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整体增强,市场经济变得日益活跃,各企业之间竞争也随着增强。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各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将外部资源加以利用,其中通过负债偿还的方式是最为普遍也最为有效方法之一。企业有没有支付现金以及偿还账务的能力,是企业能不能顺利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动态的讲则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国内对于偿债能力的分析虽不及国外的深入但是近年的不断改变与提升,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制度,用先进的制度体系让各行各业的人们能利用不同方法预测分析市场风险并加以变通获取利益所以,企业对自身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企业要想长久立足于市场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保持合理的负债规模,增强偿债能力。对此,笔者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与整体,对上海医药公司的偿债情况做了总体分析,并通过分析,对上海医药公司偿债提出的优化建议。本论文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公司)的偿债能力的分析为例,对其年报三年的数据进行研究调查并计算各指标,以了解影响此公司偿债能力的各个因素的特征。。
关键词:短期偿债长期偿债偿债能力优化
1. 偿债能力分析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伴随时代的进步和发挥,信用经济也随之得到了提升,债务管理是现代化企业一种必要的融资方式。合理的进行欠债经营,会让企业在资金的流通管理上达到最好的效果,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我国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加速资金的流通周转,其主要原因同样是因为合理的使用了负债经营。同时,债务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探究企业的负债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分析,正确认识负债经营,举债时保持合理的负债规模,科学分析自身偿债能力,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企业经营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参考文献,借鉴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和总结,综合运用归纳等手段,了解偿债能力的相关内容。
案例研究法。结合具体企业上海医药公司,对公司负债经营和偿债能力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出化解的办法。
比率分析法。根究财务报表的若干相关的重要指标来分析公司目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本文选取了反映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通过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得到各财务比率,定量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本文通过对上海医药公司的负债经营与偿债能力情况进行初步探究,以期达到帮助企业发现经营过程存在的问题,防范财务风险,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市场经济。
1.2研究意义
偿付能力分析对债权人的权利是不可或缺的。债权人在贷款决策和贷款决策中,通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强弱,确定其偿还债务的担保程度,从而判断企业是否有贷款,所以有必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偿付能力分析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所必需。投资者为了保值增值,作为企业的投资者,为了保证资本的保值增值,有必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偿付能力分析是经营者正确经营决策所必需的。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通过对其偿债能力的分析,发现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企业的顺利生产。
2.偿债能力的相关基础理论
2.1偿债能力的概念
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是指在偿还债务所反映的企业的能力,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分析企业的具体财务情况,企业财务风险的发展规模,有商业潜力的未来利润。不仅如此,也可以为企业自身的决策活动提供参考,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分析企业债务的内容以及债务资产所要求的内容限制,一般在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主要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短期债权或短期债务的保护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流动性。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企业长期债务到期时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或者企业赚取利润或资产用于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2.2偿债能力分析的各项指标分析
2.2.1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1)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负债率。通过公式我们可以理解所说的1元是目前负债的多少资产可以做,以确保偿还债务。一般来说,这个公式的比例不低于1,1-2是最合适的,如果流动性比率指数太低,企业可能有短期偿债能力弱,有可能偿还短期债务将是困难的问题。相反,如果流动性比率指数过高,企业可能存在闲置浪费、资金利用效率差、效益不好等问题。在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进行指标分析时,应根据企业库存规模,结合周转率、流动性指数和变现价值等重点综合分析。基于公司的假设,即使流动比率很高,但如果存货规模大,周转速度会很慢,所以它可能会导致股票流动性弱,变现价值低,那么公司的实际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比表面看起来要弱。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2)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 (2-3)
速动比率是指每1美元流动负债中有许多快速资产偿还债务的担保,进一步反映了流动负债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指数越大,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指数越高越好,当然也有一般的限制,保持在100%左右是比较好的状态。在运用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性分析。如果一个公司的快速率很高,但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缓慢的,但它和其他应收账款大,流动性差,短期偿债能力的公司是如此真实的能力比指数差异。
3.现金比率
(2-4)
现金比率能立即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但不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再生。财务分析可以看出,现金流量比率与补充比率、流动性比率、短期资产流动性、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比流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严格、快速比更直接、更严格。一般也超过20%。但是,如果比率过高,意味着企业通过当前负债融资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但存在以低现金资产利润的形式。
2.2.2长期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
(1)资产负债率
(2-5)
它反映了企业的总资产和多少可以通过借款获得。这表明,负债率越高,偿还债务的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差;越强。从理论上讲,资产负债率不应超过50%,如果资产负债超过50%,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尤其是当资产负债率超过100%时,即信贷无力偿债或无力偿还,就有可能濒临破产和财务破产。
2.产权比率
(2-6)
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在向债权人偿还债务时保护股东权益的利益,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志。率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更高层次的保护债权,财务风险小,是低风险、低收益的金融结构;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物业的放大率低会影响每股利润。
2.3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必要性
2.3.1偿债能力分析的目的
(1)从权益性投资者的角度而言
一般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也相应的增加,反之,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弱,那么盈利能力也相应的减少,因此,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很好的决策参考。
(2)从债权人的角度而言
就企业的偿债能力来说,它的强弱一般来说对于企业的利息以及奇特的经济利益能不能按时收回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那么企业在进行资金的回收或者利息的回收的时候都会有很大的延迟,甚至会出现债权无法收回的情况。因此,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对于债权人的借贷决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
(3)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而言
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对于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以及筹资、投资活动能不能正常的进行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企业的经营者在未来其企业的投资或者进行筹资的时候都需要对自身的偿债能力有一个把握,一般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的话如果决策与偿债能力发生冲突的话那么就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不必要的亏损。
(4)从供应商的角度而言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偿债能力与企业能不能严格执行合同上的约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偿债能力如果不足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逾期履行合同的情况,而这对于供应商来说是不想看到的,所以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对于供应商的决策也是很重要的。
2.3.2偿债能力分析的必要性
(1)偿付能力分析对债权人的权利是不可或缺的。债权人在贷款决策和贷款决策中,通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强弱,确定其偿还债务的担保程度,从而判断企业是否有贷款,所以有必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2)偿付能力分析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所必需。投资者为了保值增值,作为企业的投资者,为了保证资本的保值增值,有必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3)偿付能力分析是经营者正确经营决策所必需的。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通过对其偿债能力的分析,发现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企业的顺利生产。
3. 案例分析
3.1上海医药公司的基本概况
上海医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药品制造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并持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国有控股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全产业链,2012年营业收入680亿元,根据2013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2015年10月,上海医药宣布与丁香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3月23日,上海医药披露年报,公司2017年营收为1308.47亿元。
表3.1 上海医药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年份
财务指标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 2431355 | 2965499 | 3745136 | 4199068 |
管理费用(万元) | 119097 | 152082 | 197068 | 280968 |
财务费用(万元) | 2241 | -2072 | -4917 | 4917 |
营业利润(万元) | 66541 | 60569 | 174601 | 161566 |
投资收益(万元) | 1513 | 1177 | 25382 | 2652 |
利润总额(万元) | 81188 | 85362 | 213642 | 208676 |
净利润(万元) | 64766 | 77720 | 180922 | 171721 |
销售净利率(%) | 2.74 | 2.68 | 4.89 | 4.13 |
净资产收益率(%) | 18.81 | 18.42 | 30.03 | 23.41 |
总资产利润率(%) | 6.51 | 5.99 | 12.11 | 10.5 |
上海医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3年几乎处于这几年比较低的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8.81,第二年在此基础上还略有下降,2015年又回升到了30.03%,进而判断出在2015年上海医药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是比较高的。而其他的指标比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总资产利润率等相关指标,也都表现出了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再看主营业务收入在2016年相对于2013年来说上升了很多,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净利润指标在2016年相对于2013年的增幅(149.34%),总体来看前几年盈利能力还不错,但是处于下滑的趋势,需要对经济政策进行正确的调整。
3.2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的现状分析
3.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3.2.1 比率分析
表3.2上海医药公司近三年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年份 | 流动比率 | 速动比率 | 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比 |
2014年 | 1.47 | 0.89 | 0.02 |
2015年 | 1.35 | 0.78 | 0.01 |
2016年 | 1.44 | 0.81 | -0.06 |
图3.1 上海医药公司近3年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及其趋势图
从表3.2可以发现,上海医药公司近三年的2014年和2015年基本一致,良好的流动性比率和速动比率短期偿债能力,但在2016年,平均每年下降,合并资产负债可见一项为期三年的分析表,2015年货币资金下降,其他应付款显著同比增长,导致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负债增加。
在对上市公司流动比率进行分析时,除了与一般认可的经验数据2进行比较外,还应进行行业内部的横向比较和自身过去的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即是上市公司通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上市公司的比较,可以由此得知本上市公司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具体的水平在整个行业中是偏高还是偏低,即具体情况究竟如何。而纵向比较即是通过与上市公司以往各期流动比率的比较,来具体分析出上市公司流动性的一个变动趋势。如果通过两个比较后,上市公司发现自身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的问题,那么需要及时找出原因及对策,以防止自身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因为问题没有解决而导致的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出现财务危机。本文以同为电器行业,上海医药公司的竞争对手九州通医药公司为例,分析比较二者2014——2016之间的偿债指标数据。
表3.3上海医药公司与九州通医药公司流动比率对比分析表
年份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上海医药公司 | 1.47 | 1.35 | 1.44 |
九州通医药公司 | 1.37 | 1.25 | 1.22 |
由上表可见,上海医药公司上市公司 2014年至2016年流动比率虽都没达到参考的标准值2,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医药公司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出现了恶化,因为从一个纵向分析的趋势来看,该上市公司的状况目前还是处于稳定状态。但同时,该上市公司也要意识到,本上市公司一直达不到标准值的流动比例仍需引起重视,未来需要通过采取措施争取让自身这一指标保持在标准值 2 左右。同样的,九州通医药公司的流动比率在各年间变化不大,但同样没有达到标准值2的参考指标数据。不过比较看来,上海医药公司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要相对高于九州通医药公司,这说明如果单纯的从流动比率这一个指标上来判断,上海医药公司上市公司在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上都明显要优于九州通医药公司。
在对上市公司速动比率进行分析时,和上部分内容相似,除了要将上市公司的数据与经验数据1 比较之外,还可以将上市公司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竞争上市公司进行横向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将上市公司当前的数据与上市公司以往各期的速动比率数据进行一个自身的纵向比较,从而得出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未来变动的趋势的总体判断。上海医药公司上市公司和九州通医药公司2014年至2016年的速动比率如下表所示。
表3.4上海医药公司与九州通医药公司速动比率对比分析表
年份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上海医药公司 | 0.89 | 0.78 | 0.81 |
九州通医药公司 | 0.97 | 0.87 | 0.91 |
由表3.4可见,上海医药公司上市公司 2014年至2016年的速动比率先下降后缓慢提升,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这一比率下滑严重。纵向来看,九州通医药公司的速动比率总的来看波动不大,比较平稳,尤其是2014年的速动比率值已经接近于参考指标数值1,说明九州通医药公司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相比较而言并不弱,甚至可以说也是非常强的。
表3.5上海医药公司与九州通医药公司现金比率对比分析表
年份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上海医药公司 | 0.02 | 0.01 | -0.06 |
九州通医药公司 | 0.013 | 0.015 | 0.02 |
现金比率一般认为20%以上为好。但如果上市公司这一比率过高也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这往往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未能得到合理运用,同时上市公司的现金类资产获利能力低,此外这一数据太高会导致上市公司机会成本增加。从两者比较而言,上海医药公司上市公司在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上,在2016年和九州通医药公司相比,不具备优势。
3.2.2 趋势分析
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数趋势分析如表3.6所示。
表3.6上海医药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数趋势分析
项目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货币资金 | 318736076.15 | 204457535.71 | 217312141. 47 |
应收账款 | 778389662. 45 | 778826223.38 | 930028708.55 |
应收票据 | 29730591.59 | 68227268.97 | 43687470.45 |
存货 | 640735004.97 | 637407623.04 | 778090215. 11 |
流动资产合计 | 2003274003.86 | 1986897183.49 | 2279430420.03 |
短期借款 | 536000000 00 | 491000000.00 | 764000000.00 |
应付账款 | 494.954.322.13 | 532386944.55 | 589610873.88 |
流动负债合计 | 1358316376.72 | 1469427176.09 | 1586531920.8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25478052.96 | 8206447.84 | -89853997.69 |
从表3.6可以看出,上海医药公司的绝对量可以看出,货币资金呈现下降趋势,减少了3亿元2014年至2016年的约200亿元,公司的应收账款的绝对流动资产量和增加应收账款从2014年将增长到超过900万元,比2016年800万元,流动资产200亿人民币,2014年增长至220亿在2016年以上;而其他流动负债3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看它的结构和流程的内部债务增加的性能为每个项目,尤其是短期贷款增加显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显示,从2014年的下降迅速减少了2500万,2016年约900万负,因此,导致经营性现金流比移动的负债大于0小于零下降。
3.2.3 结构分析
表3.7上海医药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结构分析
项目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货币资金 | 15.91% | 10.29% | 9.53% |
应收账款 | 38.86% | 39.20% | 40.80% |
应收票据 | 1.48% | 3.43% | 1.92% |
存货 | 31.98% | 32.08% | 34.14% |
流动资产合计 | 70.07% | 68.83% | 70.95% |
短期借款 | 39.46% | 33.41% | 48.16% |
应付账款 | 36.44% | 36.23% | 37.16% |
流动负债合计 | 47.51% | 50.91% | 49.38% |
从表3.7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非常高,每年大约70%,其中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占的比例最高,为40%左右,且应收账款比率2014到2016年逐年递增,企业在营业额增加的同时,需要注重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流动负债水平高的比例会很高,但是目前的资产盈利能力较弱,因此流动性资产的比例过高,因此次将影响企业盈利,流动性高的比例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流动负债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份额总额的大约50%,是比较合理的。
3.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3.3.1 比率分析
表3.8上海医药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及趋势分析
年份 项目 | 资产负债率 | 权益乘数 | 利息保障倍数 | 偿债保障比率×10 |
2014年 | 0.599943 | 2.499641 | 2.498526 | 6.732436 |
2015年 | 0.588870 | 2.432322 | 2.062336 | 20.712702 |
2016年 | 0.610924 | 2.570192 | 2.543607 | -2.184329 |
数据来源:上海医药公司财务报表计算
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在6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权益指数则在2.5左右。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保持在约2.5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且偿债能力在增强中。而在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计算出的偿债率也是负的,这表明经营活动产生不能完全依赖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现金,那么企业只能依靠自己的资金周转,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短期融资的风险。根据这四个指标的分析,企业偿债能力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但没有长期债务风险,该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稳定,商业信誉良好。
表3.9 上海医药公司与九州通医药公司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年份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上海医药公司 | 0.599943 | 0.588870 | 0.610924 |
九州通医药公司 | 0.6439 | 0.7294 | 0.6019 |
从表3.9可以看出,上海医药公司与九州通医药公司都属于高负债经营,从这三年的平均数来看,上海医药公司的负债率要略小于海信集团,然而从趋势来看,在2016年,海信集团的负债率为60.19%,上海医药公司为61.09%,海信集团在扩展业务的同时,也在控制负债比例,降低财务风险,上海医药公司在未来发展中,也要注意这一点,虽然能够通过不断的举债扩大规模以此通过财务杠杆获得更多的利益,但该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过高的话就会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进而对企业的筹资能力产生影响。
3.3.2 趋势分析
表3.10上海医药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数及趋势分析
项目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资产总额 | 2859096659.96 | 2886505863.64 | 3212686871.96 |
负债总额 | 1715293669.53 | 1699777116.45 | 1962707370.93 |
所有者权益 | 1143802990.43 | 1186728747.19 | 1249979501.03 |
息税前利润经营活动 | 71590705.00 | 97497382.99 | 119711687.07 |
现金净流量 | 25478052.96 | 8206447.84 | -89853997.69 |
从表3.10可以看出,该公司近三年总资产在稳定上升中。股权有轻微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非常慢,说明该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并在2016年该公司的净现金流为负值,这主要是受市场和行业的影响,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净现金流为负。
4上海医药公司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1上海医药公司面临的风险
由第三章的财务数据指标分析可知,上海医药公司资产总额基本保持稳定,2014-2016年变动幅度较小;负债总额呈每年递增趋势,结合这3年数据来看,上海医药公司负债总额占比较高,从财务杠杆效应的角度来看,公司存在资不抵债风险。另外占流动资产比重最大的应收账款,2016年和2014年相比,应收账款有大幅度的增加,达到98.28%。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业务数量不断的增加,出现项目款没有结清的情况就会随之增加。
与同行业的九州通医药公司相比,上海医药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占据优势,然而在长期负债里面,上海医药公司在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高于海信集团,应引起管理层的注意。
4.2上海医药公司存在的问题
4.2.1偿债能力有待加强
负债资金利用不合理,净利润不稳定。当地家电行业竞争压力大,需要提高服务质量,这都会导致举债成本的提高,同时举债的时间一长,对上海医药公司来说就增加了融资压力,缩减了利润,公司就会有无力偿债的风险。
负债结构不合理,负债率高。从上海医药公司的负债资金来源情况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太合理,没有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规划负债筹资的比例。上海医药公司的负债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应付及预收款项。
负债风险意识匮乏,风险管理欠缺。公司要想健康长远的发展,就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上海医药公司缺乏的就是风险意识和完善的风险控制,没有一套可行的风险管理办法。上海医药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并没有上报其他应付款的明细,管理层更多的是重视公司的家电开发进度和支出,以及销售的业绩,虽然对公司的债务风险也出了文件,但大多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质性的战略措施,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对所出具的财务报表和相关经营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就不能及时发现公司所面临的财务危机。
4.2.2应收账款管理有待加强
在应收账款方面,企业的应收账款在逐年的大幅度提高的外在因数是有多方面的,通过多家企业的数据对比这几年的应收账款数据,笔者认为最大的因素是,现代市场的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市场营销手段发展需求,企业能在市场拿到可观的份额,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留住客户,往往会对客户承诺赊销,这就导致了企业在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应收账款额度也提高了。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的应收账款在逐年的大幅度提高的内在因素: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人是不能独立完成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的,企业是一个团体,业务就像数学的公式一样,也是一环扣一环的,很少存在独立性的部门,因此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协作才能完成。对于财务中的信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资金回收速度变慢、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增大、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财务人员访问,大多的财务人员指出造成应收账款的增加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信用制度的管理不到位,销售人员或销售环节执行制度不严格等原因造成的。
对上海医药公司来讲,它的库存完全是依赖市场需求的,公司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进一切能力管理库存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库存补货的订单其实是在销售的基础上确定的。不过由于需求的不稳定行以及预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公司无法准确管理订单。现有的比较有效的预测方法是根据上海医药公司的历史数据分析未来的销售量,以此为依据。
表4.1 上海医药公司某地分店1月份~9月份销售量和采购量的对比情况
月份 | 销售量 | 销售额 | 采购量 | 采购金额 | 采销比 |
1 | 1.71 | 2230.77 | 1.37 | 1640.12 | 0.8 |
2 | 5.15 | 2047.88 | 5.45 | 1559.64 | 1.06 |
3 | 3.94 | 1724.6 | 3.82 | 1562.37 | 0.97 |
4 | 3.46 | 1237.76 | 8.64 | 1542.61 | 2.5 |
5 | 5.63 | 1971.29 | 4.47 | 1378.55 | 0.79 |
6 | 12 | 3055.92 | 6.95 | 2244.35 | 0.58 |
7 | 4.63 | 1727.94 | 4.67 | 1559.65 | 1.01 |
8 | 4.93 | 1904.78 | 4.28 | 1530.19 | 0.87 |
9 | 4.94 | 1727.44 | 4.52 | 1420.88 | 0.92 |
通过表4.1中的数据能够看出,因为需求出现波动,判断下一次的订货量会比较困难,而且已知的数据都是过去的,公司缺乏专业的预测方法,往往只能靠经验,主观判断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样的方法,也许短期内可行,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不行的。上海医药公司必须进行内部整合,从容面对消费者逐渐成熟的观念,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准确估计和预测未来市场的份额。
上海医药公司经常会遇到顾客退货或者投诉等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商品的质量出现问题、数量出现问题以及送货和售后等出现问题。这些事情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却体现着商家的信誉,有时候还有法律责任。比如说出售的商品过期了等,都必须从源头处理。对于那些不合格的产品之所以会进入市场,主要是因为不规范的监督等原因总造成的,所以要进行规范和约束。对于那些被退货的商品,上海医药公司应该尽可能的协商处理,进行补偿。这也是一笔开销。具体金额见表3所示。
表4.2 上海医药公司某地分店1月份~9月份销售量和采购量的对比情况
月份 | 销售量 | 销售额 | 退货量 | 退货金额 | 退货量比 | 退货金额比 |
1 | 1.71 | 2230.77 | 0.07 | 34.67 | 0.08% | 0.21% |
2 | 5.15 | 2047.88 | 0.17 | 82.18 | 0.25% | 0.20% |
3 | 3.94 | 1724.6 | 0.21 | 93.31 | 0.23% | 0.23% |
4 | 3.46 | 1237.76 | 0.28 | 85.08 | 0.28% | 0.33% |
5 | 5.63 | 1971.29 | 0.39 | 130.38 | 0.29% | 0.30% |
6 | 12 | 3055.92 | 0.59 | 206.16 | 0.39% | 0.28% |
7 | 4.63 | 1727.94 | 0.42 | 150.33 | 0.27% | 0.28% |
8 | 4.93 | 1904.78 | 0.46 | 181.8 | 0.26% | 0.25% |
9 | 4.94 | 1727.44 | 0.47 | 155.63 | 0.29% | 0.31% |
μ | 5.15 | 1958.71 | 0.34 | 124.39 | 0.26% | 27.50% |
4.2.3现金流管理不善
上海医药公司在行业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企业的现金管理方式也逐渐规范起来。然而,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现金管理的意识不是很高,只停留在在对企业流入和流出现金“记录”。
根据前面的财务指标分析,可以得知,企业的现金流入量虽然在2014到2016年在逐步上升中,然而对于家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来说,仍然是不够的。公司预计在2018年扩大公司规模和业务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公司的经营活动业绩尚可,有资金流入,但不足以填补大型建设项目耗用成本所造成的差距。因此,公司需要在日常运营中增加大量资金,有必要以外部资金作为补充。同时,公司现金流不足是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上海医药公司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5.1科学举债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紧密相联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上海医药公司是高负债经营,需要注意风险防范,确保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首先,就是建立短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用于财务风险的预防,通过监控企业日常经营现金流,分析企业的资金运用情况,成本控制状况,企业的利润来源等,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保持足够的流动资金,加强资金的有效管理便于企业拥有足够的盈利空间。
其次,通过以企业偿债能力为基础指标,盈利能力、经济效率、资产管理等为辅助性指标,建立起长期、高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完善企业的整个财务管控体系,真正有效的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最后,要制定全套的现代化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优化公司制约环境、实施全方位的风险评价、构建有序的制约活动、增强信息交流与融合、增强公司的内部监管。如在实际运营中,对合作企业,一定要详细了解对方的背景、资信情况,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持续跟踪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最终达到降低直接风险的目的。此外还需按照统一流程编制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报告,为以后的企业运营提供财务风险控制资料。
5.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得知,上海医药公司的应收账款额度在逐年递增,企业在扩展业务规模的同时,需要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大清欠力度,制定积极的收款政策,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监控制度,努力形成规范的应收账款控制程序。
首先,对应收账款可以进行分类,比如已经收不回的账款,即坏账,客户超过回款日期的账款,在正常偿还期的账款。很多超过回款日期的应收账款,一方面是由于客户的偿债能力有限,需要拖延周转一段时间,但还有个普遍原因是客户的拖欠心理,拒绝按时支付,企业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杜绝客户这种习惯的养成。同时,逾期未还的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的可能性更大,时间越长,对公司资金流动的影响越大。
其次,对逾期未还的应收账款进行更为细致的账龄分析。国外公司分析应收账款是否过期及过期天数来计算应收账款账龄;而国内公司直接分析应收账款存续的时间来计算应收账款账龄。
最后,应收账款发生后,应成立欠款清收小组。控制坏账的基本前提是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明确应收账款的经手人和部门负责人,对数额较大的应收账款应经过企业负责人的批准,并明确相关负责人应付的责任。第二,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资金回收制度,成立专门的资金回收机构,并将催收业绩纳入企业绩效考核的范畴中;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
5.3努力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水平
提升整体盈利水平。企业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经营理念,加强企业内控,为各项工作展开创造良好环境。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市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求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创造更多的利润。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盈利质量,加强现金流量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强化现金流管理的管理意识,为创建成公司的现金流利润最大化,防止企业利润没有现金的情况。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从上海医药公司的经营业绩来看,根据2014到2016年的财务数据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企业能够通过增收与节支两方面做起。公司对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松散,成本控制水平差,从成本支出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的比重来看,上海医药公司理财支出过大,成本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为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改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成本主要是因为支出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此应采取成本控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支出预算,加强监督和考核。
结论
一个企业仅凭自身有限的资金来壮大企业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筹资和集资的方式来获取企业债权是一种权益性的选择,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充实了资金,虽然从整体上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加,但只有通过支付相应的股债利息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收益,从根本上增加企业的财政收入,可以说是一种财务杠杆原理。综上所述,企业想要获取更多利益,就必须合理的使用财务杠杆原理,这样不仅有效的防止了财务风险的增加,同时也使企业的负债率能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王颖娟.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01):102-103.
[2]肖舒予.公司财务报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以上海医药公司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52-53.
[3]张瑞.解读流动负债对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影响——以上海医药公司为例[J].商业会计,2017(19):60-61.
[4]张俊.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以上海医药公司为例[J].现代企业,2017(09):71-72.
[5]王竟谕.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以上海医药公司为例[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4(03):230-232.
[6]刘慧慧.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纳税,2017(17):115.
[7]姚明秀.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150-151.
[8]巫丽莎.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中国出版,2017(08):47-52.
[9]朱晨曦,王艳芹.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01):119-120.
[10]于佳平.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商,2016(21):175-176.
[11]连育青.上海医药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的探讨[J].财务与金融,2016(01):74-78.
致谢
大学生活的时光过得非常快,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时候。回首在校园学习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感慨良多。
首先对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说声辛苦了,在忙碌的工作中帮我审查修改我的论文,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论文之中难免有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感谢老师给我提出的建议和指导意见,陪着我一起完成这篇论文。
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这些时光里,非常有幸的认识了我人生中永不离席的朋友们,这是我未来一辈子的财富,感谢你们给予我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无私的帮助。
在这里,也对辛苦养育我的父母表达感谢,养育之恩牢记心间,无论在何方,我都是你们的孩子,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能成为大树,成为你们的栖息地,祈祷你们在以后的人生中永远健康快乐。
大学生涯告一段落,然而人生之路正扬帆起航,学无止境,我将永远铭记校训,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我激励。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8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