发生审计事故时,要追究注册会计师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使资产减值会计更加合理。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进行减值确认和计量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对资产进行减值判断,计算可收回金额等可方面都需要较高的专业能力。所以,公司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宣传组织文化,使会计人员有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自身也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在处理经济业务时能以事实为依据,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问题。高等学校要重视对在校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加强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为社会输出相匹配的人才。只有这样,会计岗位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我国的会计准则能更好的执行。

  五、研究总结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颁布,是资产减值会计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提供优良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够规范企业行为,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相信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经济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cNieholsM,Gwilson,DeAngelo.EvidenceofEarningsManagementfromtheProvisionforBadDebt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88(26):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6
  [3]祁剑清.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1,09:21-24
  [4]于海燕,李增泉.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来自上海股市四项准备的实证研究[J].上市公司,2001,01:34-41.
  [5]罗进辉,万迪昉,李超.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J].中国会计评论,2010年第8卷第2期:179-199
  [6]朱建秀.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4,18:45-46
  [7]宋永和,陈东慧.我国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分析[J].会计之友,2008,06,:34-35
  [8]于祥民.关于新资产减值准则中的计量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9:80-83
  [9]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资产减值会计[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10]王芳.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8。
  [11]郭均英,赵饪婷.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08,06:82-90
  [12]李树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2013,11:99-100.
  [13]王琴.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改进研究[J].财会月刊,2014,05:3-5.
  [14]邵小玮.新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04)
  [15]李晓璐.基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探讨[J].冶金财会.2016(02):47-50
  [16]李成艾,刘翼鹏.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研究[J].会计之友,2008,(7):79-5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751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8月16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