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网络佛教的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网络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国内外的很多宗教都开始使用多种方式对人们进行文化信仰的传播。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如果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代表我国具有庞大的信仰市场能够开发。因此

   引言

  由于我国佛教的派别有很多,对于佛教的概念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民间的佛教思想与佛教的本职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佛教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当前社会主义时期,佛经有着世俗化以及现代化的特点,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虽然我国不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国家,但是佛教自古以来在我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佛教的传播在目前的网络时代也有了新的发展及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佛教网站不断出现,以机构我们网络世界中的重要部分,给传播佛教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很多佛教人士都已经认为网络传播佛教的时代已经到来,网络佛教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对当前网络时代的佛教发展进行研究,希望为促进当代网络佛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一、网络佛教的含义

  到目前为之,学术界对于网络佛教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在结合了广大学者的研究之后,笔者认为网络佛教就是代表能够传播、交流、弘扬佛教的思想与文化,体现佛教的精神的网站、包含提供与佛教相关的旅游信息、介绍佛教书籍与佛教器物的网站。目前网络佛教主要有以下作用:第一,提供佛教的信息与资料,在信息方面,对佛教的历史、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例如“回龙寺重建奠基典礼在沈阳举行”、“慈济志愿者爱心温暖:辛乐克台风'受灾村民”等新闻与信息。在资料方面,网络佛教为教徒们提供了佛教的经典书籍,对书籍进行解读以及高僧的著作,加深教徒们的宗教思想与体验。在语言的种类少多以汉语、藏语、梵文、巴利文等。在这之中高僧的讲座、与佛教文化相关的影视资源也在其中,可以做“在线藏经阁”。第二,工具与链接的作用,使用网络我们能够查看万年历、佛历以及常用软件。在连接方面整合了佛教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分类,对佛教网络进行策划,更好的让教徒们查找需要的资源。第三,交流与互动。通过网络教徒们能够在线的沟通交流,比如佛教QQ群、论坛、社区、专栏等。在这些平台的沟通交流不光能够使教徒们加强对佛教精神的理解,还能够让佛教在当今社会得到有效地传播,让佛教的社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第四,慈善与互相帮助。在佛教网络中经常劝导众生能够戒杀、放生、保护动植物环境、救助贫苦百姓、助学互助、在线募集等具有佛教思想的活动与言论,同时使用网络募集能够直接在网站上支付给网站的主办者用于慈善事业[1]。

  二、现代网络佛教的发展

  佛教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佛教的信息被扭曲,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很多收到过高等教育以及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环境下培养的人群们都对佛教“唯恐避之不及”,虽然很多人对佛教原本具有好感,但是长时间被据之门外。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佛教也在不断地发展,从1995年开始就不断出现佛教的相关栏目、论坛等,都为佛教网站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例如广州蓝天、水木清华、北大未名、交大思源等。在1996年卢浔居士创建了网络版佛教协会会刊《法音》杂志,次年智光居士创建了在内地的第一个个人佛教网站“南无阿弥陀佛”网站;接着释本心法师创建“清净乐土”佛教网站,它是法华论坛的基础;还有成军居士创建的第一个系统化的佛教资料网站“网络中文佛法作品选录”,它是即“网海莲舟”网站的基础;毛堃居士创建的“二十一世纪内部空间站”,对佛教资料进行了网上翻译[3]。这些网站引领了佛教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弘扬佛教的潮流开始涌现。
  佛教使用网络平台能够体现出佛教的自由理念和网络特点相符合,在网络上发展佛教的途径更加广泛。例如使用网络发表的佛教电子杂志,它的内容表现方式上和传统杂志相比更加立体,表现方式更加多样,让佛教的杂志能向更多的用户展现,而且很多网络杂志能够在线阅读,不需要话费用户的资金,能够让杂志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的下载量,提高了网站的点击率。很多用户在阅读之后都会进行评论,僧人们看见之后会进行恢复,加深了僧人与阅读者、阅读者和阅读者彼此的沟通与交流[4]。例如四祖寺的《正觉》杂志、宝通禅寺的《谈心》杂志、武汉佛教协会的《正信》杂志等。同时,每个寺院可以每月使用微博、博客、QQ与寺庙网站收集文章,吸引广大网民对佛教的关注,另外还能够按照评论的内容,对网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惑,减少寺庙与群众的距离,改变原本的传播局限。
  佛教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用平等的姿态在网络世界传播佛教的思想与文化,佛教的信徒们使用微博、博客、SNS等网络平台,用多元化的手段公开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佛教文化资讯。对于佛教热点问题的探讨,网络的互动性能够让佛教文化信息更加迅速的传播,增强佛教的影响。例如四祖寺各界暑期禅夏令营的成员们经过本次关注微博、博客、进入QQ群、微信群,产生了一个具有相同信仰、使用网络途径得到发展、交流的互动机制。每一个成员在网络中就能够感受到“心佛众生、无二无别”的理念,用平等的对话来表达自己对于佛教思想的见解[5]。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下,佛教的传播有着根本性的变化,扩展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网络佛教的发展中,有着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综合性网站。由很多地区的佛教协会、大学寺院、企业以及个人所创办。他们在内容上的特点就是没有特殊的宗教色彩以及地域色彩,例如东方佛教网、华人佛教、佛教导航等;第二,是佛教的论坛。这些论坛也能够分成综合性的论坛,例如佛音论坛。以及专业性的论坛,例如阿弥陀佛专修论坛、净土论坛、先锋佛学论坛。在论坛中能够传播佛教的思想,使广大教徒沟通交流。第三,道场类网站。这些网站把某一地区的大型寺院作为主要的道场,具有较强的地域以及宗教特点,在内容中虽然包含上述一些网站的特点,但是主要是体现寺院所属宗派以及该地区的特点。例如庐山东林寺网、杭州灵隐寺网、嵩山少林寺网以及重庆华岩寺之中国佛网都是属于道场类网站。第四,专业性网站。专业性的网站和综合性的网站相比,在内容上比较单一,不像综合性网站涉及的内容如此广泛,在佛教的某一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例如中华放生联盟网、佛教音乐网以及学诚法师网路专辑、济群网站等[2]。
  通过以上佛教网站我们能够看出当前的网络佛教发展尽管在主体上有着宗教的特点,但是主要是为了传播佛教的知识与文化,让佛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它的社会功能。由于网络的特点,现代佛教的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方式,它更像是一个传播、交流佛教的空间与平台。在这一空间与平台中,让佛教和我们的距离更近,具有了新的意义与内涵。
当代网络佛教的发展、趋势及问题研究

  三、网络佛教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网络佛教发展的正面趋势

  通过对当前知名的佛教网站的了解,从影响力方面来讲,佛教网站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发扬了佛教理念的教育作用,同时让人们对于佛教的了解更加深刻,但是并不能过分夸张佛教网站的影响。因为浏览佛教网站的主要人群是刚接触佛教网站的初学者,因此他们的忠诚度较低,只有少数人会坚持观看他们,和新闻网站以及色情网站相比,佛教网站的传播效率较低,发展规模也没有很大的飞跃因此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因此不需要对佛教网站的负面情况太过担心,更不需要人为的制约佛教网站的发展。
  从发展的前景上来看,很多重复的小网站会造成浏览主体的规模得到分散,同时造成这些网站无法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只能长时间的加大了经营的难度[8]。所以,佛教网站的管理者要能够知难而退,由于以往佛教网站的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质量较低的网站,所以会存在一段时间的淘汰情况,综合性的佛教网站以及专题类的网站才能更好的促进佛教的发展,是互联网佛教发展的主要力量,能够更好的传播佛教,改变人们对于佛教的理解,正在的让互联网传播发挥有效地作用。
  佛教在网络之中的发展让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精英人群以及高知识人群经过网络了解佛教、学习佛教、传播佛教的思想文化,用他们专业的知识给更多的教徒与网民提供相关的指引,让很多具有佛教知识的人成为了意见领袖。也让很多信佛的名人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在网络中更好的传播佛教,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佛教的重视。例如著名歌手王菲就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她就用自身的影响力为传播佛教做出很多措施,例如唱佛经音乐、佛印专辑,把自己亲自录制的佛印专辑所募集的慈善款用来捐建寺庙。王菲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信仰让她的心更加平静,不再看重外界的流言蜚语,让自己变得更加获得、随心所以,跟随自己的想法前进[6]。
  通过网络,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佛教的教礼教义,在很多方便给人们带来了正面影响,例如现在十分流行的素食餐馆,很多人都开始认同佛教提倡的“万物平等、不杀生”的理念。星云大师曾经说过:“素食最主要的是长养慈悲心,从心灵的净化来减少怒,达到内心的安然、祥和。”吃素的名人也越来越多,例如黄磊、张学友、吕颂贤等。吕颂贤曾这样说过:“我从佛教中得到智慧,不单止是一点小智慧,我更得到了一颗慈悲的心。我已经不再忍心杀害其它的生命,来满足自己的口福之欲了!所以当我看到别人吃所谓的美食,我只会看到背后的痛苦,根本一点欲念都不会有!现在吃对我来说就是为了基本的原因:饱肚子、维持生命!所以有得吃我已经感到很幸福,很快乐!”[7]由此可以看出,当代佛教在教礼教义、社团发展、传统文化、道德等很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在北大的演讲中回答过一个学生这一的问题:“科学发展的终点是什么?”杨振宁的回答是:“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科学发展的终点就是宗教。他曾经说过佛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之一,佛教自从在我国传播之后对我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9]。
  从杨振宁先生的话我们能够看出,佛教的信仰并不代表着“封建迷信”,佛教是智慧者向善的信仰。科学技术是我们人类智慧的接近,而佛教思想的本义就是让人能够抛弃杂念,体现与生俱来的智慧,因此科技发展与佛教并不具有矛盾冲突。想要体现佛教的科学性,就要能够正确的认识佛教,理解佛教。网络佛教的发展不光是广大知识分子被佛教所吸引,更是立志于佛教思想的广大教徒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而网络佛教只是使用了一种更为新颖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佛教。由于网络具有自由、互动、不需要受空间与时间限制的特点,对于佛教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改变。因此在网络中正确认识佛教、传播佛教教义是佛教在当代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网络佛教发展的负面趋势

  1.通过网络传播会产生误解

  今天的中国有6.7亿网民、400多万家网站,网络渗透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约束性,给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营造了全新的信息社会。然而,网络的发达,伴随而来的是大量信息的涌现,在实时化、多元化的同时凸显碎片化、片面化乃至于趋向危险化等特征[10]。从佛教的社会治理来看,佛教网络危机的出现,对佛教界、宗教界与社会、政府的协调治理均提出了新的挑战。
  通过网络传播的宗教类信息形成虚拟信仰空间——“虚拟宗教”,导致宗教边界淡化,虽然这能够方便各类人士接触宗教、学习宗教乃至于信仰宗教,但从传播的效率来看,宗教信息也变得难以把握,网络上复杂多样的信息并不能确保其传播内容符合法律、伦理,乃至于宗教戒律。
  佛教传播与网络的发展日益密切,网络成为了佛教事件的主要传播渠道——网民获取佛教新闻或事件主要是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各类佛教事件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这就导致事件能够迅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11]。但是近年来,涉及佛教的危机事件可大致分为辱佛谤僧类、挟佛敛财类、强拆寺庙类等等,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佛教形象,值得各方面严重关注。有些佛教危机事件的媒体信息,之所以在互联网上传播迅速,就在于对事件的处理态度以及处理过程未能做到快速、及时、人性化的发布。如在种种拆迁寺庙事件背后,涉及的是经济利益的博弈,而“功德箱财政”事件则更是透支政府公信力的问题[12]。这些备受非议的事件所展示的种种问题并不限于佛教内部,而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佛教的认识、佛教的发展形象以及政府对于佛教的管理问题等等。因此,从网络角度看佛教网络危机的协调治理问题迫在眉睫。

  2.网络佛教发展与佛教发展本质脱离

  网络虽然给我们的言论自由提供了很多方便的条件,但是由于网络环境较为复杂,很多观念会带来人们混乱的感觉,不能直接从这些观点中判断出正在合理、有价值的观点。所以,无法直接的从网络中选择出符合自己的观念与思想,进而会给很多对佛教存在不解与迷茫的人带来更多的困惑,进而产生对佛法认识不清晰、理解不全面,让网络佛教的发展与与佛教发展的本质脱离。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网络中的错误观念流传广泛。网络之中的受众十分广泛庞大,这不光是其优点也是它的缺点。一些负面的、错误的观念很可能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迅速的传播给大量的人群,假如这些人群中有自我辨别能力较低的,无法正确分别思想是否正确,那么他们就可能一直受到错误观点的影响。第二,混乱的网络环境对于佛教的传播十分不利。我们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思想,这就导致无法避免的夹杂一些不健康信息,甚至很多人肆意传播不良信息,造成网络环境受到更大的污染。在这一混乱的网络环境之中,佛教思想的清净受到影响,佛教观念的影响力也不断降低,这对于佛教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制约。第三,在网络环境之下很多佛教的信徒们沉迷在网络之中,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修炼。网络的内容庞大混杂,我们就算花一辈子也无法看完全部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每天都在快速的增长,而佛教是一个重视真修实干的宗教,没有这些积累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收获。假如我们沉迷于网咯之中无法自拔,那么就无法产生正确的佛教认识,也无法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与层次,更难把正确的佛教思想向其他人传播,继而影响佛教的发展,导致使用网络让佛教进一步发展的本质脱离[13]。

  3.出现信仰实行精神的缺失

  佛教自从在公元前在我国开始流传后,在我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虽然这也是一种世俗化的过程,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得到加深,佛教僧众有着从以往的世俗化开始向庸俗化转变的趋势。在互联网时代,如今的和尚们开奔驰、玩手机、上网已经是正常的事情,娶妻生子更是比比皆是。在很多地方,僧人已经变成了一种职业,甚至是一种高薪职业。因为个人的需求以及政治的需要,很多僧人在白天上班时穿着袈裟,当成宗教的领袖,但是在下班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在社会中的享乐者。这种情况让人们改变了以往对佛教晨钟暮鼓、吃斋念佛的影响[14]。例如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就是很多明星和尚中的领先者,到哪都会受到记者们的瞩目。尽管释永信在接受采访时说明目前其寺庙的商业化动作只是为了能够传播佛教文化,但是这个过程中与目的十分重要,主要选择了什么方式也很重要,但是目前佛教僧人庸俗化的情况让佛教变得越来越功利,除了让僧人的曝光率曝光了之外,对于传播佛教文化没有太大的好处,反而让佛教受到了更大的争议,让很多信徒的信仰出现动摇。
  同时,当前很多寺院已经抛弃了原本传播佛教的初衷,用佛教来当做敛财的工具,费尽心思来获得经济效益。有许多佛教网站把盈利当做了主要的目的,弘扬佛法却成为了表面功夫。通过网站来募集让教徒缴费。这种趋利化的情况让佛教网站只注重创收,而管理网站的很多人只是借助了佛教以及居士的名头,大部分的网站管理人员都把精力放在了管理网站的工作上,这种情况不光会对居士的个人修养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让僧人的精神面貌得到损害[15]。通过互联网这种传播有效地传播渠道,导致很多佛教人员开始“饱暖思淫欲”,和佛教“苦行”的教义相差深渊。因此,这种现象目前需要及时制止,这种没有节制的趋利化会造成人们对于佛教的误解与不满。这就代表当前网络佛教的发展存在着信仰实行精神的缺失的情况。

  四、网络佛教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一)网络佛教传播的意义

  如今各种网络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用网络能够让我们的沟通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在网络之中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他们会对人们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造成社会失去和谐稳定。而佛教有着劝善向善的理念及作用,提倡无我利他、普渡众生的人生观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能够让人们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网络时代发展佛教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6]。同时,佛教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式以及宁愿为了社会大众的安乐自己承受痛苦的封建精神,能够在道德方面加强对个人的约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佛教在哲学、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发展,是我们珍贵的文化宝藏,我们要把其不断传承与发扬,让它更好的为人们为社会服务。诚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佛教虽然能够稳定人心,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用网络技术能够让佛教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这对于佛学的传播与发展来讲也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佛教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佛教培养虔诚的信徒,而是要立志于传播佛教的思想与文化,网络佛教更应该成为传播佛教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招纳信徒的工具。网络佛教与现实中的寺庙作用不同,网络佛教的发展更重视与文化与精神,而传统的寺庙更多的是一种组织与方式。所以,让佛教的理念更符合如今社会的发展,是网络佛教存在的价值。

  (二)进一步发展网络佛教的启示

  1.政府完善有关政策、加强网络监管

  想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要在法制的约束下活动,建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让社会在公平、公正的秩序下进行,这才是社会发展的重点。另外,想要保证社会的和谐,也要从道德方面加强约束,伦理道德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基本。因此,更要加强道德观念,有了法律政策以及伦理道德的约束,社会才能够更和谐、稳定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人心自然也会得到升华。其实佛教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出世法想要把世间法当做标准,从根本上来看这两者是和谐统一的,没有冲突。政府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宗教也能够更好的传播[17]。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我们能够看出,政治清明的朝代宗教发展的也最是繁荣。反之也是如此。因此,政府需要把社会中一些负面情况最大程度的减少,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宗教的发展。而宗教的传播发展能够更人心得到净化,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让社会健康的进步。我国有句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要有相应的规矩来进行规范,宗教的传播也是如此。这一规矩在如今就是代表法律的有关政策。从历史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宗教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正面的作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建议一个科学的宗教发展政策与制度,产生一个完善的制度系统,在系统中权利与责任明确,具有现实的操作性,让宗教的发展能够有法可依,如此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就能够一个行为规范,在政府的引导之下更好的展开宗教活动。当然,在制定宗教的有关法律与政策时,需要更具专业性,尽量集合社会各界的建议以及宗教专业人员的建议,让制度更加完善。因此,我们不光要加快网络佛教有关管理制度的颁布,还要政府加强监督与管理,为网络佛教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在法律制度推行之前要合理使用行政方式对当前的网络佛教不良现象进行监督与处理,让佛教能够在干净、健康的网络中传播。

  2.网络佛教摆正自身定位、规范网络行为

  我国不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国家,宗教与政治从古以来都是属于单独的两个个体,政教分离才能让国家更好的发展。在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僧人迷恋权利,影响真挚的情况,但是在目前社会主义发展时期,佛教人员大部分都是用民间的草根身份在社会中出现,在国内也没有对真挚的发言权。佛教内部的规矩能够给佛教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尽量突出佛教的文化知识与教育功能,为佛教发展奠定基础。虽然目前的佛教都是把世俗世界当做主体,但是教徒们很可能出现被利用的情况,假如佛教无法保持独立的品格以及清新的面貌,就会影响佛教发展的前途[18]。比如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中流传的佛教纪录片《山西小院》,在第五集之中很多佛教的信徒说自己如果生病了从来不去医院看医生,念一念佛经就好了;传播诵念佛经可以让去世的亲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等,这些行为和过去的“法轮功”邪教有何区别呢?会让大众对佛教产生更多的误解。
  因此,网络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摆正自身的定位,不然就会影响宗教政策的进程。首先,教育让我国佛教协会以及网络的主管机构,推出标准的管理规范,在网络中规范佛教的有关信息,并且实行法制化监督管理。网络平台能够成为加强凝聚力的有效工具,也给佛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快捷的通道,让佛教活动的举办也更加方面,但是网络并不是不能够控制的,在加强控制的同时,也要不断进行监督与检查。其次,可以成立佛教内部的网络发布平台,对于一些不符合佛教精神的事件以及和佛教有关的商业活动广告宣传进行适当的处理,改变网络中有关佛教的混乱情况。在宗教之中也会存在着xxxx情况,所以无论是真正的僧侣还是假的活佛,如果出现违背了佛教思想的情况,就要受到内部的教育与处理,甚至承担有关的法律责任。想要做到这一点不光需要佛教内部人士积极的发挥指导功能,还有与政府相结合进行协同管理[19]。最后,加强在网络中普及佛教的基本尝试与知识,提升社会各界对于佛教的认识,积极宣传我国当前的宗教政策,让佛教的发展朝着正面的方向前进,提高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3.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提高辨别能力

  在网络当中,可能会出现与佛教相关的很多不实的言论与负面信息,在这些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和规律的情况下,相应的舆论调控手段也应该各有不同。突发事件生成后,即时在证据和细节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也应秉持开诚布公的陈垦态度,而不是一味地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以避免情绪性舆论的爆发。则就需要从权威性强的意见领袖处获得引导,通过联合、组织、培育等方式通过意见领袖在此类事件中传播和生成积极健康的舆论风向[20]。这些意见领袖所代表的是佛教传播的名人,他们通常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对佛教更有理解,所以有着很多的群众信赖他们,并且会模仿他们的行动。所以,这些意见领袖们应该发挥其责任,宣传、转发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不良的信息与行为应该进行辨别与质疑,能够给广大群众提供真实的佛教文化与思想精神。同时,还可以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让人们加强与佛教高僧们的直接沟通,避免出现被他人误导的情况。在这些过程中,要加强对内容的建设,不光要能够最大程度的传播正确的佛教理念与知识,还需要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具有现实意义。例如素食食谱、佛医知识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吸引,让更多的人关注佛教,学习正确的佛法,不受封建迷信与邪教的干扰。

  结语

  佛教深深的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扎根,具有强烈的文化印记。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内佛教大多都是把祈福赎罪当做主体,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越来越多的寺庙僧人步入世俗生活当中,不再重视佛教的规矩戒律,给人们带来了“无毒不秃,无秃不毒”的负面想法,大大影响了佛教的原本形象。而自从一些居士阶级的精英人群开始在网络上传播佛教、大力发展佛教网站,让这种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如今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中,物质、权利、美色让人沦陷,佛教能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一个避风的港湾。本文对当代网络佛教的发展、趋势及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进一步发展网络佛教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现代佛教的关注,促进网络佛教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尧中.试论网络视域中的宗教传播——以佛教网站为例[J].宗教学研究,2008,04:207-209.
  [2]董中印.网络环境下九华山佛教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池州学院学报,2008,04:56-59.
  [3]安虎生.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从佛教网络到网络佛教——中文佛教网络发展历程和现实意义浅谈[J].佛教文化,2005,01:51-52+54.
  [4]薛一飞,邢海晶.掣肘与开放:网络弘法视域下的佛教组织变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135-142.
  [5]王雷泉.释迦以至道救世,承其后者事乃在于流通——大众阅藏对于构建网络佛教之体的意义[J].法音,2016,08:29-35.
  [6]释慈惠.佛教与现代传媒——浅谈网络弘法[J].法音,2009,03:13-17.
  [7].中国佛教协会:不赞成在网络平台公开拍卖寺院“头香”“头钟”[J].法音,2015,03:8.
  [8]薛一飞,邢海晶.佛教僧人网络化修行及其影响研究——以四川省汉传佛寺僧人网络化缘和持戒为例[J].宗教学研究,2015,02:133-138.
  [9].佛教不主张商业化,但不排斥网络——学诚会长接受《新快报》专访[J].法音,2015,10:42-45.
  [10]成军.在网络佛教讨论区上与部分法轮功弟子的对话[J].法音,1999,09:10-17.
  [11]王国庆.佛教传播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2]吴华,任雅仙.新媒体视域下的宗教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以佛教网络群体为线索[J].新闻界,2016,17:36-39+44.
  [13]方立天.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J].中国哲学史,1992,01:101-108.
  [14]董中印.网络时代九华山佛教档案开发促进池州旅游发展[J].青春岁月,2013,24:433.
  [15]董中印.网络传媒环境下九华山佛教档案文献编纂利用优势[J].青春岁月,2013,24:436-437.
  [16]卓么措.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7]王福芹.古代中韩佛教哲学中的圆融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延边大学,2007.
  [18]赵涧.我国佛教网站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7.
  [19]王博徐欣李雨喆.从奉化经验看景点观光模式如何向全域旅游转变[N].宁波日报,2017-01-06A05.
  [20]觉醒.新媒体与佛教网络危机的协调治理[N].中国民族报,2016-03-1500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8830.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11月17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