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传导途径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完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市场上的中流砥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不仅仅考虑到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逐渐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完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市场上的中流砥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上市公司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不仅仅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相关理论基础,还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的基础知识入手,深入分析机构投资者加入公司治理的原因,以此得到四种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而后对目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最后旨在得到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动机;现状
 
Research on the transmission way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bstract
 
Since 1980s, the capital market of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ies has been improv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t present,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improv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ave become the mainstay in the market,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and the impact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whole stock mark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By comb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and way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articipation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imed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performa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Keyword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orporate governance; motivation; condition


引 言
机构投资者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不仅仅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养老机构以及一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等其他方面的组织。众所周知,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上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已经成为抑制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利器。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资产的占比越来越大,不仅改变了证券市场的主体,同时直接引发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其角度从保持一定的距离向直接掌控的方向进行转变,这种变化使我们发现机构的投资者在面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过程中,其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的完善,同时我们也发现机构投资者的能力在不断得到提升。
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表现出整体质量较高、数量日渐提升的局面,在投资市场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在具备充足的资金、与时俱进的技术和信息方面拥有巨大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它在对公司治理的途径上有哪些选择?是通过法律途径亦或与股东之间的协商?同时机构投资者在介入公司治理后对企业构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为此,我们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公司治理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最终了解他们的动机、途径、现状及问题等力求得到一个科学、系统且严谨的认识。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机构投资者的内涵
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广义以及狭义两个角度入手去全面分析。广义上指使用自有的资金又或从散户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其中最典型的投资者是一部分共同基金,它们的目标对象是有价证券。从现阶段来讲,境内有两部分投资者:一部分时那些具有证券经营业务资格的机构,另一部分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管理基金等。在狭义上看,投资者就是西方国家一些金融机构的统称,他们以长期管理储蓄、有价证券等金融业务。包括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各类福利基金等金融组织。它们一直以管理养老基金以及单位的信托基金为主,然而资金的相关运用以及筹集都是由专业人士完成。
1.2 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同样存在狭义和广义上两种解释。从狭义上看,公司治理是公司与股东相互间的身份关系,前者是被监督主体,后者是监督主体,维持管理层的行为与股东的利益间的平衡。从广义上看,公司治理不仅囊括了公司及其所有者之间的监督和控制关系,也包括了与其他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债权债务人甚至广大群众等。
 尽管公司治理在定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基本特征上有两个共同点具有:一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它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公司所有者、董事会和管理层。核心不仅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以保证有效地制定公司的战略决策,而且还要能管理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等。它应该是在合规、合法、可持续性的基础之上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够确保公平的对待每一位收益者。二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确保公司资产在经管的所有人员和所执行的所有程序和活动中得到恰当的使用。公司治理是部分程序的实施和执行,这些程序的目的是保证那些管理公司的人为缺席所有者的最大利益而恰当地利用时间、才能和资源。它从多种维度改善公司的经营环境,使得公司管理层得以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率,并且增加公司利润的产出,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他还可以使公司不断发展可持续经营能力,提高自身的绩效水平;不断完善员工以及公司各个管理阶层的经营活动,以最终确保企业股东和社会的利益。
1.3 公司绩效的概念
进入21世纪新XXX,公司绩效成为多数企业关注的热点。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使企业更加注重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绩效考核等相似的方式来促进公司进一步的发展。但往往在过程中对于绩效的理解不够全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绩效这个概念?绩效其实就是代表一种产出,在公司层面,它代表的就是一个个体的投入产出情况,这个个体可以使一个组织,也可以是一个个人。其中个体代表主体,投入代表过程,产出代表结果。在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各种资源,比如说人力、物理、时间等等,其结果就是最终工作任务的效率、质量的完成情况。可以可以说;只要有完整的组织、远大的目标,就必然存在绩效等问题。
与此同时就衍生出了公司绩效。公司绩效最直接的体现来自于财务数据,相关财务数据能够展现公司的财务状况、资金运动,直接反映出企业的资产盈余能力。公司绩效是企业一定期间内企业经营所得的业绩成果。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治理人员、关注者可以通过书面的绩效水平成绩判断出企业经营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因此选用财务指标衡量公司绩效水平,是目前中西方国家在研究和实证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方法。本文提及的公司绩效同样来自于财务数据,具体而言就是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它能直接体现公司盈利能力。


2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
机构投资者资金充足、信息来源广泛,并且他们在相关专业能力非常强。烈的专业化他们在公司的经营运行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监督公司经营者的经营情况,不断对其经营决策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避免公司内部人员其进行控制,同时这样可以帮助公司进行科学化的决策管理,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从而改善公司的治理现状。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保障。目前,我国企业当中的机构投资者如何参与企业监督与管理,他们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有哪些? 本章将做以下详细阐述。
2.1 机构投资者的逐利偏好
机构投资者的逐利偏好是他们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之一。目前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就是一些信托机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和合格的境外投资机构等,在整个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其实就相当于法人,对期望收益率把控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两者间存在着受托责任。一旦投资人没有获得预期收益,那投资者就无可以用的价值。故追逐利益才是机构投资参与资本市场的本质。然而,对于那些被投资的公司来说,其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处于分离状态的,这样就在投资与被投资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的关系。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管理,股东对经理人员的行为决策一知半解,源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代理成本产生往往是经理人选择偏离、违背股东意愿、损害股东利益等行为造成的。通过有力监督被投资公司,缓解其委托代理问题是维护股东利益的有效方法。机构投资者往往会不断关注投资收益的问题,因此他们常常通过对成本的分析与控制达到更高的投资回报。因此在整个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投资者会不断对成本进行缜密的分析,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析模型,当收益率升高的时候,就会正向刺激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整个运营过程监督的积极性更加强烈。不过,由于投资者往往具有更加专业的知识以及经验,他们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反而可以不断降低监督成本,同时不断提升股票的市场价值。
2.2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参与公司治理要具备的首要因素。首先大多数投资者作为社会资本的委托代理人,他们应该使得投资人的资产配置在保值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增值,这也是投资者存在的价值。不过投资者要完成相关受托人的委托,就必须不断对市场的各行各业进行调研,以发现投资回报率强的公司,同队相关投资以及监督,为委托人获得更多的价值。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者就应该不断的从各个角度维护证券市场的平衡稳定发展,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目标。
2.3 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
资金和信息优势是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迅速不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投资者在进行公司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如下特点,一资金优势,机构投资者掌握多数自然人的资产;二是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技术知识非常严谨,他们可以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收集,能够理智地做出决策及制定目标。同时我们发现,股东在自身监督的同时,也会产生的成本,而股东间按持股比例分配由监督带来的收益。小股东无法承担此项成本,便倾向于选择依托大股东。现有文献中很多学者可以证明,大股东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搭便车”现象发生。因此,大股东在自身持股比例的优势条件下,对于经理人的监管更加积极。不论股权分散还是积极,其都可以不断扩大自身约束经理人的力量,防止控股股东不断削弱小股东的利益。


3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可选择的途径有很多,既可直接通过内部治理又可间接介入外部治理。他们会综合考虑不同利益关系,抉择出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来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途径包括征集委托投票权、提交股东提案、协商谈判、提起诉讼等。
3.1 征集委托投票权
相关法律规定,委托投票制度是由于股东里有一部分人缺席股东大会因此采用书面形式委托代理人行使表决权的一种方式。部分公司存在股权较为分散,导致个别股东可能会出现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因此,直接影响单个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使持股占比较少的股东产生影响公司决策的想法,相互联合或采用委托股票投票的方式来提高对共同利益方案的投票权及不参与股东会的股东的代投票权,从而对股东大会的议案产生相应作用。但由于这一操作自身耗用较多资金,征集委托投票权参与公司治理使普通投资者难以实现。同时资金和信息优势较为明显,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大,所以,可采用征集足够表决权数的方式,利用公司的联合企业向其他非控股股东征集委托投票权;鼓励股东积极投入治理公司的决策中,在股东会表决改选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同时,可以对对公司相关治理以及投资产生相关的影响。
3.2 提交股东提案
在投资者行使股东权利投入公司经营管理全力的时候,提交股东提案是非常有效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发现,在股东大会召开以前,如果有超过3%的股东希望提交天,那么他们可以将相关内容提交至董事会。他们可以提出对被投资企业的一些相关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所提出建议能对公司经营发展有利;第二,此建议可以具提实行;第三,其他利益股东认同提出的建议。这些建议主要是为了在股东大会投票上取得一些优势,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并且对管理层有一定的制约。
3.3 协商和谈判
当被投资公司出现业绩下滑、治理上存在问题的情况时,私下协商往往是投资者更加倾向的一种治理途径。这样同时考虑和维护了各自的利益。提出对被投资公司改进的相应措施,争取被投资公司高管的意见,采取一些手段来改善公司的经营现状。但是,如果双方无法就经营问题达成一致,那么就需要双方公开他们各自的意见以及决策。总体相比而来,高管私下协商其实更容易使他们达成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经营效果,降低经营成本。近年来,我国投资市场通过各高管喜事啊协商带来的成效非常可观。
3.4 提起诉讼
尽管我们发现很多方式中法律诉讼成本最高、使用频率最低,但时这种效果却是最明显。改善公司治理效果最显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涉及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介入提起诉讼,另一种是广泛关注社会公众。当公司内部人发生不当行为且对公司股东利益造成影响时,可采取法律手段对行为不正当的人员提起诉讼。同时由于法律诉讼会吸引更多媒体的目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价的持续稳定,所以,只有在投资者与公司高管的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并且股东大会的相关表决权无法对经营造成相关影响的时候,才会采取法律的方式。


4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机构投资者格局已经形成,我们能够发现这是一种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新型投资格局,其中证券、财务、信托投资机构、保险等投资者为我国投资者格局带来了多样性以及多元性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我国机构投资者规模逐步扩大、力量日渐壮大,对公司的治理作用也已初见成效。然而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
4.1 机构投资者发展现状
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以证券投资为主,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等其他投资者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各种模式的投资机构不断涌现,截止到2015年,我们境内的基金管理公司就已经达到了95家,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素质。同时已经6家基金获得了公募基金管理的资格。同时,令人震惊的是,保险行业已经成为目前机构投资者的主要力量。保险公司的持股占比从2009年开始,不断上涨,其从4.08%直接在6年之内飙升到41.38:%。不过也不难发现,公募基金下滑其实也是其自身产品存在一定问题的体现。无论如何,我国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出现。
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虽然我们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多元性,但是在持股比例方面仍然还具有非常大的距离。对于投资种类来说,国外市场早就形成了以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多元化的基金机构,但是从规模上考虑。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在13%。然而,国外已经达到50%。这将是我国以后市场上大力发展的事项之一。
4.2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投资者进入十大股东的现象十分常见,机构投资者势必会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领头羊,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目前我国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问题:
4.2.1 机构投资者被动地参与公司治理
针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其是财产代理管理制度的体现,受益人与管理人是相互背离的,利益也不相等。曾有人说过,没有员工会把公司当成自己事情亲力亲为、尽心竭力。同样的道理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时出于考虑自身利益的因素投入治理的积极性也不会高涨,此外报酬制度的影响使他们更加不愿意在公司治理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多数为被动投资,只有很少一部分为获取更多利益而积极的介入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的现象为:在治理中因事大小、重要程度来考虑是否参与,存在机动性质,缺少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固定的操作模式,偏向于没有任何的提前计划和准备。其中“搭便车”、“用脚投票”等此类现象尤为突出。
 
4.2.2 机构投资者具有投机性地参与公司治理
我国证券市场的显著特征就是被交易者所主宰,他们的联合炒作导致股价的时升时降。企业只关注眼前的短期收益,忽视了公司治理的长期收益和目标。目前市场上以流通股为首,相较于国家股、法人股在数据上相差甚远。加上二分之一的流通股股东都属于中小散户投资者,导致持股分散,投资者在这样的条件下,其在追求短期效益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所以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关注如何盈利、盈利的多少。当上市公司局限于短期内的收益,失去投资的价值时,投资者就失去了长期投资的信心,其进一步的发展将受到资金供给等约束,无法在公司治理机构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4.2.3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缺乏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对有关投资者的界定、投资和活动的范围等法律规范不健全,使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不得不受到一些制约。比如说:《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第31条:证券投资基金的“双10%”限制。具体是指“一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其比例均不可以超过此证券的10%,此外对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也有相应的限制条件,不少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的程度有限、参与公司治理起到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除了以上两个例子还有很多法规条例都是现由市场中出现问题才以此为基础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此类临时性的制约根本不能解决源头的问题。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的程度。毫无预见性可言,继续持续这样的发展状态,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市场造成不可小觑的危害。


5解决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的证券市场来说,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银行信托保险的集合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包括上市公司在内不同企业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他们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正面意义不断彰显。机构投资者已经慢慢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意义,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促进机构投资者不断参与到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制度体系和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的相关措施。借鉴国际经验,列举了以下三个对策来促进机构投资者依法有序地参与公司治理。
5.1 优化股权结构
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份一股独大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这种因素导致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无力与之抗衡;同时这种现象也打击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因此,只有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推行国有股减持以及股市全流通政策,才能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5.2 优化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机制
多方面借鉴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经验,优化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管理队伍,他们可以不断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到市场活动中,不断用专业的理念为上市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首先,顺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需要调整存量和扩充现有投资者规模,同时还要在增量上全方位引入全新的投资者。其次,建立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发展专业意识强的投资者队伍加快立法进程、规范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当务之急。当下我国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通过证券法为依托,然后在不断通过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进行补充。最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引导投资者参与到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来。当下我国国内机构投资者充肆者大量的被动投资,他们往往通过大联合炒作等一些列手段获取利益,仅有很少一部分的投资者通过以公司治理为导向获取收益。为了减少该类现象的重复上演,可通过引导投资者分阶段地逐步参与公司治理,开始只涉及一般性的治理,通过一般性的治理向公司内部治理以及管理角色进行深入。
5.3 改进法律环境,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我们要为机构投资者创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使其更加符合证券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通过法律完善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要通过各种手段鼓励他们参与到公司的治理过程中,并在公司治理的同时维护各方的利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来为机构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我们要增强国有股份的流动性,不断推进国有股的减持,使其更多的进入市场,让更多的竞购投资者参与到国有股的投资当中,建立新的价值导向;其次就是要不断完善企业的披露制度,要加强机构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相关披露;最后要不断形成良好的公司文化,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内部运营机制,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期稳定发展。

6 结束语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是解决我国目前公司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不仅仅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相关理论基础,还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的基础知识入手,深入分析机构投资者加入公司治理的原因,以此得到四种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而后对目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最后旨在得到相应的建议。
机构投资者加入公司治理的原因有很多,虽然我们发现他们以社会责任、逐利偏好、资金及信息优势四个方面为主要的动机,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未能涵盖。同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可能会有差别,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伊志宏,李艳丽,高伟.异质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基于高管薪酬视角[J].统计与决策,2010,(05).
[2]伍伟,刘惠好.机构投资者股权对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影响团.金融论坛.2008,(07).
[3]李善民,王媛媛,王彩萍.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07).
[4]王铁林.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会计治理的意愿、影响因素以及路径[J].财会通讯,2010,(06).
[5]翟若苑. 机构投资者的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报刊,2012,(20).
[6]申尊焕,郝渊晓.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的研究,2012,(19).
[7]林雨晨,谭劲松.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文献评述与研究框架[J].田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05).
[8]黄雅静,曾月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
[9]唐毅,郭欢.非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基于修正的F P模型的分析经济问题[J].管理评论,2016,(02).
[10]王斌,曾楚红.机构持股、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析[J].管理评论,2011.(08).
[11]况学文.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基于融资约束理论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2]沈红波,寇宏,张川.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06).
[13]连玉君,苏治,丁志国.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能检验融资约束假说吗[J].统计研究,2008,(10).
[14]李金,李仕明,严整.融资约束与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来自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07,(03).
[15]章晓霞,吴冲锋.融资约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吗-来自现金流敏感度的分析[J].管理评论,2006,(10).
[16] Hairul Azlan Annuar.Changes in ownership forms and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governing public companies in Malaysia[J].Journal of Accounting & Organizational Change,2015,11(4).
[17]Carolina Bona-Sánchez,Emma García-Meca,Jerónimo Pérez-Alemán. Earnings informativenes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boards[J].Revista de Contabilidad,2017.
 [18]Yingzhao Li,Zhenqin Li. Gam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articipating in Corporate Governance[J].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3,03(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978.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18年10月24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