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银行业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以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风险

摘要: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形成原理,在我国整体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社会信用体系缺失、法律不完善的环境下,供应链金融的开发主体主要还是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产品与其以往传统的产品有所不同,需要商业银行突破固有一些服务模式和创新模式来研发。

  摘要: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形成原理,在我国整体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社会信用体系缺失、法律不完善的环境下,供应链金融的开发主体主要还是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产品与其以往传统的产品有所不同,需要商业银行突破固有一些服务模式和创新模式来研发。本文旨在阐述平安银行M支行现有风险管理系统及风险防控的措施,通过比较各个同业银行间的风险管理现状来探讨平安银行M支行现行的运营问题,从供应链金融的对象,从业人员乃至整个市场的政策角度来分析,最后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风险管理;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互联网;大数据;信用评估

  一、引言

  2018年8月,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中小企业,发展好中小企业,可以让国民经济稳定高速的发展。这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都很愿意用各种方式来鼓励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自身规模小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硬伤,这也就代表了他们在财务管理和信用水平等一些方面没有大企业那么规模化,成熟化,再加上在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体系中,中小企业因为先天不足的因素,加上后续一些不善的经营模式,被认为是违约率较高的授信客户群,所以基本无法用常规手段获得商业银行中获得授信,必须要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来获得授信。
  目前,在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不断增长需求,与此同时,供应链逐渐成为产业竞争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因为一直以来优质企业这些大客源长久以来都是由国有银行垄断的,中小银行一直没有合适的土壤和养分来生存,这时候的供应链金融正是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的一场甘霖,既可以用来开拓银行信贷新领域,又能够控制风险。供应链金融正在成为一种对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融资而言全新可靠的选择,我国商业银行也因此有了新的重要业务的发展方向。
  因为供应链金融作为我国正在发展的新型融资业务,在诸多方面均有不足,所以如何降低其业务风险,提高其可行性也是目前最需尽快解决的问题,也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及其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正是为了研究并提出合适的措施来改善现状,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风险原因及识别,以及对风险管理实施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互联网角度为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和研究思路,来促进该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平安银行M支行运用供应链的概述

  (一)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平安银行M支行在2003年提出了两个供应链金融理念自偿性贸易金融以及1+N,成功将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开展起来,并由此初步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框架,通过核心企业的来对中小企业的交易融资来进行担保,既降低了风险,又将原有的仅服务一家核心企业的模式拓宽变为针对群体企业的一种服务模式。十年后,平安银行M支行推出供应链金融2.0,实现了一次从平面到立体的一种创新,在2.0时期,由于信息爆炸,人的信用已经可以通过其经济行为来运用大数据来进行计算与归纳,按照传统,企业自上而下的管理仅限于内部,而现在还需要与企业外部的信息进行合作,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意味着企业管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同时在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成了公司业务的王牌,覆盖了方方面面包括应收、现货、预付等供应链金融业务体系。客户行业跨度也很大,很多厂家如美的、宝钢、海尔等都与平安银行M支行达成了合作:平安银行M支行提供资金来支持这些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确保供应链的运营发展。2017年末,平安银行M支行贸易授信余额为17042.3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5.48%。平安银行M支行提出的这种融资模式站在产业供应链的角度上全局考虑,避免了由单个企业产生的传统局限,同时延伸了银行的纵深服务。

  (二)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 

  平安银行M支行虽然是我国第一家首先试水供应链金融的银行,却并没有随着国家经济形式的改变而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相较于一些自身就拥有完善的自建物流体系,以及其物流体系上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及形成购物习惯的网购用户,可以通过大数据将自身平台上的交易记录进行计算统计归纳,以此来形成并驱动一套自己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大大降低成本的电商平台,例如京东白条和蚂蚁微贷来说,平安银行M支行的缺点暴露无遗:
  1.没有稳定的客户源,客户的黏着度低
  京东白条和蚂蚁微贷,其身后有相应的购物平台:京东商城和淘宝,在其平台购物的用户通常会因为其推荐京东白条和蚂蚁微贷时所产生的优惠而选择这种支付方式,从而形成购物习惯,转而变成黏性极高的忠实客户,而信用卡银行卡这类消费习惯,逐渐被支付宝无现金支付所取代,刷卡的人数降低,平安银行M支行的客户被其他吸引,在供应链金融主体上就失去了很多微小的支撑
  2.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没有自己的平台数据收集统计系统
  由于平安银行M支行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营业对象是离岸金融和一般大型企业,在计算常规的金融交易数据上十分成熟,但是运用到大数据或互联网计算机系统的时候,自身平台收集信息的效果就捉襟见肘。平安银行M支行经常需要借助其他软件公司的数据手段来获取企业经营数据,这就导致了一笔巨大的额外开销,然而这笔开销没有办法免除的主要原因就是平安银行M支行的自身平台没有能力去衡量收集数据,然而培养新一批专业对口的金融人才的成本巨大且结果不一定能达到理想预期,很有可能得不偿失,这就让平安银行M支行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3.获取的信息准确性不够,无法掌握供应链上企业的真实资金及交易情况
  上面说到平安银行M支行经常将这些信息收集评估交给其他的公司去运营,由于计算机系统的天然缺陷和人为操作失误,信息出错的频率十分的高。再加上创新人才的稀缺以及其无法摆脱传统业务系统所带给开发互联网技术的约束和压力,且其自身风控管理系统落后,无法跟上大潮流的信息系统,使得平安银行M支行在供应链金融这个风口中败下阵来。

  三、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现行运营管理手段

  (一)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挖掘客户

  通常,平安银行M支行想在线上开发与供应链金融有关的客户,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就是通过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来挖掘新的客户。
  主要步骤就是与细分行业为主打的垂直行业互联网平台直接合作,来利用其资源优势,并在同一时间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广泛结盟,运用一系列的优惠服务及商圈来获取别的平台拥有的客户群。通过这些举措,平安银行M支行已经成功的和山东寿光果蔬、合力中税、东方支付以及海尔这样的大企业在内的12家平台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还与二百多家核心企业以及一百三十多家商业保理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平安银行M支行针对供应链上各个参与者,都制定了专属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也就是平安银行M支行的全链条网络融资解决方案,个性化的定制落实到了方方面面,包括对第三方信息合作平台,也会根据其属性及特点来制定方案。值得肯定的是,平安银行M支行打破固守成规的业务运营理念,开始推出一系列的特色服务产品,在降低信贷门槛和借贷成本上有着显著地作用。典型的产品有针对大型超市推出的商超供应贷,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出的采购自由贷以及和地方政府,产业园根据纳税人的纳税数据共同合作推出的橙e税金贷等。
  但了解到,这些企业本身并没有许多的资金需求,换句话说,对平安银行M支行资金的黏性不够,远没有小企业的渴求多,但这类企业却是一种很安全的客源。这类企业旗下有自己的供应链,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足够稳定,并已经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或知名度,产生借款的同时,也有足够的能力并能在周期能完成还款,保证良性循环。平安银行M支行在这方面,只要坚持平时的风险评控,在产品规划上提供较好的福利就可以达到共赢。

  (二)通过个性化定制吸引并延展两端客户

  平安银行M支行旨在通过供应链做持续稳定的熟客生意,并延伸到熟客的熟客,例如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的上游,下游中小企业的下游零售商,其中供应链下游的下游,是平安银行M支行开发的重点,毕竟规模小的小微企业对银行融资的需求量能够积少成多,形成数量相当可观的客户群体。所以以一带N,不断延长发展供应链金融两端的客户的方法逐渐被平安银行M支行所采用。
  但这些规模微小的企业并不是平安银行M支行最终的依靠,因为他们自身都在依附大企业的信用来获取融资,其本身的信用资质并不够格,虽然能在现在提供一笔可观收入,但如果后期不紧跟这些企业进行调查管理,风险是非常大的。这类型企业也常常被认为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主体。
  针对第一种客户群体,开展独具特色的定制化融资业务,增加其合作欲望,并进行适度的让利,可以让双方合作更加长久。
  而对于第二种小企业,平安银行M支行如今除了有针对上游生产链的应收账款、针对下游的预付账款、以及平台的信用担保的融资手段外,还另辟蹊径开发出一个独具特色的融资业务,对融资业务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
  第一个就是平安银行M支行针对消费额大的行业例如医疗、家电化工等开展的赊销池融资,是由银行为借款人来提供给赊销交易双方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模式。
  第二个是平安银行M支行面向上述行业客户群的采购自由贷,它们的供应链上的分销贸易环节是需要有银行介入进来的,是给他们提供预付的一种线上融资服务模式。
  但无论哪种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才能尽最大可能把握住这两类客户。

  (三)平安银行M支行线上主流风险识别平台

  目前,平安银行M支行还是主打线上运营模式,除了老生常谈的线下传统供应链金融,线上最开始进行运营的平台是橙e网。
  平安银行M支行通过学习其他电商平台的计算机技术,将实体产业中产生的信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归纳,并在跟随实体经济与互联网逐渐结合的趋势背景下,于2014年平自己开发了线上操作平台橙e网,其主旨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以及为以后的资金争取获得更大的空间,来进一步来优化整个商业产业链的生态。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把在平安银行M支行中进行商业交易和金融活动的人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帮助供应链上下游一些熟客的手段来实现对电子商务的转型,同时又可以对商业的各项资源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分享给各方参与者,为供应链上的参与者提供全面、系统、透明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实则对这些用户的信息,资金流入流出,合作关系(通过其融资金额流出方向得知合作对象),以此来更好的把控存在的风险。这是平安银行M支行早期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的管理手段。
  橙e平台的推出,使得平安银行M支行2014年不仅保持客户数量及供应链金融融资余额的稳定增长,同时也提高了一些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相关的收益。详情见下表:
  表1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橙e平台上线前后及现在的相关业绩对比
我区银行业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以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风险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获取到,平安银行M支行自从2014年使用了橙e网,供应链金融融资就一直保持着稳定大幅增长,在未使用之前,一直是增速缓慢。从对比来看,在2012年和2013年平安银行M支行没有开展线上平台操作模式的时候,平安银行M支行的供应链金融余额仅仅只有2987,和3520亿元,并且增长速度缓慢,从2014推出橙e网后,余额数量发生质的飞跃,不但融资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大,融资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要知道,2014年曾经发生过这种情况,由于青岛港仓储融资的违约,十七家国内银行卷入这次的危机中,金额损失高达百亿(148亿元)。而橙e网对用户的风险评测及预警,将平安银行M支行的风险降到最小。
  但可以看到随着红利期的消失,2016年和2017年开始,融资速率逐渐稳定,用户的数量积累到大批数量便开始疲软,一些小散户逐渐被其他银行的红利期所吸引。再加上平台风险防控不完善、对新增客户的信用无法进行有效评级和现有的平台技术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角度等使得弊端逐渐暴露。
  要知道,供应链金融的平台化就是目前乃至未来最大的发展趋势,橙e网中的电商云服务模块,就是在电子商务的基础上,以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模块,输入电子单据或凭证,在交易成功后触发融资机制,实现整个融资过程的线上化,整个操作信息公开透明,有迹可循,银行也可以借此掌握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与资金流。尽管平安银行M支行在获取客户信息的选项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善,例如将企业的资产分级,制定调查问卷,更新风险评级方式和风险总控,却收获平平,一方面这些调查资料并不是强制性,并且回馈的真实性并不是很高,也没有足够多的交易结果来构建平安银行M支行自有的信息库,所以在与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较量中落下阵来。
  如何完善平台的服务,开发创新出更多的供应链金融衍生产品并借此开拓新的客户市场,成了平安银行M支行占据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一大难题。这时候事业部的壮大便适时的开始作为补充来帮助甄别客户风险

  (四)顺应市场产生的新甄别风险平台

  橙e网的建立后,因为行业的迅猛发展,现有的线上平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平安银行M支行对公司相关的零售资金业务进行相对应的改革。其中建立了包括行业、产品、平台这三类的数十个事业部,其中的公司网络金融事业部,隶属于平台事业部,是负责管理线上业务以及开发相关线上产品,并为橙e网提供支持的部门。其次,还设立了六大行业事业部,主要运作在重点行业领域,一方面是为了强化其在行业内的专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推进差异化的发展计划,扶持产业链在地方行业的成长,因地制宜,为自身创造更多的业务机会。截止到2017年末,行业事业部的存款余额为2710.4亿元、贷款余额4009.6亿元,均实现对年初的数倍翻番,分别占公司总存贷款余额的26%、14%;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1.7亿元,同比增长37%。

  四、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除了难以控制的利率风险,平安银行M支行还面临着以下的风险

  (一)关于动产担保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之前提到,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行业相较于国外而言是处于刚起步状态,所以无法像国外一样运用关于动产担保的法律法规,来实现来对行业进行约束、对风险进行防控、对信贷人的合法权利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持久发展的目的。同时以流动资产作为担保的信贷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所以动产担保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是否能顺利规避风险并积极发展业务。

  (二)从业人员供应链金融相关素质缺乏

  平安银行M支行在中国最早提出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却没有发挥行业领头者的作用协助中国金融业建立和完善对于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准入标准,当然,平安银行M支行由于身份的限制,没有资格去制定法律,只能在授信方式上突破创新,进行多种类型的发展。然而传统金融业的行业要求显然不适用于专业化较高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我国缓慢发展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成果甚微,但又没有相关的风险管理知识来对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对平安银行M支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日后制定修改完善法律都不是一个很好的局面,在这片法律荒漠上,人才培养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上的一大问题。

  (三)外包公司给物流监管带来的风险

  平安银行M支行如果将质押物的物流监管全权包揽,将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其在物流方面的规模和专业度远不及物流企业,另外质押贷款成本缩减方面做的也没有专业的物流企业号,所以银行选择外包给物流企业,但因此也会缺失很多抵押物所有权、质量交易有关的信息,而且如果对物流监管企业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筛选,很有可能会遇到为了谋一己私利而损害银行利益的物流企业,例如企业和物流公司串通好,用虚假的抵押凭证向银行骗取贷款,或者出具虚假的入库登记单,瞒着银行私自提出抵押物。而物流公司也很有可能因为自身经营的不好或者无法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导致货物抵押物的损害

  (四)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不够完善

  因为上文提到的平安银行M支行的电子平台及大数据以及相关的人才不够充分,尽管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的电子化和无纸化已经落实到了授信,质押物管理,融资账款的真实性确认,但漏洞很多,系统不够完善。再加上银行对于风险和贷款的预警还停留在依靠人工处理的阶段,平安银行M支行在官网中频频提到人工操作的失误带来的对资产的损失。平台对这些失误没有形成系统的补救措施。当这些质押物如果价格产生波动或者客户经营状况突然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就不能够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了。
  供应链金融自偿性这一特点,依靠的是贸易背后的真实交易。一旦交易的真实性存在疑问,例如有不合法或者伪造合同的行为;抵押物的物权存疑或者有损坏;申请融资的应收账款不合法;双方虚假交易来非法套取银行资金等行为,这些都是平台暂时无法检测监控到的,一旦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给予相应企业授信,就会面临不单单是资金收不回的巨大风险了。并且,随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不断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更加复杂与多变。银行业普遍认为供应链金融业中操作风险仍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供应链金融设计了自偿性的交易结构,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并对专业化的操作环境流程进行安排,以此来构建不依附与企业信用风险的第一还款来源。这样的操作代表了对各个环节严密性和规范性的高要求,因为操作的谨慎严密与否,都关系到第一还款来源,也因此确定是否可以屏蔽信用风险。

  (五)服务对象单一且周期性过强

  2015年平安银行M支行投放在汽车行业的融资高达80%,尽管2017年比例降低到了76%,但占极大比例。汽车行业的特点是需要的资金很密集,对资金周转有着高要求,这种过于集中的产业以及其所带领的上下游的一些参与者企业,以及需要巨大的资金来进行投放的融资结构其实是不利于银行的发展的,因为一旦有任何波及到该行业的宏观政策、汽车行业的经济下行、自身经济周期到达萧条期,或者核心企业的信用危机,资金周转不灵,都会影响整条供应链,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不同于零售业,纺织轻工业这些没有明显行业周期性,仅仅是与消费者的喜好挂钩,平安银行M支行合作服务的企业大多都受其自身行业周期性影响,如果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周期性很强,那么一旦宏观市场的局势发生改变,或者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那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就会发生很明显的波动,连带着这些企业上下游的企业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传导的压力,也会给银行带来很多损失和麻烦。

  五、对策及建议

  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刚刚突破八万亿,说明未来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可以挖掘的空间很大,但由于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阶段,有非常多的核心企业正经历着产能过剩和利润逐年下滑的过程,这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的有效运行。
  平安银行M支行自身知道因为客户群体的特殊性,自身无法像蚂蚁微贷那样的平台一样拥有稳定密集的单个客户群体,所以还是将重心放在中小企业和自身特有且一直坚持在做的离岸金融业务。橙e网的开发,不仅为贸易双方提供了透明可视的交易背景,也为公司的数据风控系统和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数据输入,形成自由的评测信用的体系,来降低融资的风险。在这个全新的科技时代,能否将大数据这个高科技硬骨头啃下,成了银行竞争的关键。如何获得足够多的客户及交易数据,以及成熟化的大数据运用,是平安银行M支行如今所需要做的。
  据上述我所探讨的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结合我平时掌握的数据信息,我想为平安银行M支行提出几条建议供采纳:

  (一)产业尽快明确自身职务推动立法进程

  目前相关法律不完善,主要是政府对供应链金融业参与者不熟悉,无法明确参与者的职能,无法进行细节上的规范。如果各方能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了解到产业和金融是供应链金融的双翼,要用良好的产业和金融秩序作保障,才能让各自成为对方依托的基础,因为如果相互之间功能模糊,即产业企业只想通过金融机构来虚构产业话题,从金融活动中牟取暴利,而不踏实的进行产品的创新和运营,从而形成产业企业金融异化及金融机构产业异化,那供应链金融就无法延续发展。倘若各个参与者各谋其利,各自获得应有的正当利益,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来降低自身在运营中的交易成本,加速现金流,上游也不会利用企业资金困难的弱点来利用供应链金融去剥削中小企业。如此一来,混乱的局面得到改善后,更有利于之后的立法和防漏。产业与金融有效结合,各得其所。加速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并且提供坚实的资产和信用依托给金融,从而达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的。

  (二)大力培养相关的专业性复合人才

  培养拥有金融知识和互联网技术的专业型多方面人才是当务之急;平安银行M支行应该发挥在行业中的领头作用,带领同业银行进行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作为行业的储备型人才;同时应定期进行行业交流和宣讲,交流彼此之间的业务与模式,共同制定出一套完备的能够有效抵御供应链金融产生风险的行业规范。

  (三)坚持大数据技术并与物流企业进一步合作

  之前提到外包给物流企业的种种弊端,但实际上没有物流公司的话,银行极度缺乏专业性也让业务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因为企业在融资时,提供的大部分抵押物都属于数量多单位价格低的产品,银行难以确认其价值,致使成本升高,再加上银行没有管理质押物的能力,外包显得尤为重要。而大数据正好可以攻克这一难关,不仅可以精准的管理供应链中的存货,还可以时刻分享从其他平台上获取到的信息,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准确获取企业的各方面信息,更好的进行金融服务。

  (四)建立完备的供应链金融前中后台体系

  对其产品创新、业务规划、授信审批和授信后操作都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行业机制体系。贷前贷后不规范的行为层出不穷,不仅需要严格审查客户准入资格,还需要通过建立全面的授信调查制度,来审查客户是否符合准入资格,警惕不法分子通过虚假材料和假经营信息来骗取贷款。在货款合同签订和发放前,一定要审理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周期,如果建立一系列分级指标和相应地政策,将更为妥善。贷后也要加强对客户或企业使用贷款情况的监督,进行实时的跟踪,并进行对抵押品的定期查看,以防被不法分子串通蒙骗,造成资产转移,担保无法收回的情况。当前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联合的创新中,数据质押占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因为这些平台的运行,海量数据的产生及被挖掘,使得大量有益于银行决策的信息被整合收集,通过对数据的日积月累,大幅度减少信息不对称这个重大难题,这也加速了银行信用评级的变革。

  (五)通过开发个性定制化服务吸引新客户

  在供应链金融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对新一代的年轻人乃至于新兴企业的吸引力是远不及小贷公司个性灵活的借贷产品。所以平安银行M支行在人员吸引上,大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譬如灵活的借贷金额和借贷时间来给与客户更多更优质的选择,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我对平安银行M支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些研究。

  参考文献

  [1]AllenBerger,GregoryR.Udell.AMoreCompleteConceptualFrameworkforSMEFinance[J].WorldBankConference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OvercomingGrowthConstraints,2004(11):43-46.
  [2]AberdeenGroup.The2009-2010Aberdeenresearchagenda,85-93
  [3]HallikasJ.Virolainen,V.M.TuominenM.Riskanalysisandassessmentinnetworkenvironments:ADyadicCaseStudy[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2(1):03-05.
  [4]RolandHartley-Urquhart.ManagingtheFinancialSupplyChain[J].ChainManagementReview,2006(9):18-25. 
  [5]陈娟.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与发展建议[J].新金融,2011(7):17-20.
  [6]云蕾.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169-170.
  [7]宋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8]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2):14-17.
  [9]陈卫伟,宋良荣.基于博弈论角度的供应链金融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7(2):108-110.
  [10]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37-41
  [1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12]《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宝象金融研究院零壹研究院
  [13]《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刘迅张庆张华
  [14]吴钦明.B2B的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与控制[J].经贸实践,2018(2):54-55.ISSN:1007-4392
  [15]王婷.银行在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控制[J].经营与管理,2015(2):88-91.陈晓红,陈建中著.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6]代湘荣.供应链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策略[J].经济导刊,2011(8):28-29.
  [17]陈富强,徐洪军.探讨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0(36):27,26.
  [18]范黎波,贾军,贾立.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4(1):90-9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7940.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9月18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