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文化谈景观塑造

景观社会与现代社会相契合,从关注生产过渡到关注生活。景观社会是视觉文化产生的原因,视觉文化加深了景观社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本文分析了景观社会的定义和视觉文化,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同时分析了在景观社会下,视觉文化发展趋势,揭示了景观社会发

  一、景观社会定义

  景观社会理论是由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的。按照马克思主义观念,社会主流是生产。景观社会学者则认为当今社会主流是再生产和消费,将关注重点从工厂转移到了日常生活中。这种理论超越了时间和历史的范畴,对空间和社会结构更加重视。
  当今社会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媒体社会,世人整天生活在视觉刺激之中,电影、电视等媒体资源影响着人们的感知能力,景观社会理论将我们的生活比喻为一种社会景象,世人的生活同样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景象。我们的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好奇心同样被视觉化了。景观社会是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德波认为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景观社会意识形态控制之下,在这种意识形态之下,世人已经远离了真实的生活,人们身边所存在的事物,完全处于景观社会操控之下,而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也已经处于景观社会操控之下了。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文化的出现

  (一)文化发展三个阶段

  1、农业社会人类文化

  农业社会人类文化处于听和说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形式,作为大多数国民来说,没有发言权,只有听特权阶层发言的机会,因此在这个时期的文化中,人类各个阶层语言拥有自身的效力。比如说中国商朝时期的巫师等具有发言权,而作为平民百姓则没有发言权力,底层民众被排斥在公共事务之外。

  2、工业社会人类文化

  工业社会人类文化处于写和读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农业社会时期处于特权阶层的僧侣被拉下了神坛,“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开始逐渐被世人所认可。这种文化的变迁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新的经济组织启发了人们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开始兴起。比如说工业革命之后的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写和读模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支撑,第一,知识分子大规模出现,文化不再被少数人垄断。第二,技术发展为读和写提供了条件,使其能够延续自身文化。从根本上说,这种写和读的文化,并没有实现人人权力平等,话语权依然被社会精英集团控制着。
  “要理解德波的景观社会,就必须站在大众传媒社会这个基础上。”在这个阶段,景观社会融合为一种商品景观,通过构建消费欲望,来实现信息传播,因此在这个阶段根本,是取决于信息传播媒介塑造。

  3、视觉文化出现

  在后工业文明时期,社会文化呈现出“看”的趋势。尤其是伴随着照相技术不断研发,图片、影片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以往传播过程中,文字是主要传播媒介,不同种族国家对文字理解程度不同,容易发生歧义。图片和影片是生动形象具体的,能够直接传递文化信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成熟,视觉文化成为了融合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纽带。随着社会分工日趋复杂,人们难以获得对其他工作者足够多的了解,通过视觉文化能够顺利实现联系。
  在景观社会的影响下,随着传统媒体技术不断更新,视觉文化成为了景观社会一种有利折射。视觉文化依托平台除了摄像技术之外,互联网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彼此相互联系,视觉文化实现了文化迅速传播,呈现出一种网状发展态势,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原本平凡的一座古庙,因为诗人自身情感而出现了改变,使得一座呈现出视觉文化的古庙成为了景观结合体,实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结合。现代社会人们通过影响去寻找视觉刺激,媒体通过各种方式,成功地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将自身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融合为一体,向往影响所传递出来的视觉文化,树立客观事物景观。

  (二)景观社会是视觉文化产生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伴随着景观社会时代到来,人类文明开始进入到了视觉文化时代。文明程度影响着国家竞争实力。低层次文化水平势必会导致国家落后,诚如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由于清王朝长期闭关锁国,文化层次已经沦为了世界末流,因此遭遇了落后挨打局面。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正确面对视觉文化对社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三)景观社会离不开人类感知

  除了社会发展原因之外,视觉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感性认知。在人体感知外界的过程中,人类对视觉依赖较多。视觉经验主导了人类的感性认知,视觉文化发展历史等同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那就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剥夺实验者一切感觉来源,每一个实验者都感到难以忍受。感知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图像可以看做是人类了解社会的方式之一,并取代了文字的主导地位。
从视觉文化谈景观塑造

  三、景观社会下文化特征

  (一)影像与社会主体作用

  在景观社会下,影像成为了社会主体。斯密指出,社会生产的基础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这种分工包括了社会分工和生产部门分工。分工能够同时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社会整合能力提升。黑格尔同样指出了社会分工的优势和劣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斯密则完全依靠历史边界进行系统地分析,将商品看作是社会主体。随着社会发展,影响成为了商品的中介,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今社会生产体现为影像生产,真理存在于影像之间。社会集中体现在影像之中,世界由商品开始过渡到影像之中,使得影像逐步成为了社会的主体。

  (二)影像在景观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在景观社会之中,影像并不是社会生活装饰品,而是处在整个社会的核心部位。之所以说影像在景观社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主要是由于技术发展。技术发展推动了景观社会构建,是资本发展逻辑的一种必然趋势。资本价值由商品过渡到景观社会中。景观社会建立,使得商品成为了一种景观社会映射,现实与景观融合为一体了。
  从社会生活构成来分析,社会主要分为资本、商品和景观。随着景观社会构建,景观社会对商品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像自身合法性得到了认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景观社会范围逐步缩小,视觉文化越发凸显。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人们拥有了更为畅通的表达渠道,即便是普通人也具有了自我表达渠道,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了视觉文化最大化,为视觉文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说美国好莱坞电影影响力是非常大,对全球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景观统一满足了人们的欲望

  景观社会统一的方式,是让世人能够成为社会主流。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行为实质上是深层次影像的反映,或者说是深层次影像操控着人们的行为。随着商品社会发展,人们能够按照自身需要来选择物品。在景观社会中,人们通过符号形式来表达出自身需求,这种表达方式借助符号之间的信息传递作用。在景观社会操控下,人们资源接受景观社会的引导,按照社会原则开展自身行为。通过人们对景观社会行为的认可,景观社会合法性逐步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从视觉文化上来说,景观社会将自然通过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转化,使得自然通过影像技术得以展示,这种影像不再是单纯地景观消费时间,而是一种现代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传递.在现实生活中,公众与景观社会所创造的影像融合为一体,被景观刺激所引导,与视觉文化开始融合为一体。
  景观社会建立,塑造了商品社会到影像社会转变,凸显了不同阶层世人的需求,世人的反馈和信息表达渠道实现了媒介推进,实现了自身水准提升。由商品主导的生产社会,开始过渡到以影像为主体的景观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视觉文化开始凸显,成为了人们关注焦点之一。随着景观社会的推进,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书籍

  [1]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2]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周颖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6).
  [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00(10).
  [4]唐英.视觉文化及其娱乐性观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
  [5]熊晓庆.解读视觉文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6]视觉文化的转向[J].文艺理论研究,2004,(02)
  [7]罗阳富.试论视觉文化时代读写行为的转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8]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J].学术研究,2005,(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8889.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11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