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第1章前言 1.1研究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有了较大发展,从建国初期的国家通信设备产品的提供大多从国外引进,到现在的国内通信设备产品市场不断成熟,通信设备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产品

  第1章前言

  1.1研究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有了较大发展,从建国初期的国家通信设备产品的提供大多从国外引进,到现在的国内通信设备产品市场不断成熟,通信设备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产品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企业数量大量增加,质量和服务不断提升。在此期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引进、吸收、改造、创新等方式不断汲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从《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总产值从1995年的605.6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382.69亿元,其占我国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足1%增加到2008年的2.77%,有了大幅度提高,已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众多产业中较有活力和发展力的先导性高科技产业之一;从我国通信设备的出口情况来看,从1995年出口交货值为116.32亿元,到2008年的4919.47亿元,增加了32倍之多,尤其是其出口增长率,05年和06年超过了我国对外出口总额的出口增长率。与此同时,我们参阅各年度《制造业各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可以看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指数从2005年的83.72,成长为2008年的86.95,显然,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品制造工艺不断发展,且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实力不断加强。
  但是,随着08年经济危机的到来,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由07年的增长率18.2%减少到08年的12.2%,对外出口增长率由06年的30.8%猛地降为07年的14.7%和08年的6.3%,其中后两年的增长率低于我国对外出口总额的增长率07年的20.4%和08年的7.4%。这一组数据说明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应对外界冲击的能力还不够,尤其是在金
  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口额的大量萎缩说明其产业还不够成熟,处于产业发展的前期。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这一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极大带动作用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际竞争力的定义
  对于研究对象国际竞争力一词的定义,学术界尚无一个统一的定论,在这里,笔者主要列举国际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波特和金碚两位专家,以及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简称WEF),以及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简称IMD)的定义:
  (1)波特提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在国际上影响力最大,他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其他国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或购买者需要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把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解为是在排除了贸易壁垒障碍的情况下,产业持续获利的能力。
  (2)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金碚提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在国内也很受欢迎,他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从这一定义看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一国特定产业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力,它反映了该产业的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赢利率的大小。这一定义与波特的定义虽然表达不一,但仍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了产业生产力的高低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
  (3)关于WEF和IMD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对国际竞争力指标的确定。
  早在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WEF)就首次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当时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而后,WEF和IMD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随着每年经济形势的不同有了较多的调整,根据每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1994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修改了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即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2003年,修正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为“一国创造与保持一个能够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由于IMD国际竞争力研究注重的是国家提供环境与财富创造过程之间的关系,因而,其认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大要素以及相互作用的效果。
  WEF和IMD《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主要根据全球经济形势,对全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说明,在chapter1.1中指出,全球竞争力指标(GCI)主要有九个,即研发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卫生和初级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市场效率、技术准备、业务复杂程度、革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GCI的9个指标中,有关教育、技术的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可见国际竞争力的大小,越来越多的受到科技文化和创新的影响。
  再对比2008-2009年度的报告,其中指出“我们定义竞争力为机构、政策、决定一国生产力水平的各项因素等一系列条件的总和。”“因而,竞争力的概念动态和静态两类因素,即尽管一个国国家生产率水平能确保其国民收入,但它同时也是解释经济增长潜力的投资回报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这一次,GCI的指标调整为12个,如下图所示: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其中基本要求与2006-2007年的相似,但是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细化,考虑到全球金融动荡的经济环境,增加了产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的平稳、市场规模等。说明评判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各国技术创新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被考虑得更多,因而,一国的经济平稳度也在全球竞争力衡量标准中的比重大幅增加。
  (4)综上,虽然不同的学者以及国际组织给出的国际竞争力定义有所不同,但是总结起来,其关键内涵还是相同的,即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该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
  1.2.2国外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概述
  在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最为著名。虽然随着对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模型在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时解释力度明显降低,但绝大部分的研究仍然是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所进行的不断地修正和补充。
  基于波特模型的内向性,年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将“跨国商务活动”引入“钻石模型”,作为了与机遇和政府并列的第三个外生变量,形成了更完美的“Porter-Dunning”理论模型。
  基于波特模型的适用性,克鲁格曼(Krugman&Cruz)等人以加拿大产业为例进行研究,把“钻石模型”扩展成为了“双重钻石模型”。发现加拿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加美之间自由贸易协定的跨国经营机会和美国市场扩大其经济规模,避免了小国经济对一些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限制作用.
  蒙拉格曼等人(MoonKrugman&Verbeke)进一步将“双重钻石模型”改进为适用于所有小国经济的“一般化的双钻石模型”,并以韩国和新加坡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小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既受“国内钻石”也受“国际钻石”的影响,不能将“跨国经营”仅仅作为一个外部因素。从而验证了“一般化的双钻石模型”在运用到小国经济中比波特的“钻石模型”更有解释力和适用性。
  斯代芬(Stephan)等人认为需要将政府增加为“钻石模型”的第五个决定因素;波西(Posey)等人呼吁应该认真研究民族文化对竞争优势来源的影响;那瑞拉则认为应将“累积技术”增加为“钻石模型”的外生变量也有学者引入了“体制竞争力”的概念,认为竞争力取决于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上的制度协调。
  KimB.Clark(1988)主要从技术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的收音机、汽车、复印机和集成电路等4个生产部门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指出美国产品开发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管理不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而进行调整,这是美国产业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DavidJ.Collis(1988)则从产业改革的角度指出美国竞争力的下降是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不足的表现。他从产业改革的角度分析了在机械工具制造业多国竞争中,产业政策所发挥的不同效果。
  JohnA.Karikari(1988)使用1970~1975年加拿大制造业的数据,以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作为自变量,以原材料密集度、资本密集度、劳动密集度、人力资源成本、技术密集度、规模效应、单位产出成本等为因变量,对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和其他竞争力来源理论进行了检验。
  MichaelE.Porter(1990)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钻石模型,并对美、日、英、德等10国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从产业(企业)的角度研究国家竞争优势,认为产业竞争力受其内外环境中的四个关键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影响,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遇和政府角色。而且,这四个关键要素相互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机会和政府则对它们产生影响,开创了影响深远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范式。
  随后,国外学者在需求条件、市场结构与竞争强度、政府环境政策等因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ohnH.Dunning(1993)第一个提出将跨国商务活动因子引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之中。他通过调查研究证实,美国投资(占当时英国吸收外资总额的90%)为英国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发挥了关键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在国际竞争力评价发面影响最大。其研究开发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其公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国外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如何证明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所涉及的六大因素和支撑指标的决定作用。大量的国际学术文献都是以这种研究为主题,就某个具体的方面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J.Fagerberg(1995)采用16个OECD国家1965~1987年的统计数据拟合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波特“钻石”中的“需求条件”因子,特别是其中的国内成熟的消费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决定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这一因子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正向影响。D.Kim,B.Marion(1997)用美国食品制造业1967~1987年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证明了波特关于国内市场结构与竞争强度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作用。A.Xepapadeas和A.Zeeuw(1999)则用理论模型推导的方式证明了波特关于政府环境政策与竞争力“双赢”的理论假说,并对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LourdesMoreno(1997)采用西班牙14个制造业分支产业1978~1989年的数据,建立PanelData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1.2.3国内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1991年原国家科委下达了软课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此标志着我国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正式开始。之后有关产业、地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逐渐增多。
  狄昂照(1992)等承担了国家科委的重大软课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该课题重点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及度量方法,提出经济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国家干预等八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设立了这些决定因素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亚太15国(地区)国际竞争能力的比较。其所著《国际竞争力》是国内研究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本专著,采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标分类方法,重点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和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任若恩(1993)与荷兰格林根大学国际产出与生产率比较项目(ICOP)组对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运用生产法获得国际可比的时间序列和产出数据,从相对价格水平、单位劳动成本、生产率等角度,探索了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指出除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外,相对价格的差异源于相对更为便宜的劳动成本,维持中国产品成本方面的国际竞争力的唯一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金碚(1995)进行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于1996年出版了课题成果,该成果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分析方法和框架进行了探讨,并主要分析了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工业品质量的国际竞争力、工业品品牌的竞争力。而其提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指标、因素指标等对于研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具有重要借鉴作用。裴长洪(1998)对利用外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利用外资和产业竞争力》一书中就国内外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就国际竞争力的来源(特别是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竞争力的来源)、产业竞争力分析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探讨,作者还就分工体系、中国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与中国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该书在最后对日本、亚洲和拉美国家利用外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就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宏观政策进行了讨论。陈向东(1999)等从产业研究与开发、产业技术人才投入、产业技术含量性质的产出水平效率及其增长率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两方面入手研究了产业科技竞争力,并采用静态产业竞争力和动态产业竞争力两类指标体系进行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邹薇(1999)应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指标,对中国1965~1995年九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人民币贬值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是不正确的。穆荣平(2000)从指标评价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行态势良好,但更多细分产业需要加大技术投入、重视自主研发。王仁曾(2002)利用1996年我国30个大类产业的截面数据建立双方程模型,验证了资本密集度、产业组织结构和R&D强度对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张金昌(2002)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被忽视的标杆测定竞争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体系,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每投入多少劳动力成本带来多少产出的计算方法对生产率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主要发达国家。
  从有关文献来看,国内针对产业的界定与分类以及对产业层次上国际竞争力的含义做了大量的阐述,其经济分析模型主要是在波特“钻石模型”基础上的改进。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是国内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对我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二是试图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和计算了一些具体评价指标。国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产业国际竞争理论在我国产业中的具体分析和应用,研究范围包括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结果、竞争态势、竞争构造和竞争评价等多个方面,特别是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常见,既有宏观方面的国家财政政策、国家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分析,又有微观方面的产业生产率、科技投入、生产成本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但是,尽管国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问题却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产业背景方面:产业背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是国内研究多数都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创新。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分析范式研究中,很少有学者注意到我国与发达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制度背景。因此,有必要将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条件相结合,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同时,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也不够客观:指标评价法中多数指标体系结构庞杂,各种指标的运用没有归类,没有分配指标权重,而对于计量分析,由于决定因素比较复杂且难以量化,只能通过替代指标才能解决,降低了分析的准确性。
  1.2.4国内外对通讯设备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概述
  国内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通信设备制造业做了相应研究。郭践(2002)以大量的数据定量的分析了我国通信制造业的风险和机遇,运用现代金融理论中提出的风险收益模型,对通信制造行业的风险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并与美国通信设备行业的相应指标进行了对比,提出了该产业相应的发展对策;张朝晖(2003)从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入手,分析该产业跨国经营的途径和国外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并对通信设备制造业如何进行跨国经营提出政策建议;应俊(2005)描述了我国通信制造企业面临的跨文化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从整体上阐述了文化因素对跨国经营管理的影响,根据研究国内外文化差异的最新理论,分析跨国经营中中西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通信制造企业跨国文化管理的影响,论述了中国通信制造企业中文化的管理功能,对于中国通信制造企业如何进行跨国文化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述;尹强军(2005)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以及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的论述,结合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揭示了作为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之一的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并对研究中国式企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参考。
  现有研究文献显示,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比较,针对高技术产业尤其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不多。由于我国与国外在通信设备制造业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学术界和国家统计部门对通信设备制造业尚无普遍认可的界定方法,导致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仅局限于国内的纵向比较,对国内外的横向比较却较少。

  1.3研究状况综述及本文研究内容

  从文献综述中对国内外各家理论的分析,本文将综合现有知识水平,以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殊情况为准,对增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产业竞争力进行初步探讨。具体思路如下:
  首先,本文先对国际竞争来源理论进行说明,分析从最初的比较优势理论到后来的竞争优势理论其发展的过度和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界定,采取国际、国内权威标准从科技角度、产业角度、贸易商品角度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属性进行界定。
  接下来,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现有的一般特征、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竞争特征加以论述。然后,选用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近年来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轨迹做一个全面的定量分析,得出科技乃影响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最关键因素。
  再接下来,本文将首先以国际上较常见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为基础,构建本文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然后建立计量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对影响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诸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以期对前文静态分析得出的成果进行更细致的说明和补充,从而得出提高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脱机竞争力的有力建议。

  第2章影响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本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际竞争力来源角度介绍国际竞争力的两个重要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探索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应该选用的先进理论体系;第二部分则是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从产业划分的角度进行定位分析给予统一的定义和说明。

  2.1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2.1.1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首先是源于国际贸易的,因而,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也应当从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中,两种看似互相对立却又相互补充的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说起。本小节将从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和发展历史,以及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容两方面论述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之间的联系。
  (1)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学说。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该差异的来源是各国生产产品时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根据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李嘉图的学说中最大的局限是:李嘉图的学说中,生产要素只有一种——劳动。而在多种生产要素并存的情况下,此贸易学说就不能很好的解释比较优势的来源了。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学说也便企图加入更多的生产要素,于是便有了H—O要素禀赋理论。
  (2)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
  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
  该理论构造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就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为原型的。
  (3)新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难题”的提出使得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普遍适用性产生了怀疑。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Leontief,1906-)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
  这种怀疑产生两种理论发展:第一,通过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改进,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或产业获得不同水平或内容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技术可获得性差异理论。第二,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即新贸易理论。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国际贸易应当主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然而,二十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表明,要素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反而占有国际贸易的主要份额。这样,贸易理论就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而新贸易理论,包括其对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技术可获得性的分析、分工和专业化与企业技术和产品开发之间关系的讨论、不同国家之间市场需求差异的分析等,为国际贸易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解释。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数据表明,不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全球对外贸易的主要部分,并且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主要部分是行业内贸易。于是,新贸易理论又被用来对行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具体来说,人们将行业内贸易划分为同质产品的行业内贸易和差别化产品的行业内贸易。前者的出现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原因进行解释,比如转口贸易的增加、生产的季节性因素和较高的运输成本等。新贸易理论则主要用来解释差异性产品的行业内贸易。在其解释过程中,规模经济、专业化造成的技术差异、高收入水平造成的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发挥了作用。
  2.1.2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学说,主要内容源于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出版其《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一书,其研究重点是企业战略和企业的竞争力问题。
  波特认为,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
  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特殊的资源优势(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其它竞争者使用较低的成本也能够取得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发展规模经济。而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则建立在通过对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而创造更能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上,很显然,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可以带来更高的利润、更高的生产率,而且在长期的竞争中不容易被对手模仿。
  为了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企业唯一的选择是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创新。因此,一个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投资和创新的环境对企业创造高层次竞争优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
  于是,波特提出的“钻石体系”模型。具体来说,“钻石体系”包括四种主要因素它们分别是:
  (1)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一般的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和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一般性生产要素(可以被用于任何一种产业上的要素,例如公路系统、融资、受过大学教育且有上进心的员工)和专业性生产要素(专门针对某一专业的要素,如光学研究机构、汽车模型设计群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初级生产要素会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逐渐减小,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会加大。从这方面说,一国要想增强其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不断的发展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即知识资源、资本资源等。
  (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而需求的大小以及需求的发展速度对一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需求产生供给,大规模的需求诱发国内外投资,从而使一国相关产业的投资增加、竞争加剧,有利于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提高生产效率,因而有利于规模经济和科技创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第二,先发需求会使本国企业获得先发优势,提前占领市场而制定有利于本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市场规则;第三,国内需求的饱和,一方面会促使企业为了生存而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同时还会促使本国产业进军国际市场。
  (3)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即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具体支持的表现包括纵向的支持(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相似的企业在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他们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第一,具有竞争优势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最快的速度为其关联产业中的企业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第二,不断与关联产业尤其是下游产业研究开发合作,通过在资源和技术上的相互支持促进关联产业的产业升级和创新。第三,促进信息在产业内的传递,加快产业创新。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在不同的国家市场环境下,国内企业会形成风格各异的管理模式,而各个企业因为其不同的企业战略和结构组织会达成不同的竞争结果,企业战略规划符合市场行情和自身情况的以及结构组织合理有效的,都会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此外,国内同业竞争激烈程度当使企业变成一个行业立于国际竞争之林的时候,会变得极其有意义,一般国内同业竞争越激烈的产业,其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越强。
  (5)政府的作用。波特指出,一国政府所起的作用,对于政府扮演什么角色,波特认为政府应该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应该是催化剂与挑战者,而不是扶持某项产业而是鼓励、逼迫他们创新与升级。总结起来政府的任务是:强化特殊要素的创新;不要干预要素与金融市场;强化产品、安全与环境标准;限制垄断、鼓励竞争等。企业的角色则主要是创新与在国内外寻求与强化竞争优势。虽然属于辅助要素,但对国家整个竞争优势的形成,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书中提到的二战后西方经济的复苏,就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容纳力,而日本政府及时采取的产业结构、组织及技术政策,对于日本各时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及时转换,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6)机遇。一般与企业所处的国家环境无关,也并非企业的内部能力,而是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例如,发明、科技革命、世界金融市场变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战争等。由于这些偶然事件的发生,为那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国家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通过“钻石体系”模型,波特解释了一个国家的企业(行业)如何取得持久的国际竞争能力。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各要素的分析,国家要想建立国际竞争力,应该善于运用四大关键要素,加上机会、政府角色,彼此互动。通过这些关键要素,我们可以评估国家环境对产业竞争的可能效果,并引导产业创造并保持其竞争优势。
  总结上述,我们可以看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了行业竞争力的来源以及保持,解释了现实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为全面分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量化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探索和理论依据。
  当然,竞争优势理论有其不足之处,例如,Daly(1993)认为,波特低估了价格竞争的作用,并依据德国和日本货币升值和出口竞争力同时增长的案例研究指出,波特有关货币贬值对出口竞争力没有影响的结论并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Dunning(1992,1993)则认为波特的理论没有考虑跨国投资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2.1.3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的贸易理论,其假定条件中包括了技术为恒定不变的外生变量,以及规模经济不变等的假设,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水平下,产业生产较为粗糙,生产形态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走向技术密集型而更加依赖知识的时候,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便不能解释产业的发展模式。资源缺乏型的产业,逐渐可以通过技术和知识的发展以弥补资源缺乏的不足,从而保持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于是,生产要素比较优势逐渐向竞争优势转变,而科技技术以及知识成为其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
  在这整个转化过程中,资源的逐渐缺乏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静态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转化为技术要素的竞争优势。其主要区别在于: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纯静态的理论,而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动态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不同产业生产率之间的比较,即体现的是一国特定产业与本国其他产业的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并将其和他国各产业的生产率差异做比较所确定具有的相对优势;而竞争优势强调的则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
  当然,他们之间也是具有紧密联系的。竞争优势必然是通过比较优势才逐渐形成的,从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比较优势往往在产业最初的竞争优势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了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产业的不断深化发展,便要发展竞争优势以保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因而,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初级阶段,而比较优势通过一定的产业发展机制发展成竞争优势,以使其国际竞争力不断加以延续。
  从两种理论对现实理论研究的意义上看,首先,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种静态理论,有助于我们对某一静点的经济状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运用此理论进行现状或者历史静点的状况分析,而竞争优势理论则以其动态的系统理论特征更适合当前状况并有助于我们对事态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比较优势理论更有利于量化分析,其经济学模型较为完备,假设前提都较严谨,在实际运用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模型或者不同的指标分析以说明问题。而竞争优势理论较新,更符合现代科技发展,但是具体量化分析较难,例如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提出的六大因素,如果运用数学模型或者计量分析,其具体指标难以确定,例如六大因素中的政府行为,我们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政府行为对其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的时候,可以量化地选用财政在本行业的支出来反映政府对本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可是却不能全面地替代政府行为的作用。
  综上来看,从比较优势理论到竞争优势理论,是一个发展过程,却在当今这个科技为先的动态发展时代,比较优势理论同样存在其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两者结合,可以帮助我们从静态和动态、定性和定量不同的方面分析,帮助我们看清现状,纵览发展,展望未来。

  2.2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界定

  由于对于不同的产业,如果界定不同,那么,影响其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也会自然不同,因而,我们应该首先对工薪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属性进行界定。这里,我们采用三个标准,第一个是国际电信联盟(ITU)从通信设备的具体细分类型进行的专业界定,其次是OECD以产业为基础,采用R&D强度为指标对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的划分,其划分依据及结果得到普遍的认可,我国的《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工业发展年鉴》等诸多统计资料同样认同其划分结果,第三种我们采用国际贸易对产品的分类标准(SITC标准)对此行业的产出品的性质进行界定,从而对此产业的属性加以研究和界定。从多角度进行行业定位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正确的行业定位,从而对其行业一般特征、竞争性特征以及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得意更准确的认识。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1988年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izationSector,简称ITU-T)按照服务对象以及产品差异,可将通信产业细分为系统通信网络运营业、系统设备制造业和终端设备制造业。其中系统网络运营业是指向消费者提供各类电信服务的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例如在我国通信运营企业主要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等。系统设备制造业主要是通信网络运营商硬件设备制造业,包括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等终端设备制造业主要是面向消费者,提供固定电话以及移动电话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信设备制造业就是通信产业中的系统设备制造业和终端设备制造业。
  1986年,OECD以产业为基础,采用R&D强度为指标对其成员国的产业进行划分,确定了R&D强度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6个产业为高技术产业。这一界定方法易于进行国际对比且能反映产业发展的动态性。对应的,我国的统计分类也同样认可OECD的划分结果,我国国家统计局在确定我国高技术产业时也以此为标准,将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确定为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同时,按照我国《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采用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分类,通信设备制造业隶属于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其中,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七项,其具体关系可用以图表来表示:
 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第三,我们运用国际贸易惯例中对产品的分类标准来对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界定。根据国际上的通用做法,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版(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作为国际贸易商品的标准来划分。其中,SITC0—4属于初级产品,其它为制成品。制成品中SITC6、SITC8属于劳动密集型;SITC5、SITC7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而通信设备制造业则属于SITC7之下的SITC764分类,因而,从国际贸易的商品分类中,也将通信设备制造业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之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对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界定:即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高科技产业,也就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自然具有高科技产业所具有的一般特性。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研究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首先应认识此行业的一般特征,竞争性特征中同于传统行业的部分以及不同于传统行业中的部分,然后才能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殊性、优劣情况加以认识,从而找出促进其发展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方法。

  2.3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国际竞争力来源理论的回顾和概述,可以发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经过了由比较优势理论像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并且竞争优势理论动态地、更加细致地解释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诸多产业由传统转向科技、资本含量加大的高科技产业的变化影响因素。显然,这些影响因素囊括众多,既有科技,也有政府、生产率等,这些因素是怎样作用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以及他们对我国通信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各有多大,却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总体而言,这些因素的作用总与产业的特征属性是息息相关的,因而,对产业的属性加以界定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章的第二节,笔者对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属性从科技角度、产业角度、国际贸易产品角度进行了界定,并认为其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双重属性,因而,接下来也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分析。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7789.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9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