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摘要: 为了对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进行初步、系统的研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恰当的结论,在改善大学生孤独感方面得出启示,本次研究采用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ESLS)、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人际信任量表(TS)对

  摘要:为了对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进行初步、系统的研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恰当的结论,在改善大学生孤独感方面得出启示,本次研究采用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ESLS)、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人际信任量表(TS)对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这五个方面做了差异性检验,此检验涉及大学生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三个变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2)大学生的情感孤独在性别、年级、专业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因素上存在差异,来自城镇的学生的情感孤独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3)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与人际信任有关。如果大学生认为同伴是可以信任的,能够去依靠的,那他的孤独感就会比较低。
  (4)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在惩罚严厉、娇惯溺爱或是忽视冷漠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孤独感较强;在民主自由、能够感受到父母温暖理解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孤独感较低。
  关键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孤独感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少,交往的深度也只停留在了表面,比较肤浅,从而导致了个体间情感的疏远和淡化,以至于人们产生一种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也是现代人普遍都会有的情绪体验。大致可以将孤独感分为两类:一种是外在的孤独感,即在没有了外在陪伴的客观情境下感到的孤独,也就是社交孤独;另一种是内在的孤独感,即不论外在周遭环境如何,即使是在朋友或是家人、恋人的陪伴下,仍然觉得孤独,也就是情感孤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已经有研究[1]表明,大学生中的孤独感体验不仅存在,而且比较严重,这对他们的成长、成才都是极为不利的。骆光林[2]等人的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的991名大学生中,有14.7%人经常感到孤独,有69.2%人偶尔感到孤独,也就是有83.9%的人感到孤独,只有15.3%的人没有感到孤独。这结果表明了大学生中的孤独感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另一项由孟晋[3]开展的关于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的调查显示:有13.5%的大学生体验到了高于一般人的情绪孤独,有7.3%的大学生体验到了高于一般人的社交孤独,有5.1%的大学生体验到了严重的情绪孤独,有2.6%的大学生体验到了严重的社交孤独。这结果表明了孤独感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
  虽然孤独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长时间的孤独体验会引发某些情绪障碍,如情绪低落、情绪脆弱、焦虑等,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强烈的孤独体验也会引起许多不健康的行为,如酒精依赖、自杀、吸毒等。由此可见,孤独感会对我们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对我们的身心发展都是有阻碍的,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减少甚至是消除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工作重点。但是,已有的关于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因素的研究较少,缺乏一个整体的或是系统的研究,这让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有了许多的不便。因此,本次研究将考察大学生中的孤独现象,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信任对孤独感体验的影响,为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2概念界定

  1.2.1关于孤独的定义
  “孤独”最初出现在医学领域,表示个体在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出现功能障碍。医学也做了明确表述“孤独,是一种情绪性的问题,孤独感是个体的心理情绪的体验,是沟通模式和人际交往的质的异常,是个体在各种场合中的社交技能、认知能力或交流能力等均发生广泛性迟缓的现象”[4]。后来,孤独的概念被心理学引入到“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心理学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或是自己对交往的渴求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
  1.2.2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教育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对父母各种抚养、教育子女的行为的特征概括。父母教养方式反映出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5]。
  1.2.3关于人际信任的定义
  人际信任是指个体认为同伴的言行举止、做出的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是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是个体构成自身特质的一部分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真诚、善良及信任别人的[6]。

  1.3三者的研究现状

  1.3.1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骆光林[2]等人对9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14.7%的大学生经常体验到孤独,有69.2%的大学生偶尔体验到孤独,总的来说就是有83.9%的大学生体验到孤独,只有15.3%的大学生没有体验到孤独,这说明大学生中的孤独感体验还是比较广泛的。另一项孟晋的调查[3]也显示:在533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8.7%的大学生处于高于一般人的情绪孤立状况中,有17.1%的大学生处于高于一般人的社交孤立状况中,另外有13.3%的大学生处于严重的情绪孤立状况中,有3.9%的大学生处于严重的社交孤立的状况中。相对应地,有13.5%的大学生体验到了高于一般人的情绪孤独,有5.1%的大学生体验到了严重的情绪孤独,有7.3%的大学生体验到高于一般人的社交孤独,有2.6%的大学生体验到严重的社交孤独,这些说明大学生中孤独现象的普遍性。
  1.3.2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7]的研究,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分成了三种类型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她认为权威型的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时候是温暖又严厉的,他们能够对儿童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反应,并合理的对儿童进行控制;宽容型的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很少会向儿童提出要求,他们给儿童充分的行动自由,对儿童的个人意愿给予极大的尊重,甚至会对儿童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专制型的父母对儿童的服从高度重视,经常使用带有惩罚性的纪律措施,要求儿童要无条件地服从由他们制定的准则,非常的专制和强硬。
  1.3.3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的人际信任问题开始成为国内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的关于高校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已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较大问题,与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社会信任度作比较,发现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是最低的[8],高师专科类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与其性格的情绪性特质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9]。

  1.4三者的关系研究现状

  1.4.1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李祚山[10]等人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之前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另外卓东炳[11]等人对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60名抑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均为高拒绝否认、高惩罚严厉以及低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
  1.4.2孤独感与人际信任相关研究
  韦耀阳和李晓[12]采用儿童马氏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孤独感和人际信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孤独感和人际信任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另外,徐本华和庞彦祥[13]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抑郁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抑郁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度低的话,那他的抑郁水平就高;对他人的信任度高的话,那他的抑郁水平就低。另一项张翔和王旭峰[14]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社交焦虑状况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人际信任是影响社交焦虑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对他人信任程度高的话,那他的社交焦虑水平就较低,对他人信任程度低的话,那他的社交焦虑水平就较高。综上所述,人际信任对孤独感是存在影响的。
  1.4.3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相关研究
  伍业光[15-17]等人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家庭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情感温暖和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有着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有着消极影响,其中子女的人际信任度与母亲的拒绝、否认型教养方式呈负相关,研究者认为这种教养行为可能会使子女成年后难以与他人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18]。
  总结以上,发现:(1)国内虽有孤独感与人际信任的研究,但是甚少,仍需进一步探究。(2)关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信任这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未出现,所以决定探究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弥补不足。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盐城师范学院本科学生300名作为被试进行调查,最后有效问卷一共有300份。其中有147名男生,153名女生;大一学生77人,大二学生73人,大三学生69人,大四学生81人;文科学生178人,理工科学生122人;农村户口201人,城市户口99人;独生子女212人,非独生子女88人。

  2.2测验工具

  2.2.1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
  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19](ESLS)是由Wittenberg于1986年编订,有两个分量表,分别用来测查大学生的情感孤独(EL)和社交孤独(CL)水平,分5个等级计分,1-5分分别表示“从无”到“很经常”。本次调查中两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0.74,0.87。
  2.2.1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20](EMBU)是由C.Perris等人编制于1980年,用于测查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经过我国心理学专家修订后由原先的81题缩减为66题,包括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父亲的严厉惩罚、父亲的过分干涉、父亲的偏爱、父亲的拒绝否认、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惩罚严厉、母亲的偏爱的11个因素,分4个等级计分,1-4分分别表示从“从无”到“总是”。本次调查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0.84、父亲的严厉惩罚0.86、父亲的过分干涉0.48、父亲的偏爱0.93、父亲的拒绝否认0.77、父亲的过度保护0.52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0.86、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0.67、母亲的拒绝否认0.83、母亲的惩罚严厉0.82、母亲的偏爱0.94。
  2.2.1人际信任量表
  人际信任量表[21](TS)由Rempel&Holmes在1986年编制的,用来测查同伴之间的相互信任度。该量表一共有18题,涵盖了信任的可预测性(Predict)、可依靠性(Dependence)和信赖(Faith)这三种内涵。可预测性指我们能预测到同伴的特定行为,包括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行为。Rempel&Holmes认为凡是行为能够被预测到的人,他的行为都具有连贯性(无论是一贯的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凡是行为不能被预测的人,那他就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可依靠性是信任三种内涵中最核心的。信赖是指人们确信同伴能继续担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并关心自己。此量表分7个等级计分,1-7分分别表示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本次调查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可预测性0.75,可依靠性0.84,依赖0.79。

  3结果

  3.1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研究

  3.1.1大学生孤独感的总状况研究
  通过对300名被试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其孤独感的总体情况,如表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该量表在计分时采用的是5点计分法,其中“有时”这一选项记为中等水平,赋值为3。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这两维度各有5个项目,因此将15定位临界值,即中等水平,大于等于15分者为社交孤独或是情感孤独。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300名被试中,社交孤独的平均分为11.74,情感孤独的平均分为13.39,因此大学生孤独感从总体来看虽然不严重,但仍存在着较大比例。
  3.1.2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研究
  3.1.2.1性别差异
  对男生和女生的孤独感程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下表2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根据表2结果可知,大学生在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3.1.2.2年级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级被试在孤独感各维度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见表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上无显著差异。
  3.1.2.3专业差异
  通过对文科生和理工科生的孤独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上无显著差异。

  3.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3.2.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研究
  通过对300名被试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得出其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如表7: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一共包括66个项目,计分方法采用4点计分方法。其中父亲的温暖理解包含19个项目,中等水平为38分,严厉惩罚包含12个项目,中等水平为24分,过分干涉包含10个项目,中等水平为20分,偏爱包含5个项目,中等水平为10分,拒绝否认包含6个项目,中等水平为12分,过度保护包含6个项目,中等水平为12分,母亲的温暖理解包含19个项目,中等水平为38分,过分干涉包含16个项目,中等水平为32分,拒绝否认包含8个项目,中等水平为16分,严厉惩罚包含9个项目,中等水平为18分,偏爱包含5个项目,中等水平为10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都高于中等水平,父亲的严厉惩罚、偏爱、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都低于中等水品。母亲的温暖理解、偏爱和过分干涉都高于中等水平,母亲的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都低于中等水平。这说明了大学生们的家庭环境总体上是温暖和谐的,有适当的一些管束,但也存在一部分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冷漠严厉的。
  3.2.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
  通过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和9所示: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从表8可知: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部分维度与大学生孤独感及其部分维度呈显著性相关。其中,社交孤独与父母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学生从父母那得到的温暖理解越多,他的社交孤独就越少;从父母那得到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越多,他的孤独感就越多。此外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过分干涉都会增加他的社交孤独感体验。情感孤独与父母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学生从父母那得到的温暖理解越多,他的情感孤独就越少;从父母那得到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和干涉越多,他的情感孤独感就越多。
  综上,在父母关心理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大学生,他的孤独感体验较少;而在父母管教严厉或是过度偏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大学生,他的孤独感体验较多。
  接下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与孤独感总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9: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由表9可知,进入了回归方程的是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的母亲温暖理解这一因子。在该模型中,F值为14.56,并且在P值小于0.05的情形下,大学生总体孤独感与母亲温暖理解之间有线性关系。
  线性方程中35.76为常数,偏回归系数为-0.1,根据T检验,该偏回归系数的概率P值在0.05以下时,具有显著性。因此,母亲温暖理解与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为y=-0.1x+35.76,说明母亲温暖理解对孤独感有反向预测,母亲温暖理解越多,孤独感就越少。

  3.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3.3.1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状况研究
  对300名被试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得出其人际信任的总体情况,如表10: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人际信任量表一共包括18个项目,计分方法采用7点计分方法。其中,“不确定”这一项记为中等水平,赋值4分。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各包含6个项目,中等水平均为24分。
  从量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各因子的平均分均高于中等水平,说明大学生生的人际信任度挺高的,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也存在人际信任度低的现象。
  3.3.2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
  通过对大学生总体人际信任及其各个维度与总体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1和12所示: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从表11可知: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这三个维度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对同伴的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程度越高,他的孤独感体验就越少。
  接下来,对人际信任的各个维度与孤独感总分进行回归分析,以下表12中为分析结果: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
  由表3-12可知,进入了回归方程的是可依靠性,共计1个因子。该模型的F统计量观察值为17.01,在概率P值小于0.05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可依靠性与孤独感之间有线性关系。
  根据大学生可依靠性对学业拖延线性回归的系数列表构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方程中的常数为24.58,偏回归系数为-0.09,根据T检验,当该偏回归系数的概率P值小于0.05时,具有显著性。因此,可依靠性与孤独感的回归方程为:y=0.09x+24.58,说明可依靠性能够反向预测孤独感,当个体同伴的可依靠性越高,他的孤独感就越少。

  4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某学院300名大学生被试在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人际信任上的当前状况,了解从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上来说是否会对这3个变量产生影响,并且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人际信任的相互关系。

  4.1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分析

  4.1.1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上的孤独体验并没有很严重,但也存在一定比例。同时,大学生的情感孤独高于社交孤独,这一结果与孟晋[6]的调查结果一致,他使用情绪与社交孤独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孤独的平均值为6.49,社交孤独的平均值为4.68。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生的年纪相仿,文化水平相似,经历的事情也相似,拥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相互间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的话题,有助于营造一个愉快又舒适的沟通氛围。此外,大学校园的环境氛围比较轻松愉悦,大学生有充裕的自主时间,使得他们有很多时间可以和别人进行人际交往。这些都大大的减少了他们的社交孤独体验。
  第二,大学生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正处于青春萌动期,是对异性产生好感与兴趣的年龄段,对结交异性朋友,并与他建立亲密关系产生需求,这也是大学生需求中较为强烈的。有的会因为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孤独感;有的即使是需求得到满足,拥有恋人的也会因为没有时时在一起而感到孤独;有的因为失恋而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中;还有的因为对朋友或异性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应而深感孤独。这些缺乏密切的一对一的人际关系引起了情感孤独的体验。
  4.1.2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孤独感上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Borys和Perlman[22]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孤独感体验上并没有差异,一些研究所显示出的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是因为采用的量表中出现了“孤独”的字样,而男性相较于女性是更不愿意向他人透露出自己的孤独体验,所以才会出现男性的孤独感低于女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情感孤独上存在生源地差异,也就是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情感孤独明显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这一结果与李传银[23]的研究结果一致,他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得到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出农村学生的孤独感要更高一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来自农村的学生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在城市里上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与城镇学生作比较而产生或多好少的自卑感,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到身边的环境中去,尤其是家庭较困难的学生更容易因自卑感而产生孤独感。
  第二,农村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会采用消极情绪,多数人会认为他人是不信任自己的,这也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
  第三,农村学生可能缺乏一些社交方面的技巧,使得更容易陷入孤独的情境中去。

  4.2大学生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4.2.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高于中等水平,严厉惩罚、偏爱、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低于中等水品。母亲的温暖理解、偏爱和过分干涉高于中等水平,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低于中等水平。这说明了大学生们的家庭环境总体上是温暖和谐的,有适当的一些管束,但也存在一部分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冷漠严厉的。可能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父母的整体素质较高,比较注重家庭教育,知道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关心理解中长大的孩子有利于他日后的个性发展、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良好发展。二、受国家计划生育的影响,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能把爱都集中在一个孩子上,出现偏爱的行为较少。
  4.2.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部分维度与大学生孤独感及其部分维度呈显著性相关。其中,社交孤独与父母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学生从父母那得到的温暖理解越多,他的社交孤独就越少;从父母那得到的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越多,他的孤独感就越多。此外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过分干涉都会增加他的社交孤独感体验。情感孤独与父母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和过分干涉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学生从父母那得到的温暖理解越多,他的情感孤独就越少;从父母那得到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和干涉越多,他的情感孤独感就越多。可能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父母给予的关爱和理解越多,对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形成越有利,通过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来减少孩子的孤独感体验。如果大学生的情感支持就越多。当遇到困难或是不开心时,他可以向父母倾诉从而宣泄他的不良情绪,从中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他减少孤独感的体验。
  4.2.3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人际信任度较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同伴的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程度越高,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就越少。当他心情低落想与人倾诉或是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悦时,若认为同伴是可依靠,信赖的,就可以找同伴倾诉、宣泄或是分享自己的喜悦,受到来自同伴的安慰、支持或是祝福。这样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体验也有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人际交往,从而也减少了孤独感体验。
  4.2.4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这三个维度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对同伴的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程度越高,他的孤独感体验就越少。可能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信任同伴的人,对同伴友善,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会更加的积极主动,促进了双方关系的友好发展,遇到问题或是困难时,也可以互相依靠。低信任度的人,对同伴常常产生怀疑,有较强的自我防卫心理,在社交过程中会出现退缩行为,导致个体人际交往失败,引起孤独体验。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与朋友发生矛盾冲突或是会丢面子等等的一些情况,这会对他们的人际信任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他们对建立和维持新关系失去信心,产生不愿意去社交等的退缩行为,时间久了就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孤独感。

  5结论

  5.1大学生社交孤独在性别、年级、专业、城乡和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5.2大学生情感孤独在性别、年级、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城乡因素上存在差异,来自城镇的学生的情感孤独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5.3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与人际信任有关。如果大学生感到同伴是可以信任的,能够去依靠的,那他的孤独感就会比较低。
  5.4大学生的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在惩罚严厉、娇惯溺爱或是忽视冷漠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孤独感较强;在民主自由、能够感受到父母温暖理解的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孤独感较低。

  6关于教育的建议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6.1大学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人际交往的技能

  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的技能有利于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缓解自身的孤独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基本的人际交往的技能训练,可以使孤独者走出孤独。首先,大学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社交观念,把社交作为是自己开拓视野,结交朋友,增强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后,要适当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对自己的学习或是思想上有帮助的人都可以与之交往,并不要局限于自己班级里的同学,主动积极地去结交班级里的或者是班级之外的同学,并从他们身上学习他们的社交技巧;最后,将学到的社交技巧运用到实践中,成为自己的一套系统完整的社交技巧。

  6.2父母要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作为父母,首先要给予子女足够的关心、温暖和理解,注重家庭的亲密度,增加和子女沟通的机会,了解子女的内心想法,使得子女有一种被理解感。其次是要有合理正确的沟通方式,要多鼓励少批评,多理解尊重少干涉惩罚,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理解,从而减少子女的孤独感体验。

  6.3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帮学生消除孤独感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如体育竞赛或是唱歌之类的文娱比赛都是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方式,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能使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交际圈,能够有和其他人交往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宽了他们的人际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如此,孤独感就消失了。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对有严重孤独感的大学生,帮助他们认清孤独的原因,给他们提供化解孤独的方法和社交技巧,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其摆脱孤独感。
  参考文献
  [1]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6:429-435
  [2]骆光林.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1999,3:112-115
  [3]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2002,6:95-103
  [4]Weiss,R.S..Loneliness:theexperienceofemotionalandsocialisolution[J].Cambridge,MA:MITpress,1973
  [5]Rotter,J.B..ANewScaleforTheMeasurementofInterpersonalTrust[J].JournalofPersonality,1967,35:651-665
  [6]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112-115
  [7]Baumrind,D.,Authoritarianversusauthoritativeparentalcontrol[J].Adolesce-nce,1968,3:255-272
  [8]郑信军.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J].温州师范学校学报,1997,4:63
  [9]张海钟.高师专科学生性格类型分布及其性格特质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1996,3:78-82
  [10]李祚山,唐家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2:167-171
  [11]卓东炳,许勤伟,王运策.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2002,1:13
  [12]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6:78-81
  [13]徐本华,庞彦祥.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6:106-108
  [14]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4:87-92
  [15]伍业光,黄锦萍,王秀云.某技校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调查[J].中国学校杂志,1998,12:74
  [16]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民族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5:493-494
  [17]业光,唐全胜.壮族大学生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初探[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2:149-150
  [18]苏巧荣.某卫校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2,1:52
  [19]Wittenberg,M.T.,Reis,H.T.Loneliness,socialskills,andsocialperception[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86,12:121-130
  [20]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1-213
  [21]汪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62-65
  [22]Borys,S.,Perlman,D.Genderdifferencesinloneliness[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85,66:1312-1329
  [23]李传银,王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J].社会心理研究,1999,1:35-4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8594.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